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桥运动时下肢肌的肌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双桥运动时偏瘫病人下肢主要屈伸肌群的收缩情况。方法:测定10例正常人和36例偏瘫病人在双桥运动时股四头肌、绳肌、胫前肌和小腿三头肌的表面积分肌电值,并比较两侧同名肌的比值。结果:双桥运动时,仅大腿肌有明显的肌电活动,正常人两侧对称(P>005),偏瘫病人患侧大腿肌的肌电变化明显低于健侧(P<005);小腿肌在运动前后肌电变化不明显。结论:双桥运动对抑制偏瘫病人下肢的协同模式有利。  相似文献   

2.
肌电控制及肌电信号的分析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肌电信号是一种与肢体运动直上关的生理电活动,它已成为人-机仿生系统理想的控制信号源。肌电控制系统动作自然、仿生性能好。本文以肌电假肢为例,论述了肌电控制的实现方法,并系统地介绍、评价了参数模型法、人工神经网络等时域和频域体表肌电信号分析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背景:文献表明上肢前臂运动时所产生的表面肌电信号具有非线性特征,而肢体运动时肌电信号又呈现出非平稳特性。目的:设计一种简单的拾取电路采集表面肌电信号,拟应用于动作肌电信号的特征识别。方法:根据表面肌电信号的特点,设计高共模抑制比的前端放大电路,抑制共模干扰;采用低通滤波电路,有源双T带阻滤波器对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对采集得到的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得到信号的特征量。结果与结论:所设计的表面肌电信号检测电路具有较高共模抑制比,并能有效地滤除50Hz工频信号,可以满足肌电信号采集电路的基本要求。肌电信号的处理结果表明采用子频段能量值的方法可以区分手部4种不同动作。  相似文献   

4.
肌电假肢是用截肢者残端表面肌电信号(electromyogram,EMG)作为控制信号源的外动力假肢,尤其是肌电假手有机地将人体与外部装置运动联系起来.使假手动作自然,仿生性能好,深受广大使用者和研究人员的青睐。利用表面EMG信号辨识人手运动模式的处理方法主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方法是需要贴放多个电极,每对电极拾取的肌电信号对应一个动作,例如目前普遍采用的肌电假手,就是通过拾取截肢者残端的一对拮抗肌的表面EMG信号来控制假手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实现人手张合运动。  相似文献   

5.
采集表面肌电信号应用于动作识别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文献表明上肢前臂运动时所产生的表面肌电信号具有非线性特征,而肢体运动时肌电信号又呈现出非平稳特性.目的:设计一种简单的拾取电路采集表面肌电信号,拟应用于动作肌电信号的特征识别.方法:根据表面肌电信号的特点,设计高共模抑制比的前端放大电路,抑制共模干扰;采用低通滤波电路,有源双T带阻滤波器对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对采集得到的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得到信号的特征量.结果与结论:所设计的表面肌电信号检测电路具有较高共模抑制比,并能有效地滤除50 Hz工频信号,可以满足肌电信号采集电路的基本要求.肌电信号的处理结果表明采用子频段能量值的方法可以区分手部4种不同动作.  相似文献   

