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例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采用头皮针配合温针灸治疗,主穴为焦氏头针足运感区、水道、归来、三阴交、阴陵泉、太溪,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根据症状治疗1~2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后,痊愈9例,好转4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60.0%;2个疗程后痊愈14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3.3%,1例无效患者继续针灸1个疗程后症状好转。结论:头针配合温针灸是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1病例介绍谢某,男,68岁,2019年9月12日初诊。确诊胃癌6个月,进食梗阻1周。患者于2019年2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左侧胸腹部隐痛不适,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胃低分化癌,伴有淋巴结转移、脾脏转移,于2019年3月行胃、脾全切手术治疗,ECT检查提示左侧肋骨、右侧髂骨关节骨转移,术后分别于2019年4月、2019年5月行两疗程化疗治疗,因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加重,未再进行进一步化疗,只定期输注唑来膦酸骨转移治疗,长期口服中药煎剂治疗。近1周来,患者出现进食梗阻,呈进行性加重,遂来就诊。刻下症见:胃脘部胀满隐痛不适,喜温喜按,伴有食欲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金衡灵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毒副反应的补充治疗作用。方法:将乳腺癌术后均采用TE(多西他赛+表阿霉素)方案化疗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服用6个疗程的金衡灵、安慰剂。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化疗的毒副反应。结果:化疗后2组脱发、腹泻、口腔炎、感染、过敏、粒缺性发热等发生率均很低,无统计学意义。从化疗第3个疗程开始,治疗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从第2个疗程开始,治疗组虚弱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复方金衡灵在缓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毒副反应方面有明显效果,可以提高患者抗病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男,55岁,2013年7月20日就诊。主诉:间歇呃逆半年,持续加重1周。病史:2011年2月行肝癌微创射频手术,术后化疗2次,出院后每半年复查1次无复发、无转移。第2次化疗后患者出现呃逆,且持续不解,经肌注胃复安,疗效不佳,遂来我针灸科就诊。刻下症见:呃逆频发,呃声短促,低沉,善太息,胸闷,精神倦怠,纳食减退,脘腹胀闷,寐欠安,二便调,舌红,苔白,脉弦。根据患者的症状及病史,导  相似文献   

5.
<正>1病案举例患者,男,51岁。就诊时间:2016年8月16日。因"原发性肝癌术后4月余,腹胀水肿10余天"就诊。病史:患者四年前确诊原发性肝癌,并于山东某省级三甲医院行3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1次射频消融术,术后恢复良好。今年初出现右上腹不适,于2016年4月13日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排除手术禁忌,于2016年4月17日在全麻下行右半肝切除+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作用,方用培土抗癌方。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培土抗癌方联合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每4周1个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近期客观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虽在近期疾病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方面无明显差异(P0. 05),但在改善患者乏力及纳差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或P0. 01)。结论:中医"治未病"理论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的防治作用虽无明确数据及证据支持,但在改善患者乏力纳差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是不容置疑的,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结直肠癌术后的治疗中正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孙兰恩  顾萍萍  余亚琼 《新中医》2018,50(15):258-260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辅助治疗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82例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2组给予常规化疗18周。对照组采取常规结直肠癌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内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18周。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V3.0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24%,对照组为73.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疲倦、恶心呕吐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辅助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结肠癌属中医"积聚""肠覃""肠蕈"[1]等范畴。其病位虽在肠,但与脾胃功能关系密切,临床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结肠癌便血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验案举隅案1:高某,女,77岁,2019年3月12日初诊。"因结肠癌术后化疗后5个月,便血1周"就诊。5个月前大便性状改变,腹泻与便秘交替于外院就诊,在外院行肠镜检查并活检诊断为结肠腺癌,予以手术治疗,随后行化疗6周期,定期复查提示病情稳定。近1周来大便带血,自服云南白药效果欠佳,来我科门诊就诊。  相似文献   

9.
