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目的 研究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在山东省中西部农村25岁~人群中的流行规律、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共调查16388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空腹血糖测定.描述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在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流行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的粗患病率分别为35.28%,15.31%,40.63%;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4.95%,15.42%,38.53%.男性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的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均相同.超重与肥胖人群比例为2.3: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 (OR=1.749)、高学历、服务管理职业 (OR=1.534)、年龄、高收入、静态生活方式 (OR=1.088)是肥胖的危险因素,生活压力 (OR=0.947)则为其保护性因素.结论 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在山东省农村患病情况较严重,处于较高水平,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制定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超重肥胖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肥胖是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描述了全球超重肥胖的最新分类标准、流行现状和趋势。分析了肥胖的疾病负担情况、预防策略及它与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安阳市社区人群肥胖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肥胖超重以高流行率、高并发症并难以治疗 ,而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由于环境、行为、体质等因素影响 ,已经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致病原因和医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于 1998年 10月~ 1999年12月对社区人群肥胖超重的流行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在安阳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安钢 )社区内 ,对 15~ 6 9岁、户口在当地的居住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居民 ,随机抽查 2 0 0 0人。1.2 抽样程序 安钢 5个生活区 191栋楼 (合并前共 2 6 1栋 ,每栋楼少于 40户的作相邻合并 )共 12 35 0户 …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安庆市宜秀区农村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宜秀区年龄大于18岁农村常住居民2 905人(其中男性1 460人,女姓1 445人)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值,分析超重、肥胖患病现况不同体质指数(BMI)对象的高血压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安庆市宜秀区农村居民超重率为31.3%,标化率30.3%;肥胖率为9.4%,标化率9.0%。男性的超重肥胖好发于文化程度较高的已婚中年人群,女性的超重肥胖率好发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已婚中老年人群。BMI大于24 kg/m2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与小于24kg/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7,P<0.01)。结论安庆市农村超重率和肥胖率呈现较高水平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汉平原某农村>35岁居民肥胖超重流行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江汉平原某农村1 692名≥35岁常住居民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35岁居民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6.52%、7.73%和24.06%,其中男性分别为23.82%、7.36%和20.49%,女性分别为28.41%、7.99%和26.57%。在不同年龄组中,男性超重肥胖患病率最高为35~44岁年龄段,而女性患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45~64岁。超重肥胖患病率随着居民膳食消费水平的增高而呈上升趋势;超重肥胖人群中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3.21%和4.01%。结论江汉平原某农村中老年人群超重肥胖现状不容乐观,需加大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与综合防治干预措施力度。  相似文献   

6.
顺义区是北京市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的膳食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超重和肥胖问题也日益突出,对农村居民健康产生了较大影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社区人群超重肥胖的现患率并探讨其与高血压等有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结合省情作局部修改的卫生部预防医学科学院设计的健康行为调查表 ,应用系统抽样方法进行调查 ;对社区人群超重肥胖的现患率及其与高血压、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关系作统计分析。结果本社区 15岁以上人群超重肥胖率已达 4 3.4 % ,人群体质指数 (BMI)均值不论男女在 5 5岁以前有随增龄而增加倾向 ;女性 35岁以上各年龄段人群平均 BMI已接近或超过2 4 ,且均显著高于男性 ,4 5岁以上更加明显 ;本社区的平均 BMI及超重肥胖的发生率高于全国水平 ;汉族男性超重肥胖率显著高于少数民族 ;随文化程度的低下 ,超重肥胖率显著增高 ;随体质指数增大 ,高血压发病率显著增高。结论防治超重肥胖已经成为预防高血压刻不容缓且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盐城市农村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状 ,为本地区卫生决策和心脑血管疾病防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 2 0 0 0年盐城市慢性病基线调查资料 ,采用WHO诊断标准 ,对 35岁以上、居住盐城市农村满 5年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 ,分析盐城市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的流行特点。结果 :盐城市农村居民超重率为 2 5 .75 % ,肥胖率为 3.19% ,标化率分别为 2 3.4 8%、2 .87%。男性超重率为 2 2 .75 % ,女性为 2 8.83% ,女性显著高于男性 ;男性肥胖率为 2 .35 % ,女性为4 .0 4 % ,同样 ,女性显著高于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有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结论 :应加强对农村居民肥胖危害等知识的教育 ,提高农村居民合理膳食 ,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北京市顺义区居民超重及肥胖的流行病学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18岁以上北京市顺义区居民985名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超重及肥胖流行状况。调查分为询问调查和体格检查,问卷的内容为年龄、职业、教育水平、婚姻状况、抽烟、饮酒等基本信息;体格测量为身高和体重,计算被调查者体质指数(BMI),同时测量腰围(WC),计算体型指数(FI),分析身体脂肪分布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超重和肥胖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北京市顺义区18岁以上成年男性居民超重率及肥胖率分别为44.4%和24.7%,女性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42.6%和30.0%。超重相关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及以上教育水平、已婚是男性居民超重的危险因素,而抽烟和饮酒是男性超重的保护性因素;年龄50~69岁是女性居民超重的危险因素。肥胖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饮酒是男性居民肥胖的保护性因素,初中、高中及中专教育水平是男性居民肥胖的危险因素,而年龄50~69岁是女性居民肥胖的危险因素,教育水平高中及中专和大学及以上是女性居民肥胖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北京市顺义区18岁以上成人居民超重及肥胖率较高,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加强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干预。  相似文献   

10.
