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施丹  宋超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1):993-994
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见症状为骨痛、贫血、出血、感染、高黏滞综合征、消瘦乏力,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贫血、血沉升高、血β2微球蛋白升高、血免疫球蛋白升高、血乳酸脱氢酶升高、肾功能不全、高血钙、尿本周蛋白阳性、X线示骨质疏松或穿凿样改变或骨折、骨髓异常浆细胞大于0.1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基层医务人员应提高警惕,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特征与影像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骨髓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MM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全身性疼痛、贫血、出血、肾功能损害、发热、肺部感染和全身乏力等.32例患者不同部位X线摄片的阳性率分别为颅骨85%、肋骨56%、脊椎53%、肩胛骨46.1%、骨盆43%、股骨37.5%、胫骨33.3%。15例脊椎CT均显示明显骨质破坏。12例脊椎MRI中有10例示明显信号改变。18例ECT全身骨扫描全部出现多骨的浓聚灶.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缺乏特征性。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多发穿凿状或虫蚀状骨质破坏及广泛的骨质疏松;X线平片检查尤其是头颅、骨盆、腰椎、肋骨及骨痛部位。应作为多发性骨髓瘤初诊的常规筛查,CT、MRI及ECT检查对早期和不典型多发骨髓瘤病变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方法对35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症状是骨痛及贫血,分别为54.3%及62.9%,其次为高黏滞综合征、感染、肾功能不全、出血等,分别为31%、17.1%、14.3%、11%.实验室检查Hb<110 g/L(88.6%),血沉增快(85.7%),X线检查骨质疏松62.9%,血清球蛋白升高60.1%,尿蛋白阳性48.6%.结论年龄>50岁,且有贫血、骨痛、血沉增快、血清球蛋白升高、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反复感染、手足麻木等,要高度怀疑多发性骨髓瘤,并进一步行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测定,全身骨骼X光摄片及骨穿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延诊.  相似文献   

4.
赵彦 《华夏医学》2002,15(3):312-313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临床及 X线表现。方法 :对我院骨髓涂片诊断的 1 1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 X线表现进行总结。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主要有全身骨痛、贫血、软组织肿物、易感染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X线则以骨质疏松、多类型骨质破坏、骨质硬化及骨折为表现。结论 :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应与临床表现相结合 ,进行较全面的 X线检查 ,以提高其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肾功能不全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魁  杨平 《河北医学》2003,9(2):169-170
多发性骨髓瘤 (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生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异常的恶性疾病。该细胞侵犯骨髓及骨质 ,产生溶骨性病变。在临床上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贫血、出血、肾功能损害 ,反复感染及免疫球蛋白异常等一系列表现[1] 。我科自 1997年 8月至 2 0 0 2年5月共收治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衰者 15例 ,经我们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 15例 ,其中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为5 0~ 6 9岁 ,以骨髓疼痛为早期症状者 6例 ,以贫血为早期表现者 4例 ,本组病人辅助检查均出现血沉增快 ,蛋白电…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方法对35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症状是骨痛及贫血,分别为54·3%及62·9%,其次为高黏滞综合征、感染、肾功能不全、出血等,分别为31%、17·1%、14·3%、11%。实验室检查Hb<110g/L(88·6%),血沉增快(85·7%),X线检查骨质疏松62·9%,血清球蛋白升高60·1%,尿蛋白阳性48·6%。结论年龄>50岁,且有贫血、骨痛、血沉增快、血清球蛋白升高、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反复感染、手足麻木等,要高度怀疑多发性骨髓瘤,并进一步行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测定,全身骨骼X光摄片及骨穿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延诊。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骨髓瘤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很容易造成误诊,通过本文分析,我们认为以下几点有助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1)骨骼疼痛;(2)肾脏损害;(3)M蛋白出现;(4)反复感染;(5)贫血及出血倾向,对于上述可疑病例,要进行骨髓检查,X线检查,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的测定,通过上述检查,即可对多发性骨髓瘤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主要特征是恶性增殖的浆细胞侵犯骨骼,产生溶骨性病变。临床上常表现出骨痛、贫血、出血、肾功能受损、反复感染及免疫球蛋白的异常等。由于各症状出现的先后不一,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复杂,极易误诊。  相似文献   

