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病毒性脑炎(病脑)前后的EEG变化。方法:观察HBO治疗病脑32例前后EE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BO治疗前EEG异常率为87.5%(28/32例),HBO治疗后14例EEG恢复正常,10例EEG异常显著改善,4例EEG异常无变化。EEG好转率为85.71%(24/28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O是一种治疗病脑的有效方法,EEG检查对病脑的疗效判断及预后分析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压氧 (HBO)治疗病毒性脑炎 (病脑 )前后的EEG变化。方法 :观察HBO治疗病脑 3 2例前后EEG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BO治疗前EEG异常率为 87 5 % (2 8/3 2例 ) ,HBO治疗后有 14例EEG恢复正常 ,10例EEG异常显著改善 ,4例EEG异常无变化。EEG好转率为 85 71% (2 4/2 8例 )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HBO是一种治疗病脑的有效方法 ,EEG检查对病脑的疗效判断及预后分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工作在我国尚未普及,主要原因是对于高压氧治疗脑血管病还没有被广大义务工作及人民群众所认识,并且由于对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还有尚未清楚的地方,一些方面还存在模糊认识,所以本对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现状,如对于盗血与反盗血的研究,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血液流变学、疗效观察等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压氧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治疗环境和方法的特殊性,易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影响治疗效果;工作中发现给予相应心理干预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对脑梗塞患者SOD,MDA与rCBF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检测20例脑梗塞患者高压氧(HBO)治疗前后自由基水平与rCBF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患者组自由基水平显著增高,SOD活性降低,rCBF明显下降。患者组HBO后与HBO前比较SOD活性显著增高,MDA与rCBF均下降。说明HBO对脑梗塞患者存在的自由基损害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血管病或称中风可由许多不同病因引起。目前,一般认为主要可分两大类:(1)缺血性脑血管病。(2)颅内出血。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远较颅内出血高得多。根据Kurtzke氏1969年报告,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发病率的62%,在每100,000人口中病死数为120人;而原发性肺内出血的发病率为16%,在每100,000人口中的病死数为40人(见附表1)。也有作者指出:在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原因中,脑血栓形成约占40%、脑栓塞25%、脑内出血20%、蛛网膜下腔出血5%。虽然许多统计并不一致,但总的趋向近年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相对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重视高压氧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脑血管病已经上升为第一痊致死、致残性疾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80%,幸存者中约2/3的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痴呆等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8.
偏头痛患者的rCBF和TCD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33氙吸入法测量局部大脑血流量(rCBF)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64例固定一侧偏头痛患者进行了rCBF及脑大动脉的最大平均血流速度(MFV)、脉动指数(PI)联合研究。研究结果倾向该症血流变化为交感-末梢动脉阻力调节紊乱学说,而不支持MCA扩张20%的推理。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血管病EEG,TCD与CT所见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3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EEG、TCD、CT/MRI所见分三组(Ⅰ组:脑形态结构有改变但部位较深面积小;Ⅱ组:脑梗塞面积大、部位靠近颅底动脉主干;Ⅲ组:无脑形态结构改变的TIA)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Ⅱ组CT诊断价值最高,其次为EEG、TCD;Ⅱ组EEG、TCD、CT诊断价值均较高;Ⅲ组TCD的诊断价值最高,其次为EEG。根据病情适当选用三种方法,可进一步提高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测定了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并与14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发现: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血浆内皮素升高(P<0.01),而且其浓度与梗塞灶体积大小呈正相关;脑动脉硬化症组血浆内皮素水平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血浆内皮素高于无高血压病史者(P<0.05),说明内皮素可能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并可能作为病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概述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SIVD)是造成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重要原因,它所导致的认知损害是VCI中具有同质性和最为常见的亚型(皮质下型VCI)。VCI覆盖了从轻微的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患者C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蛋白C(PC)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发生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2例,脑梗死(CI)58例」和36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PC及假血友病因子(VWF)活性水平。结果 TIA组血浆 对照组降低,CI急秘一期组血浆PC降低明显,恢复期组有所回升但均低于对照组水平;血浆PC水平与血浆VWF活性水平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脑血管改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15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DM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DM)组(73例)和非糖尿病(NDM)组(78例);入组者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DM组脑动脉狭窄发生率(76.7%)、多支血管狭窄率(73.2%)、颅内外血管狭窄并存率(48.2%)明显高于NDM组(60.2%、53.2%、21.3%)(均P<0.05);(2)DM组受累动脉依次为颈内动脉(ICA)、椎动脉(VA)、大脑中动脉(MCA),NDM组为VA、ICA、MCA;(3)DM组受累动脉中、重度狭窄常见,NDM组以轻、中度狭窄常见。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DM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高,好发于ICA、VA、MCA,以中、重度狭窄多见。  相似文献   

