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了解大学生的睡眠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犀健康状况,我们对国内部分在校大学生睡眠状况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对部分患有睡眠障碍的大学生进行追踪研究,实施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以国内部分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把调查结果,用统计软件SPSS11.0 for Windows建立数据库,进行计算分析,对部分患有睡眠障碍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追踪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障碍有效率达96%。  相似文献   

2.
王彦云  王珩 《河南中医》2016,(10):1856-1858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研究证实与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家庭支持度有密切关系,但其具体机理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脑组织不可逆损害、神经递质失调、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临床上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外,还应根据睡眠障碍的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如西药、中药等药物疗法,还有针灸推拿、心理疗法、护理疗法等非药物疗法。临床医生在诊治时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采用综合疗法,使患者得到最佳治疗方案,及早恢复健康。然而,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治疗仍是今后临床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医护人员应重视卒中后睡眠障碍,仍需进一步加大研究,再通过规范化治疗方案的制订和推广,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对于精神疾病伴发失眠的中西医结合模式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诊疗模式、中药与西药取长补短的联用模式、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整体治疗模式等。虽然在精神疾病伴发睡眠障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领域中存在很多不足,但是也对我们今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有一定提示,如:①经过文献检索发现,失眠最常用中药分别是:精神分裂症用酸枣仁,抑郁症用酸枣仁和茯苓,焦虑症用茯苓、栀子、甘草。这些中药可能既对精神疾病有效,也对伴发的睡眠障碍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理。②针刺或电针是抑郁症伴发睡眠障碍的有效方法,常用穴位是百会穴、印堂穴和神门穴,有些报道提示效果优于中药和西药,而且不良反应较少,针药结合的研究也不少,我们应发挥针灸的独特优势,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推广临床有效易用的针刺手法,研究治疗其他精神疾病伴发睡眠障碍的适宜技术;③目前文献报道的循证证据等级不高,可以针对性地开展双盲研究,并尽可能加大样本量;④文献报道研究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的多,其他精神疾病伴发睡眠障碍的研究较少;研究失眠、不寐的多,很少有研究睡眠增多、多寐的。这些属于本类文献的空白区,有待广大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张娜  陈珑 《河南中医》2022,(11):1771-1776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睡眠障碍的主要方法有辨证论治、针刺疗法、艾灸疗法、推拿疗法、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疗法、心理疗法等。目前,研究存在以下问题:针对CKD睡眠障碍的研究很少,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且无统一的诊断标准、疗效判定标准;针灸、推拿、中药方剂治疗CKD睡眠障碍的作用机理仍不明晰,失眠的发病机制与各种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尚无定论。今后,应进行严谨合理的大样本临床研究,规范各项标准,深入挖掘中医药干预CKD睡眠障碍的生物靶标,丰富CKD睡眠障碍中医辨证理论体系,发挥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联合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7,(3):506-508
双相障碍是一类躁狂和抑郁两种状态在同一病人身上间歇交替反复发作的精神障碍。双相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文章尝试阐释双相障碍的阴阳转化病机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双相障碍发病机制研究的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双相障碍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亦从现代生物医学的角度丰富和具体化中医阴阳学说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耳穴疗法早在《黄帝内经》就有有记载;20世纪50年代,法国P. Nogier发表的"胚胎倒影"耳穴分布图,主要根据西医理论体系,并提出了"三个相位学说";20世纪70年代,美洲耳穴学术流派采用耳穴分区系统,创立了战场耳针等特色疗法;国内外的耳穴应用涉及到内、外、妇、儿等各科众多疾病,也包括心身医学、养生保健领域等;耳穴基础研究理论包括经络学说、脏腑学说、全息学说、近脑学说、神经学说、超微结构变化学说等;2013年5月,《耳穴名称与定位》成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行业国际标准。依据中西方较有代表性的经络学说、全息理论、神经学说、德尔他反射学说等,"耳穴医疗"体系逐步形成和发展成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耳穴医疗"将在未来中西方医学研究中不断丰富,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人被睡眠问题困扰,因心理或其他因素的压力产生了一系列的睡眠问题。伴随着医学的发展,睡眠障碍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中医对睡眠障碍自古就有很多的治疗经验,对于各类失眠有其独特的见解,在一些棘手的失眠问题上运用中医药手段可取得不错的治疗成果。本文主要探讨睡眠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营卫昼夜运行规律是睡眠活动的机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内经》营卫运行睡眠理论出发,阐述了营卫运行是人体寤-寐交替节律产生的内在依据,营卫运行与其他睡眠学说如神主睡眠学说、魂魄睡眠学说、脏腑睡眠学说的关系。由此可知营卫昼夜运行规律是睡眠活动的总机枢,而营卫运行失调则是睡眠障碍发生的关键,故对于睡眠障碍的治疗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通调营卫为基础大法。  相似文献   

