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后急性期的血糖水平变化与病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标.方法 将98例颅脑外伤患者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重型组(3~8分)26例,中型组(9~13分)44例及轻型组(13~15分)28例,测定入院时及伤后第1、2、3天、伤后1周的空腹血糖值.回访患者3、6、12个月后康复情况.结果 入院时血糖检测结果 与正常值比较,轻型颅脑损伤者血糖水平与正常值无统计学意义,中型及重型颅脑损伤者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伤后第3天血糖显著升高,伤后1周血糖仍保持较高水平且比首次检测结果 高.结论 入院时血糖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预后有一定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刘瑞华  梁倩  梁喜芳 《家庭护士》2009,7(5):393-394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后的血糖水平与病情、预后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法]将82例颅脑外伤病人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重型组(3分~8分)37例,中型组(9分~13分)20例及轻型组(13分~15分)25例,测定入院时及伤后第3天、伤后1周的空腹血糖值,记录各组死亡情况.[结果]重型组、中型组血糖水平与病死率呈正相关. [结论] 颅脑损伤后血糖值可作为判断脑外伤严重程度的指标,应重视颅脑损伤病人血糖监测,努力控制高血糖症,以提高颅脑损伤病人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文华  陈覃 《临床医学》1997,17(8):23-24
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是指脑外伤后首次影像学检查无血肿。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复查才发现的颅内血肿。随着CT的普及,外伤后迟发颅内血肿越来越引起临床上的重视。我们对近3年收治的386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统计,发现迟发颅内血肿18例,占4.7%,现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男12例,女6例。年龄20~76岁,50岁以上7例。受伤机制中减速性损伤11例,加速性损伤5例,复合伤2例。入院时GCS评分≤8分3例,9~12分6例,13~15分9例。治疗中出现意识  相似文献   

4.
在复合伤中 ,颅脑外伤合并肺挫伤是一严重而凶险的疾病 ,其病情发展和变化复杂 ,易进一步恶化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预后较差。我院自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3月共收治颅脑外伤合并肺挫伤病人 12 3例。本文就颅脑外伤合并肺挫伤时如何预防ARDS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  本组 12 3例病人中 ,男 85例 ,女 3 8例 ;年龄 8岁~ 72岁。其中颅内血肿、多发伤、肺挫伤 5 4例 ,颅内血肿、胸外伤、肺挫伤3 2例 ,其他类型颅脑损伤、单纯性肺挫伤 3 7例。入院后在监护期间出现咯血 ,呼吸困难 ,呼吸道分泌物多且带血 ,呼吸音低或有 口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GCS3~8分组26例,9~12分组11例及13.15分组63例,测定入院次日空腹血糖值。结果:血糖水平与GCS评分有明显关系,GCS评分13-15分组血糖为(6.59±0.33)mmol/1,9~12分组血糖为(7.18±0.45)mmol/1,3-8分组血糖为(13.96±1.61)mmol/1,GCS评分越低,血糖水平则越高(P〈0.05),而血糖水平越高,病死率越高(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血糖值可作为判断颅脑外伤严重程度的指标,控制高血糖以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糖水平对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影响,观察对血糖升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把19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伤后血糖值分为血糖升高组(74例)和血糖正常组(116例),比较2组GCS、生命体征的情况,对血糖升高组适当应用胰岛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包括动态监测血糖、评估GCS记分、实施有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健康教育,观察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升高水平与GCS评分及病情的严重性、生命体征变化幅度呈正相关.血糖升高组中经治疗后62例血糖正常且预后与血糖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12例因原发性脑损害重,血糖难以控制,其预后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血糖升高可明显影响其预后;对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能降低其病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自1997年以来,对我院收治的重度创伤患者108例测定了入院时的血糖含量,结合临床病情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血糖增高程度与创伤程度和预后有密切关系。方法与结果一、一般资料自1997年2月至1999年6月我院收治重度创伤患者108例,男86例,女22例,年龄15~68岁,平均42.5岁。主要损伤类型,复合伤25例,颅脑外伤42例,胸外伤18例,腹部外伤8例,粉碎性骨折伤15例。108例患者入院前均无重要脏器急慢性疾病,无糖尿病病史,伤后至入院时未用过含糖液体。二、方法病人入院后在输含糖液体前抽,肘静脉血,采用血…  相似文献   

