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张冰教授运用清热法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经验。张教授临床灵活运用清热法,采用清热化郁和胃、清热养阴益胃、清热活血治胃三法,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效果颇佳,并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属中医"毒热"范畴。  相似文献   

2.
"角药"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在中药性味、归经、七情等原则的基础上将三种药物有机组合,以提高临床疗效的中药配伍模式。分析《伤寒论》清热法中的"角药"配伍运用情况,包括正治法和权变法两个方面。正治法包括清宣肺热、清宣郁热、清热止利兼以解表、清热消痞、清热利湿、清热养阴利水、泻热逐水、清热涤痰、清泄少阳、清热养阴;权变法包括清热法与解表法、透邪法、破血逐瘀法、攻下法、和法、温脾法、和解少阳法、固表扶阳法、驱虫法合用。  相似文献   

3.
戴迪  张大伟 《国医论坛》2019,34(3):53-54
目的:介绍庞氏清热止带汤及其临床应用。方法:从对湿热带下的认识、庞氏清热止带汤方证特点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同时佐证以治疗验案及临证分析。结果:中原庞氏妇科强调"热"在妇科疾病中的关键作用,根据多年经验,治疗之时注重"清、祛、固"之法,总结创立出以"清热祛湿,健脾益肾"为主要治法的庞氏清热止带汤。结论:庞氏清热止带汤主要运用于以"湿热下注"为主要病机的妇科疾病,如带下病、不孕症、月经病等,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王旭教授在糖尿病的中医药诊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王师的治糖经验基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的"三热致消"理论,认为糖尿病的病机与"燥热"、"湿热"、"瘀热"三大病理因素有关。治疗上师从周老的"三热"论,习用清热润燥、清热化湿、清热凉血散瘀的治法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5.
陈老师治疡非专以解毒为总要,其治法多样,疗效显著,如始发于人体下部的各种疾病,据"清热不过寒,利湿不过温"的理论原则,结合数十年的临床经验,以清热利湿为主要治法,自拟"清热利湿汤"用以治疗人体下部诸疾病,均取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分析青霉素的中药药性理论,认为青霉素属寒凉之性,味苦,归心、肺、脾、肝、肾诸经;根据"取象比类"理论研究,可归于"清热药"之属;根据用量、归经的不同,轻则清热解表,重则解毒排脓,亦有祛风除湿的"风药"特性。基于此,青霉素作为"清热药"可适用于多系统、多病症,是一味药性复杂、功效丰富的"中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肾虚血热是先兆流产的基本病机,补肾固本,养阴清热是基本治疗原则,并介绍基本方"补肾安胎方"、"养阴清热安胎方",并附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8.
肝胆湿热证是慢性乙型肝炎常见中医证型之一,临床常治以"清热利湿",然而,接受α-干扰素治疗的肝胆湿热证慢性乙型肝炎是否也应"清热利湿",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清热为主,佐以养阴作为治疗大法,运用以"清热养阴丹"为基础方的清热养阴法治疗口腔溃疡,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很多研究发现中药比如黄连、灵芝、麦冬等可以直接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改善肠道微生态结构和多样性,发挥对机体的代谢调控作用~([1-3])。因此,笔者推测清热养阴丹具有直接调控肠道菌群的作用,这可能是清热养阴丹治疗口腔溃疡的重要原因之一。故用实验研究加以验证。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黄帝内经》中"胃不和则卧不安"之意展开,对以"胃不和"为主要病机的不寐的治疗,从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消食导滞、益气温中、养阴清热和胃安神法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为临床辨治"胃不和"引起的不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乙伶 《江苏中医药》2014,46(6):25-26
汪再舫主任中医师诊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经验丰富,疗效满意,将其诊治经验概括为5个"不忘":症状繁杂不忘确诊;养阴生津不忘清热;清热利湿不忘护阴;益气养阴不忘补阳;补益阴阳不忘活血。  相似文献   