6.
吴义  马维民 《中国临床康复》2003,7(9):1469-1469
通过斜方肌解剖学特征去分析人体运动过程中,斜方肌在超负荷和违背肩关节活动规律情况下工作所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阐述了斜方肌损伤后的治疗方法。其中描述的身形动作结合调节呼吸气疗法对斜方肌损伤的治疗与康复有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不同起始角度下,股后肌群与腓肠肌群参与屈膝动作的募集程度与动员顺序,为运动训练、运动康复的运动处方设计提供建议.方法:20例健康成年男子在坐姿屈膝训练器上,以5个起始角度做负荷为1RM(1次重复最大负荷)的80%屈膝动作3次,采集其屈膝肌群的表面肌电图.结果:①在同一起始角度下,屈膝动作中各肌群的募集比例一...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偏瘫患者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最大等长收缩(MIVC)时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6例恢复期的脑卒中患者,在进行膝关节屈、伸肌群的MIVC时检测并记录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并计算积分肌电图(iEMG)和协同收缩率等。结果:在MIVC状态下,膝伸展时,健侧股直肌的iEMG大于患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健、患侧股二头肌的iEMG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膝屈曲时,健侧股二头肌的iEMG大于患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侧股直肌的iEMG大于健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侧膝屈曲的协同收缩率大于健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患侧膝伸展的协同收缩率与健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关节痉挛以伸肌群为主,对膝关节屈肌群和伸肌群收缩的协调性训练,尤其在膝关节屈曲运动时,增强主动肌收缩,抑制拮抗肌的协同收缩,应是脑卒中患者下肢康复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sEMG信号的特点及规律。方法:17例偏瘫患者分为两组.A组9例均为BrunnstromⅣ期的患者,B组8例均为BrunnstromⅤ期的患者,在进行踝关节背屈最大自主收缩的同时,采用表面肌电图仪记录患侧和健侧的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外侧头收缩的肌电信号,并对两组的积分肌电值、协同收缩率等观测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B组患侧胫骨前肌积分肌电值明显高于A组(P〈0.01),B组患侧协同收缩率则明显低于A组(P〈0.01),而两组的患侧腓肠肌、健侧胫骨前肌、健侧腓肠肌积分肌电,以及健侧的协同收缩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B两组的患侧与健侧胫骨前肌积分肌电、患侧与健侧协同收缩率之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P〈0.01或P〈0.05),而两组患侧与健侧腓肠肌积分肌电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恢复后期的偏瘫患者踝背屈主动肌的收缩功能及对拮抗肌协同收缩的控制能力明显好于恢复前期的偏瘫患者。sEMG作为一种简便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在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评价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运动姿态与表面肌电融合的上肢运动功能评估系统在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评估中的可行性。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南京同仁医院选取脑卒中患者10例,按照事先设计的康复评估动作,分别获取康复动作完成过程中患肢的运动姿态和表面肌电数据,运用运动姿态与肌电融合的上肢运动功能评估系统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分别与单纯基于运动姿态或肌电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分析系统评估效度。所有患者均接受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的评估。结果运动姿态与肌电融合的上肢运动功能评估系统与FMA-UE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891, P=0.001),优于单纯运动姿态(r=0.758, P=0.011)或肌电(r=0.697, P=0.025)评估结果。结论运动姿态与肌电融合的上肢运动功能评估系统能有效地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被动、主动-助力和抗阻等动态运动负荷下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拮抗肌群协同收缩率变化的特征。方法2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偏瘫组和17名正常人作为正常组参加本实验研究,利用动态运动负荷诱发双侧下肢膝关节屈伸运动,采用表面电极引导和记录肌电信号并进行线性时、频分析,然后计算协同收缩率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偏瘫组下肢的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协同收缩率患侧明显增大而健侧明显下降,平均肌电值(AEMG)协同收缩率患侧明显下降而健侧明显增大(P〈0.01);MF和AEMG协同收缩率活动侧明显小于非活动侧(P〈0.05);MPF协同收缩率被动活动明显减少,AE-MG协同收缩率随运动负荷增大而减少(P〈0.001)。结论偏瘫患者患侧拮抗肌群运动单位肌电募集过度,兴奋的同步化程度降低,肌力下降,而健侧拮抗肌群运动单位肌电募集和运动单位兴奋的同步化过度,肌力增加。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通道肌电信号小波变换的人手运动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肌电信号小波变换提取人手多种运动模式的方法。方法:对人手上肢肌肉记录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利用肌电信号小波系数的方差构造特征空间。然后从这个特征空间选择指定动作对应的两块肌肉的小波系数方差,求得两者间的比值。结果和结论:构造了新的特征空间,这个空间中包含了可识别各种人手动作的特征值,这种方法可以用于人手动作的识别,为研究多自由度假手表面肌电信号控制方法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集并分析受试者在手臂前举过程中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三角肌的表面肌电信号,以评估偏瘫患者运动功能丧失的原因。方法:选取偏瘫患者2例,作为实验组;选取2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完成肩关节前屈上举动作,分析肌电信号的平均幅值与平均频率。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主动运动中患者肌电信号的幅值和频率变化显示出患者瘫肢不能根据负载的大小来发力,并且各肌肉之间发力不协调;辅助运动中,患者肌电信号幅值降低,但降幅小于健康受试者。结论:偏瘫患者对于肌肉的控制能力比较差,不能根据完成动作所需要的力而发力,也不能使各肌肉的发力协调一致;由治疗师辅助训练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肌肉紧张程度,有利于偏瘫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膝屈伸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OA)患者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健、患侧膝屈伸肌的肌肉功能和协调活动差异,为临床制定康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用Noraxon Myosystem1200型表面肌电图仪对26例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等长肌肉收缩功能和下蹲运动进行表面肌电信号的测试。结果 患侧股外侧肌和股二头肌在最大等长收缩和下蹲运动时的肌电振幅均值小于健侧(P〈0.05)。在最大等长收缩过程中,患侧的拮抗肌协同收缩率较健侧增高(P〈0.05);在下蹲运动过程中,患侧的胭绳肌共同活动比率高于检测(P〈0.05)。结论 表面肌电图测试可用于量化评价膝OA患者在不同运动过程中肌肉功能。膝OA患肢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均可能存在肌肉功能降低和肌力平衡异常。康复治疗不仅应重视股四头肌肌力增强而且应重视改善膝关节的肌力平衡。  相似文献   

