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轮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2岁以下婴幼儿急性腹泻和死亡的重要病原体,占所有肠道感染病因的50%以上.全球每年因RV感染致死的病例超过100万,发展中国家占87万;美国每年由此的医疗和间接开支逾10亿美元.轮状病毒腹泻在全球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开发其疫苗给予了高度重视.发展轮状病毒疫苗,预防病毒性腹泻是刻不容缓的任务.近20年来RV疫苗的研制工作进展很快,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轮状病毒疫苗对预防婴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300名年龄为2个月~1岁的健康婴儿分为两组,疫苗组(n=150)给予口服轮状病毒疫苗,非疫苗组不予口服轮状病毒疫苗,跟踪随访两组婴儿,比较两组婴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率、严重病例比率及住院治疗比例.结果 疫苗组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生率为11.27%,严重病例比率为4.93%,住院治疗比例为7.04%;非疫苗组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生率为27.74%,严重病例比率为13.87%,住院治疗比例为16.0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1.11、6.59、5.58,均P<0.05).疫苗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轮状病毒疫苗可减少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率,减轻病情的严重性,减少住院比例,且使用该疫苗较为安全.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可减轻轮状病毒性肠炎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2006年12月12日出生.已接种了卡介苗、乙型肝炎(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疫苗,均未见副反应.2007年6月12日,在某预防接种门诊于接种前经体检健康状况良好,无接种禁忌证后,接种乙肝疫苗1剂(北京天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020303,效期至2009-03);口服轮状病毒疫苗(Rotavirus Vaccine,RotV)1剂(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60804,有效期至2007-10-23).接种后1周内患儿大便次数较平时增多,第11d出现水样便,6月26日在某医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4.
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最主要原因,并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国内外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惟一有效的措施就是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在使用该疫苗的同时,有关副作用如轻度腹泻、发热等时有报道,但因口服疫苗引起轮状病毒性腹泻及喉头水肿致呼吸困难极为少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轮状病毒疫苗与转基因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A组人轮状病毒流行病学及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组人轮状病毒(group A human rotavirus,HRV)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重症腹泻的主要病因,本在介绍HRV结构和特性的基础上,对世界范围内HRV血清型流行病学特征以及HRV疫苗研究现状和趋势分别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8.
轮状病毒腹泻的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重型腹泻的首要病原。轮状病毒感染很广泛,单一地改善公共卫生环境并不能完全控制疾病的传播,而免疫预防是控制疾病流行的最佳措施。为预防轮状病毒重型腹泻,目前轮状病毒疫苗已在美国获准使用。首先使用的疫苗为四价恒河猴-人轮状病毒重组减毒活疫苗(RRV-TV),其保护效果好。深入了解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流行株的多样性,有助于人们制定疫苗的发展策略以及推广疫苗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状病毒是引起世界范围内儿童严重急性腹泻的最主要病原,也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减少重症腹泻发病和死亡的最好方法,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口服减毒活疫苗。本文对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作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宁地区轮状病毒腹泻感染情况以及接种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在疾病预防和保护性方面的作用.方法:采集腹泻患儿的新鲜粪便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急诊和住院部5岁以下腹泻患儿4171例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将其中1996例住院腹泻患儿分为疫苗组和非疫苗组,比较其轮状病毒腹泻发病情况、平均患病时间、并发症及严重病例发生率.结果:轮状病毒检出率以秋冬季节最高,4年总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2008 ~2010年相比,2011年检出率呈下降趋势.4 171例腹泻患儿中检出1 337例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总检出率32.05%.各年龄段阳性率构成比为:0~3岁为97.24%,>3岁为2.76%(P<0.01),其中0~6月龄为4.79%,以6月龄~3岁为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1996例住院腹泻患儿中,疫苗组轮状病毒检出率9.61%,非疫苗组检出率40.26%(P<0.01),两组平均患病时间、并发症及严重病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南宁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检出率近4年呈下降趋势,秋冬季节为高发期;6月龄~3岁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接种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可以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及控制重症腹泻,发展疫苗成为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麻疹减毒活疫苗(MV)和脊灰疫苗(OPV)的效价在我市冷链系统各环节中的变化,评价我市计免冷链系统及麻疹疫苗和脊灰疫苗管理质量. [方法]于2003~2007年对MV和OPV效价进行常规跟踪监测,在冷链不同环节共检测麻疹疫苗65份,脊灰疫苗64份. [结果]麻疹疫苗效价均值为(3.51±0.53)logTCID50/0.1 ml,脊灰疫苗效价均值为(6.06±0.30)log TCID50/ml,麻疹疫苗质量总合格率达96.92%(合格滴度为t≥2.5log TCID50/0.1ml),脊灰疫苗质量总合格率为96.88%(合格滴度为≥15.7 log TCID50/ml),本中心冷库麻疹疫苗、脊灰疫苗平均滴度与各级监测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59,P=0.108;χ2=1.898,P=0.387). [结论]我市在麻疹疫苗和脊灰疫苗贮存、运输、接种等各环节冷链系统管理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12.
