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自体分选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疾病(NDD)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NDD患者68例,给予自体分选造血干细胞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12月,采用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巴氏指数(BI)、欧洲生活质量评分表(EQOL)、ALS功能分级量表(ALSFRS)功能分级量表评价治疗效果,并观察随访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有效率为88.24%;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12月后ICARS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BI和ALSFRS评分均升高,EQOL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3个月相比,治疗12个月BI和ALSFRS评分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移植治疗后,出现短暂性低热1例,轻度低压性头痛2例,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5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15、16、21、24、25个月死于复发或进展。结论:自体分选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NDD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spihal cord injury,SCI)后由于神经元再生能力有限。临床治疗常难以取得满意效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移植治疗SCI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由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可在体内、外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填充SCI缺损,所以,采集自体MSCs植入损伤部位,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分化成神经干细胞,即可达到使患者完全或部分恢复运动和感觉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2003年3月-2004年3月,我科共实施自体MSCs定向分化诱导脊髓内移植手术4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近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山东省聊城市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8例。移植组22例患者通过蛛网膜下腔注射方式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选择同时期入院但未行干细胞移植的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移植后1个月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移植后6个月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同期随访血常规、凝血机制、生化全项、肿瘤标记物。结果 48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移植后1个月,移植组患者NIHSS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6个月进行GO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各项血液检查结果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安全且近期疗效确定,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每年的截肢患者中约50%是糖尿病患者,其中85%以上是因足部溃疡恶化造成深部感染或坏疽。以往治疗方法包括药物、血管搭桥和介入等,疗效均不理想。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崭新的治疗技术,也是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技术,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出现及快速发展,这一技术也逐渐被用于下肢缺血性疾病。Tateishi Yuyama等首次应用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取得成功。2003年3月北京宣武医院在国内首次开展,取得了相似的结果。2005年1~5月我们为3例糖尿病足溃疡、坏疽患者进行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肢均得以保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20%患者因为肢端坏疽而截肢,是造成其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1〕。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新技术,为缺血性下肢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作者所在科室自2009年6月至2010年11月共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10例,对其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下肢缺血5例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严重缺血的疗效。方法:2003年3—8月,我们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5例下肢严重缺血。患者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51—81岁,平均71.5岁;其中有4例为糖尿病足坏疽或溃疡,1例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350ml,在体外经过离心等处理后,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悬浊液约40ml,再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小腿肌肉局部注射,其中第5例并进行了大腿和小腿联合移植。结果:5例患者全部得以保存下肢,有效率为100%;其中1例患者在人院时由于左足大部就已坏疽,且已达肌腱深度,不得不截去左足。疼痛缓解3例,1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肢体虽然仍有疼痛感,但经皮氧分压测定显示并不缺血;考虑与长期应用杜冷丁成瘾有关。患者下肢远端的经皮氧分压测定显示平均为30mmHg,高于截肢的临界值20mmHg,2例患者进行了下肢动脉造影复查,显示血管侧支建立非常丰富。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冠脉移植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24例冠心病伴心肌梗死患者,男20例,女4例,平均60岁(27~79岁),体外分离培养自体骨髓干细胞2~3周,开通梗死相关罪犯血管,通过冠脉转运将骨髓干细胞植入患者的心肌梗死区,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为(0.9~3.5)×106,骨髓单个核细胞数为(1.6~8.3)×106。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行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2例患者因罪犯血管狭窄小于50%未行PCI,仅移植干细胞,1例患者因严重的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未能行PCI而仅行干细胞移植,另l例患者行PCI术后,心功能仍无明显改善,半年后移植干细胞。其余20例患者在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后注入细胞。24例患者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LVEF较术前明显增加[51.13±9.68)vs.(42.58±12.49),P<0.05],LVDd较术前稍减少[(58.21±7.75)vs。(58.25±8.31),P>0.05],但未达统计学意义;16例99mTcMIBI检查显示梗死部位心肌灌流明显改善。术中及术后随访6~23个月无心律失常和其他合并症发生。结论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冠脉移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具有抑制左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随访6~23个月未见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8.
