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君相二火",乃君火、相火的统称。君火、相火首见于《黄帝内经》,为中医学重要理论之一。中医学认为"火"有自然之火、人体之火之分,人体之火又分少火、壮火,其中少火具有维持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功能,分为君火、相火。对"君相二火"的认识历代医家各有不同,探讨纷呈,歧义颇多。明代医家张景岳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对"君相二火"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有深刻阐发,即午为君火,子为相火,光明之气为君火,形之质为相火;君相之义,无脏不有,"君相二火"乃正气;君道惟神,相道惟力,君火于人属心,相火于人属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析《内经》中“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本义及其蕴含的深层次内容.方法 查阅古今文献,回归解读《内经》原文,重点通读运气部分《黄帝内经》七篇大论,详细探析“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本义及其蕴含的深层次内容.结果 “君火以明”中“明”为在上显现之意,“相火以位”中“位”是在下守位之意.“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是在讲述天地之气...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外台秘要》《济生方》等医籍进行梳理,结合五运六气理论,认为“益火补土法”由补心阳生脾土到温补肾阳以助脾阳的转变是受五运六气理论(即王冰注解的“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为君火不主令,以相火代之)的影响。六气中君火、相火二气的关系被引入到人体后,广大医家产生了何火以生脾土的思考;相火代行君火之令的出现,为相火生脾土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益火补土法”由补心阳生脾土到温补肾阳以助脾阳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是《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在论述五运六气时将“火”所具有的两种属性,依据自然界中的实际情况,分别以“君火”、“相火”概括暮春、盛夏两个阶段的气候特点和物候现象。说明天有六气而火有君相之分,地有五运而唯相火主位,笔者以为,这就是运气学说中一火分为二火,二火归于一运的由来。  相似文献   

5.
中医火神派及其现代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火为生命的动力、热能的源泉 人体体温的恒定与火的温煦、营卫开启汗孔、调节体温的作用有关。人身之火有二:即相火与君火。何谓君火?君火指神志之火,是心神活动的内在动力。《素问·灵兰秘典》:“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心为君主之官,在五行中属火。火主动,性热而温煦。相火活性很强,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答     
问:何谓“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答:此语出自《素问·天元纪大论》,原意是将五行中之“火”,分为“君”、“相”二火,这样五行可以配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后来引申到人体,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以心为君主之(?),在五行属火,故以心火为“君  相似文献   

7.
“相火”考     
分析整理了《黄帝内经》以及后世医家对“相火”的论述,认为“相火”最早只是运气学说中六气的概念,明清以后才把“相火”看作是人体之正气,是推动人体生命力的元阳,为一身阳气之本。后世对“相火”概念的演绎和发挥明显体现了传统中医重视阳气、以阳气为本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正>相火在历史各时期有论述,如"少火""欲火""贼火"等观点,今人在教学和临床时常对此甚有疑惑,更好认识相火,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从圆运动古中医角度引入相火、认识相火,从理法方药进行探析相火。相火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相火"一词,出自《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主要是在阐述五运六气学说的概念。金元时期是相火学说形成时期。刘河间提出相火之病,多表现为心包络、三焦之热证。张元素强调"命门为相火之  相似文献   

9.
相火小识     
相火一词,源出《素问》七篇大论,但仅作为运气学说的概言,未涉及人体生理与病变,至金·刘完素始用于人体,作为人体生理功能,立“命门相火说”,然元·朱丹溪又立“相火为害说”,由此相火之概念一直混淆欠清,为澄清相火之性质,今就相火与君火、命火、邪火之内在连系与区别略述管见,与诸公共研讨之。  相似文献   

10.
郭永洁 《中医杂志》1994,35(12):712-714
相火理论,历代医家论述甚众。但其论散在,众说纷纭,造成了相火概念的混淆。对其进行系统整理,以冀探其源、析其流,对相火作一初步界定,乃为作者之初衷。现分述如下:1 相火之名出自《内经》相火之名,首见《素问·天元纪大论》。主要论述了天之六气之序与三阴三阳相合关系。认为:“少阳之上,相火主之。”《素问·六微旨大论》又认为:“显明之右,君火之位;君火之后,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由此可见,《内经》中“相火”的概念是运气中六气之一,与三阴三阳相配则为“少阳相火”。从时序来说,在“土气”之前。为“三之气”。后世医家多宗此说。  相似文献   

