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胃癌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黄爱民  刘景丰 《医学争鸣》2002,23(21):1952-1954
目的:探讨5种多药耐药(MDR)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建立MDR的基因诊断标准。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组织中5种MDR基因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用四氯唑蓝快速比色法(MTT)检测抗癌药物对胃癌原代细胞的IC50值。结果:胃癌组织mdr1,MRP,LRP和GSTp1mRNA表过增加,TopoⅡαmRNA表达最减少,5种MDR基因mRNA表达量之间无相关性;胃癌耐药涉及mdr1,MRP,LRP,GSTp1和TopoⅡα基因,mdr1mRNA≥0.4,MRP mRNA≥0.5,LRP mRNA≥0.9,GSTp1 mRNA≥0.8和TopoⅡmRNA≤0.3为耐药联合诊断标准,符合率为98.6%,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5种MDR基因,分别介导不同的多药耐药现象,多重MDR是胃癌耐药的主要形成,用RT-PCR方法联合检测5种MDR基因mRNA表灰在胃癌化疗敏感性预测中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MDR1mRNA检测有胃癌化疗方案选择中的意义(附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弘  盖宝东 《吉林医学》1997,18(5):257-259
本文对20例胃癌细胞原发性MDR1mRNA水平进行检测,并且对其影响肿瘤细胞mdr-1基因表达的因素采用多因素电子计算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细胞MDR1mRNA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分期、分化程度等因素之间无统计学关系(P〉0.01);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P=0。0107)、局部组织浸润(P=0.0009)关系密切。提示:胃癌病人术后化疗方案的设计应根据肿瘤细胞m  相似文献   

3.
探讨肝癌组织中mdr-1(多药耐药基因)mRNA及P-170(P-糖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2例肝癌组织中mdr-1mRNA和P-糖蛋白的表达.发现不仅肝癌组织中mdr-1和P-糖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转移组中P-糖蛋白的表达高于非转移组.提示检测mdr-1/P-gp对肝癌制订治疗方案,判断疗效及MDR逆转剂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dr-1mRNA/P-gp的过表达可能与肝肿瘤的转移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Feng Y  Hao X  Mao H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4):1484-1488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基因表达对肿瘤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效果监测的指导意义;了解原发性乳腺癌多药耐药基因1(MDR1)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mRNA共表达及其与临床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16例恶性胸腹水肿瘤细胞和102例实体肿瘤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mRNA的表达,以及其中84例乳腺癌MDR1和GST-π的mRNA共表达。结果:(1)16例恶性胸腹水肿瘤细胞和18例实体肿瘤组织MDR1的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79.8%,且中、高表达为33.3%;GST-π的阳性表达率33.3%,而中、高表达仅为4.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术前化疗组的MDR1mRNA阳性率87.8%,与术前未化疗组的68.6%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MDR1mRNA表达阳性率在腋淋巴结转移组中89.1%,林巴结无转移组中为68.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术后有复发转移 组中GST-πmRNA阳性率为71.4%,与无复发转移组的20.6%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GST-πmRNA表达阳性率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0阳性组中,比ER、PR 阴性组高,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MDR1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化疗疗效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望作为肿瘤化疗疗效的一项监测指标;MDR1是乳腺癌的主要耐药机制;术前化疗可诱导MDR1mRNA的表达;MDR1和GST-πmRNA表达是乳腺癌有意义的预后指标,对于患者的预后的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MMP-9和TIMP-1表达失衡与乳腺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的表达变化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5例乳腺癌组织MMP-9,TIMP-1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9阳性染色率90.59%,MMP-9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ki-67指数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earson列联系数分别为P=0.03,P=0.02,P=0.004和P=0.0000,P<0.05,0.01。TIMP-1阳性染色率为78.82%,TIMP-1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浸润,转移及ki-67指数显著相关(P<0.05,P<0.01,P<0.001)。结论 MMP-9和TIMP-1表达失衡与乳腺癌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廖海涛  刘立义 《广西医学》2002,24(6):771-773
目的:探讨P-耐药糖蛋白(P-gp)和P53、mdm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79例胃癌进行P-gp、P53、mdm2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P-gp、P53及mdm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0.5%(32/79)、58.2%(46/79)、15.2%(12/79);P-g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P53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dm2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gp过表达与P53过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mdm2过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P-gp、P53及mdm2蛋白多并存于胃癌组织中,可为临床判断病人耐药程度、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弥漫型胃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弥漫型胃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1例弥漫型胃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112例弥漫型胃癌中96例(85.7%)PCNA阳性,粘膜及粘膜下肿瘤PCNA阳性率(28.6%)明显低于浆浆膜外肿瘤(93.0%),(P<0.05),淋巴结转移组PCNA阳性率(82.