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牙源性面部皮肤窦道的临床研究张祖学朱伟李闻博(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110024)~~~~~~~~~~~~~~~~~~~~牙源性面部皮肤窦道临床较常见。因长期不愈的面部皮瘘,脓性分泌物溢出,局部凹陷及疤痕畸形,给患者生活、心理和外貌带来一定影响。作者...  相似文献   

2.
牙源性窦道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牙源性窦道在口腔科很常见 ,我们通过对 130例牙源性窦道的治疗 ,认为治愈窦道的关键在于消除病灶 ,而不需要对窦道本身作特殊处理 ,现介绍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近年经我院口腔科诊治的牙源性窦道共 130例 ,其中口外窦道 5例。由可保存的患牙和残根引起的 84例 ,不可保存的患牙和残根引起的 4 1例 ,冠周炎引起的 5例。经过治疗全部愈合。1.2 治疗方法①冠周炎引起者窦道治疗的关键在于消除冠周炎。我们采用拔除患牙的方法。拔牙后常规处理拔牙创 ,窦道则不做任何处理 ,一般窦道均在 1月内愈合。其中有 3例冠周炎引起的口外窦道…  相似文献   

3.
牙源性面部皮肤窦道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源性面部皮肤窦道临床上并非罕见,一般诊断治疗也不困难,但误诊误治却屡见不鲜,如误诊为面部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等。近10年来笔者收治牙源性面部皮肤窦道27例,经过治疗,全部愈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女,35岁,2000年6月就诊时诉:左上颌前牙因疼痛治疗过,后左鼻翼旁出现窦口,时断时续溢脓1年余,经全身和局部使用消炎药后,未见好转。检查:左鼻翼旁有一小米粒大小丘疹,压之溢脓,21色暗,近中邻面洞有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  相似文献   

5.
牙源性面部皮肤窦道1例蔡洁凤患者女,23岁,因右眶下皮肤切口不愈2月来诊。2年前因16近中面龋在他院行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3月前右眶下肿胀,按皮脂囊肿继发感染手术切除。1周拆线,伤口未愈,有脓,引流,仍不愈,来我院。检查:16近中面龋充填完好,牙...  相似文献   

6.
阻生智齿引起面颊部窦道,临床少见,我院遇到3例报告如下: 例1 患者郭某,男,28岁,1991年9月2日因“左侧面颊痿”入院治疗。1年前左下颌后牙疼痛,但未治疗。半年前,牙不痛但左侧面部反复肿胀,自行穿破流脓,抗炎治疗无效。查见左侧嚼肌前缘有窦道口,探查较深。泛影酰胺造影,38牙中位水平阻生,无龋病,尖周见一稀疏区,确诊为38  相似文献   

7.
牙源性鼻前庭窦道2例彭国光谢呜报道2例由上前牙尖周炎致鼻前庭、鼻底窦道。病例1,男,32岁。因右鼻前庭鼻底突出肿物,压之有脓而到耳鼻喉科求诊。检查见右鼻前庭鼻底部突出小肿物,大小约0.5cm×0.6cm×0.3cm,触之易出血,诊断为“右鼻前庭囊肿伴...  相似文献   

8.
牙源性鼻前庭窦道1例张贤奎于文卿谭玉卿莱西市人民医院(266600)患者女,14岁,学生。3年前碰伤左上颌切牙,牙冠折断,未治。2年前左上颌切牙疼痛,上唇、鼻底部肿胀,经消炎后左侧鼻前庭处皮肤破溃、流出脓液后牙痛、局部肿胀渐消。近2年来患牙时有疼痛,...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缺牙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对先天性缺牙的分类、发生的相关因素、发生率、牙位分布 ,及先天性缺牙牙列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其伴发的全身症状作一介绍。1 先天性缺牙的分类在牙胚形成过程中未能发育和形成的牙称为先天性缺牙。根据其严重程度和是否伴有全身症状 ,可分为几类 ,但不同的文献对先天性缺牙的分类标准和名称表述不一。以往的文献多以先天性缺牙的严重程度将先天性缺牙分为 :缺牙症 ,指缺少一到数个牙齿 ;少牙症 ,指多数牙齿未形成 ,且通常伴有系统性异常 ;无牙症 ,指极为严重的牙齿缺失 ,全口无牙。另有与上述分类标准相似 ,但用词不同 ,将其分为 …  相似文献   

