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1月起共入选了我院、卢湾区中心医院及闵行区中心医院确诊的240例纽约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按照患者是否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以及心脏超声监测心腔大小及LVEF变化。观察2组患者的生存率及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脂水平及血清NT-proBNP、hs-CRP、TNF-α水平降低(P  相似文献   

2.
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和刺激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合成,临床上被广泛用来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大量的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除了显著地降低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保护作用之外,还具有独立于此之外的其它作用,如肺、肾保护作用、延缓肾衰竭进展、抑制动脉瘤的形成和扩张作用、抗肿瘤作用、促进骨形成作用、促进伤口愈合作用、以及降低感染性休克的死亡风险等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服用80mg阿托伐他汀能否降低围手术期心肌标志物水平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方法:173例择期PCI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组予冠心病基础药物治疗,并在PCI前12h给予单次高负荷剂量(80mg)阿托伐他汀;对照组仅予基础药物治疗。PCI后18h测肌钙蛋白I(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术后阿托伐他汀组CK-MB和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76±4.63)ng/ml对(10.53±24.39)ng/ml,P0.01和(0.14±0.19)ng/ml对(1.31±4.31)ng/ml,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CK-MB和TnI升高大于正常上限3倍者显著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3%对16.3%,P0.01和24.1%对48.8%,P0.01)。结论:对于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肌标志物水平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术前给予单次80mg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围术期心肌标志物水平以及由此反映的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肾脏内科新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脏内科新药的临床应用谌贻璞近年来,肾脏内科临床上应用了一些新药以治疗肾病综合征、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及肾性骨病等,取得较好效果,现作一简介。-、环孢素A(CyA)CyA为一选择性T细胞免疫抑制剂,主要作用为抑制T辅助细胞释放白介素2(IL-2)和阻...  相似文献   

5.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相菊  高海青 《山东医药》2004,44(31):66-67
他汀类药物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它可以阻断HMG-CoA转变为甲羟戊酸,从而显著减少胆固醇的合成。该药除具有调脂作用强、副作用小等优点外,还具有与炎症、内皮功能、心肌再灌注、凝血和稳定易损斑块相关的直接和间接心血管作用。本文就该类药物对冠心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心肌肥厚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有关,是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心性猝死的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降脂药物,其可通过多种途径对抗心肌肥厚,从而阻止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降低心脏疾病的病死率,现将近年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他汀类药物防治心肌肥厚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肌肥厚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的独立的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降脂药物,其通过调控细胞外的刺激信号、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和细胞核内的基因转录的活化等多个信号传导环节,影响小三磷酸鸟苷结合蛋白、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途径的活性,增加一氧化氮水平并发挥抗氧化应激和抗炎作用,从而阻止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降低心脏疾病的死亡率。他汀类药物的上述作用为心肌肥厚的防治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Simvastatin)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采用辛伐他汀以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干预,并用甲羟戊酸调节辛伐他汀的作用,分别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内皮细胞ET-1 mRNA的表达和上清液中ET-1的浓度。结果(1)辛伐他汀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内皮细胞ET-1的表达。1μmol/L的辛伐他汀对内皮细胞ET-1 mRNA和ET-1表达没有影响,2.5μmol/L辛伐他汀即表现出抑制作用,5μmol/L及10μmol/L时则更加明显(P〈0.01);(2)辛伐他汀以时间依赖方式抑制内皮细胞ET-1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以10μmol/L辛伐他汀干预内皮细胞12h后,内皮细胞ET-1 mRNA和ET-1表达明显减少,24h后继续减低,36h则更加明显(P〈0.01);(3)100μmol/L甲羟戊酸可以阻止辛伐他汀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ET-1 mRNA和ET-1的抑制作用。结论辛伐他汀可抑制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ET-1。  相似文献   

