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恩替卡韦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再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原位肝移植(OLT)术后HBV再感染的效果,并探讨术前存在YMDD患者的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5/2008-01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患者,比较长期使用与拉米夫定+肌注型HBIG预防HBV再感染的效果;并观察术前出现YMDD患者应用恩替卡韦+肌注型HBIG的疗效;两组患者观察截止2008-10,对HBV DNA定量水平、乙肝两对半、HBV再感染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恩替卡韦组40例患者,随访时间19.5±9.4 mo,未发现HBV再感染;拉米夫定组共84例患者,随访时间18.1±6.4 mo,其中10例出现了HBV再感染,再感染率为1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例术前出现YMDD患者应用恩替卡韦+肌注型HBIG预防,无术后乙肝再感染.结论:恩替卡韦联合HBIG与拉米夫定联合HBIG相比,有效地降低了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率,对术前存在YMDD变异的的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3.
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骨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骨代谢异常的发病机制。方法 :分别测定 3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 IL - 1β、骨钙素 (BGP)、尿骨胶原交联 (Crosslaps)水平及骨密度测量 ,并与 15例健康者对照。结果 :肝硬化组血清 IL - 1β、尿 Crosslaps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0 .0 0 1,P<0 .0 5 ) ,其中肝硬化骨质疏松 (OP)组较非骨质疏松 (NOP)组升高明显 (P<0 .0 0 1,P<0 .0 1)。肝硬化组血清 BG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1) ,其中 OP组较 NOP组降低更明显 (P<0 .0 5 )。 OP组血清IL - 1β、尿 Crosslaps均与尺桡密度呈负相关 (r=- 0 .6 38,P<0 .0 1,r=- 0 .6 2 4,P<0 .0 1) ,而血清 BGP与尺桡密度呈正相关 (r=0 .5 1,P<0 .0 5 )。结论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存在骨形成减弱 ,骨吸收加强 ,从而导致肝性骨病 (HBD)发生。血清IL - 1β水平升高可引起骨吸收加强 ,是 HBD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降低体内血清 IL - 1β水平 ,对 HBD防治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1992年10月~1993年7月,我们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乙型肝炎31例,以观察其对乙肝标志物HBVM的转阴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本文病例均符合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治疗组31例,其中急性肝炎10例、慢活肝12例、慢迁肝9例;对照组30例,均为同期住院病人,其中急性肝炎10例、慢活肝12例、  相似文献   

6.
林麦莲  邵秀华 《山东医药》2002,42(14):75-75
1999年 8月~ 2 0 0 1年 8月 ,我们采用大剂量胸腺肽和丹参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15 0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同期收治慢乙肝 2 5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1治疗组 (15 0例 ) :男 90例 ,女 60例 ;年龄 16~ 60岁 ,平均 3 5岁 ;病程 1~ 8年 ,平均 3 .5年。 2对照组 (10 0例 ) :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乙肝肝硬化与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收集9例乙肝肝硬化和6例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粪便标本,提取粪便DNA,进行PCR扩增(上游引物:5’CCATCTCATCCCTGCGTGTCTCCGACTCA GACACGACTCCTACGGGAGGCAGCAG-3’,下游引物:5’CCTATCCCCTGTGTGCCTTGGCAGTCTC AGACGAGCTGACGACARCCATG-3’)并对产物进行纯化,利用Roche454高通量测序平台对两组患者的粪便菌群16SrDNA的V3-V6区域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乙肝肝硬化及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两组间的多样性参数(OTU数、chao1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后者肠道中的变形菌门明显多于前者(P0.05),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的比例无明显差异;纲的水平上,γ-变形菌纲在后者明显较多(P0.05),其余纲水平未见差异;目的水平上,后者伯克氏菌目较前者明显增多(P0.05),而脱硫弧菌目明显减少(P0.05),其余无统计学差异;科的水平上,韦荣球菌科、产碱菌科在后者的肠道菌群中的比例明显增多(P0.05),而链球菌科、梭菌科在前者肠道中占优势(P0.05),其余的在科水平中无统计学差异;属的水平上,Parabacteroides、Roseburia、韦荣氏球菌属、萨特氏菌属在后者的肠道菌群中的比例较多(P0.05),而Faecalibacterium、链球菌属在前者肠道中更占优势(P0.05),其余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乙肝肝硬化与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具有相似性但又存在各自的特异性,某些菌群的差异有可能成为治疗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9.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临床上常见.HBV-GN具有免疫复合物介导损伤基础,可根据其临床和病理表现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对于有HBV 复制或肝炎活动的肾炎患者, 同时需使用抗病毒治疗.免疫抑制治疗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能促进HBV-GN的缓解;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对HBV-GN 有确切疗效.抗病毒药物如IFN-α对HBV-GN 可能有益,尤其对儿童及非流行区成人患者,但对流行区成人患者则几乎无效;拉米夫定抗病毒作用肯定,为免疫抑制治疗时预防用药;对拉米夫定耐药病毒可用阿德福韦治疗,但其对肾炎或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有待研究;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抗病毒疗效优于对拉米夫定.中医药接合症候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为预防HE发生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3/2011-05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合并HE患者共87例.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乙肝后肝硬化未合并HE患者52例作为对照.