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采用带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20例20眼均在显微镜下完成,行局部麻醉,取患眼鼻下方健康带结膜瓣的角膜缘上皮组织宽度2-4mm,长度根据翼状胬肉颈部宽度而定,将制作的移植片平移至胬肉切除区,对位缝合。结果随访6个月一1年,未见胬肉复发,移植片全部存活,内眦部结膜平复,无新生血管侵入,供区角膜完全愈合。结论该术式治疗翼状胬肉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经济、方便及安全,与传统术式相比有较大进步。  相似文献   

2.
带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用带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探索其显微手术技术改进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进行期翼状胬肉30例32眼、复发性翼状胬肉10例10眼,采取显微手术,取同侧眼下方角膜缘带结膜瓣的角膜缘游离移植片进行移植。缝合时强调移植片移植床上角膜缘各自准确对位吻合。术后对角膜上皮及植片生长情况严密追踪观察。结果: 经过平均1年9个月观察,无一例胬肉复发,角膜上皮稳定,泪膜正常,供区角膜创面正常愈合。结论: 同侧眼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为较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选择翼状胬肉46例(61只眼),进行翼状胬肉切除,取患眼或对侧眼带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46例(61只眼)植片均存活,随访期间无翼状胬肉复发。结论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治疗翼状胬肉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用带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探索其显微手术技术的改进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进行性胬肉26例26眼,复发性胬肉12例12眼,采取显微手术取同侧眼下方角膜缘带结膜瓣的角膜缘游离移植片进行移植,缝合时强调移植片移植床上角膜缘各自准确对位吻合。结果:经平均1.5年观察治愈45眼,占93.75%,复发3眼,占6.25%,角膜上皮稳定供区角膜创面正常愈合。结论:同侧眼帘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为较佳的方法。此术式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胬肉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胬肉切除联合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探讨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的方法。方法翼状胬肉患者376例(398只眼),在手术显微镜下行胬肉切除联合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术后1周左右水肿消退,植片红润,与植床融合。随访6~36个月,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为0.82%,复发性翼状胬肉复发率为6.5%。结论显微镜下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石运运  刘娟 《陕西医学杂志》2013,(10):1347-1348
目的:探讨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168例190眼原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施行改良翼状胬肉切除,并于术眼颞上方取带透明角膜组织0.51mm的结膜瓣移植到胬肉切除区,术后随访31mm的结膜瓣移植到胬肉切除区,术后随访35年。结果:术后移植片平整,存活良好,治愈184眼,治愈率96.84%,复发6眼,复发率3.16%。结论: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操作安全简便,角膜表面无胬肉组织残留,角膜组织损伤小,角膜上皮恢复快,胬肉复发率低,是治疗翼状胬肉﹑特别是复发性翼状胬肉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郑红  多吉 《西部医学》2009,21(9):1564-1564,1566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带球结膜辩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152例眼翼状胬肉全部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带球结膜瓣移植片,切除翼状胬肉组织后,取上方或颞上方角膜缘约0.5~1.O毫米表层透明角膜组织和带6~8毫米球结膜瓣,移植到手术创面上。术后注入庆大及地塞米松液至结膜下,术后临床观察3个月~3年。结果151例移植片生长愈合良好,1例移植片坏死未愈合,术后翼状胬肉复发2例。结论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带球结膜移植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逆行切除胬肉联合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翼状胬肉患者125例(168只眼),在手术显微镜下逆行切除胬肉联合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术后效果。结果随访6~36个月,有2眼复发(1.19%),其余全部治愈。结论逆行切除胬肉联合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可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蓓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8):2274-2275
目的:观察改良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30例翼状胬肉患者,其中原发性鼻侧胬肉30眼,复发性鼻侧胬肉2眼,改进传统胬肉切除顺序及去除胬肉方法并联合游离自体球结膜(带角膜缘的结膜瓣)移植。结果:术后仅手术区结膜充血,1~2d角膜上皮修复,7~10d拆线,球结膜移植片生长良好。术后随访观察,原发性翼状胬肉大部分角膜透明,仅有数例因进展期胬肉侵及前弹力层、基质浅层,致角膜遗有光滑薄翳。结论:胬肉切除联合游离自体球结膜(带角膜缘的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满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刘艳丽  于建国 《河北医学》2007,13(9):1104-1106
目的:探讨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翼状胬肉175例(182眼),其中进展期161眼,复发性9眼,在显微镜下行胬肉组织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重建角膜缘,术后对角结膜创面修复生长情况跟踪观察.结果:经过术后平均2年的随访观察角结膜创面愈合良好,4例复发,复发率2.20%.结论:常规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重建角膜缘术对降低胬肉复发率的效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1.
