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研究在体外循环(CPB)下经右腋下小切口和胸骨正中切口矫治婴幼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两种术式效果。方法 本研究取2005年9月至2014年9月我科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共126例,平均年龄1.0±0.2岁,平均体重8.5±0.3kg,均为简单型先天性性脏病。分成右腋下小切口组和胸骨正中切口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CPB时间、术中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均取得满意临床效果,正中切口组无手术死亡,术后III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2周内均恢复,肺不张1例,胸骨愈合不良1例;右腋下小切口组术后传导阻滞3例,均恢复,死亡3例;2均为肺不张致肺部严重感染并全身败血症患者,1例心脏畸形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术中未能正确处理PDA,术后患者低心排而死亡。右腋下小切口组的术后胸液量(50.64±10.81)ml明显小于胸骨正中切口组的术后胸液量(86.11±11.25)ml,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CPB时间、术中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住院天数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右腋下小切口矫治先天性心脏畸形安全、有效,能有效地替代正中切口剖胸矫治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术前明确诊断为选择此种切口必要条件,但对非限制性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的复杂畸形选择此种切口要慎重。 【关键词】 右腋下小切口; 胸骨正中切口 心脏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2.
胸骨下段切口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胸骨下段切口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自2000年11月-2001年1月,39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接受胸骨下段切口作为手术入路,年龄最小为11个月,最大为11岁,平均年龄4.2岁,切口长度为4-10cm,其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4例,室间隔缺损34例,法乐氏四联症1例。结果 将本组病例与同期随机选择的30例通过胸骨正中切口进行室间隔缺损修补的病例进行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再开胸止血发生率、伤口感染率及残余分流发生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胸骨下段切口不失为一个良好、安全的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3.
右胸部小切口矫治先天性心脏病64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右胸部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评价。方法自1995年12月至2008年1月,共经右胸部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641例,其中男性347例,女性294例,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587例,右腋下小切口54例。选择同期正中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50例为对照组。结果小切口组手术切口长度(13.7±4.7)cm,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4.2±2.2)h,术后引流量(175±95)ml,术后输血量(350±101)ml,术后切口感染及胸骨畸形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小切口组的手术死亡率(0.47%)、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胸部小切口适用于简单的先心病手术,具有切口隐蔽美观、术后渗血少、切口感染发生率低、无胸骨畸形等优点,但必须要选择适合的病例,应用必要的措施改善显露和熟练的手术技巧,才能取得良好的手术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行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把给予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的患者纳入研究组,行胸骨正中切口直视手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情况、预后情况、随访结果。结果:研究组先心病患儿手术时间、辅助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24h)、住院时间(术后)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8%、8.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予1年随访可知心功能均恢复正常(P>0.05),研究组"鸡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1.2%,P<0.05)。结论:先心病患儿经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并保障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骨正中小切口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优点。方法在2000年8月至2006年10月间,5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常规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手术。其中二尖瓣置换术30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0例。分别采用胸骨正中上段或下段部分胸骨劈开切口。切口长7田cm。结果本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纵隔引流量少,输血量少,无切口感染、裂开。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胸骨正中小切口可安全用于心脏瓣膜手术,具有创伤小、胸骨完整性破坏小、疗效好及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右腋下直切口与胸部正中切口两种手术路径,在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常见简单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膜部缺损、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行微创右腋下直切口心内直视手术33例,选取既往相同疾病行传统胸部正中切口41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预后并进行总结。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死亡、出血致二次手术等重大并发症,在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微创右腋下直切口组均优于传统胸骨正中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UCG)均未发现残余分流、心包积液等并发症,传统胸部正中切口组4例患者出现鸡胸畸形,而微创切口组均恢复良好。结论:在常见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治疗中,微创右腋下直切口安全美观,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术后恢复上显著优于传统胸骨正中切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胸骨下端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21年3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胸骨下端小切口微创手术组和传统开胸手术组,各166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引流量)、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安全性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指标(非计划再次手术情况、围术期死亡情况)。结果 胸骨下端小切口微创手术组年龄小于传统开胸手术组,体质量、肺静脉异位引流(APVC)发生率高于传统开胸手术组(P<0.05)。胸骨下端小切口微创手术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短于传统开胸手术组,术后引流量小于传统开胸手术组(P<0.05)。胸骨下端小切口微创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开胸手术组(P<0.05)。两组无一例患者进行非计划再次手术及发生围术期死亡。结论 胸骨下端小切口微创手术可有效缩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手术时间及ICU停留时间,促进患者康复,虽然其操作难度稍大,但术者完...  相似文献   

8.
