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王鸽翔 《中国药师》2020,(11):2168-2173
摘要:目的:建立荆芥及其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所含的6个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HPLC,Agilent ZORBAX-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3%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5 nm(检测迷迭香酸、咖啡酸、薄荷酮、橙皮苷及槲皮苷); 252 nm(检测胡薄荷酮和薄荷酮),流速:0.9 ml·min-1,建立荆芥和荆芥炭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对荆芥炮制前后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并对胡薄荷酮、迷迭香酸、咖啡酸、薄荷酮、橙皮苷及槲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荆芥及其炮制品的指纹图谱,以橙皮苷为参照峰,荆芥标定了14个共有峰,荆芥炭标定了12个共有峰,与各自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945。胡薄荷酮、迷迭香酸、咖啡酸、薄荷酮、橙皮苷及槲皮苷在炮制前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41 9%,0.022 7%,0.015 1%,0.018 7%,1.133%,1.052%;经炮制后,上述6种成分中的胡薄荷酮、迷迭香酸和薄荷酮在炮制后消失,咖啡酸、橙皮苷及槲皮苷在荆芥炭中的含量分别为0.054 3%,1.094%,1.041%。结论:荆芥的HPLC指纹图谱在炮制前后发生了明显变化,6个有效成分含量在炮制前后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样品中橙皮苷及槲皮苷含量不显著,样品中胡薄荷酮、迷迭香酸、薄荷酮含量排序为荆芥>荆芥炭,样品中咖啡酸含量排序则为荆芥炭>荆芥。  相似文献   

2.
丁影 《中国药师》2020,(9):1745-1750
摘要:目的:建立厚朴及其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所含的6个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HPLC,Inertsil ODS-3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 nm,流速:1.0 ml·min-1,建立生厚朴和姜厚朴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对厚朴炮制前后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并对紫丁香苷、木兰花碱、木兰苷B、木兰苷A、和厚朴酚与厚朴酚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厚朴及其炮制品的指纹图谱,以木兰苷B为参照峰,生厚朴标定了14个共有峰,姜厚朴标定了16个共有峰,与各自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950。紫丁香苷、木兰花碱、木兰苷B、木兰苷A、和厚朴酚和厚朴酚在炮制前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42 3%,0.061 4%,0.081 5%,0.088 1%,1.190 0%,0.969 0%;经炮制后,上述6种成分在姜厚朴中的含量分别为0.034 6%,0.033 1%,0.065 7%,0.070 5%,1.330 0%,1.090 0%。结论:厚朴的HPLC指纹图谱在炮制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对比共有峰的保留时间和色谱图,指认出部分成分;并发现峰4和峰5为姜厚朴的特有峰,因此峰4和峰5可用于区别生厚朴和姜厚朴; 6个有效成分含量在炮制前后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样品中紫丁香苷、木兰花碱、木兰苷B和木兰苷A含量排序为厚朴>姜厚朴,样品中和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排序则为姜厚朴>厚朴。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建立木鳖子及木鳖子霜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10批不同产地木鳖子炮制前后的指纹图谱,采用HPLC法以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2%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g·ml-1,柱温:25℃,波长:203 nm。采用中药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相似度分析,通过聚类分析法对炮制前后木鳖子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木鳖子炮制前后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以齐墩果酸峰为参照峰,以木鳖子炮制前后HPLC图谱中13个共有峰作为特征峰,经相似度分析,与对应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且炮制前后指纹图谱相似度差异较小。通过聚类分析可基本区分木鳖子生品及炮制品。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木鳖子药材及木鳖子霜的指纹图谱分析,为完善木鳖子及木鳖子霜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且能有效区分木鳖子药材及木鳖子霜。  相似文献   

4.