9.
祝焱  何群  谢兆霞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4):367-368,371
目的分析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提高对其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方法分析总结43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及其中12例患者误诊情况。结果88.4%患者以骨关节痛为首发症状,27.9%患者以贫血为首发症状,90.7%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53.5%患者肾功能异常,76.7%患者血清蛋白电泳见M蛋白峰,93.1%患者有X线改变。结论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多以骨关节痛和贫血为首发症状,临床上应注意全面检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0.
小儿急性白血病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但本病的早期往往仅有某一系统单一症状的表现,临床早期明确诊断困难,易导致误诊,延误治疗。本文收集了1990年5月至12月急性白血病中仅有某一系统单一症状者15例。就本病早期临床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的恶性肿瘤,该病隐袭而且症状多样,误诊率较高,文献报道可达54~100%。我院从1957年~1987年共收住17例,误诊率达94%。就诊到确诊的间隔时间最短的39天,最长的570天,平均277天。误诊病种类达19种,该病的临床表现有骨胳疼痛、贫血、出血、血沉增快、反复感染、头疼头晕乏力、氮质血症,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等。可见该病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因此当发现以上症状和体征时一定要想到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这就提供了早期诊断的线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大多数患者以骨痛、贫血为首发症状;②临床分期多为Ⅲ期(62.9%),分型以IgG为主(48.2%);③大多有肾功能损害,55.6%的患者可见M一蛋白,多数血尿β2-MG升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x线检查发现溶骨性破坏占48.1%,误诊率18.5%.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13.
宋其良 《河北医学》1996,2(6):691-692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2例(816000)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藏军区驻格尔木办事处卫生所宋其良多发性骨髓瘤在临床上不是常见病,起病缓慢,表现很不典型。尤其是早期症状无特征性。常以多种多样的发病形式表现出来。医生对本病警惕性不高,很容易被表现突出的某一症状或体征...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增生疾患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多样化,最常见的是骨骼疼痛、贫血、肾脏损害以及反复感染,以心脏为首发表现者甚少,本文报告1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少见症状的认识,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的首发症状与疾病的关系,寻找早期诊断的规律。方法:对3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首发症状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多发性骨髓瘤首发症状出现率最多的是骨痛、乏力纳差、发热、咳嗽咳痰、贫血、下肢浮肿、外伤等,IgG型感染率最高。结论:中老年患者出现贫血、球蛋白增高,有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症状,应作相关检查,及早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细胞形态学及其他实验室相关指标特征和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5年收治的4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实验室及临床检查资料。结果骨髓涂片中瘤细胞比例≥15%者占87.2%,骨髓瘤细胞中位数约24%;临床表现仍以骨骼疼痛、贫血、反复感染、肾损害、高钙血症、淀粉样变等为主。50-70岁是高发年龄段。结论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方法,应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等检查,并进行多学科会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降低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误诊率。方法总结分析34例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误诊原因。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早期临床表现复杂,极易漏诊和误诊。结论对中老年患者疑及本病时应尽快争取骨髓及相关检查,早期诊断及治疗,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生率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左右[1]。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为骨痛、贫血、出血等,易发感染、骨折、肾功能不全。本文就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起自骨髓内浆细胞或淋巴样浆细胞的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本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缺乏特异性而使早期诊断受到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8例多发性骨髓瘤进行X线的综合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结果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诊断对象及症状 本组8例病例,男6例,女2例,年龄45~57岁,平均年龄51.5岁,8例病人就诊时首发表现如下:全身普遍性深部疼痛6例,发热,消瘦、贫血症状,乏力5例,鼻衄2例,皮下淤斑2例,肺部感染1例,慢性肾炎1例,进…  相似文献   

20.
<正>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现将我们两院1985~1994年间住院1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男13例,女4例,男女之比为4:1,发病年龄最小43岁,最大74岁,平均62.3岁。 临床症状:首发症状表现为肺部感染2例,消化道出血1例,以心前区疼痛、截瘫及肝脾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