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时间越早,血管再通率越高。结论静脉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通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再灌注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开通时间及安全性。方法:40例患者均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通过临床间接指标评价开通率并记录不良反应。血管开通时间为从静脉给药结束至ST段回落>50%时间。结果:根据冠脉再通标准判断,40例患病中再通32例(80%)。结论:瑞替普酶适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可尽快实现闭塞血管的再通,并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观察瑞替普酶(r-PA)与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98例发病12 h内的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瑞替普酶组49例,瑞替普酶18 mg间隔30 min分2次静脉注射;尿激酶组49例,150万u 30 min内静脉滴注。观察2组溶栓再通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溶栓后120 min瑞替普酶组42例显示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再通率为85.71%,尿激酶组35例相关血管再通,再通率71.43%,瑞替普酶组再通率高于尿激酶组,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MI比尿激酶能更早地使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再通率高,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8例患者予以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根据冠脉再通标准判断,48例患者中60分钟时累计再通42例(87.5%),36例发病6小时以内溶栓,再通34例(94.4%)。结论:早期应用瑞替普酶具有较高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r-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院标准行尿激酶原或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瑞替普酶(r-PA)静脉溶栓治疗的22例为观察组,应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的1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溶栓再通率、胸痛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后2 h再通率r-PA组为89.47%,尿激酶组为68.42%(P<0.01)。r-PA观察组胸痛症状缓解率较UK对照组显著改善;r-PA观察组出血率并发症明显低于UK对照组。结论 r-PA的溶栓冠脉再通率显著高于UK,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6.
金焱  刘东亮 《中原医刊》2014,(11):47-48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瑞替普酶溶栓,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100例急性心肌梗死瑞替普酶溶栓后2 h临床指标再通84例,再通率为84%。结论瑞替普酶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溶栓开始2h内冠状动脉再通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开始后30min冠状动脉再通10例(33.33%),60min再通19例(63.33%),120min再通26例(86.67%);对照组患者溶栓开始后30min冠状动脉再通4例(13.33%),60min再通11例(36.67%),120min再通18例(60.00%);溶栓开始后同一时间段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0min、60min冠状动脉再通率与对照组60min、120min的再通率相似(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6.67%,对照组为33.33%,P>0.05。结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显著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促进冠状动脉再通时间提前,是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和尿激酶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静脉溶栓方法的不同分为瑞替普酶组46例,尿激酶组42例,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2 h血管再通率、4周内出血率、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瑞替普酶组和尿激酶组2 h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6.96%和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替普酶组溶栓4周内的出血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尿激酶组(8.69%、4.35%vs 14.29%、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与安全性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就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0.00%、75.6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比尿激酶具有再通时间早、冠脉再通率高、且出血、不良反应较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尿激酶和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抽取我院2年来收治的行静脉溶栓治疗的6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A组)和尿激酶组(B组)各34例,比较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及安全性。结果 A组疗效优于B组,A组血管再通率为88.2%,出血率为8.82%;B组血管再通率为67.6%,出血率为20.6%。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STEMI具有血管再通率高、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1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瑞替普酶溶栓组(A组)与尿激酶溶栓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总结其护理体会.结果 冠状动脉再通率:A组为86.6%,B组为53%,A组高于B组(P<0.05);再通所需时间:A组为(61土22)min,B组为(88±29)min,A组少于B组(P<0.05);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A组为59.8%,B组为37.1%,A组高于B组(P<0.05).结论 瑞替普酶用于AMI再灌注治疗安全有效,合理安排护理措施,用敏捷、准确、专业的方式处理紧急情况,对溶栓成功非常重要,加强护理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高艳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4,(14):1769-1771
