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水生 《当代医学》2016,(32):86-87
目的:探讨早产儿主要严重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早产儿,对早产儿并发症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早产儿主要严重并发症包括肺透明膜病(RDS)、呼吸暂停、视网膜病及脑组织损伤。结论根据早产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身体状况,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产儿的发生原因、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1999年1月~2008年12月10年期间住院51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住院早产儿有逐年增多趋势,多数有明确诱因,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85.9 %有各种并发症,后5年呼吸暂停、肺炎、HIE、颅内出血、低血糖、硬肿症、喂养不耐受等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下降.本组早产儿死亡38例,病死率7.45%,与胎龄、出生体重负相关. 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措施,产科与儿科合作,提高危重早产儿抢救水平,可降低早产儿出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及解决措施,提高呼吸暂停早产儿的治愈率和存活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50例呼吸暂 停早产儿的就诊过程,并分析其诱发原因,给予不同的护理解决措施.结果 分析就诊的50例早产儿呼吸暂停其相关因素有:呼吸道的护理不当、营养 不足、保暖不够、用药、以及感染等方面,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结论 通过提前预防以及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可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发病率很高,应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监护,及时发现,并采取综合处理措施,减少呼吸暂停的次数,缩短发作时间,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避免后遗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减少呼吸暂停在早产儿中的发生率,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方法对入住我科的96名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实施水床及俯卧位护理,比较措施实施前后呼吸暂停的发生率。结果实施水床及俯卧位护理的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呼吸暂停,水床及俯卧位护理可显著降低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早产儿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说明早产儿呼吸监测的重要性。方法:对近3年来收治的84例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胎龄分为三组进行比较。结果:呼吸暂停53例(61.30%),呼吸窘迫综合征(RDS)36例(42.86%),肺炎25例(29.76%),慢性肺疾病(CLD)3例(3.57%);治愈70例(83.33%);且胎龄越小,呼吸暂停、RDS、肺炎的发生率越高,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25)。各组病死率比较差异也显著(P<0.025)。结论:早产儿易并发呼吸系统并发症,必须加强呼吸监测,以减少致残率,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早产、预防性应用激素和PS是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祁莉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2):295-296
目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命质量。方法对56例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给予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体温稳定、合理喂养、防止感染、适当的腹部按摩等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早产儿发生呼吸暂停的次数明显减少,缩短了发作后恢复的时间,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率及避免了后遗症的发生。结论临床护理中应结合早产儿发育未成熟及容易发生各种合并症的特点,加强监护,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呼吸暂停并给予正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331例早产儿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的发生原因、并发症、死亡原因及院内感染发生部位。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2004年12月5年期间住院的331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多数有明确的原因,以多胎妊娠、妊娠并发症、羊膜早破为主要原因。255例早产儿存在一种或多种并发症,主要为低体温、低血糖、呼吸暂停、高胆红素血症、产伤、低钙血症和氮质血症等。体重愈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愈高。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出血、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败血症和呼吸窘迫综合征。胎龄愈小、出生体重愈小,病死率愈高。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0.9%,主要为结膜炎、皮肤感染和鹅口疮。结论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和临护,加强产儿科合作,减少早产儿并发症;提高儿科对早产儿管理水平,防止院内感染,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呼吸暂停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庆生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4):143-144
目的 探讨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52例早产儿呼吸暂停进行分析。结果 缺氧、感染、糖及电解质代谢性异常、体温异常、脑功能、胃肠功能及肾功能异常等继发因素所致呼吸暂停占本组病例的84.6%,无继发因素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占15.4%,生后第1天发生比例较高达55.8%。结论 加强围产期保健,设法避免早产。早产儿特别是有呼吸暂停高危因素的要常规进行监护,及时发现呼吸暂停及相关影响因素,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和病因处理。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观察及护理体会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呼吸暂停,是威胁早产儿生命的严重症状,如何控制好呼吸暂停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生命质量的重要环节。而控制呼吸暂停的关键在于能及时发现呼吸暂停,并及早给予干预,所以在NICU中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护理尤为重要。