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处理入口不明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可借助血管内超声,但反复交换微导管和超声导管可能增加操作相关并发症。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自主研发的新型血管内超声双腔微导管,由血管内超声导管以及与其并联为一体的治疗微导管构成,超声导管和工作导丝同步进入病变部位,相当于在血管内超声实时探查下进行直接定位操作,有助于正确把握穿刺方向,为介入医师进行慢性闭塞病变的治疗增添了新工具。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结合1例应用此新型血管内超声双腔微导管成功治疗入口闭塞的CTO病变经验,为读者提供更为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通过导管技术将微型化的超声探头置入血管腔内进行显像,可提供血管的横截面图象,不仅可以了解管腔的形态,还能直接显示管壁的结构,了解管壁病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随着微型导管超声换能器和声学成像技术的飞速进步,血管内超声检查已由实验研究阶段逐步发展成为冠心病临床诊断和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的新方法。血管内超声利用安装在心导管顶端的微型超声换能器,在血管内发射和接收高频超声信号,实时显示血管的切面图像,能清晰显示管壁结构的厚度、管腔大小和形态等,甚至可以辨认钙化、纤维化和脂质池等病变。现就血管内超声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作一简略论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在下肢动脉闭塞病变患者腔内血管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接受IVUS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指导下腔内技术治疗的24例下肢动脉闭塞病变患者术前、术中情况和术后随访数据,比较IVUS和DSA对血管准备后残余狭窄和夹层程...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超声(IVUS)可从血管腔内观察血管,提供血管的横截面图像。对置入支架的局部血管节段而言,IVUS可观察该部位的血管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当然也可观察冠状动脉病变随时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心脏超声的一个重要分支-血管内超声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心血管研究和心血管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简介血管内超声的发展历史、血管内超声诊断心血管疾病的原理和临床应用,并对心腔内超声和血管内超声多普勒作一简介。 1血管内超声的历史六十年代初,cieszynski将超声探头置于导管头上,通过外周血管进入狗的心腔,记录到A型超声图。1972年,Born等将超声探头置于9号导管头上,第一次得到二维的超声图象。80年代起,随着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激光治疗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机械装置去除动脉粥样斑块,冠状动脉内安置移植模等技术的兴起和发展,需对病变冠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超声成像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IVUS技术观察了8例冠心病患者PTCA前后的病变管腔内径、面积、斑块面积及斑块厚度,并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疗效进行了评价。IVUS显示:PTCA后病变管腔内径、面积均较术前有所增加(P<0.001);斑块面积在PTCA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IVUS技术可区别病变管腔内的斑块及钙化程度,并准确识别夹层的范围,它所提供的血管成形术结果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发症,这一技术还可为复杂冠状动脉病变选择合理介入治疗方式及判定是否需要进一步介入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是利用安装在心导管尖端的微型超声探头从管腔内观察血管形态的一门新技术。IVUS的显像内容:(1)显示管腔形态;IVUS可观察血管横切面上管腔的形态;(2)显示管壁结构;(3)显示斑...  相似文献   

