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董宏伟  程红 《安徽医药》2008,12(5):450-451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合并小剂量洋地黄控制老年永久性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永久性房颤病人分成两组,两组病人在房颤基础治疗的前提下,治疗组使用美托洛尔合并小剂量洋地黄,对照组单用小剂量洋地黄。观察两组在治疗4周后的疗效。结果使用美托洛尔合并小剂量洋地黄可将活动下的心室率有效控制在每分钟100次内,单用小剂量洋地黄则心室率难以控制。结论美托洛尔合并小剂量洋地黄能有效控制老年房颤患者的心室率,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戴国强  朱爱国 《江苏医药》1995,21(10):688-688
目前认为内源性洋地黄样因子(EDF)分泌失调在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1991年5月~1994年4月我们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对54例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血清EDF浓度测定,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资料和方法阵发性房颤患者系门诊及住院患者。(1)老  相似文献   

3.
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室率房颤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洋地黄是首选药物,但单用洋地黄对部分患者的心室率控制并不满意,1991年~1992年我们以地高辛合并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CHF伴快室率房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对象:CHF伴房颤患者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38~57岁,平均45岁,心功能Ⅱ~Ⅳ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8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冠心病10例,在应用利尿剂及  相似文献   

4.
洋地黄是治疗心衰、房颤的重要药物。过去洋地黄用饱和量易中毒,现在广泛地推广了维持量疗法,同时开展了对洋地黄血药浓度的监测,使洋地黄中毒的发生率由15~20%下降到5.8~11.1%。我院自89年至92年对181例应用洋地黄的老年人中,经  相似文献   

5.
老年房颤应用地高辛后出现长R-R间隔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持续性房颤患者应用地高辛后出现长R-R间隔的临床意义.方法在服用地高辛的84例老年房颤患者中,测定血浆地高辛浓度,观察长R-R间隔的发生率,以及其在接受同步直流电转复后的房室传导情况.结果小剂量地高辛有效减慢持续性房颤的心室率,长R-R间隔的发生率为44%,在同步直流电转复后无1例存在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小剂量地高辛可安全、有效地控制老年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出现较长的R-R间隔可能与地高辛拟迷走效应引起的房室交界区隐匿性传导增加有关,不应作为洋地黄过量和停药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研究胺碘酮与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房颤控制心室率的疗效.方法 以110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胺碘酮组54例,洋地黄组56例,分别静脉给予胺碘酮和毛花苷C.结果 胺碘酮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洋地黄组,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推注胺碘酮治疗房颤的疗效优于洋地黄类药物,在控制心室率方面也优于洋地黄类药物.  相似文献   