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4.8%),淋巴结转移≥10枚淋巴结组PCNA阳性率(94.1%)明显高于<10枚淋巴结组(42.9%)(P<0.05)。结论L对胃癌组织进行PCNA蛋白的检测,有助于预测胃癌进展程度和诊断淋巴结转移,以及评估胃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29例胃癌病人组织TGFβⅡ型受体的mRNA水平,探讨它们与胃癌浸润和转移的关联性。方法:应用点杂交法和计算机灰度扫描分析组织TGFβⅡ型受体的mRNA灰度均值。结果:胃癌原发灶组的TGFβⅡ型受体mRNA灰度均值显著低于非肿瘤组织对照组(P<0.001),分化较差组、浸润组及伴有淋巴结转移组均分别明显低于分化较好组、膨胀组及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组织TGFβⅡ型受体可能在胃癌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某种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FA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F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相对正常胃黏膜组织FAF1mRNA和FAF1蛋白的表达。结果:FAF1mRNA在胃癌组织(O.27±0.12)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0.40±0.06)和正常胃组织(0.48±0.08)(P〈0.01)。FAF1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有关,分化程度为低未分化及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FAF1mRNA表达值明显低于高中分化及无远处转移者,而与年龄、性别、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无关。胃癌组织的FA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37.5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62.50%)(P〈O.05)和正常组织(72.50%)(P〈0.01);FAF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低或未分化胃癌组织FAF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高中分化胃癌组织,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临床分期无关。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FAF1表达减少,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FAF1可以作为一个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也可能成为胃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MUC-1基因在胃癌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胃癌MUC-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分期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活检标本和外周血中MUC-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56例胃癌病例中MUC-1 mRNA阳性表达率为48.2%,MUC-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3.6%,临床分期中I和II期病人阳性表达率MUC-1 RNA为33.3%,MUC-1蛋白为40%,而-Ⅲ期病人则分别高达65.4%和69.2%,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外周血的癌细胞MUC-1高表达,阳性率为73%,结论:MUC-1是一种较好反映胃癌恶性程度和转移性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HIF-1α、VEGF在胃癌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及胃癌MVD特点,探讨它们在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胃癌中HIF-1α、VEGF的表达情况并检测CD34标记的肿瘤MVD,探讨HIF-1α、VEG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并分析HIF-1α、VEGF及MVD与胃癌ll告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HIF-1α在胃癌中的表达率(74.07%)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O%),P〈0.01;HIF-1α的表达与胃癌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VEGF在胃癌的阳性表达率(68.5%)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13.3%)。P〈0.05;VEGF的表达与胃癌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胃癌MVD(31.5±7.1)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MVD(6.7±2.4),P〈0.01;胃癌MVD与胃癌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或P〈0.05。胃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HIF-1α与MVD的表达呈正相关;VEGF与MVD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HIF-1α,VEGF和MVD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32例胃癌及其癌旁对照组织中CCR7的表达。结果CCR7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癌旁对照组的1.66倍(P〈0.01),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P〈0.05)、浸润深度(P〈0.05)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CR7蛋自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癌旁对照组的2.3倍(P〈0.01),且高表达于肿瘤分期较晚(P〈0.05)、分化较差(P〈0.05)、浸润较深(P〈0.05)、有淋巴结转移(P〈0.05)和远处转移(P〈0.05)的组织。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CR7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P53、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车艺  厉红元 《重庆医学》2003,32(1):57-59
目的:探讨p53、C-erbB-2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检测59例人乳腺癌石蜡切片p53、C-erbB-2的表达,并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复发率对比分析。结果:p53阳性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P<0.05)和肿瘤复发呈正相关(P<0.01);C-erbB-2阳性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P<0.01)和肿瘤复发呈正相关(P<0.05);两者同时阳性表达亦与肿瘤复发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p53、C-erbB-2表达与人乳腺癌预后有一定相关性,两者同时阳性表达可能提示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4.
