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袁周礼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8):1002-1003
目的:探讨脑出血病合并中枢性低钠血症的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对16例脑出血合并中枢性低钠血症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6例脑出血合并中枢性低钠血症的患者中,符合脑性耗盐综合征10例,符合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6例。结论:脑出血合并中枢性低钠血症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需认真分析,及时治疗,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2.
尹元香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8):770-771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发顽固性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及易患因素,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结果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12%,顽固性低钠血症8例,占所有低钠血症的11.1%。结论急性脑出血易合并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3.
杨长恩 《当代医学》2013,(19):61-62
目的分析脑出血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情况。方法选择于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3月-2011年8月所收治的脑出血并低钠血症患者共48例,并对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8例患者中,患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占3例(6.25%),脑性耗盐综合征13例(27.08%)。结论脑出血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具有多样性,管理上需采取分型管理,给予及时治疗,能够更好地促进病情快速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发顽固性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及易患因素,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结果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12%,顽固性低钠血症8例,占所有低钠血症的11.1%。结论急性脑出血易合并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5.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26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和未合并低钠血症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26例合并低钠血症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7.7%,未合并低钠血症26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患者均死于感染加重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结论:临床上密切监测电解质,及早发现低钠血症和及时纠正血钠水平,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近年在临床上较常见。我们对 1996年 4月— 2 0 0 0年 7月我院收治的 790例糖尿病人中合并脑血管病的 73例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四年共收治糖尿病人 790例合并脑血管病 73例 ,占 9 2 4 %。其中男性 38例 ,女性 35例。年龄为 53~ 84岁 ,平均 6 5 8岁 ,老年患者 59例 ,占 80 8%。所有患者糖尿病诊断均符合 1985年WHO诊断标准 ,脑血管病诊断均符合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其中脑梗塞 57例 ,占78 1% ,脑出血 12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1例 ,二者共占 17 8% ,脑出血及脑梗塞合并存在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肺心痛急性加重期并发低钠血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96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低钠血症3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低钠血症36例,发病率为37.5%,低钠性脑病26例,占低钠血症的72.22%.中、重度低钠血症极易并发低钠性脑病,死亡率高.结论 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低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8.
老年重症肺炎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劲  窦丽萍 《浙江实用医学》2006,11(6):427-427,448
目的探讨老年人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的原因、治疗和转归。方法观察老年肺炎患者107例,其中重症肺炎45例,合并低钠血症30例;非重症肺炎62例,合并低钠血症5例,分析肺炎的严重程度对低钠血症的影响,并比较老年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和不合并低钠血症的死亡率。结果老年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发病率为66.7%,非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发病率为8.1%,明显低于非重症肺炎患者(P<0.01)。老年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死亡率56.7%,老年重症肺炎不合并低钠血症死亡率33.3%,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容易合并低钠血症,其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临床治疗方法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5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设为研究组,将同期于我院治疗的25例老年重症肺炎为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设为参照组,给予相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68.0%,与参照组76.0%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而言,临床应加强对其电解质情况的严密监测,尽早发现并给予对症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何春承  董杰 《西部医学》2014,(4):520-522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的检验特点及临床常见病因和预后。方法对130例低钠血症患者使用离子选择法进行血钠浓度测定,分析病因、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低钠血症患者中以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比例最高,占28.46%。轻度低钠血症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钠血症常见于老年患者,其中以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较为常见,低钠血症的程度和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临床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消除诱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复发性脑出血51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少清 《河南医学研究》2006,15(3):232-233,237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复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首发脑出血患者进行比较。结果:49例病人2次出血、2例病人为3次出血,41.18%在1年内再发。