8.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9- 0 1~ 2 0 0 0 - 12伤后≤ 6 h急诊入院的颅脑损伤 86例 ,无其他部位严重损伤 ,无重要脏器疾患及糖尿病史。其中男 6 2例 ,女 2 4例 ;年龄 14~ 5 6岁 ,平均 36岁 ,经 CT及手术证实 :原发性脑干损伤 2例 ,弥漫性轴索损伤 2例 ,脑挫裂伤2 9例 ,硬膜外血肿 19例 ,硬膜下血肿 2 1例 ,脑内血肿 7例 ,颅内多发血肿 6例。根据入院时 GCS评分分为 3组 ,中型组 (GCS9~ 12分 ) 4 2例 ,重型组 (GCS6~ 8分 ) 31例 ,特重型 (GCS3~ 5分 ) 13例 ,3组中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死亡 19例 (其中特重型 11例 ,重型 …  相似文献   

9.
作者自2004年2月至2004年8月期间对24例急性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取分组采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其疗效,旨在探讨高压氧对急性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4例研究对象为伤后24h内入院的急性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入院后4~6h不伴有其他重要脏器损伤或功能衰竭的患者。包括入院时表现为GCS大于8分的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在入院后病情加重再次GCS评分低于8分的患者也被列入研究范围。头部CT显示外伤性颅内血肿伴或不伴脑挫裂伤18例,弥漫性脑损伤6例。本组共24例,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10.
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激性溃疡是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显著影响患者预后。为了观察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 ,我们 2 0 0 1- 0 6~ 2 0 0 3- 0 5进行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院收治的 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男 4 6例 ,女 34例 ,年龄 18~ 6 0岁 ,平均 37 2岁。其中交通伤 34例 ,打击伤 2 2例 ,坠落伤 14例 ,摔伤 10例。纳入标准 :①具有确切的头部外伤史 ,经临床及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 ;②伤后 12h内入院 ,均系闭合性颅脑损伤 ;③入院时GCS 3~ 8分 ,平均 6 6分 ;④入院时无呕…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血糖患者的病情往往复杂、危重 ,诊治难度大 ,临床上有一定的特殊性 ,我院 ICU病房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血糖增高患者 6 8例 ,救治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血糖增高患者均在抢救过程中行空腹血糖测定时发现。男 32例 ,女 36例。年龄 40~ 85岁。致伤原因 :交通伤 42例 ,摔跌打及其他伤 2 6例。伤后到急诊室时间 30 min~ 2 4h。住院时均行头颅 CT检查 :头颅 CT示骨折及硬脑膜外血肿均已发生单侧小脑幕裂孔疝 2 1例 ,硬脑膜下血肿 8例 ,广泛性脑挫裂伤及脑内血肿 39例。 GCS6~ 8分 ,6 8例行开颅…  相似文献   

12.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作者将本院ICU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间,符合条件的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颅脑损伤后入院时GCS评分3~8分(除外糖尿病、濒死及因经济原因中途放弃治疗者)患者共85例,其中男61例,女24例,年龄6~81岁;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51例,广泛脑挫裂伤21例,原发性脑干损伤9例,弥漫性轴索伤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39±11)岁,GCS评分(4.8±1.2)分,血糖(10…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病人入院时有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病人年龄、入院GCS评分、瞳孔改变及光反应、血肿部位、颅脑合并伤及伤后手术时间。结论:病人入院时GCS评分和瞳孔改变相结合可以尽早而准确地预测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预后,可为临床处理病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以及颅内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217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GCS评分分为3组:其中3~4分组:81例,5~6分72例,7~8分64例。监测患者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以及颅内压变化。预后判断在伤后6个月进行,根据GCS评分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GCS(4~5分),预后较差组GCS(1,2,3分)。分析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GCS评分不同的三组,入院以及术后血糖以及胰高血糖素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胰岛素水平在GCS(3~4分)组与GCS(7~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GCS(5~6分)组与GCS(7~8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糖与颅内压以及胰高血糖素呈正相关(均P<0.05)。预后良好组血糖、胰岛素、以及胰高血糖素水平较预后较差组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血糖、胰岛素以及胰高血糖素水平监测可以辅助我们对于患者病情以及预后进行准确的判断,同时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监测能够辅助临床医生对于高血糖的发生机制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5.
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是颅脑损伤一常见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病残率。回顾分析本院1998~2005年收治的26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20例,女6例,年龄15~70岁。车祸伤15例,坠落伤8例,打击伤3例。1.2临床表现所有病例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中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者17例,GCS评分>10分4例,8~10分15例,<8分7例。入院后均做了开颅血肿消除和(或)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病情无明显缓解者4例,进行性恶化者7例,病情曾一度好转又恶化者15例。1.3颅脑CT检查脑内血肿并脑挫伤9例,…  相似文献   

