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入袢梗阻是Billm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诊治不及时,极易发生肠坏死、肠穿孔和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危及生命。我们1991—07/2004—07共收治9例,现将诊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荣华  崔秀英 《山东医药》1998,38(10):30-30
1977~1997年,我院对2980例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输入袢梗阻21例,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6例;年龄24~62岁,平均42.5岁。原发病为消化性溃疡15例(其中穿孔9例),胃癌4例,记录不详2例。采用...  相似文献   

3.
本人自1993年7月-2003年6月期间所遇到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输人袢梗阻的经验教训报告如下,以期对年轻同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的萎缩性胃炎(AG)发病率各家报告不一。鉴于病例中未能将手术前AG剔除,从而造成一定的混淆。本文报告了146例消化性溃疡采用毕氏Ⅰ或Ⅱ式胃大部切除后的胃粘膜变化,各例于手术时和术后2年都作了胃粘膜活检。胃粘膜的改变分为五级:正常、轻度病变及萎缩性胃炎Ⅰ~Ⅲ级。在146例中,手术时发现有AG者8例,余138例胃粘膜正常(111例)或仅呈轻度病变(27例)。这138例于术后2年出现了AG者74例(54%),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出现AG者46%,胃溃疡出现AG者73%,二者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差异,特别是胃窦与幽门管溃疡发生AG者高达81%。8例手术时有不同程度AG的病例,其中7例术后2年AG加重,另1例仅有轻度病变。手术时胃粘膜呈轻度病变的27  相似文献   

5.
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出袢梗阻或近吻合口处梗阻,常见于术后早期,偶见于术后数月或数年。术后早期因胃内不能存食,故饭后即吐。胃肠减压抽出的液体多为胆液性液体及所进食物,证明为输入袢通畅,输出袢梗阻。现分别讨论几种输出袢综合征。一、术后早期输出袢综合征1.输出袢与残胃形成锐角: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输出袢与残胃间形成锐角致梗阻者最多见,主要见于空肠近端对胃大弯  相似文献   

6.
对于因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切除后又出现食管癌的患者,临床较为少见,手术根治依然是首选,但二次手术难度相对较大,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对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至关重要~([1,2]).2002年至2008年,我科对胃大部切除术后20 例食管癌病人,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了再次手术治疗,现结合文献探讨该类患者手术方法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无力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往往被误诊为吻合口或输出袢梗阻,甚至被误行手术探查。我院自1983~1992年共诊治本症14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4例;年龄23~73岁。其中胃癌6例、胃溃疡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例,胰头癌3例。手术方式:胃大部切除或胃癌根治术、BillorthⅠ式吻合3例;BillorthⅡ式吻合6例;“Y”式吻合2例;  相似文献   

8.
胃大部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的胃镜检查张得希,李艳,周翠萍近二十年来,我院和外院会诊胃大部切除手术后,近期发生并发症42例,经胃镜检查诊断,再次手术15例,非手术治疗27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男38例,女4例。年龄26~3...  相似文献   