干细胞移植: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新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干细胞特别是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在动物实验中已得到了证实,这为临床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其功能的恢复带来了新的希望。近年来有关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成果较多,从不同的效果及其机制方面提出了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再生修复过程中的假说理论并进行了相关的临床验证。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7-01/2003-08期间的章,检索词为stem cell,neural stein cell,hone、iilarrow stromal cell,stroke,ischeroic iniury,neluqous system disease,neurotrophic factor”分别组合进行检索,限定章语言种类为英。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2003-01/2004-12期间的相关章.检索词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卒中,缺血性脑损伤,神经营养因子,限定章语言种类为中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筛,选出与研究关系密切的献。纳入标准:研究对象为动物或人,包括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内容。重点选取与缺血性神经损伤相关的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献72篇,其中与本研究关系密切的献14篇,间接相关的献10篇,排除重复性献8篇,共16篇献用于资料的综述。资料综合:对于选取的献进行阅读、归纳和综合。结果显示神经于细胞在脑血管病、脑和脊髓损伤、变性病以及周围神经病方面均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和效果。结论: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疾病中具有促进分化、神经营养、神经替代等多种积极作用,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糖尿病患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6例早、中期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手术。结果:6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骨髓干细胞移植到缺血肢体后,可促使血管再生,使缺血肢体的血液供应得以恢复。其操作简单、安全,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很有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糖尿病足的效果:11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3/2004—01解放军第三0五医院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11例重度糖尿病足患者,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70.6岁;糖尿病足左下肢6条,右下肢7条。①术前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13条患肢中,静息痛1级1条,2级3条,3级6条,4级3条;均有不同程度的冷、凉感觉,患肢冷感2级3条,3级7条,4级3条;下肢间歇性跛行均为4级。②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在移植前、后均进行经皮氧分压的测定,并予以侧支血管评估。③自体骨髓干细胞的提取与移植:局麻下从髂骨处抽取自体骨髓血350mL,体外分离单个核细胞悬浊液约40mL,多点肌肉注射到缺血下肢,0.8-1.0mL/点,各点间距约3.0cm&;#215;3.0cm。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15~24个月。 结果:11例重度糖尿病足患者均完成随访,平均18.5个月。①术后糖尿病足患者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移植后8周,足部疼痛改善率84.6%,小腿疼痛缓解率100%,患肢冷感明显改善或消失。移植后2~6个月,3例因患足坏疽感染及再疼痛加重而截肢。移植6个月后,2例分别死于脑血管意外、心功能衰竭,死前出现患足疼痛加重,5例有不同程度再出现患足痛,1例持续缓解。②术后辅助检查结果:术前内踝部经皮氧分压值〈2.66kPa的10条下肢,术后5条〉3.99kPa,2条达2.66~3.99kPa之间,3条仍〈2.66kPa,此3条下肢最后予以截肢;术前内踝部经皮氧分压〉2.66kPa的3条下肢,术后均〉3.99kPa,肢体均被保留。7例患者8条下肢于术后1~3个月接受下肢动脉造影,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新生侧支血管形成。 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早期对于改善糖尿病足缺血、缓解缺血症状有一定作用,重症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短。  相似文献   

11.
2003-06/2007-11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76例,行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46例,男34例,女12例,除常规治疗外,将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在冠状动脉造影时经导管注入冠状动脉内;未行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30例为对照组,男22例,女8例,仅采用常规治疗。随访1年,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由治疗前(43.1±5.6)%、(44.9±7.5)%增加到(54.8±4.6)%、(50.1±7.1)%;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脑钠肽水平由治疗前(696±102)、(680±93)ng/L下降至(303±89)、(396±88)ng/L;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显示,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心肌灌注缺损面积分别由(25.8±8.5)%、(26.2±6.4)%降低至(14.8±4.6)%、(20.4±7.3)%。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在移植过程中和移植后均无并发症发生。表明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安全可行,移植后能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及心肌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下肢缺血性疾病治疗中血管再生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肢体缺血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市鼓楼医院血管外科于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采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35例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抽取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沿下肢动脉走行路径进行多点注射,测定患肢疼痛程度、冷感缓解程度、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及皮肤溃疡或坏疽面积的改变,动脉造影观察血管新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疼痛评分: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2个月和1年的疼痛评分均较移植前有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2个月与移植后1年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冷感缓解程度:移植后2个月缓解率为51%,移植后1年缓解率为60%,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踝肱指数的变化:移植2个月踝肱指数均较移植前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1年踝肱指数较移植前有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经皮氧分压的变化:对经皮氧分压增加值进行比较,移植后2个月及移植后1年均较移植前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1年与移植后2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行走距离:移植后2个月和移植后1年的行走距离明显增加,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1年与移植后2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⑥溃疡创面的变化:移植后2个月和1年的溃疡面积均较移植前有缩小趋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⑦新生血管评价:移植后股动脉造影显示缺血下肢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的部位毛细血管增生明显,且与已有的毛细血管相互连接形成侧支循环,促进了缺血下肢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3.