7.
储红斌 《安徽医药》2014,(7):1286-1288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慢性心衰患者发生房颤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该院心脏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NYHAII-IV)患者330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心房颤动(AF)将其分为AF组与非AF组两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0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共发生房颤85例(25.76%)为AF组,其余245例未发生房颤者则为非AF组。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患者重度心衰(III+IV级别)、年龄、糖尿病、左室肥厚、左房直径、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安体舒通为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而ACEI、洋地黄、血钠、血氯为房颤发生的保护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CEI为心力衰竭患者初发AF的独立保护因素,重度心衰、左心室肥厚左心房直径则为AF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度心衰、左心室肥厚左心房直径则为AF发生的危险因素;ACEI为心力衰竭患者初发AF的独立保护因素,其能降低AF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赵琴虹  屈昱晨  杨叶舟  沈珠  陶宏  朱珠 《中国药房》2023,(14):1734-1738
目的 分析影响非瓣膜性房颤老年患者达比加群暴露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非瓣膜性房颤的75例患者资料,每位患者采集1~2个稳态血药浓度样本。采用NONMEM 7.2.0软件建立患者的达比加群群体药动学模型,考察不同协变量对达比加群表观清除率的影响,并通过拟合优度及Bootstrap法对最终模型进行验证;采用NONMEM7.2.0软件分析不同疾病状态下普通老年患者及高龄老年患者服用达比加群酯后的药物暴露。结果 共采集到122个达比加群的血药浓度样本。高龄、肌酐清除率及慢性心力衰竭史是影响老年患者达比加群清除率的显著协变量。高龄老年患者暴露相比于普通老年患者增加约50%,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相比于未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暴露增加近30%,中、重度肾功能损伤患者相比于轻度肾功能损伤患者暴露分别增加约30%、80%。结论 高龄、肾功能损伤、慢性心力衰竭史是引起达比加群体内暴露增加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是一常见的心律失常且常与心力衰竭并存 ,而此时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洋地黄制剂 ,以往临床上将心房颤动伴 R- R间期 >1.5 s或 >1s的等长间期诊断为 度房室传导阻滞 ( °AVB) ,并以此作为停用洋地黄的指征。目前 ,对房颤并 °AVB诊断标准以及是否停用洋地黄制剂仍有争议。本文观察 5 6例心力衰竭伴房颤时长 R- R间期患者 ,旨在探讨房颤伴 °AVB的诊断标准及洋地黄制剂的应用问题。1 资料与方法选择心力衰竭伴房颤 5 6例住院患者 ,男 3 0例 ,女 2 6例 ,年龄 2 2岁~ 70岁 ,其中风湿性心脏病 16例 ,冠心病 18例 ,原发性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近5年本市心房颤动(房颤)的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在广汉市人民医院和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治疗的资料完整的农村房颤患者355例,与1997年1月~2002年12月的农村房颤患者213例进行对照。结果:近年来农村老年房颤患者增多。阵发心房纤颤复律治疗占44.14%,药物主要为胺碘酮(68.7%)、盐酸普罗帕酮(29%)、β受体阻滞剂(7%)。慢性房颤以控制心室率为主(72%),所用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64%)、Ca2+拮抗剂(22%)、洋地黄类(14%)。试行复律者少于10%。抗血栓治疗主要是抗血小板为主(67.3%),药物主要用阿司匹林(92.3%),抗凝治疗用华法林(约5.7%)。结论:近5年农村心房纤颤的治疗以控制心室率为主,对有血栓高危因素者应该抗凝治疗,现阶段农村房颤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抗凝的力度和剂量不足,心室率控制治疗不规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洋地黄类药物对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山东省泰安荣军医院80例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临床资料, 根据是否接受洋地黄类药物干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 年龄(50.38±6.77)岁, 小剂量洋地黄+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 年龄(51.48±7.09)岁,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半年复发率及治疗前后心功能、运动耐力、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房颤复发率[10.0%(4/40)]与对照组比较[12.5%(5/4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40/40), 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6M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E峰与A峰比值(E/A)均高于治疗前,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低于治疗前(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老年房颤并心力衰竭的发病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总结本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老年房颤并心力衰竭住院患者51例的病历特点及治疗方落。结果老年房颤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以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为主要病因。患者多种症状并存,总体胸闷、心悸多见。通过以改善血流动力学、阻断神经内分泌异常的综合治疗,显效28例(54.9%),有效21例(41.2%),无效1例(1.95%)(自动出院或转院治疗),死亡1例(1.95%)。结论对于老年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应以改善心功能,控制心室率,改善心室重构,阻断神经体液分泌异常的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3.
房颤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可见于非器质性心脏病 ,但更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而后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 ,尤其同时合并持续性房颤可加重心功能不全 ,洋地黄作为首选药物 ,多数患者都可取得满意疗效。但对于单用洋地黄不能满意控制快室率房颤的患者 ,我们采用地高辛加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1.对象与方法1.1CHF伴房颤患者25例 ,为我科1997年1月~2000年1月的病例 ,其中男10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45±10岁 ,心功能Ⅱ~Ⅳ级(NYHA分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7例 ,扩张型心肌病1例 ,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与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48例给予卡托普利(6.25-75mg/d)和倍他乐克(6.25-100mg/d)。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对照组为51%,两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均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 卡托普利与倍他乐克联用治疗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简单易行,且有预防洋地黄中毒作用,对洋地黄依赖的慢性左心功能不全,尤其伴快速房颤者有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左心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09年10月至2013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治疗分析。结果 54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出院,好转率为86.7%;其中3例因过度使用利尿剂出现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6例死亡,病死率为10%。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损伤患者的心功能,并且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存在也使老年慢阻肺患者易并发左心衰竭,临床上应注意鉴别诊断,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效果良好,但应注意防止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h1/Th2细胞因子比率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0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呋塞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洋地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Th1...  相似文献   

17.
李世新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3):2496-2497
目的:通过对196例老年心房纤颤(AF)患者分析,找出首发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近4年来老年房颤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2例AF得到控制,4例死亡。冠心病患者108例,占55.1%,居老年房颤之首。防治基础心脏病注意休息,严格掌握用药原则,是预防老年心房纤颤发生的重要举措。结论:控制心室率和防止并发症是各类心房纤颤治疗的共同点。有效的预防用药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因子比率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呋塞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洋地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治疗.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  相似文献   

19.
张青峰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7):2652-2653
为了观察洋地黄与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用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收集了我科近3年16例慢性心脏病患者有关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汪维忠 《江苏医药》2004,30(4):316-317
快速心房颤动(房颤)是肺心病加重期常见的心律失常,传统治疗多采用静脉注射洋地黄制剂,且因病人大多存在缺氧、酸碱失衡及低钾等,临床上易致洋地黄中毒。1999年5月至2003年5月我们采用静注地尔( )硫疗肺心病并发快速型房颤5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