马松峰  乔峻  霍强  木拉提 《心脏杂志》2006,18(3):343-345
目的探讨各类胸部小切口瓣膜置换手术,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1995年12月至2004年9月体外循环下手术患者103(男60,女43)例,年龄1665岁。主动脉瓣置换(AVR)应用胸骨正中上半小切口19例;胸骨旁小切口2例;二尖瓣置换(MVR)应用胸骨正中下半切口30例;右胸前外侧小切口50例;另2例为三尖瓣置换(TVR)。结果103例患者术后死亡3例,病死率2.9%。术后胸腔引流量、输血量比同期常规胸骨正中切口瓣膜置换手术明显减少。痊愈出院的100例,切口甲级愈合。随访360个月,随访率91%。心功能比术前明显提高。结论胸部小切口瘢痕小,术后出血和输血量均明显减少,减少了住院时间和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经胸骨正中小切口行心脏瓣膜手术130例临床经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胸骨正中小切口行各种心脏瓣膜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法 ,并报告 130例临床结果。 方法  4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采用胸骨上段切口 ,其余手术均经胸骨下段切口。胸骨上段切口自胸骨上凹至第三肋间并向两侧横断胸骨 ,皮切口长度 5cm~ 7cm ;胸骨下段之皮切口自第三胸肋关节水平至剑突根部 ,长度 9cm~13cm ,自下而上纵行劈开胸骨至第二或第一肋间处向右侧横断。手术采用常规体外循环 ,共行二尖瓣置换 6 6例 ,主动脉瓣置换 2 0例 ,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置换 32例 ,二尖瓣成形 11例 ,单纯三尖瓣成形 1例。同期行左心房血栓清除 2 2例及三尖瓣DeVega环缩 35例。 结果 无手术死亡。平均主动脉阻断、体外循环和手术时间分别为 6 3分± 2 9分、92分± 32分和 191分± 4 7分 ;平均气管插管 12小时± 5 2小时 ;平均住院 14天± 6 8天。术后胸液量平均 345ml± 197ml(5 0ml± 170 0ml) ,有 82例患者 (6 3% )未输血。 结论 正中经胸骨小切口行心脏瓣膜手术安全可靠 ,美观 (胸骨下段入路 ) ,创伤小 ,出血少 ,保留了胸廓的连续性 ,早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骨下段小切口与右胸小切口两种微创术式在小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解放军105医院心血管外科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3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36例.63例中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33例、右胸小切口30例;单纯房间隔缺损(ASD)22例,单纯室间隔缺损(VSD)25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1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S)2例.结果 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无低心排血量、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近期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无残余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胸廓畸形等远期并发症.结论 胸骨下段小切口与右胸小切口两种微创术式选择性应用于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安全可靠、创伤小、切口美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右腋下微创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 经右腋下微创小切口剖胸矫治先天性心脏病194例,其中单纯室间隔缺损76例、房间隔缺损92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16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10例.结果 手术顺利,全组无死亡,无并发症发生.本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48.7±29.5)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8±1.4)h,术后引流量(170.5±82.2)ml.结论 右腋下小切口剖胸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切口隐蔽美观、不破坏胸廓连续性等优点,符合微创外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腋下小切口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方法 :对 1997年~ 2 0 0 1年我院采用腋下小切口治疗的 2 8例自发性气胸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均在全麻下行腋下小切口治疗 ,手术经过顺利 ,全部一次手术成功 ,无手术死亡 ;术中出血少 ,术后胸管拔除早 ,住院时间短 ,治疗费用少 ,手术瘢痕隐蔽 ,随访 6~ 2 4个月无复发。结论 :自发性气胸的手术治疗目前流行腋下小切口和胸腔镜手术二种治疗方式 ,二者均具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根据目前我国的国情 ,采用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 ,不失为是一种经济、实用、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与后外侧切口入路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该院2013-08~2015-08收治的84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进行基线调查,将患者随机抽签分为A组和B组,每组42例,A组行腋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B组行后外侧切口入路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总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等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术后疼痛评分、吗啡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A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7.69±1.63)cm]、术中出血量[(182.74±74.53)ml]、引流管留置时间[(6.25±1.49)d]、住院天数[(11.37±1.86)d]较B组[(22.14±3.87)cm、(229.34±80.45)ml、(7.62±1.48)d、(13.21±2.42)d]短或少(P0.01或P0.05);A组术后疼痛评分[(4.43±1.26)分]及吗啡用量[(187.82±67.82)mg]较B组[(7.02±1.06)分、(257.36±77.34)mg]低或少(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05%,较B组的40.48%低(P0.05)。