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头孢吡肟对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体外抗菌活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头孢吡肟对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K-B法对临床分离335株革兰阴性杆菌测定其对头孢吡肟等11种广谱β-内酰胺类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头孢吡肟对肠杆菌科菌的活性仅次于亚胺培南居第2位;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活性与头孢他啶相仿,略底于亚胺培南;对不动杆菌也有较好活性;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抗菌活性低。结论:头孢吡肟因自身特点显示出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以外的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尤其对肠杆菌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明显优于第三代头孢,优于亚胺培南除外的其余参与比较的9种β-内酰胺类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超方谱β-内酰胺酶阳性株也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头孢吡肟对阴沟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了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情况.方法:使用5种底物的“双纸片协同试验”对30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检测.体外药敏试验采用K-B法,实验数据处理使用WHONET-5.5软件.结果:19株非ESBLs产酶细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0%;由于ESBLs的作用,本组产ESBLs阴沟肠杆菌11例,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36.6%.结论:ESBLs是造成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吡肟耐药的主要原因,该药在治疗阴沟肠杆菌感染时应以耐药机制检测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7年12月从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经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等初筛,然后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的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肠杆菌科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6.9%、9.2%和12.9%;非发酵菌中鲍氏不动杆菌、脑膜脓毒金黄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7.7%、8.1%、20.4%、21.5%和34.1%.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肠杆菌科菌及非发酵菌中的鲍氏不动杆菌和脑膜脓毒金黄杆菌具有非常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对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也均<40.0%,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治疗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收集2008年1-12月从医院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使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的鉴定,采用K-B法对革兰阴性杆菌进行美罗培南药敏试验,并对结果做回顾性调查.结果 肠杆菌科细菌对美罗堵南的耐药率极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检测到1株弗氏柠檬酸杆菌,3株沙雷菌属细菌体外对美罗培南耐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脑膜脓毒金黄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美罗堵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48.81%、94.12%、21.85%和31.72%.结论 美罗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非常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对革兰阴性非发酵杆菌总体上体外抗菌活性低.  相似文献   

5.
亚胺培南对医院感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 观察亚胺同对医院感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用Vitek AMS-32系统检测亚胺培南对368株医院感染常见革兰有性杆菌的抑菌率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亚胺培南对368株常见革兰阴性(G^-)杆菌平均抑菌率达94.8%,非常显著高于其它10种抗经物。环丙沙星对亚胺培南耐药株有相对较高的体外抗菌活性,且与其对亚胺培南敏感株的抑菌率无显著性差异,而阿米卡星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头孢米诺和其他14种抗菌药物对产与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米诺和其他14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纸片确证法检测ESBLs.结果对110株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除亚胺培南外,头孢米诺比其他的13种抗生素有较低的耐药性,其耐药率为7.3%,MIC50和MIC90值范围分别为0.5~1 mg/L和2~32 mg/L;对40株不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头孢米诺、头孢美唑、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吡肟及亚胺培南,有相似的体外抗菌活性,其敏感率均为100%,MIC50和MIC90值范围分别为0.032~0.5 mg/L和0.064~4 mg/L.结论对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头孢米诺比其他β-内酰胺类,庆大霉素和氟喹诺酮类有较高的体外抗菌活性;对不产ESBLs的菌株,头孢米诺、头孢美唑、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及亚胺培南有相同的抗菌活性,没有耐药的菌株发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应用对D-检验阳性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D-检验检测方法按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规定标准进行,最小抑菌浓度琼脂平板稀释法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结果 37株D-检验阳性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与头孢唑啉、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与头孢唑啉、阿米卡星联合用药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1.0、2.0、4.0mg/L。结论对于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为了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病原菌的耐药表型检测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细菌室应当作D检验检测。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以及患者的实际具体情况,再结合经验用药的临床疗效,选择正确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走1-12月临床送检各类标本中培养分离的697株常见革兰阴性杆菌,采用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以及NC31鉴定板进行分析.结果 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鲍氏/溶血不动杆菌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其检出率分别为24.25%、23.67%、21.67%、11.33%、10.90%与8.18%,从总的耐药情况显示,革兰阴性杆菌(除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外)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结论 医院革兰阴性杆菌耐药严重,临床要定期进行细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状况,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对1996~2002年医院细菌室从病房送检标本中分离的前5位需氧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耐药率统计分析?结果 前5位革兰阴性杆菌中,阴沟肠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耐药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在30%左右,相对较低,但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结论 动态观察细菌耐药率与临床效果综合评价对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革兰阴性(G-)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特征及耐药机制。方法测定泵抑制剂对MIC的影响,β-内酰胺酶(Bla)的表型鉴定及等电点测定,PCR扩增检测Bla基因及DNA序列测定。结果所试菌对大多数药物的耐药率高,均产Bla,其中42.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17.5%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7.0%产金属β-内酰胺酶,10.5%同时为外排泵阳性菌;8株阴沟肠杆菌的ampC基因与阴沟肠杆菌ECLC074的ampC基因高度同源。结论产Bla是G-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ESBLs检出率最高;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ampC基因均起源于ECLC074的ampC基因;亚胺培南是治疗耐药G-杆菌所致感染最有效的药物,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和阿米卡星可分别用于治疗耐药非发酵杆菌和持续高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所致感染。  相似文献   