目的观察比较瑞替普酶与重组链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瑞替普酶治疗组(66例)和重组链激酶治疗组(67例),分别对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住院期间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KillipⅢ级以上心功能、心源性休克、低血压发生率及30 d病死率和出血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溶栓后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瑞替普酶组明显高于重组链激酶组(P〈0.05),2组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低血压发生率及30 d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替普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其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重组链激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对比普通肝素钠(UH)或国产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钠(LMWH)抗凝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0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随机分为UH组(25例)和LMWH组(25例),分别在常规瑞替普酶(10 mu+10 mu)静脉溶栓基础上接受UH钠或国产LMWH钠抗凝治疗,观察溶栓后48 h内两组患者的溶栓再通率、出血发生率及出血相关死亡率。结果 48 h内,两组溶栓再通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UH组出血发生率为100%,出血直接导致的死亡率为20%;LMWH组出血发生率为4%,无1例因出血并发症死亡者。结论 LMWH钠联合瑞替普酶治疗ST段抬高型AMI疗效确切,在降低出血并发症方面较UH钠有明显的优势(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治疗组采用瑞替普酶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等。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3.8%、94.9%;死亡率分别为7.7%、0%;出血并发症率分别为30.8%、17.9%,两组比较,治疗组血管再通时间早、再通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溶栓后60min的血管再通率为64.1%、溶栓后90min的血管再通率为94.9%、溶栓后120min的血管再通率为97.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的再通时间早、冠脉再通率高,且药物维持时间长,患者不良反应较少,是临床一种高效、安全的溶栓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急诊应用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华北石油总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急诊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42例患者,其中瑞替普酶组18例,阿替普酶组24例,分别予以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溶栓有效率、出血不良反应及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结果经急诊溶栓治疗后瑞替普酶组溶栓有效率为88.9%,发生轻度出血3例,中度出血1例,住院期间死亡患者2例;阿替普酶组溶栓有效率为75%,轻度出血3例,中度出血2例,住院期间死亡患者3例。两组溶栓有效率、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均适用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溶栓治疗,由于瑞替普酶溶栓便捷易行,因而更适合于急诊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6.
李珂  秦英姿 《西部医学》2013,25(9):1374-1376
目的观察采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52例和尿激酶组50例。比较两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缺血、左室功能、出血、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死亡率无差异,瑞替普酶组与尿激酶组比较,相关冠状动脉再通率和出血率较高,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和左室功能较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出现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AMI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治疗具有更好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塞rt-PA溶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 :74例AMI患者分为A组年龄 35岁~ 6 5岁 ;B组年龄 6 6岁~ 80岁 ,各组按发病距溶栓时间≤ 3h ,>3h≤ 6h ,>6h~ 12h再通率比较。结果 :rt PA溶栓再通率≤ 3h 83 3%~ 74 7% ;>3h≤ 6h 86 7%~ 87 5 % ,>6h~ 12h 5 7 1%~ 6 3 7%。≤ 6h和 >6h~ 12h再通率有显著差异。AB两组不同年龄组再通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rt PA溶栓再通率高且安全无出血及其他副作用 ,溶栓再通率与时间密切相关 ,距发病 6h以内为溶栓最佳时间 ,溶栓再通率与年龄不相关 ,溶栓过程中肝素抗凝对提高溶栓成功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院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方法对象为2005年1月-2008年1月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其中35例由我院急诊科进行院前溶栓治疗,37例进行院内溶栓,并将两者对比分析。结果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院前溶栓组为(108.29±29.05)min,院内溶栓组为(179.38±45.67)min。再通率院前组为71.43%,院内组为45.95%。心脏事件发生率院前组为11.43%,院内组为32.4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溶栓治疗能缩短发病至开始溶栓的时间,提高冠脉再通率。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是必要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r-tPA和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两者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条件的患者82例,分成两组分别应用r-tPA和尿激酶溶栓,观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变化。结果r-tPA组与尿激酶组室速、室颤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容易发生恶性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但仍是目前最好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20.
佟以东 《黑龙江医学》2006,30(6):401-402
目的观察16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治疗前后4周QTd、QTcd的演变。方法162例AMI病人分成静脉溶栓再通组、静脉溶栓未通组及未溶栓组,在溶栓前及溶栓后2、12、24 h、2~7 d、14 d、21 d、28d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d、QTcd进行对照。结果AMI静脉溶栓再通组与静脉溶栓未通组及未溶栓组QTd、QTcd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静脉溶栓未通组及未溶栓组QTd及QTcd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7.4%、56.3%和81.6%。结论成功的静脉溶栓再灌注可使QTd、QTcd显著降低,并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