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伤寒论》是阐述多种外感热病的一本专书,无疑温病亦在其中。虽全书详于寒而略于温,但对温病的病因,主证、治则等均有论述,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一、对温病病名病因的阐述温病之名最早见于《内经》,《伤寒论》在《内经》的基础上加以发展,阐述较  相似文献   

2.
结合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从理、法、方、药4个方面探讨《伤寒论》关于温病的学术思想,及其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及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温病学说的形成是对仲景学说在外感热病理论方面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最显眼处是体现在“发展”两个字。从理论和临床来看,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在《伤寒论》重视人的阳气一方面的基础上,更多的注意了  相似文献   

4.
温病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医学家和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与理论升华。温病学派虽然崛起于明清,但《内经》中的一些理论,对温病学的建立早已奠定了基础。本文试从温病的概念、证候和病机以及治疗大法等三方面略谈《内经》对发展温病学说的贡献,不当之处,希求指正。  相似文献   

5.
急性热病,祖国医学称为“外感热病”,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总结而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当疾病出现寒证的病理过程的,称之为“伤寒”,相反地,若出现热证的病理过程时,则名之为“温病”,构成“外感热病”的两个辨证治疗纲领。从明、清开始,数百年间的学术争鸣,形成了伤寒、温病的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与温病学说,均是祖国医学中,有重要医学理论价值的学说。在祖国医学宝库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享有较高的威望,至今仍放夺目的光辉。我们学习了《伤寒论》与温病学说之后,溯本求源,明确两者关系,对统一《伤寒论》与温病学说,对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尊崇伤寒和温病医家,业已形成两大学派,而且有着激烈的争论。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其焦点是:伤寒学派认为,温病源于伤寒,伤寒可以概  相似文献   

7.
8.
余霖字师愚,清代安徽桐城人。客居中洲时,父染疫证,庸医当伤寒误治而死。他奔丧到家,看到其父所服之药大多辛温之品,由此想到必是不同于伤寒病证。为了探讨其究竟,遂弃举学医,悉心钻研诸家之学。当读到本草中石膏条载:“性寒大清胃热,味淡而薄,能表肌热,体沉而降,能泄实热”时恍然大悟,并从吴又可《温疫论》得到启发,认识到温疫之证非用清热解毒法并重用石膏不可。据其临证经验,著有《疫疹一得》一书,论述具有传染或“天  相似文献   

9.
万全,字密斋,明代著名医学家.万氏精于儿科、妇科,对痘疹证治尤有造诣,所著<万氏家传痘疹心法><万氏家传片玉痘疹>是中医界少有的痘疹专著,也是一部论述温热疾病的著作.他把痘疹、瘟疫、四季热病从病因、发病机理和治法与伤寒明确划分了界限,特别是对痘疹的病因、诊断、论治预防及预后提出了许多独特见解,万全的这些学术观点推动了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陈尧道,字素中,明末清初(公元十七世纪,1609——1683年后)陕西三原人。陈氏幼为诸生,继而习医,上溯内、难,下迄来兹。无论《甲乙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典籍,以至孙思邈、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张景岳等著述,无不博极研讨,融会贯通。他尝谓:“医称司命,药同用兵,若不读书,是以医戏耳!”陈氏毕生业医,医术精湛,深得当地群众的信任和爱戴。被认为是有清以来关中名医之首。陈尧道毕生忙于诊务,至晚年斯潜心著述,既知其著作有:《伤寒辨证》、《痘科辨证》、《疹科辨证》、《医学心得》(书稿失传)等数种。其中《伤寒辨证》一书,撰于公元1678年,首刊于公元1679  相似文献   

11.
喻嘉言对温病学说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喻嘉言关于温病学说的独到见解从分类、治法、方药等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喻嘉言关于温病学说的独到见解从分类、治法、方药等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喻昌字嘉言(1585~1664年),江西南昌人。和叶天士、吴谦合称清初医学三大家。喻氏治学,从穷经入手,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钻研甚深。治学多创见,其《秋燥论》、《大气论》更是脍炙人口。喻氏著有《伤寒尚论篇》、《医门法律》、《寓意草》等书。笔者在学习喻氏著作中,感到他不仅是经方名家,  相似文献   

14.
张锡纯,字寿甫(1860~1933年),河北省盐山县人,是近代医学史上值得称道的燕赵名医,并以汇通中西医而著称.然其于温病学亦颇有造诣,特别是对伏邪温病的认识,很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5.
赖明生 《江苏中医药》2007,39(10):12-14
温病学说产生于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地理环境与社会两大因素分析了温病学说产生的原因.江南之域,阳盛之地,卑湿之所,人们易于感受湿浊温热之邪,易发湿热、温热之疾;炎热的气候,多变的天气,是温热性疾病多发的外在条件;政治的混乱,连年的战争,疫病的广泛流行,向医学提出了发展传染病学说的要求;经济的发展为温病学说的发展成熟奠定了经济基础;文化教育的发达使医生兼备了儒医的才能,为著书立说和发展新学说提供了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6.
17.
六经气化学说是我国古代治《伤寒论》学的一个重要学派,系统形成于清代。其主要特点是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指导下,运用《内经》六气本标中气理论分析《伤寒论》六经证治规律,认为六经之为病,乃六经气化之病。这一学说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明确了形与气的辩证关系,认识到气化有生理病理之别等,因而能比较满意地解释六经,从而成为《伤寒论》六经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温病又叫热病或温热病,它与伤寒在《内经》时代系指同一类疾病。如《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也就是说,热病是指病证而言,伤寒是指病因而言。《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热论》也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可见温病和暑病都是伤寒的一种,只不过是发病时间不同罢了。其后《难经》写  相似文献   

19.
温病之名,首见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论述,张仲景将温病隶属于伤寒门下,但对温病的病因证治都未专门论述,致使温病学说的发展受到了束缚。晋代王叔和,曾因整理编次仲景《伤寒论》而闻名于世,他编写的《伤寒序例》对温病的病因病机及其分类上有所创新,从而为温病学说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豹贡献。一、首创时行之说《素问·刺法论》说:“立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虽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的体质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质,是言人体的素质,在常态下机体的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自本世纪30年代坎农稳态学说、塞里应激学说,40年代维纳控制论创立后,对体质的研究是人们越来越重视的课题。对此祖国医学早有认识。在《伤寒论》中明言体质者虽不多,但从中仍可反映体质对疾病的发生、性质、演变和治疗的影响,本文就此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