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探讨联合应用IL┐2和LAK细胞对脑星形细胞瘤预后的影响。方法53例经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后行全脑放射治疗,其中13例联合应用IL┐2和LAK细胞治疗。结果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病理分级、手术方式和联合应用IL┐2/LAK细胞对生存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手术方式、Karnofsky评分和联合应用IL┐2/LAK细胞与生存期关系密切。结论全切肿瘤后联合应用IL┐2/LAK细胞有助于延长颅内星形细胞瘤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以人天然IL-2诱导自体和同种异体LAK细胞,使用LAK/IL-2治疗33例晚期癌症病人,男性26例,女性7例,年龄36~67岁.包括原发胜肝癌10例,各种癌术后转移性肝癌13例,其他实体癌肿10例。这些癌症病人进行LAK/IL-2治疗前,曾接受癌症常规治疗,终困治疗无效或毒性反应而采用本疗法,在开始LAK细胞治疗前,停止其他癌症治疗措施6周,  相似文献   

4.
CD3AK细胞和LAK细胞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5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男性23例,女性28例)分成两组,其中一组(31例)以CD3McAb(CD3单克隆抗体)和小剂量IL-2(500u/ml)共同诱导的CD3AK细胞治疗,另一组(20例)输注大剂量IL-2(1000u/ml)诱导的常规LAK细胞治疗,以探讨降低IL-2用量、提高杀伤细胞细胞毒活性的可能性。结果显示CD3AK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症状缓解均优于LAK组。CD3AK组PR+MR率较LAK组高29.0%,S+P率和死亡率分别较LAK组低12.4%和9.6%。同时比较了CD3AK细胞与LAK细胞的体外增殖和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CD3AK细胞增殖率高于LAK细胞(P<0.01),靶细胞抑制率二者在0.05水平无显著差异。提示CD3McAb在刺激杀伤细胞活性,尤其在提高其增殖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CD3AK/IL-2能更有效地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5.
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生物治疗是当前较有希望的治疗手段,LAK/IL-2疗法目前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这种疗法充分发挥了广谱抗肿瘤,抗转移的优越性,既可弥补或纠正细胞功能低下,又可直接或间接的杀伤肿瘤细胞。本文采用了自体血来源的LAK细胞(或癌性胸腹水制备的TAL细胞)/rTL-2对20例恶性肿瘤进行了过继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共刺激信号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含人B7-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RCCMV-B7-1,脂质体介导DNA转移法将人B7-1基因转入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建立新的细胞株SMMC-B7-1,PCR及逆转录PCR(RT-PCR),流式细胞仪检测,四唑卤(MTT)比色试验体外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激活的LAK细胞(LAK-C),对两种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PCR,RT-PCR法证实SMMC-B7-1细胞稳定表达B7基因,LAK细胞对SMMC-B7-1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SMMC772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7基因可以体外转染人肝癌细胞,并表达有活性的B7分子,明显增强IL-2激活的LAK细胞的肿瘤杀伤作用。为进一步开展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组胺对C57BL/6小鼠脾源性LAK细胞体内杀伤活性的调控作用及可能的机理。方法: 以B16恶性黑色素瘤肺转移的C57BL/6小鼠作为治疗对象,比较LAK/IL-2/组胺疗法与LAK/IL-2疗法导致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之间的差异。结果: 组胺可明显增强LAK/IL-2疗法的体内抗肿瘤转移活性,产生明显的肿瘤消退,近期疗效优于LAK/IL-2疗法;组胺与单纯LAK/IL-2治疗相比,LAK/IL-2/组胺疗法显著提高了荷B16恶性黑色素瘤小鼠的生存时间和生存率,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组胺的这一协同效应可被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完全阻断,H2受体激动剂dimaprit则可模拟这一效应。结论: 用组胺和LAK/IL-2联合应用在C57BL/6小鼠体内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对B16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杀伤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LAK/IL-2疗法;组胺的这一效应是通过体内单核巨噬细胞上的组胺H2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2和LA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戴松林关键词IL┐2/治疗LAK肿瘤作者单位:上海华东医院外科(上海200040)自从发现白细胞介素2(IL-2)以来,医学界开始探索在体外对淋巴细胞进行长期培养和大量扩增,从而解决了以往难以得到足够的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9.