程敏  张倩  程蓉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2051-2054
[目的]了解人群心率分布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某医院2003~2004年体检者的心率、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等资料进行描述,分析心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人群心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0.005),平均心率77次/min,高于以往认识的72次/min;绝大多数(91.51%)心率分布在60~90次/min;随心率增加,体重指数、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等均呈增加趋势,收缩压增加的趋势强于舒张压;脉压在心率90次/min之上显著增加;各种代谢性疾病的检出率,包括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等均随心率增加而增加(P值均〈0.005)。[结论]心率增快与多种代谢性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是发生心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的稳定性。方法:将检定合格的6批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2~8℃放置6、9、12、15及37℃放置7、14、21、28d,对其稳定性进行系列试验。结果:疫苗在2~8℃放置时外观及滴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疫苗滴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01,P〉O.05),37℃加速稳定性实验结果较差,滴度均达不到规程要求。结论:该疫苗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冷链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丁培杰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488-4489
[目的]了解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3年制大专新生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和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为制定乙肝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新入校的3年制大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问卷调查和乙肝两对半检查;对HBV5项指标(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检查均为阴性,肝功能检查正常的新生采用0.1.6月方案,预防接种乙肝疫苗,1个月检测抗-HBs阴性者,采用增加剂量(10μg/ml)按0.1.2月方案进行接种,观查免疫的效果。[结果]1585名新生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5.83%。疫苗初次接种1个月后,抗-HBs阳转率为76.4%,男性与女性阳转率差别不大(P﹥0.05);对抗-HBs阴性者,采取增加剂量第2次复种,阳转率为100%。[结论]乙肝疫苗接种是防止HBV感染的有效方法,疫苗复种是目前有效,切实可行的解决乙肝疫苗无应答问题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乙醇对大鼠血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银杏黄酮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中、高乙醇组(分别为0.8、1.6、2.4g/kg)和低、高干预组(48或96mg/kg银杏黄酮+2.4g/kg乙醇)和黄酮对照组(银杏黄酮96mg/kg)。试验D30、D60、D90取尾血测定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活性或水平。结果大鼠摄入低剂量乙醇后,血清SOD、CAT和GSH-Px活性逐渐升高;摄入中剂量乙醇后,SOD与CAT在30d时升高,随后降至正常水平,而GSH水平在60、90d时明显下降,MDA水平持续升高;摄入高剂量乙醇后,实验期间抗氧化酶及GSH水平持续下降,MDA不断升高。银杏黄酮干预,尤其是在高剂量干预后,抭氧化酶失活与GSH消耗程度明显下降,MDA升高幅度也相应降低。结论低剂量乙醇摄入激活了机体的抗氧化系统,高剂量则导致严重的氧化应激;银杏黄酮对高剂量乙醇所致的氧化-抗氧化失衡有明显的调节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青春期学生面部皮肤病与蠕形螨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春期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与集体生活、卫生习惯及青春期痤疮等面部皮肤病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996年6月、2006年6月分别两次对住校学生采用透明胶带粘贴过夜法对面部蠕形螨感染现状及与青春期痤疮等面部皮肤病关系的调查分析. [结果]96级、06级学生的感染率分别为33.03%和26.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5,P<0.05).毛囊蠕形螨感染率明显高干皮脂蠕形螨;青春期学生面部皮肤病感染率48.04%明显高于面部皮肤正常学生;混合性皮肤或油性皮肤学生蠕形螨感染率较高. [结论]蠕形螨感染与不同的年龄组、性别、个人卫生习惯、皮肤类型及青春期痤疮等面部常见皮肤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使用时间与耐药频率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所2000年1月~2006年12月门诊和住院肺结核患者痰结核杆菌培养599株阳性菌株,并应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对阳性菌株进行利福平(RFP/R)、异烟肼(INH/H)、链霉素(SM/S)、乙胺丁醇(EMB/E)和丙硫异烟胺(TH1321/T)5种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测定。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对所测定的5种抗结核药物药敏试验中,未使用抗结核药组及使用抗结核药物药<1个月组的耐药率最高为链霉素分别为9.1%、20.5%,最低是乙胺丁醇为0.3%、3.6%,随着使用抗结核药物时间的增长,耐药性出现一定的增加,其中3个月以上产生耐药频率最快的为利福平及异烟肼,分别达50%以上,3个月以上产生耐药频率最缓慢的是乙胺丁醇,低于20%。结论我们应加强分枝杆菌对药物耐药性的监测,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有规则和全程化疗,努力降低结核病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客观评价两种基因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在HBV母婴传播中的免疫效果。方法对在我院分娩的产妇,收集资料完整的HBsAg、HBeAg单、双阳性产妇正常分娩的健康状况良好的新生儿176例,随机分成2组,第1组接种汉逊酵母(大连疫苗)85例,第2组接种酿酒酵母(康泰疫苗)91例,两组同时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100IU。两组均采用0、1、6月龄免疫程序,全程接种三针,疫苗剂量每次10斗g。全程免疫后1个月和6个月检测抗一HBs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和酿酒酵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1个月和6个月,抗一HBs阳转率(≥10mlU/m1)分别为91.76%、88.06%和90.11%、85.71%,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337.79mlU/ml、313.82mlU/ml和312.75mlU/ml、281.15mlU/ml,HBsAg阳性率分别为2.35%和3%,阻断保护率分别为97.39%和96.33%.从两组数据比较结果来看,抗一HBs阳转率、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HBsAg阳性率和阻断保护率,统计学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汉逊酵母与酿酒酵母乙肝疫苗对阻断HBV母婴传播的近期免疫效果均较好.酿酒酵母疫苗的免疫效果得到了普遍公认,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在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比较的报道比较少,远期安全性和免疫效果的持久性比较,仍需作进一步跟踪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