结论腋下小切口与后外侧切口入路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均有显著疗效,腋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较小,患者恢复更迅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胸骨下段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经验体会。方法 常规全麻后 ,取仰卧位 ,自第 3肋间水平至剑突根部做皮肤切口 ,正中锯开胸骨下段 ,达胸骨角水平 ,保持胸骨柄的完整 ,切开并充分悬吊心包 ,建立主动脉插管和上腔静脉插管、开始体外转流 ,然后行下腔静脉插管和套带 ,进一步完成心内纠治手术。结果  32例均成功地完成手术 ,体外循环时间短 ,早期拔除气管插管 ,术后纵隔引流少 ,无并发症出现 ,达到了满意的美容效果 ,切口仅为平常的1/ 2~ 2 / 3。结论 该术式安全、方便 ,具有创伤轻、并发症少、美观等优点 ,但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5.
胸部微创伤小切口的临床应用(附2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8年,我院采用腋下小切口及胸壁侧小切口实施手术212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胸骨正中切口是心脏手术最常用的手术入路,因为暴露充分,容易操作而被广泛应用,但术后出现深部胸骨切口感染,治疗非常困难,虽然发生率不高,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给患者生理上和心理上带来极大的痛苦,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根据大量的文献报道,心脏外科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0.4%~5.0%,深部胸骨切口感染是心脏外科术后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可以引起胸骨哆开,体温升高,败血症,大出血等,死亡率可以达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胸骨正中小切口与肋间侧切口瓣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本中心行小切口瓣膜手术的患者。其中胸骨正中小切口患者共36例,平均年龄(45. 86±14. 83)岁,男性21例(58. 3%),主动脉瓣21例,二尖瓣15例。肋间侧切口患者54例,平均年龄(56. 77±14. 83)岁,男性31例(57. 4%),主动脉瓣30,二尖瓣24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出36对患者。结果:住院期1例患者侧切口主动脉瓣手术因主动脉根部出血死亡,但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中小切口组患者在手术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时间显著短于侧切口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输血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与肋间侧切口微创瓣膜手术相比,正中胸骨小切口患者有更好的受益,外科医生更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8.
389例先天性心脏病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心内直视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右胸外侧小切口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经验。方法:1996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室应用右胸小切口完成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心内直视手术389例。年龄1.5~57岁,平均13.5岁。体质量7.6~68 kg,平均24.5 kg。手术切口后缘自右腋中线第3肋间处,向前下斜行达锁骨中线第6肋间处做8~12 cm弧形切口,第4肋间入胸。手术方式:房间隔缺损修补157例,室间隔缺损修补150例,部分房室隔缺损矫治8例;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术24例;法洛三联症矫治32例,法洛四联症矫治5例以及其他畸形矫治13例。随机选择同期常规手术(胸正中切口)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监护时间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手术死亡4例(1.03%),2例死于术后脑栓塞,另外2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结论:右胸小切口手术入路,可安全有效地行常见先心病的矫治。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美观,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右腋下直切口心内直视手术16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166例右腋下直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选择性地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瓣狭窄等患者采用右腋下直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1例2次开胸止血,余均顺利出院。术后出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减少。结论:对先心病采用右腋下直切口,手术失血少、损伤轻、术后恢复快、切口隐蔽并美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反L胸骨小切口胸腺瘤切除术治疗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采用反L胸骨正中部分劈开小切口,对25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了扩大的胸腺瘤切除手术。结果7例肌无力症状完全缓解,15例症状显著改善,2例症状轻微改善,1例手术后症状完全没有好转。结论反L胸骨小切口胸腺瘤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