苍术炮制前后指纹图谱及主要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栋  陈悦梅  吴晓磊  骆微  蔡维娜 《中国药师》2020,(12):2398-2402
摘要:目的:建立苍术及其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所含的6个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HPLC,Waters XTERR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8%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0 nm(检测苍术酮、β-桉叶醇、苍术苷A和白术内酯Ⅲ)、270 nm(检测苍术素和苍术素醇),流速为0.8 ml·min-1,建立生苍术和麸炒苍术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对苍术炮制前后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并对苍术素、苍术素醇、苍术酮、β-桉叶醇、白术内酯Ⅲ、苍术苷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苍术及其炮制品的指纹图谱,以苍术素为参照峰,生苍术标定了21个共有峰,麸炒苍术标定了20个共有峰,与各自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55。苍术素、苍术素醇、苍术酮、β-桉叶醇、白术内酯Ⅲ、苍术苷A在炮制前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157 3,0.663 6,1.026 2,1.001 4,0.242 7,0.238 5 mg·g-1;经炮制后,上述6种成分中的苍术酮消失,苍术素、苍术素醇、β-桉叶醇、白术内酯Ⅲ、苍术苷A在麸炒苍术中的含量分别为2.701 9,0.539 2,0.800 8,0.313 5,0.321 4 mg·g-1。结论:苍术的HPLC指纹图谱在炮制前后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对比共有峰的保留时间和色谱图,指认出部分成分;并发现20号峰为苍术的特有峰,因此峰20可用于区别生苍术和麸炒苍术; 6个有效成分含量在炮制前后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样品中苍术素、苍术素醇、苍术酮、β-桉叶醇含量排序为苍术>麸炒苍术,样品中白术内酯Ⅲ和苍术苷A含量排序则为麸炒苍术>苍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桃仁炮制前、后HPLC指纹图谱,比较桃仁炮制前后的质量差异以及桃仁与种皮的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桃仁饮片(生桃仁、燀桃仁、炒桃仁)各10批的指纹图谱,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30723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并采用SIMCA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 生桃仁、燀桃仁、炒桃仁HPLC指纹图谱均含8个共有峰、种皮HPLC指纹图谱含有6个共有峰,相对应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0。统计结果显示桃仁饮片炮制前、后的指纹图谱可明显区分,并揭示了对此区分贡献最大的4个潜在标志性色谱峰。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反映了桃仁饮片炮制前后以及桃仁与种皮的差异性,为桃仁饮片临床用药、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知母酒炙前后的指纹图谱,比较知母酒炙前后指纹图谱的变化;比较知母酒炙前后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变化.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条件为:phenomenex色谱柱,乙腈:0.2%乙酸水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UV)与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联用,获得10批不同产地知母酒炙前后的指纹图谱,比较知母酒炙前后指纹图谱的变化;以对-硝基苯基-α-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分别测定生品知母和酒炙知母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结果 知母酒炙后指纹图谱中的主要色谱峰发生了明显变化:芒果苷、知母皂苷N、知母皂苷BⅡ的峰面积明显减小,而新芒果苷和知母皂苷B的峰面积明显增加;酒炙后知母的指纹图谱多了1号峰、12号峰2个新峰,而15号峰消失.酒炙后知母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明显降低.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条件适中、重现性好的HPLC指纹图谱制备方法,可用于知母及其酒炙品的质量控制.知母酒炙后,指纹图谱发生了明显变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也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60 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原粉入药青黛中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HPLC法测定辐照灭菌前后青黛所含靛蓝、靛玉红含量,并进行比较;建立青黛HPLC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评价软件,通过全-精细指纹图谱分析,对辐照灭菌前后青黛中化学成分变化进行评价;通过对辐照灭菌后8个月内青黛有效成分含量及指纹图谱变化分析,对其稳定...  相似文献   

8.
