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研究竹叶榕(Ficus stenophylla Hemsl.)根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反复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竹叶榕根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竹叶榕素[methyl 3-(6-hydroxy-4-methoxybenzo-furan-5-yl) propanoate,1]、山柰酚(kaemferol,2)、山柰酚3-O-β-D-葡糖苷(kampferol 3-O-β-D-glucoside,3)、槲皮素(quercetin,4)和小麦黄酮(tricin,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栾树的花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栾树花三氯甲烷部分中分离得到了3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Ⅰ)、乙酰基伞形花内酯(Ⅱ)和6-苯甲酰基伞形花内酯(6-苯甲酰基-7-羟基香豆素)(Ⅲ)。结论化合物Ⅱ、Ⅲ为香豆素类化合物,是首次从栾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栾树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白叶蒿的化学成分。方法:对白叶蒿全草的70%乙醇提取物及其极性部位进行系统化学成分分离,采用硅胶、ODS RP-18、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1)、芹菜素(2)、木犀草素(3)、异鼠李素(4)、十七烷酸单甘油酯(5)、东莨菪内酯(6)、伞形花内酯(7)、山柰酚-3-O-鼠李糖苷(8)、山柰酚-3-O-葡糖苷(9)、山柰酚-3-7-二鼠李糖苷(10)、甘露醇(1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白叶蒿中分得。该试验结果可为白叶蒿活性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建绪  王红程  高美华  杨立伟  李华 《齐鲁药事》2013,32(4):187-189,192
目的研究枸橼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法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枸橼果实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包括7个香豆素类化合物:7-羟基香豆素(1)、5,7-二羟基香豆素(2)、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3)、5,7-二甲氧基香豆素(4)、6,7-二甲氧基香豆素(5)、佛手柑内酯(6)和8-(2',3'-二羟基-3'-甲丁基)-5,7-二甲氧基香豆素(7);4个黄酮类化合物:香叶木素(8)、柚皮素(9)、柚皮苷(10)和橙皮素(11)。结论化合物1,2,5~9为首次从枸橼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荷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制备型反相HPLC法分离纯化,并利用MS、NMR、单晶衍射等方法解析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荷叶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黄芩新素Ⅱ(skullcapflavoneⅡ,1)、粘毛黄芩素Ⅲ(viscidulinⅢ,2)、4-methyl-6-phenyl-2H-2-pyranone(3)、牛蒡酚F(lappaol F,4)、黑麦草内酯(loliolide,5)和黄柏酮(obacunone,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求一种大量、快速、稳定地从雷公藤中分离纯化生物活性物质的方法。方法:探索一系列的溶剂体系,在TBE300A高速逆流色谱仪上,从雷公藤粗提物中分离纯化二萜化合物,并用。HNMR和^13C NMR对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从雷公藤粗提物中分离纯化出五种二萜类化合物,分别为雷公藤内酯酮、异雷酚新内酯、山海棠素、雷酚内酯和雷酚萜甲醚,纯度分别为98.2%、96.6%、98.1%、95.1%、96.5%。结论:采用高速逆流色谱的方法,能从雷公藤提取物中一步分离得到5种二萜类化合物,为雷公藤中二萜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塔黄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各种柱色谱对其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素(1),大黄酚(2),大黄素甲醚(3),1,8-二羟基-2,3-甲氧基-6-甲基蒽醌(4),大黄酚葡萄糖苷(5),大黄素葡萄糖苷(6),β-谷甾醇(7),胡萝卜素(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黄独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利用理化性质和1H-NMR13C-NMR等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儿茶素(catechin,1)、3,5-二甲氧基山柰酚(3,5-dimethoxykaempferol,2)、山核桃素(caryatin,3)、山柰酚(kaempferol,4)、山柰酚-3-O-β-D-吡喃半乳糖苷(kaempferol-3-O-β-D-galactopyranoside,5)、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6)。结论化合物4、6为首次从薯蓣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苗药水黄花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黄花(Euphorbia chrysocomaLévi.et Vant.)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RP-18柱色谱、Sephadex LH-20、制备薄层色谱等多种色谱手段和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质谱等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水黄花地上部分体积分数7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没食子酸甲酯(methylgallate,1)、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 furaldehyde,2)、大黄酚(chrysophanol,3)、大黄素甲醚(physcion,4)、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5)和七叶内酯(aesculetin,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水黄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黄秋葵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对黄秋葵正丁醇部位采用聚酰胺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和制备HPLC方法分离纯化,根据其波谱数据和文献对比方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黄秋葵的正丁醇部位共分离鉴定得到10个化合物,其中7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是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2)、槲皮素(3)、山柰酚(5)、金丝桃苷(6)、杨梅苷(9)、橙皮苷(10);3个非黄酮类化合物为熊果酸(4)、没食子酸(7)、香草酸(8)。结论:化合物1、5-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1.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Embelia laeta. The constituents were separated by various column chromatography, including silica gel, ODS gel, MCI gel, Sephadex LH-20, and semipreparative HPLC.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means. A total of 13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E. laeta and identified as (6R,9R)-1-Oxo-α-ionol-9-O-β-D-goucopyranoside (1), (+)-Pinoresinol (2), Leptolepisol D (3), Kaempferol (4), Kaempferol-3-α-L-Ramnopyranoside (5), Kaempferol-3-β-D-(6-O-trans-p-coumaroyl) glucopyranoside (6), Bis(2-ethylhexyl) phthalate (7), 2-Benzenedicarboxylic diisobutyl ester (8), Caffeic acid methyl ester (9), Paldehyde (10), Coniferaldehyde (11), Caffeic acid (12) and 5-Hydroxymethyl furfural (13), respectively. All th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E. laeta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12.
蝉翼藤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对蝉翼藤(Securidaca inappendiculata Hassk.)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和中压液相色谱法对蝉翼藤茎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用UV,IR,MS,1D和2D NMR等技术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研究。结果从蝉翼藤茎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蝉翼藤萜酸苷(securiterpenoside),齐墩果酸,古柯邻二酸(P-hydroxytruxinic acid),香豆酸,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尿嘧啶核苷,β-谷甾醇和胡萝卜苷。结论 蝉翼藤萜酸苷(securiterpenoside)为新化合物,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日本苦苣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日本产草药苦苣菜(Sonchus olerctceus L.)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与结论:从日本产苦苣菜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对-甲氧基苯乙酸(1)、木犀草素(2)、芹菜素(3)、3-O-葡萄糖-5,7,3’,4'-四羟基黄酮(4)。  相似文献   