几种肿瘤转移基因变化与卵巢癌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MTA1,nm23H1及E-Cadherin (E-cad)的表达及突变与卵巢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RT-PCR-SSCP和免疫组化技术,对正常卵巢,卵巢癌及其配对淋巴结组织进行MTA1,nm23H1,mRNA表达和突变及E-cad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有转移的卵巢癌原发灶MTA1 mRNA高表达率为100%(7/7),无转移为38.5%(5/13),P=0.0103,有癌转移淋巴结高表达率为87.5%(6/7),而无癌转移为23%(4/13),P=0.0043,有癌转移淋巴结低表达率为100%(7/7),无癌转移为38.5%(5/13),P=0.0102,无转移卵巢癌原发灶E-cad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6.2%(6/13),而有转移者7例均无阳性表达,表达率为0,P=0.044。三基因表达相关性分析表明,MTA1与nm23H1,C-cad呈负相关(r=-0.903,-0.802),nm23H1与E--cad呈正相关(r=0.724),SSCP分析未发现MTA1和nm23H1基因突变,结论:MTA1及nm23H1,E-cad的表达与卵巢癌转移呈正,负相关关系,起着正,负调控的重要作用,这三个基因的异常表达是卵巢癌转移中的频发事件而与基因突变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D133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31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半定量RT—PCR检测CD133 mRNA的表达,分析胃癌组织CD133 mRNA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浸润深度、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Ki-67增殖指数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CD133 mRNA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3783±0.1411和0.0381±0.0919(P=0.000);肿瘤直径〉5cm者胃癌组织CD133 mRNA相对灰度值显著高于肿瘤直径≤5cm者[(0.4393±0.1484)w(0.3343±0.1212)](P=0.041);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0.4266±0.1320)/35(0.2395±0.0309)](P=0.004),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淋巴结数与CD133 mRNA相对灰度值呈正相关(r=0.466,P=0.008;r=0.464,P=0.009);Ki-67低表达者CD133 mRNA相对灰度值显著高于Ki-67高表达者[(0.4364±0.1398)vs(0.3164±0.1174)](P=0.02),Ki-67表达与CD133 mRNA相对灰度值呈负相关(r=-0.461,P=0.009)。结论 胃癌组织CD133 mRNA的表达与反映淋巴转移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淋巴结数及反映肿瘤增殖状态的Ki-67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多药耐药相关基因( MDR1)在直肠癌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62例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及外周血的MDR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直肠癌组织及外周血的MDR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4%(48/62)和69.4%(43/62),两者之间呈显著相关(r=0.686,P<0.01)。肿瘤组织中MDR1 mRNA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外周血中MDR1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结论:在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均可检测出MDR1 mRNA较高水平的表达,检测外周血中MDR1 mRNA表达能间接反映癌组织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在正常胃黏膜及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VEGF-C在正常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C在正常胃黏膜中阴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1.7%(33/46),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 VEGF-C 阳性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VEGF-C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C可以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基因)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215例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组织中的MDR1基因的表达。实验数据采用SAS软件中的χ^2检验和Fisher’s exact P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MDRI基因的阳性率为31.63%(68/215),与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Borromann分型及TNM分期等无关,但在分化差的肿瘤中有增高趋势,如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中达41.67%及50.00%。结论 化疗前胃癌组织中MDRI基因即存在较高的表达率,这为选用化疗药物和MDR逆转剂提供了参考指标,但不能作为制定化疗方案的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kt1信号通路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25例正常胃组织中Akt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Akt1 mRNA和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 Akt1 mRNA和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而与胃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 Akt1 mRNA与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4,P=0.000)。结论 Akt1信号通路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在胃癌的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胃癌c-erbB-2过度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c-erbB-2过度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对103例胃癌手术标本及151个转移淋巴结进行c-erbB-2表达检测。结果:21.4%胃癌手术标本出现阳性表达.其中进展期胃癌、乳头状腺癌、高中分化胃癌及伴淋巴与肝转移的胃癌阳性率显著增高(P<0.05与<0.01);转移淋巴结表达阳性率高于胃癌原发灶(X2=3.7.P>0.05)。高中分化胃癌伴c-erbB-2过度表达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者(P<0.01)。结论:c-erbB-2过度表达可作为胃癌预后估计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