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PCNA蛋白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宫颈癌中的hMLH1、hMSH2及PCNA蛋白表达.结果:①宫颈癌中,hMLH1、hMSH2及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7.35%、58.82%及72.06%.②在PCNA 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的宫颈癌病例中,hMLH1阳件表达率分别为61.22%和47.37%,hMSH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5%和36.84%.PCNA与hMSH2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hMSH2可能通过与PCNA蛋白相互作用参与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MLH1、hMSH2和突变型p53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宫颈癌组织68例和慢性宫颈炎组织21例中hMLH1、hMSH2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宫颈癌与慢性宫颈炎组织中hMLH1、hMSH2和突变型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中:hMLH1蛋白表达阳性组中突变型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SH2蛋白阳性组中突变型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hMLH1及hMSH2基因的缺陷及突变型p53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4.
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4例正常宫颈、10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CINⅡ、CINⅢ)和46例宫颈癌组织中hMSH2的表达情况。结果hMSH2在正常宫颈、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47%、61.29%、64.10%、74.19%和80.43%,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MSH2蛋白在CIN各组间表达有随分级增加而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SH2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无关。结论hMSH2在宫颈癌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宫颈癌基因治疗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错配修复基因hMSH2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8例乳腺癌切除石蜡标本中TGF-β1和hMSH2的表达,分析其与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68例乳腺癌组织中,TGF-β1阳性表达率为61.8%,hMSH2阳性表达率为54.4%.TGF-β1和hMSH2蛋白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TGF-β1和hMSH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TGF-β1可能通过下调hMSH2蛋白水平,影响DNA错配修复系统而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hMSH2、p53及PTEN蛋白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宫颈癌中的hMSH2、p53及PTEN蛋白表达.结果:①宫颈癌组织中,hMSH2、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96%、66.67%,PTEN蛋白缺失表达率55.56%.②在hMSH2阳性表达的宫颈癌患者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6.47%、PTEN蛋白缺失表达率为52.94%.hMSH2与p53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与错配修复基因的功能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MSH2和FHIT基因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5例宫颈癌、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FHIT、hMSH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浸润性宫颈癌、CIN、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hMSH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0.0%、70.0%和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HIT蛋白在浸润性宫颈癌、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2.9%、40%和0%,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5例浸润性宫颈癌病例中,hMSH2与FHIT无明显相关性(rs=-0.097,P>0.05)。结论 hMSH2在宫颈癌变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FHIT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两者在宫颈癌中表达改变不相关。 相似文献
8.
肺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 LH 1、hM SH 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6例肺癌组织中hM LH 1、hM SH 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56例肺癌组织中hM LH 1的阳性表达率为35%,hM SH 2阳性表达率为28.6%,分化程度高者阳性率显著高于分化程度低者(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hM LH 1及hM SH 2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之间hM LH 1及hM SH 2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hM LH 1及hM SH 2基因的缺陷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与其分化程度及有否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凋亡调控因子生存素(Survivin)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宫颈癌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两种种因子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结果:①Survivin和Cox-2在宫颈癌的组织检测中呈上升趋势(P<0.05),Survivin与Cox-2呈现一个正相关的关系(r=0.834,P<0.01)。②Cox-2的阳性表达和肿瘤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Survivin的阳性表达和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两种因子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它们可能参与了细胞异常增殖和凋亡并使之失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宫颈癌组织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错配修复基因2(hMSH2)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铂类药物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2年3月我院86例宫颈癌患者病理组织为观察组,另收集同期72例因子宫肌瘤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组。比较2组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表达情况,分析癌组织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表达与病理特征相关性,铂类药物抵抗患者病理特征、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表达情况及铂类药物抵抗的多因素分析,分析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表达对铂类药物抵抗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阳性率较对照组高(P<0.05);癌组织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表达与肌层浸润深度、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铂类药物抵抗患者与肌层浸润深度、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阳性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将肌层浸润深度、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控制后,癌组织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阳性仍为宫颈癌患者铂类药物抵抗的危险因素(P<0.05);ROC显示,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阳性联合预测铂类药物抵抗的AUC值最大,为0.702。结论 宫颈癌组织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错配修复基因2呈高表达状态,且与病理特征及铂类药物抵抗有关,二者可用于预测铂类药物反应性,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hMSH2与膀胱癌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以36例新鲜膀胱癌组织和自身外周血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技术,观察hMSH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36例新鲜膀胱癌组织中hMSH2突变≥1个位点以上为10例,≥2个位点以上为7例;hMSH2基因突变在膀胱肿瘤组织中呈现低表达,并且与肿瘤的分期、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复发癌中hMSH2突变率高于原发癌,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hMSH2的5个外显子突变分析的检出率为27.78%(10/36)。结论hMSH2基因突变在膀胱肿瘤组织中呈现低表达,并且与肿瘤的分期、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复发癌hMSH2基因突变率高于原发癌。提示hMSH2突变在膀胱癌复发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结晶型硫化镍(NiS)和反式二氢二醇环氧苯并芘(anti-7,8,-dihydrodiol-9,10-epoxide benzo(a)pyrene,BPDE)恶性转化及接种裸鼠成瘤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hMSH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进行研究,探讨镍及反式-BPDE的表遗传致癌机制.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晶型NiS和反式-BPDE恶性转化及成瘤的16HBE细胞hMSH2基因肩动子甲基化状况及其mRNA和蛋白表达,并用去甲基化因子5-Azac(5-Aza-2'-deoxycytidine)处理有异常甲基化的细胞.结果结晶型NiS和反式-BPDE恶性转化及成瘤的16HBE细胞hMSH2基因启动子区存在CpG岛的高甲基化;与非转化16HBE细胞比较,转化及成瘤的16HBE细胞hMSH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有异常甲基化的细胞经去甲基化处理后甲基化消失.结论结晶型NiS和反式-BPDE恶性转化及成瘤的16HBE细胞hMSH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高甲基化使其mRNA表达下降,并可能导致hMSH2基因表达抑制,这可能是结晶型NiS及反式-BPDE诱导16HBE细胞转化和成瘤的一种表遗传致癌机制.甲基化的可逆性对今后研究其表型逆转以及药物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4.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特异地扩增HeLa细胞中hMSH2 cDNA的最保守区域, 并将其克隆到TA载体, 从重组质粒两端进行序列分析, 证实为目的片段. 将该目的片段反向克隆到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REP9的 BamHⅠ和KpnⅠ位点之间, 筛选后得pREP9-hMSH2反义表达重组质粒. 用磷酸钙-DNA共沉淀法将重组质粒DNA及载体DNA分别导入HeLa细胞, 经G418筛选, 扩大培养. 凝胶阻滞实验证实转染有pREP9-hMSH2重组质粒的HeLa-MSH2细胞抽提物中G·T和A·C错配结合蛋白质表达明显降低, 为研究hMSH2基因功能提供了一有效细胞系. 相似文献
15.
16.
hMSH2基因cDNA保守区域的T载体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含限制性内切酶位点PstⅠ、KpnⅠ的hMSH2基因cDNA保守区域的pGEM-T-S载体,比较分析序列的变化,为以后的毒理学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中抽提总RNA进行RT-PCR扩增,直接与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蓖DH5α,用蓝/白斑试验筛选阳性克隆,抽提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再行序列分析。结果:经RT-PCR获得631bp含量制性内切酶位点的阳性产物,T载体克隆、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后证实,克隆片段与genbank中该基因的序列同源性为99.5%。结论本文成功地构建了含hMSH2基因cDNA保守区域的T载体克隆,该克隆可为DNA错配修复缺陷与致癌关系研究提供工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