11.
非发酵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亚胺培南耐药的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探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方法用VITEK32微生物自动鉴定仪鉴定细菌到种,采用配套的GNS-120卡测定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同时对所有细菌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情况,并用EDTA协同抑菌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的产生. 结果共分离到亚胺培南耐药的非发酵菌44株,占全部非发酵菌35.8%;标本来源以呼吸道标本为主,病区以ICU为主,菌种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多25株,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次之8株,所有耐亚胺培南的非发酵菌有52.3%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头孢哌酮/舒巴坦最低(38.6%),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8.2%)和美罗培南(72.7%). 结论产金属β-内酰胺酶是非发酵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对于亚胺培南耐药的非发酵菌经验治疗可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充分认识非发酵菌的耐药特点,针对性地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国产利福霉素(立复欣)对近两年来临床分离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菌的耐药性,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利福霉素和万古霉素对临床分离385株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以MIC50、MIC90众数MIC比较利福霉素和万古霉素的抗菌活性。结果 利福霉素对MRSA和MSSA抗菌活性与万古霉素相同,MIC50MIC90分别均为1.0mg/L和2.0mg/L。对MRSE,MIC50低于万古霉素4倍为0.5mg/L;对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和李斯特菌的MIC50分别比万古霉素低8、128和4倍。结论 国产利福霉素对MRS和大部分临床的离致病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可作为MRSA和MRSE感染症的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13.
3170株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谱与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耐药谱与耐药机制,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离的病原菌用API和Microscan鉴定,药敏用K-B法,数据分析用WHONET5.4软件。结果3170株病原菌中前5位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24.3%、10.9%、10.4%、8.9%、8.0%;在G^-杆菌中,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19.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26.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分别为49.1%和33.5%;G^+球菌中,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率均为1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苯唑西林分别为54.2%和82.3%。结论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产ESBLs和耐苯唑西林比率高,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以降低耐药率及多药耐药菌的扩散。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TDR、MicroScan及Vitek 2微生物鉴定系统,结合K-B法药敏试验对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以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 511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率居前五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1.5%)、大肠埃希菌(16.1%)、肺炎克雷伯菌(12.4%)、鲍曼不动杆菌(10.0%)和阴沟肠杆菌(8.5%);流感嗜血杆菌(5.9%)和副流感嗜血杆菌(5.0%)的分离率仅次于以上五种细菌的分离率。不同来源标本病原菌分布不同;呼吸道标本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余标本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肠杆菌科细菌对美洛西林、头孢曲松、头孢派酮、头孢噻肟等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达47.9%~84.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美洛培南耐药率低于16.7%。铜绿假单孢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美洛西林、复方新诺明和庆大霉素耐药率超过50%,对头孢派酮/舒巴坦及美洛培南敏感性高,耐药率低于6.8%;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呋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头孢唑肟在内的头孢菌素敏感率最高,达86.8%~99.4%,而对青霉素和复方新诺明敏感率低于3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是临床分离的主要需氧革兰阴性杆菌,且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19  
目的了解我院G-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判断按NCCLS标准.结果 1999~2003年临床分离的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占74.9%,其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居前3位;对18种抗菌药物程度不同的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耐药性明显增高.结论 G-杆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监测G-杆菌耐药性对于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加替沙星对呼吸、泌尿系统感染的细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国产加替沙星胶囊和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以左氧氟沙星为对照药物,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观察两种药物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患者200例,用琼脂稀释法测最低抑菌浓度(MIC). 结果对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加替沙星的MIC范围与左氧氟沙星的基本一致,二者抗菌活性相似;对于革兰阳性细菌,加替沙星MIC范围均低于左氧氟沙星的MIC范围,其MIC90比左氧氟沙星的低2倍. 结论加替沙星对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的细菌体外抗菌活性较强,而且对革兰阳性细菌的抗菌活性强于左氧氟沙星,是安全有效的新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苦参提取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苦参提取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应用和新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药抑菌实验方法,对苦参提取物进行208株表皮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苦参提取物对208株表皮葡萄球菌中的110株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和98株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MSSE)的MIC90分别为1 185μg/ml和286μg/ml。结论苦参提取物对208株表皮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124株多重耐药菌株对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株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西丁的耐药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抗菌药物选药参考. 方法应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持续高产1型诱导酶(AmpC),应用K-B纸片法对124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 124株多重耐药菌株ESBLs检出率为42%,AmpC检出率为50%,同时产ESBLs和AmpC两种酶检出率为18%;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西丁的敏感性分别为98%、71%、69%、44%及26%,其耐药性分别为2%、18%、19%、16%及74%,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中介为40%. 结论 124株多重耐药菌株对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其耐药性依次为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  相似文献   

19.
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对1 414例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 ESBLs)检测用微量稀释法初筛,纸片法做确证试验. 结果大肠埃希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中,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多达10种;其中以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吩、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高达>50%.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2.1%),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2%).头孢菌素类耐药率有一定的上升趋势;产ESBLs菌株的发生率为25.5%~39.8%,平均为32.7%;产ESBLs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 结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尤其是产ESBLs菌株的高耐药率及多重耐药性更为明显,临床应加强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监测并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