12.
正冬瓜全身都是宝,皮可利水消肿、清热解暑,子可清肺化痰、利湿排脓,瓜肉可利水清热、消痰解毒冬瓜,又叫枕瓜、白瓜,为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盛产于夏季,因其表面有一层白粉状蜡质,就好像是冬天所结的白霜,故称为"冬瓜"。《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其"久服轻身耐老、消肿胀、清热毒、利小便"。其貌不扬但全身是宝冬瓜全身都是宝,皮可利水消肿、清热解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急性加重期是COPD的重要组成部分。"痰、热"是COPD急性加重期最常见的证候因素,清热化痰法是其主要治法。在临床治疗中,基于清热化痰法治疗AECOPD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深化清热化痰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运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月经的周期紊乱,特别是先期而至,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如合并经量过多或经期延长,日久可致经血大下或淋漓不净,最终形成"崩中"或"漏下",使病情加重,难以治愈.柴松岩老师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药理论和病症表现,采用清热安冲法及自拟清热安冲方治疗该病,常可取得满意疗效.现仅就笔者跟师学习及临床应用清热安冲法治疗月经先期的一些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瘅,即"热"也.现代早中期糖尿病,可分为"脾瘅"与"消瘅",其中,脾瘅以中满内热为核心病机,而消瘅以肝郁脾虚胃热为核心病机,无论是脾瘅或是消瘅,清热皆为此阶段的澄源之治.赤芍、生地、黄柏合称"凉脺饮",是仝小林院士常用的清热凉血降糖小方,多用于糖尿病郁热化火,伤阴动血,火热盛极,嚣张肆虐之阶段.赤芍清热凉血,兼能散瘀以保护络脉,生地甘寒凉血滋阴,黄柏苦寒清火降糖.苦寒清胃火,甘寒养胃阴,清热凉血,防火毒耗伤,亦有"早期治络,全程通络"之意.根据热势轻重,方中三味药在临床实际使用中,范围通常在15~30 g之间,若一派火热炽盛,则剂量常以30 g起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常用清热类中成药组方规律。方法:收录《新编国家中成药》中清热类中成药处方,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高频次药物包括甘草、黄芩、冰片、金银花、大黄、连翘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甘草、黄芩""甘草、桔梗""连翘、金银花"等;置信度较高的关联规则包括"牛黄->冰片""桔梗->甘草""朱砂->冰片""栀子->黄芩"等。结论:处方用药中除常见的清热类中药外,尚包括具有清热作用的部分开窍药、安神药、泻下药及其他类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近年来清热化痰法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的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年来运用清热化痰法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报道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为COPD属于"肺胀"范畴,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较为多见,运用具有清热化痰作用的中药汤剂及中成药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均有较好疗效。结论清热化痰法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作用机制:减轻气道黏液高分泌,抑制炎症反应;对抗生素的增效作用;抑制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8.
清热通淋汤治疗泌尿系结石6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石症是临床常见病,属中医学"石淋"、"血淋"、"腰痛"等范畴.<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中指出:"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笔者以清热通淋为主入手治疗,并于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自拟清热通淋汤治疗尿石症6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周仲瑛教授以《素问·病机十九条》为立论依据,结合温病学说"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理论,提出过敏性紫癜的病因病机均为感受外邪,邪实正虚,引动风热,并与瘀热、湿热交争,多因复合相搏为患,瘀热贯穿疾病始终。辨证论治以祛风化湿,凉血化瘀为大法,气血同调。具体治法常用清热祛风、清热凉血、清热化湿、泻下通瘀、补气健脾、益肾清利等六法。并附验案1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0.
介绍李华山以中药熏洗疗法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经验。认为"湿"是肛周湿疹致病的起始因素,并与热邪、风邪、虫淫等相关,临证分为虚实两型,即湿热下注型和血虚风燥型。治疗上"先祛湿清热",重视"祛风",重在"止痒",运用经验方"苦参止痒汤"外用以达"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之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