11.
宋代社会背景对《黄帝内经》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问世后流传不广泛,至宋代朝廷重视医学,令校正医书局校勘出版《素问》,并作为太医局教材,加之印刷技术进步大量出版《黄帝内经》,才促使其广泛流行与传播,学习研究者日众。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天人相应"解释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与人体活动变化之间的某种联系,是<黄帝内经>的重要思想之一.文章以妇人月事的生理、病理、治疗及调护等作为纵向层面,以月之盈亏、四时气侯、昼仪晨昏等作为横向层面,对<黄帝内经>有关妇科方面的论述进行剖析,探讨<黄帝内经>之"天人相应"观在妇科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很多学者认为张仲景据《黄帝内经》撰成了《伤寒杂病论》(简称为《伤寒》),因而以《黄帝内经》的六经、脏腑经络释《伤寒》,其结果是不能正确理解张仲景医学。笔者据考证资料证实,张仲景不是根据《黄帝内经》撰写的《伤寒》,它的主要内容方证,来自于《汤液经法》等经方医学。《伤寒》主要继承八纲辨证。并加入半表半里理念而形成了六经辨证。这样以六经为纲,以方证为目,形成了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伤寒》的六经与《黄帝内经》的六经是不同的理论概念,在解读《伤寒》时,两种概念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14.
北宋官方校勘整理《黄帝内经》情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官方对《黄帝内经》进行了5次整理校勘,分别为天圣校正本《素问》、景祐丁度校正本《素问》、嘉祐至治平年间林亿等校定本《素问》、哲宗年间整理《黄帝针经》、徽宗年间校定《黄帝内经》。其中,林亿等校正本用力最劳,今广为传习的《黄帝内经素问》版本即是林亿等校定本。北宋官方整理《黄帝内经》大多是以医学为目的进行整理,但徽宗年间校定《黄帝内经》是为培养道士而作的整理。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成书融合了当时先进的哲学内容,试从哲学渊源、天人、人本身和阴阳平衡几方面初步探讨书中所体现的"和谐"思想,以期用于指导中医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构建《黄帝内经·素问》脾藏象理论相关咳类疾病知识本体,探索中医经典古籍知识传承新方法.方法:提取《素问》中涵盖脾藏象理论的相关语段并抽提与咳疾病相关部分,在语段中获取元知识,简化并归纳形成领域概念,结合本体构建及扎根理论方法,构建领域概念间语义关系.结果:获取脾藏象理论咳类相关疾病术语49个,建立术语关系63...  相似文献   

17.
五脏阴阳辨证渊源于《黄帝内经》,是一种集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于一体的医学思辨模式,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内经》以后,后世医家根据各自的临床实践,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着《黄帝内经》的理论思想,进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医各家学说。通过回顾中医学发展历史,研究主要医学流派(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和温病学派)及其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阐明了《黄帝内经》中五脏阴阳辨证思维对后世各家学说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6,(8):688-690
药熨法来源于古代先民用火烤热石块来治疗关节疼痛等疾病,后经历代医家传承与发挥,药熨法已形成多种类别且各自具有鲜明特色。就《黄帝内经》一书来看,关于药熨法的记载颇多且有专篇论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黄帝内经》药熨法的原文记载、药方组成、制作使用方法、适应病证与人群等方面做出汇总论述,以助了解药熨法的操作步骤与治疗特点,更好地为现代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9.
五脏阴阳辨证渊源于《黄帝内经》,是一种集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于一体的医学思辨模式,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内经》以后,后世医家根据各自的临床实践,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着《黄帝内经》的理论思想,进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医各家学说。通过回顾中医学发展历史,研究主要医学流派(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和温病学派)及其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阐明了《黄帝内经》中五脏阴阳辨证思维对后世各家学说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稷下黄老新学与中医理论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战国中后期齐国官办的稷下学宫,汇集道、法、儒、墨、名、阴阳、农、兵等众家学派,展开面对面的学术交流,进行百家争鸣,诞生了采众家之长的稷下黄老新学。创立了“天、地、人”一体的理论体系,形成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影响了当时各家思想并积淀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黄帝内经》将“天、地、人”一体观纳入理论框架,汲取“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铸就了中医学的学术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