IL┐2/LAK细胞联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临床分析李杭姜桂林陈南江廖天禄关键词IL┐2+LAK乳腺肿瘤肿瘤转移乳腺癌是对女性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确诊时约有5~15%已有远处转移[1]。骨是常见的转移部位。作者对9例乳腺癌术后出现骨转移的病例应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体外诱导扩增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治疗恶性肿瘤及某些病毒性疾病已成为一种有效的临床免疫治疗方法,这一方法常规需要用特异性抗原(灭活的肿瘤细胞或提纯抗原)以及抗原递呈细胞作周期性刺激诱导,并在含特定细胞因子,如IL-2的培养系统中扩增以获得具有足够治疗剂量的功能性T细胞。  相似文献   

11.
我们观察了20例肿瘤患者应用IL-2/LAK疗法前后其免疫指标的改善,包括T淋巴细胞亚群、LAK细胞活性、白介素Ⅱ膜受体、白介素Ⅱ分泌细胞及血清白介素Ⅱ受体。通过治疗显示:CD4/CD8比值、LAK活性、白介素Ⅱ膜受体及白介素Ⅱ分泌细胞的水平均显著升高,而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减少,提示IL-2/LAK可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化疗药物与LAK细胞联合抗癌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3H-TDR释放法检测6种常用化疗药物对LAK细胞杀瘤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化疗药物对IL-2诱导LAK细胞活性及对培养好的LAK细胞活性的影响各不相同,同种化疗药物不同浓度时的影响也有差异。卡铂(CARBO)和顺铂(CDDP)对IL-2诱导LAK细胞活性无抑制作用,且可增强培养好的LAK细胞的杀瘤活性;环磷酰胺(CTX)和5-氟尿嘧啶(5-Fu)对诱导及培养好的LAK细胞活性均无抑制作用;阿霉素(ADM)和丝裂霉素(MMC)对诱导及培养好的LAK细胞活性均有抑制作用。由此推论CARBO和CDDP与IL-2/LAK细胞联合抗癌可望产生协同效应;CTX和5-Fu与IL-2/LAK细胞联合抗癌可能有相加作用;而ADM和MMC则可能削弱LAK细胞的杀瘤效应。  相似文献   

13.
谈立松  胡继旺 《肿瘤》1995,15(6):452-454
应用肺腺癌细胞株A549作为靶细胞,探讨LAK细胞与抗癌药物协同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浓度为10μg/ml~0.155μg/ml的丝裂霉C、阿霉素、顺铂3种抗瘤药物作用于A549细胞24或4小时以后,再加入LAK细胞并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细胞毒作用。结果显示,丝裂霉素不改变细细胞对LAK细胞的敏感性、阿霉素的作用可随浓度增加使LA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增强。而顺铂则在特定浓度显示与LAK细胞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冯永清  王小宁 《癌症》1993,12(3):220-222
本文研究了白介素2(IL-2)和PHA诱导的LAK细胞对混杂于骨髓细胞中的U937、HL60和K562细胞的作用。将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与白血病细胞按10:1比例混合,加入一定比例LAK细胞后孵育4、12小时,然后做白血病集落培养。结果显示,当LAK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白血病细胞为20:10:1,预孵育12小时,U937、HL60和K562集落生成分别为对照组之1.21%±2.10%,1.56%±1.65%和0.26%±0.19%。而相同条件下,骨髓CFU—c生长为对照组之87.0%±17.1%。表明在上述条件下,LAK细胞对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5.