10.
牙齿再生是口腔领域的新挑战,牙源性干细胞的运用是牙齿再生的核心。目前已有一些牙源性和非牙源性干细胞及前体细胞被分离出来,并被用于牙齿再生方向的研究。这些干细胞有着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运用潜力,更好的了解这些干细胞各自特性和研究现状有助于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在牙齿再生中运用。本文重点就牙源性干细胞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对几年来正畸门诊初诊病例进行检查,共有240例,其中有明显牙源性因素者50例,占总数的20%。埋伏牙及多生牙最多见,占牙源性因素的70%。造成的牙胎畸形主要是Ⅰ类,45例,占牙源性牙深畸形的90%。早期检查并及时预防或阻断矫治是预防牙源性错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64岁。上腭反复流脓3年。无牙痛史。检查:上腭中线距腭乳头0.5cm处有窦道,可压出脓,探针向左探入0.4cm。24,25,26缺失,23冠变色,唇侧龈粘膜正常。X线片示23根尖阴影约0.3×0.4cm。诊断:23慢性尖周炎。局麻下见窦道与23根部相通,将23拔除(编者按:牙源性上腭窦道可不拔除患牙,先行根管治疗术以观后效),翻开腭侧粘骨膜瓣见根尖骨质及部份腭侧骨壁已破坏,窦道与齿窝相通。搔刮窦道及根尖骨质,缝合。一期朔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向牙源性上皮细胞分化的可能性和诱导条件,为牙齿再生提供细胞来源。方法:以成釉细胞无血清条件培养液(ASF—CM)为诱导微环境,定向诱导小鼠iPS细胞向牙源性上皮细胞转化,观察培养后形态改变,细胞免疫荧光及RT—PCR检测成釉蛋白(AMBN,ameloblastin)、釉原蛋白(AMGN,amelogenin)、细胞角蛋白14(CKl4,cytokeratin 14)的表达。结果:小鼠iPS细胞在ASF—CM诱导微环境下,成功分化为牙源性上皮样细胞,呈典型的上皮样细胞形态,免疫荧光及RT-PCR结果显示:AMBN、AMGN、CK14表达阳性,对照组表达阴性。结论:ASF-CM提供了适宜的成牙微环境,能够促进小鼠jPS细胞向牙源性上皮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4.
在磨牙或前磨牙牙槽的口腔一窦道中,采用颧一前庭成形术的Celesnik法令人很感兴趣。1956年,Celesnik发表一篇关于治疗牙源性口腔一窦道的文章,他主张应用双层次关闭法(缝合路线不得相对),以保证缺口堵塞良好。  相似文献   

15.
通常牙龈窦道出现的部位有其规律性,加上相应疾病有其特征而容易诊断。但牙龈窦道口的出现也有其特殊性,因而,牙龈窦道的正确检查、鉴别诊断,对防止医疗差错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1检查通过常规检查、牙松动度检查并摄X线片,以明确确定是否为牙龈窦道。2结果和讨...  相似文献   

16.
颌面部窦道是口腔科较为常见的一种体征,本科收治了2例颌面部窦道误诊病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病例1:病人女,15岁。人中部脓包反复发作2年。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人中部红肿,外科诊断为鼻部疖肿,给予脓肿切排,红肿消退后,上唇部形成一窦道,经常流脓,后在外科行手术切除。不久复发,转诊外院口腔科拟行牙21  相似文献   

17.
100例上前牙烤瓷修复两年后排列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烤瓷修复 3┼ 3已越来越多 ,作为美容性修复可以改善牙齿颜色、形态、适度排列不齐、前牙间隙等 ,修复效果较好[1~ 3] 。随着修复体佩戴时间的延长 ,有些患者出现前牙移位 ,主要表现为部分前牙前突。作者对 10 0例患者 3┼ 3烤瓷修复 2年后复查其排列情况 ,分析探讨牙冠位置发  相似文献   

18.
1996年以来 ,我科采用复位后全冠保护方法治疗后牙纵折 4 0余例 ,虽经严格消毒并防止折裂缝复位不良 ,但仍有部分患牙在修复后因感染严重而拔除。 2 0 0 0年后我们选取折裂时间 3d以上、污染和感染均存在的自髓底全纵折后牙 11例 ,采用根分叉造窦道引流法行根管治疗并全冠修复 ,取得满意疗效。1 方法局麻下清除折裂缝中食物残渣 ,用 30mL/L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水交替加压冲洗 ,复位牙折片后牙颈部备浅沟 ,结扎丝结扎固定 ,按全冠备牙、取模 ,用直径 6mm橡皮圈 (橡皮管剪成 2~ 3mm宽度 )弹性固定牙冠 ,严格防止结扎丝松动造成折片移位 ,然…  相似文献   

19.
先天缺牙与牙形态、大小异常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先天缺牙与牙形态异常及牙大小异常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79例先天缺牙患者的缺牙部位、缺牙数目,余留牙异常的牙体形态进行分析。并按缺牙程度及部位分成4组,测量其牙冠宽度。结果 (1)上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为临床最常见牙先天缺失部位,上颌中切牙,上下颌第一磨牙为牙列中最不易先天缺失的牙齿,但上颌中切牙在先天缺牙患者中常呈轻度的锥形牙冠。(2)先天缺牙常伴牙齿形态异常,以上颌侧切牙,下颌尖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下颌第二磨牙多见。(3)轻度先天缺牙患者余留牙大小无异常,随着先天缺牙严重程度增加,前牙有逐渐减小趋势而后牙大小较稳定。结论 (1)上颌侧切牙为牙列中最不稳定的牙齿:(2)牙齿形态、大小、数目异常可能是一个连续的变异过程,可能为同一机制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20.
正畸治疗是改善牙列美观的重要手段。在正畸治疗中,除了排平排齐错位的前牙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影响上前牙美观的因素值得关注。本文就正畸治疗中上前牙美观的影响因素及相应治疗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