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青藤碱片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青藤碱片灌胃,能显著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和琼脂肉芽肿的形成,对5HT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并能明显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金花草注射液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方法:通过小鼠耳廓肿胀,大鼠角叉菜胶致足肿胀,小鼠棉球肉芽肿等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通过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通过干酵母发热实验观察其解热作用。结果:金花草注射液能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足肿胀和小鼠棉球肉芽肿,亦能显抑制醋酸所致扭体反应,减轻干酵母所致发热反应。结论:金花草注射液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清嗓含片临床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对大鼠蛋清足肿胀,棉球肉芽肿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观察抗炎作用;通过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的影响及热板法测定痛阈实验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清嗓含片具有明显地抑制大鼠足肿胀,棉球肉芽肿,减轻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明显减少醋酸致小鼠体反应次数,提高小鼠痛阈值。结论:清嗓含片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术康颗粒抗炎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娥  苗明三 《中医药学刊》2006,24(9):1720-1722
目的:研究术康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观察术康颗粒对小鼠耳壳二甲苯致肿、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酒石酸锑钾致小鼠扭体反应、热板法致小鼠疼痛及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结果:术康颗粒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蛋清性足趾肿胀,明显提高小鼠热板法致病的痛阈,使酒石酸锑钾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延长,10min内扭体次数减少,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有抑制作用。结论:术康颗粒有很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水英  郭群  曹锡鸿 《中药材》2001,24(12):889-891
目的:探讨颈椎康复丸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醋酸致扭体法进行镇痛实验;用大鼠棉球肉芽肿法、足跖角叉菜胶致肿法及巴豆油致小鼠耳廓炎肿法观察抗炎作用。结果:颈椎康复丸能使小鼠热板法痛反应潜伏期时间明显延长,醋酸所致的扭体次数明显减少;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明显减轻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程度,对大鼠皮下棉球植入引起的肉牙肿形成亦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颈椎康复丸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金柴胡颗粒利胆消炎镇痛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 ,验证金柴胡颗粒利胆、消炎、镇痛等药理作用及机理。方法 :采用大鼠胆总管引流法进行利胆实验 ;采用小鼠耳郭二甲苯致炎和大鼠慢性炎症琼脂肉芽肿法进行消炎实验 ;采用小鼠扭体和大鼠甩尾法进行镇痛实验。结果 :金柴胡颗粒能明显增加大鼠1h、2h、3h胆汁流量及 3h内总胆汁流量 (P <0 0 5~ 0 0 0 1) ;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肿胀(P <0 0 1~ 0 0 0 1)及大鼠慢性炎症琼脂肉芽肿 (P <0 0 5~ 0 0 1) ,抑制率达 39 2 %及 2 7 5 %以上 ;能明显降低小鼠扭体次数 (P <0 0 5~ 0 0 0 1)及延长大鼠 0 5h、1h、2h的甩尾时间 (P <0 0 5~0 0 0 1) ,反应抑制百分率达 2 0 9%以上。结论 :金柴胡颗粒具有一定的利胆、消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红元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观察其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棉球诱导大鼠肉芽肿、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及小鼠热板实验的抑制作用。结果:红元颗粒可以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P0.05),降低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减轻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P0.05),抑制棉球肉芽肿增生(P0.01或P0.05),显著减轻热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P0.05);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1)。结论:红元颗粒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关节康片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毒性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关节康片抗炎镇痛药理作用及其动物毒性反应情况.方法采用大鼠足跖肿胀试验、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小鼠扭体法镇痛试验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关节康片能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1),减轻甲醛所致大鼠足跖肿胀(P<0.01),但对组胺所致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无降低作用(P>0.05);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为1.74 g/kg.结论关节康片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及部分抗炎作用,但也具有一定毒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必复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机理。