富阳市农村居民伤害流行病学特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富阳市农村居民伤害的流行特征,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2001年富阳市5个自然村的l480户4674名居民1年内(2000年11月1日-2001年lO月31日)伤害发生情况。结果 伤害发生率占31.64%,发生率居前5位的依次是:刀割/锐器伤(11.81%)、跌伤(7.38%)、碰撞伤(4.34%)、交通伤(2.89%)、动物咬伤(2.35%),其中男性为35.45%,女性为27.59%。在调查覆盖时段内调查对象总共休息6790.80天,人均休息1.45天.男性多于女性;调查对象活动受限总计6828.50天,人均活动受限1.46天,男性多于女性;调查对象共支出医疗费269805.60元,人均57.72元,男性高于女性。因伤害造成家庭经济负担居前5位的依次是:跌伤、交通伤、刀割/锐器伤、碰撞伤及动物咬伤。0~、5-、15-、35-、60-岁组伤害发生率分别为45.94%、30.02%、22.08%、36.65%、37.15%,其中0~岁组以跌伤为主,5-岁组以跌伤、刀割/锐器伤为主,15-、35-岁组以刀割伤为主,60-岁组以跌伤、刀割/锐器伤为主。结论 建议在农村居民中加强安全卫生教育,提高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成年居民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3年9月 — 2014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宁夏兴庆区、沙坡头区、平罗县、青铜峡市、原州区和西吉县6个地区抽取3 454名 ≥ 18周岁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  结果  宁夏地区成年居民中,超重者1 253例,超重率为36.3 %;肥胖者481例,肥胖率为13.9 %;中心性肥胖者1 727例,中心性肥胖率为50.0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回族、年龄 ≥ 45岁和居住在城镇是宁夏地区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女性和吸烟是保护因素;女性、年龄 ≥ 45岁和居住在城镇是宁夏地区成年居民中心性肥胖的危险因素,吸烟是保护因素。  结论  宁夏地区成年居民的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流行现状不容乐观,≥ 45岁和城镇居民的超重/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四川省凉山彝族农民肥胖及代谢相关指标对高尿酸血症(HUA)的预测价值,为HUA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4年6-8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村地区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的972名 ≥18周岁以上常住居民972人,调查内容包括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实验室检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肥胖及代谢相关指标与HUA之间的关系,并采用ROC曲线确定HUA的最佳预测值。结果 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村居民HUA患病率为18.7%,标化患病率为22.0%,男性和女性HUA患病率分别为27.2%和11.3%,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0.4%和12.3%;不同性别彝族农村居民HUA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429,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腰高比、甘油三酯(TG)与血尿酸(SUA)均呈正相关(均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SUA呈负相关(r=-0.132,P=0.005);女性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腰高比、总胆固醇(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SUA均呈正相关(均P<0.01),HDL-C与SUA呈负相关(r=-0.115,P=0.009);HUA诊断ROC曲线显示,男性BMI的AUCROC最大为0.635(切点为23.0 kg/m2),女性臀围的AUCROC最大为0.605(切点为87.50 cm)。结论 凉山彝族农村居民的HUA患病率较高, 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腰高比、TC、TG、LDL-C、HDL-C等肥胖及代谢相关指标对HUA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河北省唐山市45 ~ 64岁城乡居民肥胖流行现状,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在河北省唐山市14个县(市)区抽取的5 759名45 ~64岁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按WHO成人体质指数(BMI)分类标准,唐山市城乡居民超重率、超重/肥胖率、肥胖率分别为44.0%、12.3%、56.3%,男性和女性居民分别为41.3%和45.5%、50.0%和59.7%、8.7%和14.2%,男性居民超重率、超重/肥胖率和肥胖率均低于女性居民(P<0.01);按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唐山市城乡居民超重率、肥胖率、超重/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43.3%、24.8%、68.1%、73.5%,男性和女性居民分别为44.6%和42.5%、18.6%和28.2%、63.2%和70.7%、65.2%和77.9%,男性居民肥胖率、超重/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均低于女性居民(P=0.000),男性和女性居民超重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标准,中心性肥胖率为54.1%,男性居民中心性肥胖率为48.1%,低于女性居民的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59,P=0.000);按WHO成人BMI分类标准,不同年龄男性居民和不同文化程度女性居民肥胖率均不同(P<0.05);按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男性居民和不同文化程度女性居民肥胖率均不同(P<0.05),不同文化程度、地区男性居民和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地区女性居民中心性肥胖率均不同(P<0.05);按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标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地区男性和女性居民中心性肥胖率均不同(P<0.05).结论 唐山市45 ~ 64岁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率较高,女性居民超重/肥胖率、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均高于男性居民  相似文献   

14.