再发类型以基底节—基底节型最多见(58.82%),脑叶—脑叶型次之(11.76%),多在对侧再发。与首次患者相比再发性脑出血多有高血压病,病程较长且预后不良。结论:复发性脑出血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脑出血后1年内再出血危险性较大,积极控制高血压有助于防止脑出血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中西医病、证结合及治疗探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129例老年脑血管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均表现为CD+3降低、CD+8升高、CD+4/CD+8降低,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脑梗塞组的CD+3降低比脑出血更明显(P<005)。并且,脑梗塞组虚实夹杂证以CD+3、CD+4降低为主,脑出血组以CD+8升高、CD+4/CD+8降低为主(P<001,P<005)。通过脑梗通治疗脑梗塞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与川芎嗪对照,发现脑梗通对降低两证型组的CD+8、升高CD+4/CD+8比值及升高虚实夹杂证组的CD+3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免疫功能低下及调节失衡对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重要影响,脑血管发病后又加重了免疫调节失衡。中医辨证分型上虽无本质区别,但在免疫机制上存在差异。脑梗通对脑梗塞不同证型的免疫异常具有调节作用,取得了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对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80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病距手术时间平均约6.2h,近期显效率17.5%,有效率79%,死亡率17.5%,远期显效率为46%,有效率72.5%,死亡率7.5%。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有良好的效果,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后防治并发症对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舒血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脑出血并发下肢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住院经CT、B超证实为脑出血并发下肢血栓形成的患者50例,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可能性评估和诊断流程参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降压、调脂等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止痛、对症等基本治疗的同时,血栓形成满3 d后用10 ml舒血宁加入5%葡萄糖静点,半个月为1个疗程,血栓形成后1周加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mg/d),无禁忌者长期应用。对照组仅给予卧床休息、抬高下肢、止痛、对症治疗。治疗半个月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血栓治疗前后患肢定点测周径变化,深静脉血栓治疗前后下肢彩超示静脉内径患侧与健侧之差的变化,间接反映血流通畅与否。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与对照组(8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无完全缓解。治疗组定点测周径患肢与健侧之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下肢血管患侧与健侧内径之差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血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脑出血患者并发血栓形成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与脑出血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150名健康人(normotensive controls,NT)及6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ACEI/D基因多态性。结果 脑出血患者的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ACE基因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携带者可能是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6.
早期锥颅抽吸加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锥颅抽吸加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 8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在7~24h内行床边锥颅抽吸加尿激酶溶解术。结果 全组愈后结果按GOS评分标准,恢复良好者44例(50,5%),中残30例(34.5%),重残7例(8%),死亡6例(7%)。结论 早期锥颅抽吸加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微创、快速简便、经济、适应证广及效果较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成杏林 《基层医学论坛》2014,(33):4473-4474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素。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1例的临床病历资料,观察发病构成比、出血部位及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男∶女≈1.68∶1,以46岁~55岁年龄段居多(37.25%)。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部位以壳核部最多(41.18%),其次为丘脑部(21.57%)。吸烟、饮酒及基础性疾病为高血压脑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诱因较多,临床应强化护理干预指导,严格控制基础危险因素,强化基础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强化心理干预指导及康复护理,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出血量超过35mL或合并脑疝的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患者158例,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结果:病死27例,病死率17.08%。临床生存131亡例(82.92%),其中恢复良好46例(29%),中残63例(39.7%%),重残20例(13%),植物生存2例(1.3%)。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直视下清除血肿的同时还可彻底止血,具有创伤小、效果明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21例小儿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结果:21例小儿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开颅手术8例,非手术治疗13例,治愈16例,重残2例,死亡3例,死亡率14%。结论:头痛呕吐,进行性意识障碍,贫血,生命体征变化是小儿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基本临床特征。随时的头颅CT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分析自发性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和高危因素,并对脑出血的治疗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对763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中,有115例患者发生继续出血,发生率为18.2%。继续出血的发生时间是:73.1%病例在24h内,15.7%病例在24~72h内。首次头颅CT显示血肿量在10~30ml者继续出血的发生最多。出血部位在壳核、脑叶和丘脑等部位者占继续出血总病例的87.8%。危险因素还包括发病时收缩压升高、血肿形态不规则、既往有脑血管病史、长期酗酒史、慢性肝病史、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剂等。结论:自发性脑出血存在继续出血,且发生率较高。继续出血有多种危险因素。治疗中采用合理控制血压、保护肝功能、使用止血药物、停用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药、避免早期大量使用甘露醇等,是预防继续出血和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