延胡索鲜品及炮制品的指纹图谱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探讨中药延胡索鲜品和炮制品中有效成分种类、含量的异同。方法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对3个产地炮制方法不同的制延胡索和鲜延胡索进行分析,分析延胡索鲜品和炮制品指纹图谱中有效成分种类、含量的异同。结果鲜延胡索和不同制品延胡索的指纹图谱中,峰的数量和出峰时间相似度较高,但是鲜品和制品延胡索的峰面积有明显的差异。结论酒制延胡索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较其他制品延胡索和鲜品延胡索均较高,为提高延胡索的功效,在临床使用时采用酒制品为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桑白皮生品和其炮制品(蜜桑白皮)的鉴别及蜜桑白皮炮制终点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Waters BEH Shield RP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0 mL/min;柱温为30℃;程序波长为280 nm(0~4 min)、320 nm(4~35 min)。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分别建立13批桑白皮和蜜桑白皮的UPLC指纹图谱以及进行相似度评价,并结合对照品图谱对色谱峰进行指认。测定13批桑白皮和蜜桑白皮粉末的色度值(L、a、b)并计算其平均总色度值(E),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法和聚类分析法分析桑白皮炮制前后指纹图谱和色度值的差异性;同时分析不同炮制时间下蜜桑白皮指纹图谱和色度值的动态变化规律,以确定其炮制终点。结果:桑白皮炮制前后指纹图谱存在明显差异,13批桑白皮和蜜桑白皮样品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桑白皮、蜜桑白皮图谱中分别共标定了21、23个共有峰,其中峰1、峰2是桑白皮经蜜炙后新产生的化合物;同时,指认了峰2、峰7、峰14、峰19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桑皮苷A、氧化白藜芦醇、桑黄酮G。OPLS-DA分析结果显示,峰1、峰2、峰18、峰20的峰面积/称样量比值以及色度值(L、a、b)是影响蜜桑白皮炮制前后差异最主要的因素;以E范围75.84~80.88作为蜜桑白皮的炮制终点,确定炮制时间为22~34 min。结论:所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和色度值的测定方法可用于桑白皮生品和炮制品的鉴别以及蜜桑白皮炮制终点的确定。  相似文献   

10.
《中南药学》2018,(4):478-484
目的以功效成分含量和多酚类成分指纹图谱为指标对酒炖前后枸杞子的化学成分变化进行研究,探讨酒炖枸杞子炮制机制的物质基础,为其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化研究提供方法和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枸杞子酒炖前后多糖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HPLC-ELSD法测定甜菜碱含量;HPLC法建立枸杞子与酒炖枸杞子多酚类成分指纹图谱,通过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和高分辨质谱及对照品比对指认特征峰,对两者进行差异性特征分析。结果酒炖炮制后,新生成5-羟甲基糠醛等成分;枸杞子多糖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P<0.01);甜菜碱含量升高(P<0.01);枸杞子与酒炖枸杞子多酚类成分指纹图谱存在较大差异,可以作为区分两者的质量指标;品种和产地对枸杞子多酚类成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存在影响(相似度>0.85),酒炖后可提高枸杞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相似度>0.95)。结论酒炖对枸杞子中多种化学成分都有显著的影响,指纹图谱可以作为区分两者的质量指标,为酒炖枸杞子炮制工艺及其质量的标准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巫山淫羊藿饮片炮制前后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Kromasil-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结果:初步建立了巫山淫羊藿生、炙品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中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应用于巫山淫羊藿生、炙品饮片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延胡索鲜品及炮制品的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延胡索药材的鲜品、水煮品、醋煮品和酒炙品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探索延胡索鲜品及其炮制品间的区别。方法:将各产地的延胡索鲜品进行水煮、醋煮和酒炙后,进行甲醇加热回流提取,采用RP-HPLC定量分析法,Agilent TC-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 6.0)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数据处理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系统软件,国家药典委员会2004A版。结果:各产地的鲜品及炮制品间的相似度均在0.9~1之间。鲜品炮制后多数成分的含量均有所升高,东阳药材炮制后增加了一个色谱峰。计算5种已知有效成分在18批鲜品药材及炮制品中的含量范围。结论:鲜品炮制前后峰的数量变化不大,只是成分的含量有增减;采用指纹图谱测定已知成分的含量范围的方法可以在延胡索药材内在质量的研究与控制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滴水珠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不同方法对滴水珠生品进行炮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对生品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结果:生物碱含量高低顺序为生品〉法制品〉白矾制品〉姜制品;尿苷含量高低顺序为生品〉白矾制品〉姜制品〉法制品;腺苷含量高低顺序为生品〉姜制品〉白矾制品〉法制品。炮制品的指纹图谱与生品比较,主峰数目有所变化,峰高有不同程度的减小。结论:滴水珠药材经炮制后化学成分有变化,总生物碱、尿苷和腺苷的含量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4.