背景: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愈合较传统植骨治疗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如何获得浓缩、高效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及其与骨折愈合的量效关系还需进一步探讨.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愈合的效果,并与自体髂骨植骨相比较.设计、时间及单位:随机对照分析,1999-01/2005-06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参试者:收治的140例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体髂骨植骨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70例/组.方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患者在无菌条件下,从髂后上棘进行穿刺,分不同部位抽取骨髓10~20 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干细胞,镜下计数为4×10~9个有核细胞/mL时待用.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周围植入适量髂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周围植入脱钙骨基质与骨髓干细胞的混合物,缝合切口.移植后根据内固定的坚固程度,可辅助使用外固定4~6周.主要观察指标:①移植后不同时间点两组骨痂形成及疼痛情况.②两组骨愈合时间的比较.③不良事件和副反应.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选用140例肱骨及胫骨骨折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骨痂形成及疼痛情况:移植后1个月,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骨痂形成不明显,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有骨痂形成,两组骨折处皆有压痛.移植后2个月,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有骨痂形成,骨折处压痛较前减轻;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有大量骨痂形成,骨折处压痛不明显.移植后3个月,自体髂骨植骨组骨折端有大量骨痂形成,骨折处有轻微压痛;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骨折端有连续骨痂形成,骨折处无压痛.②两组骨愈合时间的比较: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自体髂骨植骨组[(5.5±1.5),(8.0±2.0)个月,P < 0.05].③不良事件和副反应:所有病例在治疗期间,除有4例出现髂骨疼痛外,无感染等其他并发症,随访8个月均未发生再骨折. 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愈合疗程短、效果好,较传统植骨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6例4年随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取2003-11/2004-06在同仁医院住院的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男性患者6例,平均年龄52.5岁,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球囊成形处理和支架植入血运重建后,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前1周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行干细胞动员,外周血CD34+细胞达到1%~3%时,采集从骨髓动员出来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一步纯化后经球囊导管注入梗死相关血管。每半年随访1次,4年后心肌梗死面积在干细胞移植后3个月时平均下降42.7%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8.03%,总梗死面积平均下降50.73%,心脏射血分数增加至55.4%,冠状动脉造影无严重狭窄和需要行血运重建的病变出现。  相似文献   

15.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干细胞原位治疗组6例,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μg,腹部皮下注射,1次/d,7~10d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10d为1个疗程;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组4例,经骨髓穿刺采集自体骨髓230~330mL,分离提取骨髓单核细胞后经静脉途径和/或椎管内一次性或分次注射;注射后当日给予干细胞原位治疗。干细胞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进行简易智能测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外周血细胞监测,并对患者神经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干细胞原位治疗组6例患者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控制在(35~40)×109L-1。治疗后3个月时简易智能测量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组4例患者中发热2例,体温均在38℃以下,且24h后体温恢复正常;有轻微头痛3例,未行治疗24h后缓解。治疗后3个月时简易智能测量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近期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少,与干细胞原位治疗联合应用疗效更佳,其远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随访和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中几种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9/12在河北医科大学唐山临床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日本大耳白兔40只,清洁级,5月龄,体质量2.5~3.0kg,由华北煤炭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为SCXK-2005-0002),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日本大耳白兔分为4组:对照组、缺血组、磷酸盐缓冲液组、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组,10只/组。实验方法: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措施,其他3组建立日本大耳白兔右下肢缺血模型。取右下肢缺血模型制备2周后的兔,分离获取骨髓单个核细胞。缺血组制备右下肢缺血模型后不作其他干预措施。磷酸盐缓冲液组模型制备2周后,用1mL注射器将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分15点注射于右下肢股骨中点股内收肌群内。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组模型制备2周后,用1mL注射器将1×109L-1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分15点注射于右下肢股内收肌群内。实验评估:造模后3d切取内收肌组织标本,测量其组织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的含量;4周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术后取右下肢内收肌标本,采用CD34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毛细血管密度,观察下肢血管再生情况。