陈军  王元 《江苏中医药》2015,47(11):49-50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2组均以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5%,对照组为72.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中药合治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尿潴留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固本降逆汤在减轻胃癌术后化疗药物副作用和改善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将胃癌术后化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单纯化疗6个疗程;治疗组30例配合固本降逆汤,每日1剂,水煎服,每周5剂,连用8周。观察治疗前后体质量、胃肠道反应、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体质量、胃肠道反应、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化疗配合固体降逆汤治疗可明显减轻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多西他赛致呼吸系统严重损害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53岁,因肺癌术后1.5a化疗入院.患者于1.5a前因肺癌在本院行右肺上叶切除术,术中见右肺下叶及胸膜出现转移结节,术后病理诊断为腺癌(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5个疗程,化疗药物为氟尿嘧啶、依托泊苷、卡铂.术后8个月再次化疗1个疗程,化疗药物为紫杉醇、卡铂.近1个月来出现咳嗽、气短,行CT检查考虑纵隔及肺内转移,院外会诊建议应用多西他赛及顺铂化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使用双吻合器(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方法:65例患者成功使用DST技术吻合.1例手术中行1125粒子植入内放疗,5例手术中植入5-氟脲嘧啶缓释制剂化疗,其余均术后2W开始用奥沙利铂+氟脲嘧啶+亚叶酸钙化疗3个疗程.结果:本组65例无手术死亡及术中严重并发症,术中病理检查无残端癌;术后肛周盆腔感染1例(1.54%),吻合口漏2例(3.08%),吻合口出血1例(1.54%),吻合口狭窄1例(1.54%).手术后3个月排便功能的优良率为83.08%(54/65).结论:选择适当病例用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胡慧  谢占国  覃蔚岚  梁翠梅 《针刺研究》2013,38(1):64-67,77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时期电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针刺干预的最佳时间。方法:将60例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等分为对照组(术后15d及以上)、观察组(术后7~14d),针刺取双侧八髎、秩边、阴陵泉、三阴交,上髎及下髎配合电针,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测定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比较两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第1和第2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显效率及膀胱平均残余尿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自主排尿的患者针刺治疗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早期给予针刺干预,可明显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缩短针刺治疗次数,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验证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7数律"指导下的"调周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为PCOS不孕症的治疗提供调周新思路。方法:选取10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传统"调周法"用药,治疗组53例给予"调周新法"用药。观察2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受孕患者的疗程及就诊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似;治疗组受孕患者平均疗程(257.81±110.63)d,与对照组的(277.20±120.74)d类似;治疗组受孕患者平均就诊次数(12.57±5.22)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0.05±9.21)次(P0.05)。结论:基于夏桂成教授"7数律"指导下的"调周新法"治疗PCOS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与传统"调周法"类似,但可显著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对方便患者就诊,增加依从性方面有一定价值,不失为治疗PCOS不孕症的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胆囊癌手术以后化疗期间配合口服中药的调理作用。方法:将所有就诊于医院外科的胆囊癌患者共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3例,根据患者本身的身体状况、癌变分期、癌肿范围等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手术以后对症接受基本的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于术后46周开始化学疗法治疗,进行2个化疗周期;治疗组于化疗前1周至化疗后1周期间服用自拟中药抗癌利胆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每次100 mL,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分别为60.8%、30.4%,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8.2±2.3)、(16.3±5.6),两组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Karnofsky评分及Z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血细胞计数及免疫T细胞亚群方面,治疗组可以明显提高白细胞、血小板数量以及CD4、CD8细胞的数量,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两组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比较中,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胆囊癌术后化疗时配合中药治疗口服,可以减少胆囊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改善其生存质量,还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提高人体抗病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食管癌手术以后化疗期间配合口服中药的调理作用。方法:将所有就诊于医院外科的食管癌患者共50例,随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例,根据患者本身的病史、病变部位、肿瘤扩展的范围及病人全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手术以后对症接受基本的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于术后46周开始化学疗法治疗,至少进行2个化疗周期;治疗组于化疗前1周至化疗后1周期间服用自拟中药加味麦门冬汤口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每次100 mL,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分别为64.0%、36.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7.8±2.5)、(15.3±5.8),两组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Karnofsky评分及Z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血细胞计数及免疫T细胞亚群方面,治疗组可以明显提高白细胞、血小板数量以及CD4、CD8细胞的数量,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两组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比较中,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化疗时配合中药治疗口服,可以减少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改善其生存质量,还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提高人体抗病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化学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咖啡酸片对肺癌术后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将肺癌术后化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的8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咖啡酸片0.2 g,3次/d,疗程2周;对照组口服利血生40 mg、鲨肝醇50 mg,3次/d,疗程2周。2组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每周复查1次血常规,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上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升白细胞有效率95%,对照组4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咖啡酸片对肺癌术后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有很好的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在宫颈癌治疗中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初治局部晚期宫颈癌37例,其中Ⅰ B2期3例,ⅡA期20例,ⅡB期14例;鳞癌33例,腺癌2例,腺鳞癌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术前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1~3个疗程,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本研究新辅助化疗的近期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之和)为56.76%;新辅助化疗后3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91.89%;术后手术病理分期降级者17例,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阳性者10例,宫旁浸润者4例.其中34例患者经1~3个疗程化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术.3例ⅡB期行2个疗程化疗后因手术困难,给予同步放化疗,其中2例患者肿瘤稳定,1例肿瘤进展.所有患者阴道流血、排液及疼痛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能有效缩小病灶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并提高年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斌  刘遥  冯颖  王宪波 《河北中医》2022,(7):1098-1101
目的 观察扶正解毒消积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4例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组56例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应用扶正解毒消积方,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3、7 d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变化;观察2组第1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不良反应发热、呕吐、疼痛发生情况;观察2组患者肿瘤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治疗组疗程结束后3 d ALT、TBiL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疗程结束后7 d ALT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对照组疗程结束后3、7 d ALT、TBiL、GGT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疗程结束后3、7 d ALT、TBiL、GG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ALB水平与疗程结束后3、7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发热、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l...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华蟾素单用和化疗合用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华蟾素20ml加入5%葡萄糖500ml液体中滴入,每天1次,三周为1个疗程。单用华蟾素组27例,化疗合用组13例,应用华蟾素同时给CAP或MDP方案化疗,疗效按WHO统一标准进行。结果:单用华蟾素组用药1~3个疗程,患者症状减轻。11例肺内病灶缩小,未见毒副反应;化疗合用组用药2个疗程后,患者症状减轻,肺内病灶缩小明显,毒副反应较轻,有效率分别为40.7%和61.5%。结论:华蟾素可以减轻中晚期肺癌患者症状,与化疗合用不但可以减轻症状、缩小病灶,还能减轻化疗后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