肖桂秀 《中国基层医药》2014,(6):888-889,I0002
目的 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金银花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炮制金银花炒黄品、烘制品,以绿原酸为指标性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方法,通过指纹图谱对比对金银花生品、炒黄品、烘制品的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炒黄品与烘制品指纹图谱上的2号峰为绿原酸;炒黄品指纹图谱的11个色谱峰的面积均大于生品;烘制品指纹图谱的1、3、6、8号色谱峰的面积(262 320、337 986、342 635、190 073)均大于生品(108 872、267 823、308 942、143 829),其他均小于生品,11号色谱峰消失.结论 不同炮制方法对金银花化学成分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胡永淑 《中国药房》2014,(11):1016-1018
目的:探讨大黄不同炮制品在炮制前后物质基础的变化规律。方法:分别制备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等几种炮制品,采用薄层色谱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干燥失质量和酸不溶成分、总灰分、浸出物含量;并测定鞣质及蒽醌含量变化。结果: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总灰分及酸不溶灰分成分含量相差不多;酒大黄及熟大黄干燥失质量及浸出物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大黄炭干燥失质量及浸出物含量明显降低;大黄在炮制前后蒽醌及鞣质含量发生了变化,且变化程度同炮制条件的强烈程度相关。熟大黄中游离蒽醌含量最高,生大黄中结合蒽醌含量最多。结论:鞣质及蒽醌类物质为大黄泻下解热的物质基础。对饮片不同炮制品的物质基础变化进行研究,可为不同炮制品的质量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勇  姚曦 《医药导报》2012,31(5):643-645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佛手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NaNO2 AlCl3 NaOH法测定佛手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含量。结果以50%乙醇为溶剂时佛手总黄酮提取率高;炮制前后总黄酮含量无明显变化,微波制佛手总黄酮含量较高。结论佛手药材可采用清炒、蒸制、微波等多种方式进行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红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优选其最优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ShieldTMRP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进样量为10μL。以人参皂苷Rb1为参照,绘制10批红参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并确定共有峰。以蒸制温度、蒸制时间、干燥方法为考察因素,人皂苷类成分含量、指纹图谱相似度为指标,采用L16(43)正交试验优化红参的炮制工艺并进行验证;采用SPSS 19.0软件对10批红参样品和最优工艺炮制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0批红参共有13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20;共指认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等3个共有峰。最优炮制工艺为100℃蒸制150 min,60℃干燥;验证试验结果显示,3批红参最优工艺炮制品中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分别为0.26%~0.29%、0.17%~0.20%、0.47%~0.54%,其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7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批红参及3批最优工艺炮制品可聚为两类,即HS3~HS10聚为一类、3批最优工艺炮制品及HS1、HS2聚为一类。结论:所建指纹图谱可用于红参的炮制工艺优化,能表征炮制工艺参数波动与药材整体质量的相关性变化;所得最优炮制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8.
硫磺熏蒸前后金银花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硫磺熏蒸前后金银花HPLC指纹图谱,为评价硫磺熏蒸前后金银花样品的质量优劣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方法,色谱柱:Pursuit XR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38 nm。结果:建立了硫磺熏蒸前后金银花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指认了其中4个色谱峰。通过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比较,4,5,13,14号峰的归属分别为绿原酸、咖啡酸、芦丁、木犀草苷。通过采用相似度计算法结合聚类分析对19批金银花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论:金银花在硫磺熏蒸前后,某些共有成分的含量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硫磺熏蒸对金银花的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