[背景]观察单纯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病例报告]给42例76眼翼状胬肉患者施行手术切除胬肉后,用不带角膜缘干细胞的单纯结膜瓣移植覆盖手术区,观察术后角膜上皮恢复状况及术后复发率.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年9个月,未见复发.[讨论]单纯结膜瓣移植为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治疗方法及时机。方法对81例早期翼状胬肉患者,先切除胬肉,再在角膜上、下缘做带有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滑行移植。结果术后局部反应轻,随访6~24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滑行移植是一种治疗早期翼状胬肉的安全简便有效的手术方式,美容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3.
刘希才 《河北医学》2014,20(2):237-239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结膜瓣移植术与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82例共219眼,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结膜瓣转移手术共89例97眼,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共93例122眼,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结膜瓣移植创面修复时间相比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显著延长(P〈0.05),且患者流泪与畏光等术后反应较为严重。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愈率相比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结膜瓣移植显著升高(P〈0.05),而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较好,治愈率高且复发率低,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背景]探讨带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移植治疗胬肉的疗效.[病例报告]给48例(55眼)初发 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行带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术后随访3个月~2年6个月,平均9个月结果 角膜上皮愈合良好,光滑透明,2例复发,占4%[讨论]带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有 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带自体角膜缘上皮细胞的球结膜转位术和结膜瓣转位术治疗进行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对114例进行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组 ,翼状胬肉切除后 ,甲组采用带自体角膜缘上皮细胞的球结膜转位术 ,乙组采用结膜瓣转位术进行治疗 ,术后随访 10~ 2 4个月 ,比较两组角膜创面修复时间、角膜新生血管、复发率。结果 术后角膜创面修复时间甲组较乙组短 (P <0 0 1) ,角膜新生血管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复发率甲组较乙组低 (术后一年 ,P<0 0 5 ;术后两年 ,P <0 0 5 )。结论 带自体角膜缘上皮细胞的球结膜转位术为病变区角膜缘提供新的干细胞来源 ,治疗进行性翼状胬肉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原位缝合术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原发性翼状胬肉病人,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 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原位缝合手术治疗。比较2组角膜切口愈合时间、结膜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病人主观不适感及复发率。结果手术当天及术后第1、2、3天, 2组疼痛评分均逐渐降低(P < 0.05), 且观察组各时点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角膜切口愈合时间、结膜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2组术前泪膜破裂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术后1个月眼部不适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原位缝合术中覆盖结膜瓣供区可促进翼状胬肉病人术后角膜上皮损伤恢复, 促进结膜切口愈合, 增加术后舒适度, 并能延长病人泪膜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进行诊治的108例(108只眼)翼状胬肉惠者,其治疗方式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同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进行手术1-2d后,角膜透明、上皮增长、覆盖创面,直至6-12d后,逐渐消退了充血症状。拆线时间为6-7d。巩膜术区自体角膜缘结膜干细胞在拆线后,有着良好的覆盖,同时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状,对其进行5~1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为9.5个月,其中有2例患者(2只眼)出现了复发症状;有17例(17只眼)有云翳出现在角膜浸润区,同时右纤维样组织没有出现增生症状,邵分结膜也无充血现象发生。结论翼状胬肉运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措施,作为一个宝贵的经验,为基层医院提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结膜瓣转位术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97眼)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患者(50眼):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19-24个月,平均(20.24±0.25)个月;B组患者(47眼):行结膜瓣转位术,术后随访18-24个月,平均(19.75±0.3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复发率以及角膜散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A组患者失访5眼,4眼复发,复发率为8.89%;B组患者失访4眼,5眼复发,复发率为11.63%;两组患者比较x^2=0.0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散光度数分别为(0.76±0.68)D 和(0.82±0.60)D ,两组间比较,t=0.0.438,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结膜瓣转位术均可有效的治疗翼状胬肉,尚不能认为在术后复发率和术后散光矫正方面,两种手术方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19眼初发性翼状胬肉进行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随访10~36月。结果:自体角膜缘移植片早期轻度水肿,1周内水肿消失,2~3周巩膜裸露区结膜上皮修复,长入新生血管。随访期内,无胬肉复发,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