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泪道阻塞性疾病治疗方法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陈炜  王智 《国际眼科杂志》2008,8(5):1015-1017
泪道阻塞疾病为眼科常见病,传统治疗多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术及泪道探通术。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新型泪道支架和泪道内窥镜得以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泪道阻塞疾病的治疗。传统的鼻腔泪囊吻合术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后,效果稳定可靠;由于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鼻腔泪囊吻合术也得以在内镜下治疗;泪道探通术简单易行,受器械及场地影响较小,结合激光置管等辅助治疗疗效肯定,新型材料支架的应用也为泪道探通术提供了新的发展前景;国外发达国家近年已开始将经泪小点泪道内窥镜用于对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使手术医师有了更多的选择。泪道内窥镜技术在阻塞性泪道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泪道疾病是多发病、常见病,特别是鼻泪道阻塞性疾病,传统治疗多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和经泪小点泪道探通术。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鼻泪道阻塞性疾病效果可靠稳定;随着鼻内窥镜的发展,产生了一种完美而创伤小的泪囊鼻腔吻合术。近年来新型泪道器材的出现,泪道支架、激光或高频电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泪道探通联合新型泪道支架及其他辅助治疗疗效肯定。现在国内外少数医院开展了具有创伤更小,不改变原有组织结构的微创术(泪道内窥镜技术),应用于鼻泪道阻塞性疾病诊治;这种显微技术在鼻泪道阻塞性疾病方面的诊治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泪道置管术具有简便、适应证广、微创且失败后可重复或改行其他手术等优势,可单独使用或配合传统泪道手术,在泪道阻塞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内外众多医疗机构多年临床实践中疗效满意。本文对在泪道阻塞性疾病中的置管术应用现状、新发展、置管材料等方面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全泪道置管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50只眼)鼻泪管阻塞合并上泪道阻塞(含泪小点、泪小管和泪总管阻塞)患者进行泪道内窥镜检查及治疗,并联合全泪道置管,拔管后随诊3~6月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50只眼中31只眼治愈,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4只眼好转,轻微溢泪,泪道冲洗通而不畅;5只眼无效,仍流泪,泪道冲洗不通。总有效率90%。结论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全泪道置管是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或狭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和处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因泪道阻塞或狭窄在我院行泪道置管患者34例(41只眼),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医师完成手术操作、术后复诊及问卷调查。结果 33例(40只眼)完成泪道置管治疗,末次随访时,治愈19只眼,有效14只眼;总有率82.5%。完成泪道置管的33例中28例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满意率84.85%。术中泪道结构破坏3只眼,记忆针芯出鼻腔困难2只眼,术后眼球复视1只眼,术后内眦部磨3只眼,术后泪囊区疼痛不适19只眼,内眦部痒10只眼,泪小点撕裂1只眼,在戴管过程中出现脓性分泌物2只眼,置入管移位4只眼,术后拔管时仍有流泪症状14只眼,拔管后因流泪症状复发再次就诊7只眼。结论泪道置管术是治疗泪道阻塞或狭窄的有效方法,患者满意度佳。术前鼻腔情况的评定、术中术后泪小点的保护及针对不同的患者,个性化选择置入管及手术方式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泪道阻塞性疾病(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diseases,LDOD)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传统治疗多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及泪道探通术.近年来,随着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逐步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随着激光技术、鼻内窥镜技术、泪道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及其他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诊断治疗手段有了长足的进步.文中就近年来对泪道阻塞性疾病的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发展现状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扼要的综述和展望,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张玲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12):2163-2166

目的:比较采用泪道逆行置管、双套环顺行置管、泪道U形置管治疗泪道阻塞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07/2018-06在我院诊治的108例108眼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行泪道逆行置管术36例36眼,B组行双套环顺行置管术36例36眼,C组行泪道U形置管术36例36眼,术后随访6mo,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疗效以及并发症和泪道阻塞复发情况。

结果: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B组为94.4%,C组为97.2%(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高于B组的5.6%,高于C组的2.8%(P=0.010); A组泪道阻塞复发率为9.1%,高于B组的5.9%,高于C组的5.9%(P=0.029)。

结论:泪道逆行置管、双套环顺行置管、泪道U形置管用于治疗泪道阻塞患者的疗效均较高,术后发生并发症和泪道阻塞复发较少,但泪道逆行置管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泪道U形置管术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泪道阻塞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泪道阻塞是眼科的常见病,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易发展为急,慢性泪囊炎,以手术治疗为主,目的是重建或恢复泪液的引流通路,传统手术方面报道较多的是泪囊鼻腔吻合术(EXT-DCR)虽然成功率可达85%,但在颜面部残留永久性疤痕,影响美容,非手术方法主要有:探通,置线,置管等,但只是简单的解决问题,而且易致周围组织刺激,更容易形成粘连和疤痕使管腔再度阻塞。目前,虽然报道使用激光泪道成形术收到较好的效果,泪道能够冲洗通畅,但部分仍有溢泪症状。近年来,随着内窥镜技术不断成熟,既微创又美观的手术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诸如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IECR)得以开展和创新。另外高分子材料及其它医疗器械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其治疗手段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泪道置管防脱落盘是否可以解决泪道置管从内眦处脱出、拔管困难的问题。以及观察置入泪道置管防脱落盘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泪道阻塞的患者33例(40只眼)。实施鼻内镜下泪道成形+置管术(U型泪道引流管),观察术后泪道置管脱出、拔管困难等情况,分析相关原因及泪道置管防脱落盘的有效性。结果 根据术后随访的情况,泪道置管脱出的情况仍有发生,然而放置防脱落盘,泪道置管脱出后需二次手术复位的病例减少,且减少了拔管困难的情况。术后出现鼻腔出血、泪道切割改变,对手术治愈率无影响。结论 泪道置管防脱落盘可以防止泪道置管从内眦处脱出过长,限制了脱出的泪道置管受外力牵拉作用被完全拉出;同时,泪道置管防脱落盘防止泪道置管被吸入后鼻腔,有效解决拔管困难的问题。泪道置管防脱落盘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0引言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由于泪道阻塞导致溢泪症状常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针对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主要有:(1)泪道探通;(2)泪道激光成形术;(3)泪道再通植管术;(4)鼻腔泪囊吻合手术[1,2]。单纯泪道探通容易再次阻塞,疗效较差;泪道激光破坏泪道原有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The layer of the tear film in contact with the conjunctiva is mucus. This mucus comes from two sources, the conjunctival goblet cells and the subsurface vesicles. These vesicles are found just below the surface of the conjunctival cells. They contain long chain mucus glycoprotein molecules that are joined to the vesicle membrane. The vesicles fuse with the surface membrane of the conjunctival cells and expose their mucus glycoprotein chains to the overlying mucus. Chemical and physical bonds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mucus help to bind the mucus layer to the conjunctiva. The vesicle membrane becomes incorporated in the cell membrane and supplies the membranes for the microvilli that cover the exposed surface.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