刘君 《中国公共卫生》2015,31(2):218-220
目的 了解抚顺市18~75岁城乡居民肥胖流行现状,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在辽宁省抚顺市4个区抽取的4 752名18~75岁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 t检验、方差分析、 χ2检验。结果 按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成人体质指数(BMI)分类标准,抚顺市城乡居民超重率、肥胖率、超重/肥胖率分别为29.1%,9.3%,38.4%,男性和女性居民分别为27.9%和30.3%,9.5%和9.0%,37.4%和39.3%,男性居民超重率、超重/肥胖率均低于女性居民(P=0.02),男性和女性居民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抚顺市城乡居民中心性肥胖率为39.1%,男性居民中心性肥胖率为19.1%,低于女性居民的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P=0.002);不同年龄女性居民和不同文化程度男性居民超重率均不同(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男性居民和不同文化程度女性居民肥胖率均不同(P<0.05),不同文化程度男性居民和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女性居民中心性肥胖率均不同(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男性和女性居民中心性肥胖率均不同(P<0.05)。结论 抚顺市城乡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略高,女性居民超重率、超重/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均高于男性居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西城乡居民高血压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效果,为制定高血压预防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符合研究条件的3 360名15~69岁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测量血压.结果 广西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21%,标化率13.54%,其中城市、农村、男性、女性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7.94%、10.45%、15.63%和11.62%.高血压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X2=46.907,P<0.01)、男性高于女性(X2=12.943,P<0.01),患病率从25岁开始随着年龄的增加旱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广西居民中正常血压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仅为43.19%,血压正常高值比例较高,为38.60%;广西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8.52%、30.16%、14.26%,城市明显高于农村.结论 广西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全国较高流行水平,高血压防治现状不容乐观,应积极采取防治措施,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河北省石家庄市≥18岁居民超重与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石家庄市9个区/县(市)抽取9 605名≥18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石家庄市≥18岁居民超重/肥胖率为53.5%,其中超重率为34.1%,肥胖率为19.4%;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饮酒情况、睡眠时间、上网时间和看电视时间居民超重/肥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婚姻状况为已婚/同居和离异/丧偶/分居、饮酒是石家庄市≥18岁居民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为中学是石家庄市≥18岁居民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 石家庄≥18岁居民超重/肥胖率较高,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饮酒情况是该地区居民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开封地区农村居民精神疾病发病规律和特征,探索年龄、性别因素与其季节性发病的相关性,摸清精神疾病发病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逐年追踪开封市2008-2010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的住院就诊情况,对其中患精神疾病住院治疗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精神疾病大都好发于5月和6月,其他月份比较平稳;性别和年龄组的发病率好发月份没有明显区别,好发于5月和6月。结论开封地区精神疾病发病率呈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江苏省镇江市≥35岁居民超重肥胖现状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为高血压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在镇江市7个辖市区监测点抽取的2 520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镇江市≥35岁居民的超重率、肥胖率和腹型肥胖率分别为37.9%、11.0%和54.6%;其中男性超重率(42.1%)高于女性(34.1%),男性肥胖率(9.5%)高于女性(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腹型肥胖率(54.5%)与女性(5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居民比较,居民超重率和腹型肥胖率均随年龄的增长呈增高趋势(P<0.05);镇江市≥3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8.3%,男、女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2.1%(506/1 203)、34.8%(458/1 317);不同体重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比较,超重(45.1%)、肥胖(62.3%)居民均高于正常体重居民(27.9%),腹型肥胖居民(47.2%)高于非腹型肥胖居民(2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调整年龄和性别后,超重、肥胖、腹型肥胖居民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分别为正常体重居民的2.06、4.67、2.19倍(OR=2.06、4.67、2.19),既超重肥胖又有腹型肥胖的居民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是体重正常且无腹型肥胖居民的3.17倍(OR=3.17)。结论镇江市≥35岁居民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率较高,既超重肥胖又有腹型肥胖的居民患高血压的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19.
As many patients’ sole point of contact with the health care system, primary health care physicians (general practitioners [GPs] in Australia) are often positioned as key players in responding to rate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dominant public discourse. However, research from Western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 suggests that GPs may not be prepared for, or confident in, having conversations abou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ith patients.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is topic in Australia,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health.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how GPs in two rural settings in Victoria, Australia talk abou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ith patients. Working from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a qualitative study design was adopted,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seven GPs and seven GP patients living in two rural communities between January and April, 2016. Data was coded manually and thematic analysis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data.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upport the argument that, in contrast to dominant messages within public health discourses, GPs may not be best placed to act as the primary actors in responding to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s they are constructed in epidemiological terms. In fact, the perspectives of GP study participants suggest that to do so would compromise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general medical practice that make it simultaneously a human practice. Instead, more balanced, holistic approaches to discussing and responding to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ith patients could be taken up in local,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patients, which utilise broader social supports. Focussing on long‐term, incremental programs that consider the whole person within their particular socio‐cultural environment would be a productive means of working with the complexitie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However, structural level changes are required to ensure such initiatives are sustainable in rur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