方法:以皮下注射蛋清造成大鼠足跖肿胀,以二甲苯造成小鼠耳肿胀,以二甲苯造成小鼠耳廓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大鼠皮下注射琼脂造成肉芽肿模型,以热板法和醋酸法造成小鼠疼痛模型,结果:颈必复颗粒对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毛细管通透性增加,大鼠琼脂肉芽肿的生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热板所致小鼠疼痛和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颈必复颗粒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术康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观察术康颗粒对小鼠耳壳二甲苯致肿、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酒石酸锑钾致小鼠扭体反应、热板法致小鼠疼痛及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结果:术康颗粒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蛋清性足趾肿胀,明显提高小鼠热板法致痛的痛阈,使酒石酸锑钾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延长,10m in内扭体次数减少,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有抑制作用。结论:术康颗粒有很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冻疮神水治疗冻疮的效果。方法:采用小鼠扭体法、小鼠耳廓肿胀法、大鼠琼脂肉芽肿法、豚鼠磷酸组胺致痒域测定法。结果:冻疮神水能明显减少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大鼠琼脂肉芽组织增生;提高豚鼠磷酸组胺致痒域。结论:冻疮神水具有止痒、止痛、消肿的药效,起到治疗冻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青黛镇痛、抗炎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方式下青黛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分别采用ig和外涂两种给药途径,用药4 d。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组以及青黛治疗组(600,300,150 mg·kg-1 ig 3个剂量;外涂青黛给药剂量为小鼠400 mg/只、大鼠500 mg/只)。以热板法和小鼠扭体法观察青黛的镇痛作用;以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大鼠棉球肉芽肿法观察青黛的抗炎作用。结果:ig给药,青黛对热板所致的小鼠疼痛可使痛阈提高达47%,醋酸致小鼠疼痛的扭体减少达40%,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对急性炎症模型耳廓肿胀抑制率为48%,与空白组比较抗炎作用显著(P<0.05),对亚急性炎症模型作用不明显;外涂给药,对热板法致的小鼠疼痛有显著镇痛作用(P<0.01),对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影响不明显,对急性、亚急性炎症模型均有明显抗炎作用(P<0.01)。结论:结果提示青黛内服、外用均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不同给药途径对于不同疼痛、炎症模型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慢盆方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以金刚藤和阿司匹林作为阳性对照,采用小鼠二甲苯耳郭肿胀模型和大鼠鸡蛋清足跖肿胀模型,研究慢盆方抗炎作用;以金刚藤和布洛芬作为阳性对照,采用小鼠扭体试验和热板试验,研究慢盆方的镇痛作用。各个实验中动物均分为正常对照组(蒸馏水),模型对照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金刚藤,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或布洛芬),慢盆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取相应干预,观察慢盆方抗炎镇痛作用。结果慢盆方中、高剂量有明显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的作用(P0.05);慢盆方高、中、低剂量均表现出明显减轻大鼠鸡蛋清足跖肿胀度的作用(P0.05,P0.01),高剂量组效果最显著。同时,慢盆方高、中、低剂量均能显著减轻醋酸化学刺激引起的小鼠扭体疼痛反应(P0.05,P0.01),并提高热板试验中小鼠的痛阈值(P0.05,P0.01)。结论中药复方慢盆方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对于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榕根生胶囊的镇痛及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抗炎消肿作用。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观察足关节肿胀及炎症指数的改变:采用热板法与扭体法,观察榕根生胶囊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榕根生胶囊能抑制大鼠继发性踝关节炎性肿胀,降低炎症指数;能延长热板法实验中小鼠舔后足的时间,能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的次数(P<0.05或P<0.01)。榕根生胶囊高剂量组抗炎消肿作用与美洛昔康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榕根生胶囊具有较好的抗炎消肿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复方蚂蚁酒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蚂蚁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Freund’s完全佐剂致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观察复方蚂蚁酒的抗炎作用;用小鼠热板法致痛和醋酸致扭体反应等方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复方蚂蚁酒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早期炎症和继发病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炎症,对小鼠热板法致痛和醋酸致扭体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或P<0.01)。结论复方蚂蚁酒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荭草提取物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梁生林  梁琼  钟卫华  李庆耀  颜峰光  周细根 《中草药》2014,45(21):3131-3135