14.
徐运 《中国卒中杂志》2014,9(4):274-277
正在21世纪,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疾病管理以及人类基因组解释方面的巨大进展,我们已经迎来了个体化医疗新时代的黎明个体化医疗狭义的定义为在基因指导下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即对患者基因组的测序,识别出了突变的基因,然后将这些信息与患者的其他医疗信息——病史、环境、家庭背景、微生物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自 1998年 9月~ 1999年 5月随机选择出 99例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患者 ,再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仪进行颈动脉检测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头颅 CT或MRI检查分为两组。 TIA组 ,男 30例 ,女 2 4例 ,年龄 40~ 72岁 ,平均年龄 5 6 .74± 8.6 2岁。脑梗死组 ,男 2 4例 ,女 2 1例 ,年龄 43~ 76岁 ,平均年龄 6 1.76± 8.6 2岁 ,均排除心房纤颤并于入院后 72小时内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1.2 方法 采用美国 Acuson公司生产的 12 8XT型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探查颈总动脉 (C…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时间延误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随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生理过程的深入了解和治疗方法的改进,超早期治疗已引起广泛重视,为进一步实施和开展这项工作,我们对河北、内蒙古部分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延误时间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846例均为1996年10...  相似文献   

17.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时免疫作用机制。方法对7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进行了测定,并同46名健康人作对照比较。结果急性脑梗塞和TIA患者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塞和TIA两组间比较IL-1、TNF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各指标水平与梗塞部位无关。神经功能重度受损者的IL-1、TNF明显高于轻度神经功能受损者(P<0.01、P<0.05)。动态观察到在发病第1天与第4、7天的IL-1、TNF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理中有免疫机制的参与  相似文献   

18.
高压氧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用高压氧(HBO)疗法治疗ICVD有一定疗效,HBO对血氧含量、血氧张力、微循环和能量代谢起作用,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于HBO可能引起的氧中毒和气压伤应以预防为重点,对HBO的临床疗效要做进一步的对照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脂水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的血脂水平,为今后预防保健及康复干预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案数据库中检索1991-2004年诊断为ICVD的病例共2886例,其中2000-2004年ICVD患者共1430例为一亚组,以我院同时期保健科随机选取的400名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记录血脂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血TC、TG和LDL—C水平ICVD患者组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两性血脂水平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高,50岁以上女性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同龄组男性。血脂代谢异常患病率随着年代的推移呈逐步上升趋势,总胆固醇从1991—1994年的24.5%到2001-2004年的38.1%(男性)和22.3%到38.5%(女性),且明显高于国内2000-2001年普查人群高脂血症的患病率。结论佛山地区血脂异常是ICVD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CA-IgG)及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作用. 方法 选择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00例,根据TOAST分型分为3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型组(A组)、心源性栓塞型组(B组)及小动脉病变型组(C组),依照缺血性卒中药物治疗指南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或在其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在治疗前后应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另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自愿者50例做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在治疗前后检测各组对象外周血ACA-IgG及TM水平. 结果 A、B、C组患者治疗前ACA-IgG结合指数及TM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ACA-IgG结合指数及TM水平较A、C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中联合高压氧治疗的患者SSS评分、ACA-IgG结合指数及TM水平均较单纯药物治疗患者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别在各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压氧能够通过影响与凝血功能相关的ACA-IgG结合指数及TM水平,从而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但针对不同病因所致的缺血性改变其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