14.
板蓝根化学成分研究(Ⅳ)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提取分离板蓝根化学成分.方法:板蓝根用95%乙醇渗漉,用不同极性溶剂分级萃取,再分别用硅胶和大孔树脂作柱层析分离,测定纯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板蓝根中分得31个化合物.结论:12个为已知化合物,19个为新发现化合物,其中6个为新化合物,3个为首次从自然界中分离而得.  相似文献   

15.
广西九里香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广西九里香(Murraya kwangsi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和薄层色谱方法对广西九里香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采用UV,IR,MS,1HNMR和13CNMR等技术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研究。结果 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其中5个为咔巴唑生物碱:murrayafoline-A,murrayanine,koenine,isomahanine和广西九里香碱(kwangsine),两个非生物碱化合物:棕榈酸和β-谷甾醇。结论 广西九里香碱(kwangsine)为新化合物,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茵陈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红  宋洋  肖艳  张玉玺  姚晓颖  杨娇 《中国药房》2011,(11):1020-1022
目的:分离、鉴定茵陈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ODS开放柱和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分离茵陈提取物,并通过NMR和MS等谱学技术确定分离出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茵陈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羟基香豆素(1)、5,7-二甲氧基香豆素(2)、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3)、7,8-二羟基香豆素(4)、槲皮素(5)、山柰酚(6)、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苷(7)、咖啡酸(8)。化合物1~4、7为首次从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茵陈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板蓝根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提取分离板蓝根化学成分。方法:板蓝根用95%乙醇渗漉,用不同极性溶剂分级萃取,再分别用硅胶和大孔树脂做柱层析分离,测定纯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板蓝根中分离得到31种化合物。结论:13种为已知化合物,18种为新发现,其中6种为新化合物,3种为首次从自然界中已分得的。其中的两种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isaindigotone,hydroxyindirubin。  相似文献   

18.
穿龙薯蓣总皂苷中甾体皂苷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穿龙薯蓣总皂苷中水溶性甾体皂苷,寻找新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方法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通过酸水解、理化常数和波谱学分析(IR,NMR,MS,HMQC,HMBC)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穿龙薯蓣总皂苷中分得2个甾体皂苷(1个水难溶性皂苷和1个水溶性皂苷),其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薯蓣皂苷元-3-O-{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1→3)]}-β-D-葡糖皂苷(I),薯蓣皂苷元-3-O-[α-L-鼠李糖(1→3)-α-L-鼠李糖(1→4)-α-L-鼠李糖(1→4)]-β-D-葡糖皂苷(II)。结论II为首次从穿龙薯蓣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命名为穿龙薯蓣皂苷Dc。  相似文献   

19.
夏至草中两种黄酮苷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佳  陈玉婷 《药学学报》2002,37(3):186-188
目的研究夏至草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和葡聚糖凝胶柱法对夏至草的黄酮部分进行分离,应用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出2种黄酮类成分,分别鉴定为7-O-(6″-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半乳糖-芹菜素苷(I),7-O-(3″,6″-二-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半乳糖-芹菜素苷(II)。结论I和II均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黄药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小明  裴月湖  周金云 《药学学报》2005,40(12):1127-1130
目的研究黄药(Rhamnus crenatus)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正相色谱及聚酰胺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黄药地上部分的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黄药苷(1)、torachrysone (2)、大黄素(3)、大黄素-1-O-β-D-葡糖苷(4)和β-谷甾醇(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