分别统计入院时的临床表现,根据WestHaven标准和Child-Pugh分级进行HE分期和肝功能分级,记录入院后各生化指标的第一次结果,包括血氨、血钠、血清胆碱酯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凝血酶原时间.对以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寻找影响乙肝后肝硬化HE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结果:因HE入院患者中,感染位居HE诱因首位(35.6%);HEⅡ期所占比例最高(36.8%),Ⅳ期居第2位(25.3%).合并HE组与未合并HE组比较肝功能分级、腹水、血氨、血钠、血清胆碱酯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凝血酶原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0:8:79vs0:21:31,19:68vs36:16,20.74±70.44vs46.53±10.67,136.01±6.65vs141.48±3.34,1927.34±70.52vs3342.01±38.03,91.75±84.56vs58.98±14.46,25.53±3.84vs29.48±2.58,13.57±14.76vs6.41±1.57,21.34±7.12vs18.59±1.66;bothP<0.05).肝功能程度与HE分期无关,合并HE患者血氨水平在Ⅳ期较其他各期显著升高(156.91±62.94vs104.13±73.07,112.69±60.87,104.67±82.00;bothP<0.05).血钠水平在Ⅱ期、Ⅲ期、Ⅳ期较Ⅰ期显著降低(135.22±6.05,134.91±7.79,134.55±6.25vs139.73±5.15;bothP<0.05),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在Ⅳ期较Ⅰ期显著降低(1605.19±76.01vs2325.46±71.31,P<0.05).血尿素氮水平在Ⅳ期较Ⅰ期、Ⅱ期显著升高(21.65±23.69vs6.53±3.41,10.62±7.37;bothP<0.05).结论:在因HE入院患者中,感染居乙肝后肝硬化发生HE诱因的首位.肝功能C级、合并腹水、高血氨、高血清总胆红素、高血尿素氮、低血钠、低血清胆碱酯酶、低血清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增加HE的发生率.高血氨、高血尿素氮、低血钠和低血清胆碱酯酶可加重HE的程度,并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1.
1989~1991年,我院共收治乙肝114例,其中有心电图改变者80例。为了探讨乙肝的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均根据1984年南宁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确诊,其中急性乙肝23例,慢性乙肝57例;年龄为15~69岁,平均43.28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5岁.因"乏力、纳差、厌油9天,眼黄、尿黄3天"于2004年3月16日第1次入院.入院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未见慢性病容、肝掌及蜘蛛痣,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肝下界于右肋缘下1.5cm,质中,有触痛,脾未及.入院时肝功示:ALT 765U/L,AST 725U/L,ALP 181U/L,GGT 69U/L,TB104.4μmol/L,DB 65.4μmol/L,IB 38.8μmol/L;乙肝三对示HBsAb阳性,HBcAb-IgM阳性;抗HAV-IgM、抗HCV、抗HEV-IgM均为阴性;PTA 72%.  相似文献   

13.
乙肝定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用中药复方乙肝定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3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30例为我院门诊患者 ,男 2 5例 ,女 5例 ;年龄 1 8~ 5 8岁 ,平均 34.5 8岁 ;病程 <5年 1 7例 ,>5年 1 3例。 HBs Ag( ) 30例 ,HBe Ag( ) 1 2例 ,HBV- DNA( ) 1 5例。均参照文献 [1 ,2 ]诊断标准确诊。1 .2 治疗方法 :给予乙肝定康 (由黄芪、鳖甲、桃仁、莪术、丹参、苦参、茵陈、川楝子、白术、茯苓、白花蛇舌草等药组成 )每日 1剂 ,水煎取汁 30 0 ml,分 2次温服 ,3个月为 1个疗程。1 .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与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乙肝肝硬化患者144例,其中女性42例,男性102例,平均年龄(54.42±11.53)岁,Child pugh A级42例,Child pugh B级40例,Child pugh C级62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对血清透明质酸、血清HBV DNA水平进行统计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乙肝肝硬化Child分级的加重,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也增高,不同分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4.10μg/L±127.98μg/Lvs421.35μg/L±176.96μg/Lvs903.58μg/L±212.02μg/L,P<0.01).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的血清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hild pugh分级患者的血清HBV DNA和透明质酸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随着患者的Child pugh分级升高,HA水平显著增高,说明HA是反映肝硬化程度的敏感指标;乙肝肝硬化患者HBV DNA与肝硬化程度无显著相关,血清透明质酸与HBV DNA水平之间也无显著相关性,因此抗病毒和抗纤维化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乙肝三号浸膏颗粒对四氯化碳 (CCl4 )慢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5 0只大鼠随机分为 5组 ,除正常组外 ,其他 4组用 CCl4 复制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各组均在造模同时开始给药 ,于第 4 5天处死动物 ,进行各项指标检测。结果 :乙肝三号浸膏颗粒各组和干扰素组能明显降低 CCl4 慢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 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 (AST)水平 ,其中乙肝三号浸膏颗粒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和干扰素组 (P <0 .0 1~0 .0 5 ) ;乙肝三号浸膏颗粒各组均能明显升高大鼠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 ,且作用明显优于干扰素组 (P <0 .0 1~ 0 .0 5 ) ;乙肝三号浸膏颗粒和干扰素能明显降低 CCl4 肝纤维化大鼠血清 、 型胶原 ,肿瘤坏死因子 - α的水平和肝脏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结论 :乙肝三号浸膏颗粒具有抗慢性肝细胞损伤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1991年1月到1993年6月,我们运用自拟方乙肝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40例,并与西药一般常规治疗的240例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共48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0例。年龄5~68岁,平均35.5岁;病程1~20年,其中诊断为慢迁肝226例,慢活肝188例,早期肝硬化26例。  相似文献   

17.