15.
前臂肌电控制假手,由于利用前臂残端的一对拮抗肌(伸肌和屈肌)的两个肌电信号控制假手开闭动作,与人脑运动意志相一致,因而有直觉性能,能较好地辅助人的日常生活动作,加之穿戴方便,外形可以制作得尽可能美观,受到广大残肢者的欢迎,成为现代假手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肌电控制假手的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辅以表面肌电生物反馈(sEMG-BFB)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偏瘫侧上肢功能,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指数(MAS)评定偏瘫侧肘关节屈、伸肌张力,采用sEMG评定偏瘫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在进行屈伸肘(最大等长收缩)动作时的肌电积分值(IEMG),并计算肘屈曲、伸展协同收缩率。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其患侧上肢FMA、MAS评分以及肘关节屈伸协同收缩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其偏瘫侧上肢FMA、MAS评分以及肘关节屈伸协同收缩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患者FMA、MAS评分以及肘关节伸展协同收缩率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显著缓解偏瘫患者肘关节屈伸肌痉挛,进一步改善偏瘫患者肘关节屈伸肌协调性,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表面肌电测试阐明上肢抗阻圆周运动训练反馈仪在运动过程中对躯干与四肢肌群活动的影响。方法:11例年龄在20—27岁的健康青年男性在该仪器上进行上肢抗阻圆周运动,同时采用表面肌电仪记录了运动过程中左侧屈肘肌群、伸肘肌群、躯干屈肌,以及躯干伸肌的最大肌电值和肌电活动面积,分析其肌电活动面积和肌电峰值。结果:屈肘肌群在第二、三象限肌电活动面积和肌电峰值均比第一、四象限大;伸肘肌群在第一象限肌电活动面积比第二、三象限大,而肌电峰值第一、四象限比第二、三象限大;躯干屈肌第一象限肌电活动面积比第二象限大,但是肌电峰值情况差异无显著;躯干伸肌在第二象限肌电活动面积比第一、四象限大,第三象限肌电活动面积比第四象限大,而肌电峰值第二、三象限比第一、四象限大。结论:该仪器的上肢抗阻圆周运动可以激发躯干与肢体多组肌群收缩用力,适合全身多组肌群弹性抗阻肌力训练及协调控制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斜方肌解剖学特征去分析人体运动过程中,斜方肌在超负荷和违背肩关节活动规律情况下工作所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阐述了斜方肌损伤后的治疗方法。其中描述的身形动作结合调节呼吸气疗法对斜方肌损伤的治疗与康复有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与正常者腰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差异。方法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进行半桥动作、单侧足支撑半桥动作时腰肌的活动进行肌电信号的分析比较。结果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组双侧多裂肌在实施实验动作时的表面肌电时阈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双侧多裂肌在实施实验动作时的表面肌电时阈指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双侧多裂肌收缩失平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一种脑卒中后轻瘫上肢协同运动的测定方法,并试图了解协同运动与痉挛的关系。设计:使用手动握力法、表面肌电图、量角术测定49例成年脑卒中患者轻瘫上肢协同运动的相关数据,包括肌力、肌电活动、腕关节活动,同时使用1秒手握力计记录引出协同运动的肌力。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进行痉挛评定后与协同运动强度及持续时间比较。结果:协同运动峰值与Ashworth量表评定结果无相关性,提示协同运动不仅限于有严重痉挛的患者。运动过程中常表现为前臂屈肌与伸肌的共同协同反应。一些患者一个用力周期内协同反应值有波动。3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