9.
胃大部切除的手术效果一般较好,但术后综合征及并发症较常见。王训颎教授将其分为胃肠吻合输入袢综合征、胃肠吻合输出袢及吻合口梗阻、十二指肠残端瘘、近期倾倒综合征、吻合口边缘溃疡、手术后出血、胃残端瘘及吻合口瘘、内疝、扭转吻合及错误吻合;胃大部切除术中常见其他脏器的损伤、返流性胃炎、小胃症状等十二类,组织有关同志撰写成文,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防治办法。本刊从这期开始连载,以期对大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范开亮 《山东医药》2013,(47):68-69
目的观察对胃大部切除患者行术后肠外肠内联合序贯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将同期行胃大部切除术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行肠外肠内联合序贯营养支持(术前将鼻空肠营养管置于胃中,术中由麻醉师配合将营养管置于屈氏韧带以下40cm)、对照组进行全肠外营养,两组均于手术7d后开始经口进食并逐渐停止肠内、肠外营养。术后第7天检测两组营养指标,包括体质量及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包括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7天观察组体质量及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下降幅度均显著减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或0.01)。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患者行术后肠外肠内联合序贯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符合生理、安全、有效、价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胃大部切除术后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2年,我们对14名接受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检测Hp,并与14名消化性溃疡患者作对照,以探讨Hp感染与胃大部切除胃肠吻合方式及残胃病变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胃大部切除术后113例胃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1988年共作胃镜7200例,现将其中资料较完整的11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镜检查结果作如下小结。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胃大部切除术113例,其中毕氏Ⅰ式53例占46.9%,Ⅱ式60例(53.1%)。男106例,女7例,男:女=15:1。术前诊断:溃疡66例,穿孔14例,胃癌14例,出血11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的发生情况。方法 10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进行胃镜与病理检查。结果 残胃炎50例,占49%;吻合口炎20例,占19.6%;吻合口溃疡7例占6.9%;残胃复发性肿瘤10例,占9.8%;残胃癌5例,占4.9%;吻合口狭窄10例占9.8%;以残胃炎与吻合口炎为多见,占68.3%。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均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病变,必须及时作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14.
病历摘要患者男 ,5 3岁 ,海员。因胃大部切除术后反复腹泻 ,伴消瘦 14年于 2 0 0 1年 11月 2 8日入院。患者 14年前因胃溃疡穿孔在外院行胃大部切除术 (毕氏Ⅱ式 )。术后 1个月开始腹泻 ,每天 4~ 5次 ,多则 10余次。均为不消化食物残渣 ,未见黏液及脓血 ,常在进粗糙或油腻类食物后加剧 ,进半流质饮食时则明显减轻 ,有时大便成形。腹泻时无里急后重 ,无恶心、呕吐及畏寒发热。服用多酶片、双歧杆菌 (培菲康 )治疗稍有好转。近半年来出现下腹胀闷不适 ,曾在外院行胃镜检查提示吻合口溃疡、胃肠钡剂造影为残胃毕氏Ⅱ式吻合口通畅 ,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5.
宋光莹  李俊玲  曲红梅 《山东医药》2007,47(27):121-122
回顾性460例残胃电子胃镜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在残胃病变中残胃及吻合口炎79.7%,多发生于BillrothⅡ式术后;残胃及吻合口溃疡22.6%;残胃癌8.7%,BillrothⅡ式术后为主;缝线残留4.8%;息肉4.3%。残胃及吻合口炎内镜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及混浊灰白色渗出物,皱襞消失,残留胃变形,息肉样增生;溃疡为吻合口胃侧单发、孤立、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黏膜缺损,表面覆盖白苔,周围黏膜水肿糜烂;残胃癌呈深凹陷性溃疡,表面灰白色坏死组织覆盖,边缘有结节向周围侵入,或呈息肉样隆起,凸入胃腔,表面不光滑。残胃病变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纳差、消瘦、呕血、黑便等,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胆肠Roux-en-Y吻合术常被用于治疗肝外胆道良性狭窄性疾病,术后输入袢空肠内结石形成是其术后并发症之一,而因巨大结石致肠梗阻的报道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胆肠Rou-en-Y术后并发结石性肠梗阻病例,并介绍其内镜下治疗过程,为此类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7.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指不伴有吻合口或输出空肠袢等机械性梗阻因素的残胃无力症,我们诊治1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8例,女3例;年龄25~71岁。其中胃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5例,胃肠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8.
巩新玲  王益明 《山东医药》1999,39(16):26-27
近年来,我们对12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胆道系统进行超声检查,诊断了41例不同原因的胆道梗阻,提供临床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4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中,男32例,女9例;年龄27~65岁。分别在胃大部切除术后3天至6个月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腹水、皮肤黄染、恶心等。用西门子小狮王超声仪检查,探头频率为35MHz。禁食8小时,患者取仰卧位及左侧卧位。常规断面探测肝脏、胆囊、胰腺,测量肝内外胆管宽度,着重扫描胆总管。显示不清者饮用胃显影液300~800m…  相似文献   

19.
我院外科从1956年4月至1962年4月,曾为103例潰瘍病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記載不詳者未統計在內)。术后并发症与手术直接有关者10例,占9.7%。其中,輸入段梗阻2例;內疝4例;术后再出血1例;复发潰瘍穿孔1例;傾倒綜合症2例。現仅就再次手术治疗之8例提出报告并略加討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病因及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17例.男15例,女2例.胃切除病变性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3例,贲门癌4例.胃切除术式:BⅠ式2例,BⅡ式11例,胃近切端大部切除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至发生食管癌的间隔时间:良性7a~27a,平均16.2a;恶性1a3例,4a1例;吻合口再发癌为2a和11a.上段3例,中段10例,下段4例.手术组13例,右后外开胸,上腹正中开腹,及左颈(三切口),食管癌切除,移植结肠至颈部与食管吻合,腹腔结肠与残胃吻合5例;腹腹联合切口,食管癌切除,将残胃、脾、胰体尾移入左胸内,行食管残胃弓上吻合,空肠Roux-Y重建消化道3例;食管残胃弓上吻合1例;食管空肠Roux-en-Y重建消化道3例;探查1例.非手术组4例化疗+放疗.结果非手术组1例病变早期存活4a;3例均在1a内死于癌转移.手术组13例,已死亡7例,其中手术死亡2例(肺部严重感染,霉菌性肺炎和ARDS);3例存活18mo;1例存活3a;1例存活74mo.现还存活6例,其中3例生存超过2a;1例生存超过109mo;2例已生存超过10a.疗效满意.结论胃大部切除后食管癌发病率为5.54%(17/307),胃大部切除术与食管癌,二者有其必然的内在联系,患者存在着致癌易感性,也取决于致癌物的量变正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