16.
作者测定了187例颅脑损伤病人入院时(≤24小时)血糖含量。结果:所有病人平均血糖水平都明显高于正常值(P<0.05)。入院时按GCS(Glasgow昏迷评分)3~8分、9~11分、12~15分分三组,其血糖含量分别为9.46±1.22、7.77±0.89和6.09±0.43(mmol/L),说明血糖水平与GCS显露相关(P<0.001)。伤后二月内恢复良好、差、死亡三组病人入院时血糖分别为6.16±0.34、9.03±1.60和10.77±1.65(mmol/L),入院时血糖≥11.10mmol/L者死亡率明显增高(P<0.001),提示入院时血糖水平与 GOS(Glasgow预后评分)亦有显著相关(P<0.001)。本文结合文献讨论了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的机理与伤情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以入院时GCS评分判定病情分成3~4分组(34例),5—6分组(38例),7~8分组(44例),人院后12h内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值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血糖浓度与GCS评分的关系。并对血糖变化与预后(良好、差、死亡)进行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明显增高,GCS评分三组间血糖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人院时GCS评分越低,血糖越高,预后越差。结论高血糖可严重影响颅脑损伤的预后,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急性颅脑损伤后脑脊液中神经肽—Y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颅脑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递质水平可发生很大变化,为了解神经肽-Y(NPY)在急性颅脑损伤时含量的变化情况,我们于1999年9月~2000年11月对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的NPY含量进行动态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1. 1. 1 轻度颅脑损伤组40例 ,入院时GCS评分>12分,中、重度颅脑损伤组40例,入院时GCS评分5~12分,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22~60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①伤后24h内入院;②经头颅CT扫描确诊;③无其他部位严重合并伤。1. 1. 2 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6名,年龄20~57岁,选择…  相似文献   

19.
刘志凡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4):2991-2991,2993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24h血糖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1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分为两组:A组31例(GCS 3~5分),B组50例(GCS 6~8分);测定入院12h和24h内血糖,出院时根据GCS预后评分表(GOS)标准分为:预后良好组49例(C组,GOS 4~5级),预后较差组32例(D组,GOS 1~3级)。结果 A组伤后12h血糖均值为(10.87±3.94)mmol/L,B组为(6.43±2.30)mmol/L,A组伤后24h血糖均值为(14.46±2.83)mmol/L,B组为(8.53±3.0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CS评分愈低者血糖值愈高,持续时间愈长,两者呈负相关;C组伤后12h血糖均值为(6.37±2.51)mmol/L,D组为(10.73±3.76)mmol/L;C组伤后24h血糖均值为(8.76±2.12)mmol/L,D组为(14.32±2.5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值高者预后较差。结论颅脑损伤后血糖值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则伤情越严重,预后越差,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脑积水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肿清除术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统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颅脑外伤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脑积水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颅脑外伤患者经血肿清除术治疗后,有23例发生脑积水,占23.00%;77例未发生脑积水,占77.00%;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8分、术后感染等均为颅脑外伤患者脑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脑积水发生率较高,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时GCS评分≤8分、术后感染等均为重要的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重视,并及时拟定预防与治疗措施,以期降低脑积水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