我院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共收治50例呼吸暂停早产儿,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NCPAP在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反复呼吸暂停早产儿61例,将应用NCPAP治疗的42例作为治疗组,应用氨茶碱加纳洛酮治疗的1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早产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存活率高.结论 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显著且优于氨茶碱加纳洛酮;NCPAP的应用可减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可减少反复呼吸暂停后遗症发生率,其具有氧气调节装置及加温湿化装置,减少了早产儿氧疗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CPAP在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反复呼吸暂停早产儿61例,将应用NCPAP治疗的42例作为治疗组,应用氨茶碱加纳洛酮治疗的1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早产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存活率高。结论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显著且优于氨茶碱加纳洛酮;NCPAP的应用可减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可减少反复呼吸暂停后遗症发生率,其具有氧气调节装置及加温湿化装置,减少了早产儿氧疗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产儿临床管理方面的问题,进一步降低其病死率。方法: 回顾分析98例早产儿临床资料。结果: 98例早产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高胆红素血症、寒冷损伤综合征、肺炎、呼吸暂停、低血糖、低血钙、颅内出血、肺出血、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脑室膜炎。痊愈82例,病死16例,病死率16.33%;胎龄≤ 32周病死率明显>32周者(P<0.01);出生体重低于1 500 g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出生体重大于1 500 g者(P<0.05)。死亡原因主要有肺出血、颅内出血、肺炎、败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结论: 早期识别、正确处理早产儿并发症是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冰芝 《河北医学》2012,18(11):1582-1584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发病原因及发病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我院儿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呼吸暂停新生儿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58例呼吸暂停患儿中,早产儿42例,发生率72.4%,其中体重在1500g以下者呼吸暂停发生率明显增高;足月儿和过期产儿共16例,发生率27.6%.在引起继发性呼吸暂停的原因中,出生后0-7d早产儿的呼吸暂停主要由非感染因素造成,出生后8d以上早产儿的呼吸暂停主要由感染因素造成.结论:新生儿呼吸暂停以早产儿多见,应加强监护及治疗措施,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胎龄<32周不成熟早产儿64例早产原因及临床结局,制定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早产儿的并发症出现情况、死亡情况等.结果 早产原因:多胎妊娠9例,胎膜早破23例,胎盘因素15例,母亲不良生育史7例,孕期感染10例。早产儿病死9例,病死率14.1%.并发症出现情况:呼吸暂停12例,肺炎25例,呼吸窘迫综合征34例,颅内出血10例,动脉导管未闭7例.结论 呼吸暂停、NRDS、感染是影响胎龄<32周不成熟早产儿临床结局的关键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是目前早产儿治疗过程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易发生呼吸暂停,如不及时发现且相应处理,极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故及时诊治是早产儿生存的关键。现就我院近2年内收治的该病患儿30例的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产儿临床常见并发症,分析早产儿胎龄、出生体质量以及孕母高危因素与并发症的关系,为临床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早产儿137例,回顾性分析其胎龄、出生体质量以及孕母高危因素与并发症关系。结果主要并发症有肺炎、高胆红素血症、呼吸暂停、呼吸窘迫综合征、窒息、颅内出血、贫血、低血糖、败血症、胆汁淤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视网膜病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胎龄28~32周和出生体质量<1500 g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胎龄>32~37周及出生体质量≥1500 g早产儿(P<0.05);孕母有高危因素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无高危因素组(P<0.01)。结论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并发症和病死率越高,高危因素影响早产儿并发症发生,应加强孕期保健,早期干预,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降低早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正>早产儿呼吸暂停(AOP)是早产儿常见疾病,其发生可能与早产儿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胎龄<34周的早产儿85%以上于生后1天出现呼吸暂停。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伴有脑流血减少,  相似文献   

19.
婴儿抚触防治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杰 《医学综述》2008,14(14):2224-2225
目的探讨婴儿抚触对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的作用。方法42例住院早产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较早期选择性抚触按摩并观察其效果,并选择未进行扶触按摩的40例早产儿做对照。比较两组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平均日体质量增长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抚触组早产儿仅1例发生呼吸暂停(占2.4%),对照组12例发生呼吸暂停(占30.0%)。两组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率、平均日体质量增加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较早期实施婴儿抚触能有效防止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护理措施与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5年3月~2008年4月NICU病房收治38例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结果 38例中治愈好转33例,死亡1例,因经济窘迫放弃治疗4例,平均住院大数(15±6)d.结论 加强早产儿呼吸暂停病情观察、及时处理,可有效降低呼吸暂停对患儿的危害,提高早产儿存活质量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