目的探讨荭草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2种急性炎症模型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研究荭草水提物和醇提物ig给药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研究荭草水提物和醇提物ig给药的镇痛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荭草水提物和醇提物高、低剂量(生药7.5、3.75 g/kg)组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P<0.01),明显抑制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P<0.05、0.01),明显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P<0.01)。荭草水提物和醇提物高、低剂量组给药后明显延长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荭草水提物和醇提物高、低剂量组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荭草水提物高、低剂量组给药后与相同剂量醇提物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荭草提取物ig给药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且水提物作用强于醇提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竹节参颗粒对缩宫素诱导的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方法将KM小鼠、SD大鼠分别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痛经宝阳性对照组(小鼠4.11 g/kg、大鼠1.87 g/kg)、复方竹节参颗粒组[低剂量组(小鼠6.17 g/kg、大鼠2.80 g/kg),高剂量组(小鼠18.5 g/kg、大鼠8.41 g/kg)],采用己烯雌酚(小鼠10~20 mg/kg,大鼠5~10 mg/kg)和缩宫素(小鼠20 U/kg,大鼠10 U/kg)诱导原发痛经动物模型,观察记录各组鼠的痛经表观指标(行为反应、饮食、精神状态、毛色、被毛光泽度)并进行评分,采用扭体法观察各组鼠的扭体潜伏期、扭体次数,检测给组鼠血清生化指标(PGE2、NO、MDA)水平。取己烯雌酚诱导后的大鼠子宫,离体加入缩宫素(5 U/L),15 min后加入复方竹节参颗粒(90、270 mg/L),采用PowerLab生物信号记录系统记录体外子宫平滑肌收缩张力曲线,计算收缩张力抑制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竹节参颗粒低剂量(常规剂量)组能延长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P<0.01),升高PGE2、NO水平(P<0.01),降低MDA水平(P<0.01),提高子宫平滑肌收缩张力抑制率(P<0.01)。结论复方竹节参颗粒具有较好的抗痛经作用,并且在常规剂量使用时疗效更好,可为客观评价其药效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蔹莓抗炎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2种急性炎症模型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研究乌蔹莓不同提取部位ig给药对急慢性炎症的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研究乌蔹莓不同提取部位ig给药的镇痛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乌蔹莓水部位和乌蔹莓水提液高、低剂量组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5、0.01),明显抑制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P0.05、0.01),显著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P0.01)。乌蔹莓石油醚部位和乌蔹莓水提液高、低剂量组给药后明显延长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与模型组和自身给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乌蔹莓石油醚部位和乌蔹莓水提液高、低剂量组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乌蔹莓抗炎作用部位主要为水部位,而镇痛作用部位主要为石油醚部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摩罗丹(浓缩丸)镇痛、抗炎、止血以及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进一步补充摩罗丹(浓缩丸)在药效学方面的实验研究。方法:通过测定吲哚美辛、盐酸-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溃疡指数,评价摩罗丹(浓缩丸)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评价摩罗丹(浓缩丸)的抗炎作用;通过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评价摩罗丹(浓缩丸)的镇痛作用;通过测定小鼠出血、凝血时间,评价摩罗丹(浓缩丸)的止血作用。结果:吲哚美辛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中,摩罗丹(浓缩丸)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组和阳性药枸橼酸铋钾颗粒组的溃疡指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盐酸-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中,摩罗丹(浓缩丸)高剂量、中剂量组和阳性药枸橼酸铋钾颗粒组的溃疡指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摩罗丹(浓缩丸)高剂量、中剂量组和阳性药云南白药胶囊组出血时间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摩罗丹(浓缩丸)高剂量组和阳性药云南白药胶囊组凝血时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实验中,摩罗丹(浓缩丸)高剂量组和阳性药布洛芬颗粒组的扭体次数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中,摩罗丹(浓缩丸)高剂量、中剂量组和阳性药布洛芬颗粒组的腹腔液吸光度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摩罗丹(浓缩丸)对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药、乙醇刺激引起的胃黏膜破损、溃疡具有治疗作用,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常见的糜烂出血、疼痛、炎症也同样具有治疗作用,并能有效保护胃黏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二味拔毒散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外涂二味拔毒散的给药途径,给药1次/d,至少接触4h/次,连续给药7d。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组以及A/B/C大小剂量不同的三个治疗组(0.045/0.09/0.18g·只3个剂量);采用热板法、扭体法观察二味拔毒散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进行抗炎实验。结果:镇痛及抗炎药理实验结果显示,二味拔毒散能明显抑制小鼠二甲苯致耳廓肿胀(P〈0.01~0.05),且能明显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P〈0.01~0.05)及延长热板致痛的潜伏期(P〈0.01~0.05)。结论:二味拔毒散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