9.
根据文献报道对睡眠与中风发病的中西医病机进行了初步探讨,睡眠对中风发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在中老年人特别是有脑血管病理基础的人,睡眠与睡眠障碍对血压、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等的影响,是导致中风发病的主要机制。对此,古今中医理论研究较少。本文仅作初步探讨,精确的机理有待今后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0.
睡眠障碍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因病机复杂,尚处于探索阶段,随着社会竞争日渐激烈及生活节奏加快,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出现睡眠障碍或与睡眠相关的疾病。针灸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面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广泛应用于临床。大量研究表明,针灸可以调整和恢复正常睡眠功能。本文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及现代"脑肠肽""腹脑学说"等学说探讨针灸治疗失眠,以更好地指导临床选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针对现阶段中西医之间的一些争论,分析用一元论和范式理论来解释中西医关系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应该用对立统一规律来看待中西医之间的关系,然后以阴阳学说为基础并联系矛盾学说来阐述了中西医之间的关系。不但体现了阴阳学说与矛盾学说的一些相通之处,而且从哲学的角度认识了中西医研究的客体与对象、中西医各自存在的意义、中西医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西医的配合与结合、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及发展方向等等,从而避免了中西医之间一些不必要的争论,肯定了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存在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产妇产后抑郁的病因及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防治途径.方法 采用Edinburgh产后抑郁评分量表(EPDS)、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对226例产后1周内的产妇进行调查,以EPDS筛查阳性的为抑郁组,其余为非抑郁组.结果 产妇产后抑郁者占总数的39.4%.主要表现:焦虑,情绪淡漠,伤心,流泪,自罪感,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出现饮食、睡眠障碍、易疲劳等.经过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与药物治疗,三个月内治愈.结论 通过临床评估,制定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提高认识,改变认知,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原因未明的中枢系统退行性病变,多发于中年或老年早期,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记忆障碍、认知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等。AD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现就AD患者睡眠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AD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是哺乳动物重要的昼夜节律起搏器,它产生的昼夜节律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AD睡眠障碍主要是由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和其他生理节律控制系统的变化所导致。SCN通  相似文献   

14.
失眠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中医对于失眠治疗有独特的优势,神主失眠学说突出了睡眠的中医整体观,阐明睡眠是人体的生命活动形式,是中医学的特色理论,安神法是临床治疗失眠的常用方法,其效果显著。文章从中医药内治、外治、针灸、数据挖掘、中西医结合五个方面阐述从神理论论治失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心脑同治睡眠障碍机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欢  于睿  梁健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8):1617-1619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机制交替紊乱,包括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心主神明""脑主神明""心脑共主神明"这三个学派的学术观点及论据主要来源于中医对"神"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和阐释,并且认为从神的多角度,多层次来阐述心主识神、脑主元神以及心脑共主神明的观点,更符合临床实践,实验理论的研究。从"心主神明"和"心脑同治"理论角度出发,利用中医整体观念对睡眠障碍疾病进行治疗。文章基于"心脑同治"角度对改善睡眠障碍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心脑同治睡眠障碍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深化其治疗机制,从神经网络和信号通路层面深入研究中药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从而为睡眠障碍疾病奠定深厚的诊疗和理论研究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6.
1 建立中西医结合睡眠疾患研究诊疗中心的迫切性 睡眠障碍的困扰已涉及到中国近数亿人中,其中失眠患者估计为1.5亿,睡眠不良者近3亿,生活在城市者2亿以上.成年人中50%可能一生均有睡眠障碍的经历,职业女性更高达80%.睡眠占人生1/3时间,然而人们至今对睡眠的发生和功能等知之甚少,随着社会-生理-心理生物模式的不断变化,睡眠障碍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睡眠障碍主要是指睡眠量的障碍,表现为睡眠过少、睡眠过多;也有睡眠质的改变,如睡眠倒错、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行症等。中医学对睡眠障碍没有明确的分类,在中医睡眠学说中单独成立的疾病只有不寐和嗜睡,其他症状散在于诸多疾病中。  相似文献   

18.
中医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翔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5):109-11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严重的睡眠呼吸障碍,因患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寿命。目前中医对OSAHS的治疗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中医对OSAHS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治疗、针灸治疗、耳穴贴压、气功导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郑子安  钟相根  贾旭  邓秀兰 《吉林中医药》2012,32(11):1092-1094
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具有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等潜在优势.但本病病名繁杂,分期分型论治不统一,疗效评价标准混乱,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方案尚未形成共识,基础研究薄弱.应当开展基于证素辨证理论的中医临床证候研究,规范的中医分期、分型干扰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及中医机制研究,以期为多发性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段深入,各种学说的提出,如脂质浸润学说、炎症反应学说、内皮损伤学说等,根据传统医学气血相关理论的逐步研究及对气虚血瘀病机的认识,作者以之为切入点分析了冠心病心绞痛机制研究概况,思考了益气活血法的立法依据,确定了益气活血法充分发挥其对机体多角度整体调节的作用,从而体现了益气活血法的广泛应用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并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及远期预后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