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初次献血和重复献血2类人群在献血服务中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献血者需求,发现服务改进方向,提升服务质量。方法:每月随机抽取各采血点献血者,采用电话回访方式实施满意度调查,将其中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满意度进行分类统计。结果:2007年1月-2008年6月调查结果显示2类献血者对服务的总体满意率相同,但对于献血过程的服务,初次献血者较重复献血者满意率多数较低,且初次献血者献血后出现不适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重复献血者。结论:初次献血者对献血安全和健康的担忧需要我们提供更细致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自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我站已建立了一支相对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但随着临床用血量的增长,新增献血员也不断增多,在采血过程中,我站发现初次献血者与固定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次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比例明显高于固定献血者,现将我们的统计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初次献血者与重复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初次献血者与重复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指标的情况,为建立一支健康、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05年12月盐城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检测的阳性率,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加而逐步下降,初次献血者为5.45%,2次献血者为3.39%,3次及以上献血者为2.77%,除谷丙转氨酶(ALT)差异不大外,其余4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复献血者处于"窗口期"的危险性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献血反应的分布特点,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3年发生献血反应的全血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的年龄、性别、献血类型、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共有27 909人次参加了无偿献血,发生献血反应385人次(1.38%)。18~25岁年龄段献血反应发生率最高(2.14%),46岁以上年龄段献血反应发生率最低(0.57%);女性发生献血反应比例高于男性(P0.05);团体献血活动献血反应发生率高于街头采血(P0.05)。结论:小年龄组者、女性献血者和团体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较高,应重点加强对该人群的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预防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6-12月在人民广场采血点的初次献血者1 448例按献血日期分为2组,即对照组(单日)737例、观察组(双日)711例,对照组按常规献血服务进行护理,观察组按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比较2组献血反应发生率及献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献血反应率为3.80%,满意率为91.99%,观察组献血反应率为1.41%,满意率为100.00%,2组献血反应率及满意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将护理程序应用于初次献血者的采血护理,能有效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提高献血者对献血服务的满意度,对于拓展和稳定无偿献血者队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觧和掌握重复献血者的献血动态情况,评价现行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的效果,制订和调整新形势下的招募策略,为建立一支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提供科学决策参考。方法:2008年8月—2010年1月调查在本中心流动采血车献血3次以上2713名自愿无偿献血者的献血情况及检测结果,调查内容包括献血品种、献血量、献血次数及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等。结果:2713名重复献血者中,首次献全血200ml、400ml人次的比例分别为51.42%和48.58%;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加,400ml全血采集人次的比例逐渐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占献血总人次的66.37%;血小板捐献的人次也相应增加,但只占调查总人次的1.97%。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献血者(P〈0.01)。结论:重复献血者对无偿献血持有积极的动机;无偿献血知识认知度较高,反复献血行为积极;多次定期献血,血液的质量与安全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咀嚼口香糖降低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5至9月初次献血者2 041人按献血日期分为2组,即观察组1 086人、对照组955人,对照组按常规采血程序进行,观察组按常规采血程序的同时给予咀嚼口香糖,观察比较2组献血反应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献血反应率分别为0.83%、6.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2,P0.01)。结论:在初次献血者献血时给予口香糖咀嚼,能有效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适合在预防无偿献血反应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引起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开展无偿献血以来,在日常采血过程中,发现了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个别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发生的一些献血不良反应,不仅给献血者增加了心理负担,同时也影响了他们再次献血的勇气和热情,为了提高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的比例,减少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对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36例献血者献血后网织红细胞检测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献血者献血前后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及分型的变化情况.方法:36例献血者于献血前即时、献血后第3、6、9、12天按网织红细胞常规方法计数和分型.结果:36例献血者献血前网织红细胞计数在0.6%~1.4%之间,均值0.91%,献血后第3、6天均值分别为2.06%、1.83%,明显高于献血前,第9天均值1.47%,半数以上恢复至正常范围,第12天均值1.04%,全部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献血后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骨髓中红细胞系统加速增殖分化,促进骨髓释放网织红细胞,使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数量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0.
献血后静脉穿刺部位皮下瘀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凤玲 《山东医药》2004,44(23):76-77
近年来 ,我们对献血后静脉穿刺部位出现皮下瘀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相关护理干预措施 ,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献血者的身心健康 ,减少或避免无偿献血工作的负面影响。临床资料 :2 0 0 3年本市参加无偿献血者 14 817人 ,年龄18~ 5 5岁 ,献血后出现静脉穿刺部位皮下瘀血 10 8人 ,其中初次献血者 82人 ,再次献血者 2 6人 ,初次献血者明显多于再次献血者 (P<0 .0 5 )。皮下瘀血的原因包括 :按压位置不当 (32例 )、穿刺不顺利 (16例 )、按压时间短 (2 1例 )、屈肘止血 (18例 )、袖口紧 (16例 )、晕针 (5例 )。护理干预对策 :1采血者要加强工作责…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核酸检测(NAT)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结果,探讨血站全面开展NAT的必要性。方法:对我站酶免检测无反应性标本,采用PCR-荧光法进行NAT检测,NAT有反应性标本做HBV DNA定量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NAT 31 443份标本,有反应49例(0.16%),其中,HBV DNA定量检测有反应性标本30例,"两对半"定性实验结果为22例HBsAg有反应性,14例HBsAg为临界值的标本,且其中32例合并HBeAb、HBcAb有反应性;13例HBsAb、HBeAb或HBcAb有反应性。结论:NAT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ELISA方法的局限性,有效缩短窗口期,防止亚型变异或者隐匿性肝炎漏检的风险,有必要在血站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2.