结果:40只日本大耳白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移植后4周腹主动脉造影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组结扎股动脉处的远端毛细血管生成较明显,血管成网状。缺血组及磷酸盐缓冲液组结扎处远端毛细血管生成不明显。②CD34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毛细血管密度:对照组平均为16个/×400高倍镜,缺血组和磷酸盐缓冲液组平均为5个/×400高倍镜,治疗组毛平均为20.5个/×400高倍镜。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组肌肉标本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缺血组和磷酸盐缓冲液组(P<0.05)。③造模后3d检测细胞因子含量:缺血组、磷酸盐缓冲液组、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组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83±0.90),(3.22±2.10),(3.20±1.56),(3.75±1.07)ng/g,P<0.05]。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组白细胞介素1β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缺血组、磷酸盐缓冲液组[(10.87±6.42),(10.74±6.32),(11.80±4.50),(16.73±4.21)ng/g,P<0.05],各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疾病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β对毛细血管的生成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严重缺血:32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严重缺血的疗效,并比较两种不同移植方式的效果。方法:2003-03/2004-04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治疗32例患者的35条严重缺血的下肢,分2种方法进行,16例18条患肢采用了小腿肌肉局部注射,16例17条患肢采用下肢动脉腔内注射。结果:二组患者总的疼痛缓解改善率分别为76.5%(13/17)和93.3%(14/15)。对缓解或改善患者的冷、凉感觉,二组患者总的有效率均为100%(16/16,14/14)。二组患者总的保肢率分别为83.3%(15/18,不包括1例足部截肢患者的术前足部已经坏死)和94.1%(16/17)。术后二组患者的踝肱比值(ABI)增加的例数分别为44.4%(8/18)和41.2%(7/17)。有14例患者15条患肢接受了下肢动脉造影,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新生侧支血管形成。踝部经皮氧分压测定显示有20条患肢于术后增加到高于目前临床上截肢的最低临界值2.67kPa。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虽然还缺乏远期的随访结果;然而,对于由于下肢远端动脉流出道差无法进行下肢搭桥的患者,或者由于年老体弱或伴发其他疾病不能接受手术搭桥的患者,无疑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3/2004-01解放军第三○五医院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11例重度糖尿病足患者,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70.6岁;糖尿病足左下肢6条,右下肢7条。①术前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13条患肢中,静息痛1级1条,2级3条,3级6条,4级3条;均有不同程度的冷、凉感觉,患肢冷感2级3条,3级7条,4级3条;下肢间歇性跛行均为4级。②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在移植前、后均进行经皮氧分压的测定,并予以侧支血管评估。③自体骨髓干细胞的提取与移植:局麻下从髂骨处抽取自体骨髓血350mL,体外分离单个核细胞悬浊液约40mL,多点肌肉注射到缺血下肢,0.8~1.0mL/点,各点间距约3.0cm×3.0cm。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15~24个月。结果:11例重度糖尿病足患者均完成随访,平均18.5个月。①术后糖尿病足患者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移植后8周,足部疼痛改善率84.6%,小腿疼痛缓解率100%,患肢冷感明显改善或消失。移植后2~6个月,3例因患足坏疽感染及再疼痛加重而截肢。移植6个月后,2例分别死于脑血管意外、心功能衰竭,死前出现患足疼痛加重,5例有不同程度再出现患足痛,1例持续缓解。②术后辅助检查结果:术前内踝部经皮氧分压值<2.66kPa的10条下肢,术后5条>3.99kPa,2条达2.66~3.99kPa之间,3条仍<2.66kPa,此3条下肢最后予以截肢;术前内踝部经皮氧分压>2.66kPa的3条下肢,术后均>3.99kPa,肢体均被保留。7例患者8条下肢于术后1~3个月接受下肢动脉造影,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新生侧支血管形成。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早期对于改善糖尿病足缺血、缓解缺血症状有一定作用,重症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短。  相似文献   

20.
The authors retrospectively assess the autopsy finding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infections in marrow transplant recipients. From July 1987 to June 1998, 845 patients at our institution were submitted to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BMT). The CNS of 180 patients was studied through autopsy and these patients had their medical records reviewed. Twenty-seven (15%) patients presented brain parenchyma infection. Fungi were isolated in approximately 60% of the cases. Mean survival time was 153 days (0-1,264 days)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patients died during the first 3 months after BMT (18 cases; 67%). Aspergillus sp. were the most prevalent fungi (approximately 30%), followed by Candida sp. infection (approximately 18%). There was one case of Fusarium sp. infection and two cases of unidentified fungus. All patients with fungal infections had documented involvement at widespread sites. Toxoplasma gondii encephalitis was demonstrated in 8 patents (approximately 30%). Bacterial abscesses were responsible for approximately 11% of the findings. Eleven (41%) of the 27 patients died secondary to cerebral cause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infectious compromise of the CNS following BMT is a highly fatal event, caused mainly by fungi and T. gondii. Furthermore, they provide a likely guide to the possible causes of brain abscesses following BM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