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型动态心电记录仪在检测异常心电图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两种记录仪在心电图异常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微型动态心电记录仪与常规 12导联心电图(ECG)检测 2 60例患者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微型动态心电记录仪异常心电图检出率 (73 .85 % )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记录仪 (2 4.2 3 % ) ,χ2 =12 8.85 ,P <0 .0 1,而异常心电图类型以ST -T改变、心律失常尤为明显 (P均 <0 .0 1)。结论 微型动态心电记录仪检测心电图异常的价值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2例,均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2种心电图阳性检出率、2种心电图对不同心律失常检出率的比较.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出率(90%)高于较常...  相似文献   

3.
张志  何晓英  谭华  李小刚 《重庆医学》2012,41(30):3173-3174
目的探讨心电图改变对急性脑出血(ICH)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入院的急性ICH患者218例,入院后2d内常规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其心电图变化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ICH患者心电异常发生率为76.6%,病死率高达47.3%,ST段弓背向上抬高(50.6%)、长Q-T间期(29.1%)、房性期前收缩(27.8%)为死亡患者中多见的心电异常类型。结论急性ICH并发心电异常发生率高,近期病死率高,心电异常是影响ICH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改变,研究急性脑卒中致心电异常的特点及其与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11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脑CT确定病变部位,并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急性脑卒中后心电异常的发生情况,并根据脑卒中的种类和部位分组观察,以了解其心电异常的特点.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异常发生率为75.89%,其中52.94%患者出现ST-T异常.急性脑卒中后病变性质和部位不同,心电异常的发生特点也不同,出血性脑卒中组心电异常率最高,达88.6%,缺血性脑卒中组心电图异常率为67.6%(P<0.05.脑干卒中组心电异常率达85.7%,其他部位脑卒中组心电异常率为72.6%(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异常表现为心律失常和ST-T异常,且与脑卒中的种类和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老年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式在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中的诊断情况。结果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分别诊断出70例、95例,对比可见动态心电图检出率(95.0%)较常规心电图(70.0%)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动态心电图在心房颤动与房室早搏等心律失常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有助于临床观察患者心脏在心电图中的变化情况明确其病情,故值得加大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7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的12导联Holter监测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结果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0%,特异性84%,精确度81.42%,且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12导联Holter对冠心病的检出率越高。结论12导联Holter为目前较理想的诊断冠心病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但应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7.
报告济南地区铁路职工一组普查资料中,心电图Tv1>Tv5发生率为6%(94/1561);Tv1>Tv5者:56%为健康者,44%患有心血管疾病;表明:Tv1/>Tv5的发生率与性別、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等因素有关,与体重.高脂血症无关;指出Tv1>Tv5可以出现在正常人,而某些学者把它视为“绝对异常”、“左心室受累之标准”、“冠心病早期表现”有一定偏面性;表明:Tv1>Tv5同时存在V5导联T/R比值异常(T<1/10R),则有肯定之临床意义,若V5导联T/R比值异常,仅部分(约1/3)有临床意哭;作者认为Tv1>Tv5可能是某些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对检出者进一步检查和观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 3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的患者比较心电图 (ECG)和二维超声心动图 (2 -DE)的结果 ,评价ECG、2 -DE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36例患者在同期内 (间隔 <1月 )行ECG、2 -DE和CAG检查 ,以CAG为标准 ,对比分析ECG和 2 -DE的结果。结果 :ECG和 2 -DE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分别为5 9%、6 8.2 % (P >0 .0 5 ) ,特异度分别为 71.4 %和 92 .8% (P <0 .0 5 ) ,准确性分别为 6 3.9%、77.8% (P >0 .0 5 )。上述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高度正相关 (P <0 .0 1) ,随着病变支数增加 ,阳性率递增。经统计学分析 ,证明两种方法诊断冠心病效果相同。作为冠心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其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联合动态心电图(DCG)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100例为对象,患者均接受CCTA检查与DCG检查,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确诊,比较诊断结果。结果 DCG+CCAT联合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0%,100.0%和92.9%。结论 CCTA与DCG用于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都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准确率较高,但二者联合诊断则可显著提高检出率,获得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电循环记录仪在短阵性心律失常事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采用心电循环记录仪与采用Holter检测的32例短阵性心脏事件的患者心脏事件检出率情况。结果心电循环记录仪组对心脏事件症状检出率以及对部分心脏事件检出率高于Holte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电循环记录仪与Holter相比,可以延长记录仪时间,在短阵性心脏事件的检出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