9.
他汀类药物改善心肌肥厚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即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多效性日益受到广泛重视。除普遍意义上的调脂作用外,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及慢性肾脏疾病等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对他汀类药物预防和治疗心肌肥厚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心肌肥厚是高血压病、心瓣膜病、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现已被公认为是心力衰竭、猝死等心血管事件强有力的独立危险因素。尽管经历几十年的研究,左心室心肌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NH)目前仍是临床研究和实验心脏学的热门研究课题,具体机制仍未完全明确,治疗效果亦差强人意。他汀类药物的出现,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我们观察了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乐瓦停对31例胆固醇增高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降胆固醇作用,结果显示每日睡前服乐瓦停20mg,3个月后平均降低血清总胆固醇3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9.8%,并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者有升高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同时也有明显的降低载脂蛋白B100(P<0.01)和载脂蛋白CIII(P<0.05)的作用,但对载脂蛋白AI与载脂蛋白AII水平无影响。在观察期间未发现对血糖与糖基化血红蛋白A1c有影响,提示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该药是一安全有效的降胆固醇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体外心肌细胞培养和在体动物实验方法,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肥大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心肌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该类药物影响心肌肥大可能涉及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新生大鼠的心肌细胞,以血管紧张素Ⅱ刺激建立心肌肥大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处理。采用RT-PCR法检测脑钠素(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的表达,并以^3H-亮氨酸掺入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在体实验中通过不完全结扎大鼠的腹主动脉,使压力过度负荷增加造成左心室肥厚,以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RT-PCR检测IL-1β,心调理素-1(CT-1)的表达,并观察心脏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出现后,心肌细胞的BNP、MMP9和IL-1βmRNA的表达以及蛋白合成速率增加。经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处理后,这些变化得以减轻。阿托伐他汀抑制压力负荷升高引起的左心室心肌BNP,IL-1β,CT-1的mRNA表达的增加,并减轻大鼠心脏重/体重比值、左心室壁厚度和心肌细胞平均直径的增加。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抗炎作用抑制大鼠心肌肥大,对防治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心血管疾病可能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证据表明,高危心血管病患者服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继而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而来自大型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的数据却表明,出血性卒中的风险与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他汀类药物对肾脏疾病非降脂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 Inhibi-tors,HRI),又称他汀类药物,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近来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无法单用降脂来解释,于是许多学者提出了HRI具有非依赖降脂的肾  相似文献   

15.
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多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除降低胆固醇水平外,在心血管疾病中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抗增殖等作用.这些作用是独立于降脂外,谓之他汀类药物的"多重效应",其确切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槲皮素[3,3’4’,5,7-五羟基黄酮]是天然黄酮类化合物。许多研究已证实槲皮素有抗增殖、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药理作用,且不良反应小。本实验旨在检测槲皮素对胆固醇合成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为治疗胆固醇代谢性疾病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多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除降低胆固醇水平外,在心血管疾病中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抗增殖等作用。这些作用是独立于降脂外,谓之他汀类药物的"多重效应",其确切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痴呆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随着老龄社会的来临,痴呆已经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主要的保健和社会问题之一。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它是一种涉及多种发病因素、以进行性痴呆为特征的大脑变性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力和认知力减退、精神运动异常等症状。最显著的神经组织学病理特征是神经细胞之间大量的老年斑和神经细胞内存在的神经元纤维缠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他汀类药物对腹主动脉瘤扩张速率的抑制作用。方法在PubMed、CNKI、Cochrane中心数据库(CEBM/CCD)、Cochrane图书馆等电子数据库全面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他汀类药物与腹主动脉瘤扩张速率的临床对照研究的全文文献(检索年限均为建库至今)。经严格筛选后,最后纳入的文献用RevMan5.0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效应指标。结果共纳入6个队列研究,共141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扩张速率差值为-1.47mm/年(95%CI:-2.51~-0.44;P〈0.01)。结论他汀类药物能够显著降低腹主动脉瘤的扩张速率,可能是一种抑制腹主动脉瘤扩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服用80 mg阿托伐他汀对围术期抗血小板药物疗效有无影响。方法入选行择期PCI的87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剂量组予冠心病基础药物治疗,并在PCI前8 h内给予单次高负荷剂量(80 mg)阿托伐他汀;对照组仅予基础药物治疗。PCI术前24 h内均给予负荷剂量的阿司匹林(300 mg)及氯吡格雷(300 mg)。PCI后24 h测血栓弹力图,3 d后复查血栓弹力图。结果术后24 h、3 d时两组抗血小板药物对血小板抑制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肌标志物水平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术前给予单次80 mg阿托伐他汀不影响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