<正>无偿献血者是从低危人群中筛选出来的风险意识较高的人群,他们往往能够主动规避吸毒、男男性行为、多个性伴侣等高危行为,但对一些日常习惯中例如与家人共用牙刷,使用不洁器具穿耳、修眉、使用共用剃刀刮脸剃须等这种表面上看起来安全而实际上可能使人传染上经血传播疾病的危险行为却缺乏重视。由于没有意识到风险就不可能自觉规避,这样的风险行为带来的危害就更大〔1〕。健康教育以个人、集体的行为改变和环境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筛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保证安全有效输注血液提供相应建议。方法:将39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无偿献血者的性别、血型及发现途径分布进行汇总分析。结果:0.07%(27/38 687)属于IgM类抗体,0.03%(12/38 687)属于IgG类抗体;女性产生抗体的概率较男性高;不规则抗体的发生率在O型无偿献血者明显偏少,A型、B型和AB型间不规则抗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增强临床输注的安全有效,有必要对献血者的血清或血浆进行不同类别的抗体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无偿献血者初筛血型错误进行总结分析,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方法:统计无偿献血者标本182 184人次中初筛与检验科血型不符的例数及原因。结果:182 184例无偿献血标本,共检出错误血型92(0.05%)例,其中人为错误41例,技术性错误22例,标本原因29例。结论:通过本地区初筛血型错误原因的分析,制定预防措施后有明显改善,从而减少初筛错误,保证临床患者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第3代、第4代试剂与NAT的不同组合模式的比较,评价和探讨HIV核酸检测的意义,选择适合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HIV的检测模式。方法:采用第3代和第4代2种ELISA试剂与NAT(诺华单人份检测)平行检测无偿献血标本,初筛HIV阳性标本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结果:采用ELISA第3代试剂、NAT或(第3代试剂+NAT)组合检测,假阳性率均较低,而特异性均较高,假阳性率分别为0.01%、0、0,特异性分别为99.99%、100%、100%;而所有含ELISA第4代试剂的筛查模式其假阳性率均较高,而特异性均较低,与前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1种ELISA试剂或2种(3代+4代)联合检测模式,灵敏度均为87.50%,而NAT灵敏度为100%。ELISA试剂与NAT组合检测互补性相对较好;NAT在检出窗口期的HIV感染方面具有优势,其早期检测灵敏度优势可替代ELISA第4代试剂。结论:采用第3代ELISA试剂与NAT同时筛查HIV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降低经血源传播HIV的风险;同时减少假阳性,避免血液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策略调整对降低不合格率的效果。方法:对乐山市无偿献血者5项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获得无偿献血者健康状况及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的资料。结果:2010-2012年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6.47%,分项不合格率:ALT(4.35%)抗-TP(0.98%)HBsAg(0.80%)抗-HCV(0.54%)抗-HIV(0.07%),其中ALT与抗-TP为主要不合格原因:2012年全面实行献血前ALT快速初筛检测,并对应急预案进行优化后,总不合格率较2011年呈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118,P0.01)。结论:策略调整有效。针对乐山市不断增长的用血需求,加强无偿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在献血者采血前已有HBsAg以及ALT快速初筛项目的基础上,考虑有针对性地增加抗-TP快速初筛项目,可进一步降低血液不合格率。  相似文献   

17.
<正>部队血站在招募机采血小板献血员的过程中面临着献血员少,招募难度大,临床需求无规则等一系列问题,建立好一套适合部队血站机采血小板献血员招募的运营方式尤为重要。机采单供体血小板采集时间长,采集过程中献血员身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态也会有不适感,而采集后的新鲜血小板保存时间短,这些因素给机采献血者的招募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部队血站供血面窄,仅供应部队医院用血,这势必造成血小板需求无规则,偏型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2012年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型正反不一致的结果进行分析,以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方法:对抗凝标本分别采用纸板法、微量板法做正反定型试验;抗体筛选及鉴定试验以检测ABO以外的抗体。结果:38 279人份标本中有32例出现ABO血型正反不符,其中血清特异性意外抗体或非特异性凝集23例,主要为抗-M和冷凝集素;红细胞抗原减弱5例包括ABO亚型4例和类孟买型1例;血清抗体减弱4例。结论:对ABO血型正反不符的标本应进行严格的筛查和血型鉴定,确认每个献血者ABO血型。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血液检测发现HBsAg、抗-HCV、抗-HIV、抗-TP有反应性的献血者,国内血站采用永久屏蔽或淘汰的方式。WHO发布的《筛查献血者血液经输血传播感染的建议书》〔1〕,要求血站实验室开展筛查和确证试验,分别用于血液筛查和献血者管理。由于确证试剂价格较为昂贵,对ELISA阳性结果进行常规确证,目前在我国还不现实。为探讨ELISA筛查结果S/CO比值与确证试验阳性结果的相关性,制定合适的假阳性献血者屏蔽和归队方案,本研究通过对80 590份无偿献血者的血  相似文献   

20.
<正>血清丙氨基转移酶(ALT)是目前采供血机构筛选献血者的必检项目之一,其单项不合格也已成为当前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但ALT活性升高除了某些病理因素外,如生理状态下(剧烈运动、体育锻炼、月经期)、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可能引起ALT一过性升高〔1〕。为了减少单项ALT升高献血者的流失和不必要的血液报废,巩固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我们对本地区2009-2012年ALT升高无偿献血者性别、年龄、季节变化及再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