铂类抗癌药与LILAK细胞联合杀伤人肺腺癌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体辉  谢之荣 《癌症》1995,14(6):438-440
应用SPC-A1人肺腺癌细胞系研究了顺铂和上次后的细胞毒效应及其与人外周血LILAK细胞的联合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经一定浓度的顺铂或卡铂作用一定时间后,SPC-A1细胞可受不同程度的杀伤。经1μg/ml的顺铂处理24小时,洗去药物后加入LILAK细胞,SPC-A1细胞被明显杀伤,与未经顺铂处理的对照组相比P〈0.001;而卡铂在同样条件下却无此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栓塞术联合LAK/IL-2灌注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T淋巴细胞改变及副反应。方法96例经确诊的今晚期肝癌,随机分为动脉化疗栓塞联合LAK/IL-2观察组及单纯介入化疗栓塞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经皮穿刺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及栓塞。化疗药物5-Fu1000mg+卡铂300mg+表阿霉素30mg或丝裂霉素10~20mg,栓塞剂为碘化油和明胶海绵,介入治疗3~4周1次,2次1疗程。观察组检室后沿导管灌注同种异体LAK细胞1×109/100ml及IL-240万U,两次介入间隔期观察组每周3次静滴1×109/100mlLAK细胞及每日从注IL-210万U。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CR+PR)为72.9%(35/48),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为58.3%(28/4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治疗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种异体LAK细胞联合化疗及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较单纯介入化疗栓塞疗效明显提高,是安全可行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淋巴因子诱导的细胞毒细胞(LICC)和IL—2/LAK细胞治疗3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LICC治疗20例,IL—2/LAK治疗12例,结果发现68.8%(22/32)卡氏得分上升,多数患者癌性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提高,以LICC组优于LAK组,CR+PR+MR率,LICC为40.0%(12/20),LAK组为16.7%(2/12)。作者认为过继免疫作为一种癌症辅助治疗方法应予肯定;LICC治疗安全、副反应小,抗瘤谱广,费用低,疗效优于IL—2/LAK,值得扩大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THEINVITROPOTENTIATIONOFLAKCELLCYTOTOXICITYINCANCERANDAIDSPATIENTSINDUCEDBYF3—AFRACTIONATEDEXTRACTOFASTRAGALUSMEMBRANACEUSChu...  相似文献   

19.
LAK细胞和IL-2是目前常用的肿瘤生物制剂。自1992年以来,对18例晚期肺癌,男15例,女3例,年龄29~64岁,进行LAK细胞和重组IL-2联合化疗治疗。选择胎脾、胸腺的淋巴细胞做前体细胞,体外用重组IL-2诱导制备LAK细胞,每输3次LAK细胞为一疗程、每次输入细胞数0.5~1.0×109。化疗采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为主的方案。治疗结果: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7例,无效(NR)3例,病情平稳3例,有效率CR+PR达66%。采用本疗法后病人精神及饮食好转,能有效缓解胸痛、减轻病人痛苦。提示LAK细胞和重组IL-2联合化疗对晚期肺癌是一种可行的有效治疗,但在临床应用中要注意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LAK细胞/IL-2联合放射免疫治疗晚期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了72例接受不同方法治疗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愈后及γ显像情况,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21例单独应用131I标记的抗结肠癌单克隆抗体CL3(简称131I-CL3)局部多点注射治疗;第二组33例接受LAK细胞/IL-2静脉注射治疗;第三组18例接受LAK细胞/IL-2联合131I-CL3肿瘤局部多点注射治疗。发现:(1)LAK细胞/IL-2和131I-CL3联合应用组,肿瘤局部核素标记抗体浓聚大于131I-CL3组。(2)联合应用LAK细胞/IL-2及131I-CL3治疗组的有效率(CR+PR,50%)明显高于131I-CL3治疗组(238%)及LAK细胞/IL-2治疗组(121%)。说明LAK细胞/IL-2联合应用后可增强放免显像及放免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