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母婴阻断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勤  刘玉琴  李娟 《山东医药》2009,49(52):75-77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母婴阻断作用.方法 将100例肝功能正常的乙肝孕妇随机分为4组,A组采用拉米夫定和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B组单用免疫球蛋白治疗,C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D组未用药物干预.4组孕妇分别于孕28周(用药前)、40周(分娩前)及其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免疫接种前抽静脉血检测HBsAg、HBeAg、HBV-DNA病毒载量.结果 4组患者孕40周HBV-DNA定量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4组新生儿宫内感染HBsAg的阳性率分别为13.7%、17.8%、14.8%、47.8%,A、B、C组均明显低于D组.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减少新生儿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1 一般资料 2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男148例,女52例,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者6岁,平均34.4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10年以上,其中2个月~1年者88例,1年以上者50例,3年以上者32例,5年以上者30例.1.1 疗效标准 近期治愈: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肝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iRNA)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B)病人25例(年龄22~64岁),疗效较好。 1.治疗方法: iRNA 4mg肌注,第 1个月隔日注射1次,以后每周注射2次,12周为一疗程。每4周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及肝功能试验(ALT、TTT、 BiL),共3次。 2.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乏力、纳差、恶心、肝区痛及腹胀均有明显改善;肝大由9例减为4例,脾大由6例减为5例。肝功、乙肝五项指标改变见表1、2,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长期低剂量HBIgim联用LAM预防急慢性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OLT后HBV复发的效能.方法:肝移植患者173例,根据OLT后接受的抗病毒预案分成3组,LAM组(n=2)、HBIg LAM组(n=168)和阿德福韦组(ADF,n=3).所有OLT受者术前至少接受1-2wkLAM治疗.施药剂量,LAM100mg/d,阿德福韦10mg/d.术中和术后1wk内,HBIg每日静脉给予(HBVDNA>108copies/L,总量10000U;否则总量5000U);此后imHBIg400U/次,并根据血中HBsAb滴度调整im间隔时间.1mo内维持HBsAb滴度>300U/L;3mo内HBsAb滴度>200U/L;超过3moHBsAb滴度>100U/L.定期检测肝功能、血清HBV标志物,必要时穿刺肝组织免疫组化检查.平均随访20.8±14mo.统计3种预案HBV复发的例数并分析原因;与国外同期研究结果比较.结果:4例HBV复发.LAM组1例HBV复发,术后1wkHBsAg( ),术后2moHBV( ),伴ALT升高,诊断LAM药物耐受;术后8mo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HBIg LAM组3例HBV复发,分别出现在12d,12mo和1.5mo;3例患者术前HBV-DNA>108copies/L.第1例术后血中HBeAg和HBVDNA持续( ),血中HBsAb滴度远低于有效预防浓度,诊断HBIg治疗失败,术后11mo死于爆发性肝炎.第2例成为乙肝携带者,术后15mo死于肿瘤复发.第3例HBV复发后改用HBIg 阿德福韦治疗,术后5.5moHBsAg(-),目前肝功能正常.第2和第3例可能存在HBV逃逸突变.阿德福韦组受者随访期间无HBV复发.HBIg LAM预案,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OLT后HBV复发率为1.8%(3/168);所有患者imHBIg耐受性好.OLT后HBV复发率与国外肝移植部比较,两者无统计学意义(χ2=0.28037),预防费用3000-4000$/a.结论:长期低剂量HBIgim联用LAM可以有效预防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OLT后的HBV复发,费用相对低.阿德福韦治疗HBV-YMDD变异株有效,可能是预防HBV复发的更有效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