9.
<正>血管内超声(IVUS)是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的,应用于临床以诊断血管病变的一种新的诊断手段,在冠心病的诊疗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由于IVUS能够显示血管的横断面图像,从而准确提供血管的诸多信息〔1〕,可以多方面弥补血管造影的不足,准确观察血管腔的形态、管壁之间的关系,测量血管狭窄程度和判断斑块的性质,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2〕。现将IVUS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超声显像是近10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不仅能够准确反映血管腔的变化同时也能清晰显示动脉管壁的解剖结构和斑块特征。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普及,血管内超声显像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已成为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新的"金标准"。它不但能更准确地测量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血管腔的大小、病变长度,以帮助选择更合理的治疗策略,而且可以用于指导支架置入、评价支架内膜增生、探讨支架内再狭窄以及支架贴壁不良和支架内血栓的检出等。现回顾近几年的研究,就血管内超声显像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和指导冠脉成形术(PTCA)的金标准.但它存在着某些局限性:①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壁的病变,而冠脉造影只能显示血管腔,通过血管腔丢失的程度来判断冠脉病变的程度;②冠脉是复杂的三维结构,有许多分支和弯曲,通过多个不同断面的造影,仅显示出血管长轴断面影像;③粥样硬化是一个复杂的弥漫病变过程,冠脉造影是根据病变段的冠脉和正常段的冠脉的比较来证实冠脉疾病.相反,血管内超声(IVUS)提供了一种可穿透冠脉壁的成像技术,清楚地显示和分辨正常的冠脉壁、粥样斑块的主要部分、介入治疗前后冠脉内径以及一系列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造成的狭窄.IVUS是临床上从未应用过的新技术,对深入理解PTCA重建血管的机理,决定手术方式,评价手术即刻和远期效果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超声(IVUS)是近年来应用于冠状动脉病变检测的特殊技术之一,能够对冠状动脉血管病变进行精确的定性和定量评价.与冠状动脉造影技术不同的是,IVUS能提供冠状动脉血管横截面的图像,不仅能够能让我们了解病变处管腔的具体形态,还可以进一步显示血管壁结构,做到对冠脉病变更准确的分析,尤其是临界病变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对临界病变做出诊断并指导我们对于临界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心腔内超声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心腔内超声(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ICE)是将超声换能器置于心脏导管头端,从心腔内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新技术,1994年首次被用于射频消融术。近年来其功能不断完善,目前新型相控阵超声导管不仅具有二维显像、M型显像、血流多普勒检测功能,还能进行组织多普勒显像及实时三维动态显像。它能高清晰地显示心脏解剖结构,提供全面的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信息,尽管目前临床研究较多关注ICE在  相似文献   

14.
腔内超声显像新技术对胰胆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内超声显像(IntravascularUltrasonicIma-gingIVUI)是近年来心血管领域的一大进展,它对于定量分析心腔及血管壁结构,测量血流储备及评价PTCA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2]。90年代初FurukawaT等借鉴IVUI的原理将心导管和超声技术有机地结合,发展而成新的腔内超声显像技术(IntraductalUltrasonography,IDUS),并用于胰胆管系统病变的检查,临床效果令人鼓舞,这是消化器官超声诊断的新进展,将具广泛的临床应用潜力〔3,4]一、仪器结构及检查方法H仪器结构:IDUS系统主要部件是导管探头。R前所使用IDUS的一种为日…  相似文献   

15.
即使在药物支架时代和采用多种术式,如Crush技术、Culotte支架术和V支架术等,无论手术成功率还是长期主要心血管事件、靶病变重建、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方面,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目前仍充满挑战,目前必要支架术策略为术者广泛接受,但是对于分支血管严重狭窄的患者,双支架术仍然必需。血管内超声可以精确提供血管和管腔的大小、粥样斑块空间定位和几何学特征,所以血管内超声在术前评估斑块负荷、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随访期间理解支架失败具有重要作用,现综述血管内超声在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作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最主要的两种血管腔内影像学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血管内超声(IVUS)已在临床应用数十年。OCT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更好地对比斑块成分,IVUS能够穿透血液,具有更深的成像深度,两种影像学技术已成为心血管介入医生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但两种影像学技术也各有不足,OCT成像穿透深度有限,IVUS的空间分辨率较弱。单一的OCT或IVUS很难完全提供血管及斑块内部完整的解剖学信息。利用二者的互补性,将OCT与IVUS成像导管集成到同一成像导管中,实现二者的多模态血管内成像,则可以为介入医生提供更加理想的斑块与血管壁的组织学和形态学信息。  相似文献   

17.
正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是一类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血运重建较为困难,利用先进的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影像技术可指导寻找闭塞开口,判断真假腔,大大提高CTO的开通率。本病例为支架内再狭窄CTO,此次成功介入治疗为我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重构是动脉壁对粥样硬化斑块的反应,主要有正性重构和负性重构。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血管内超声技术能对人体血管腔的直径、冠脉重构的评价和斑块的性质提供更可靠的信息。该研究旨在应用血管内超声的反向散射技术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构血管,研究其主要斑块的特征和类型。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超声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随着PCI的发展,介入医师需要对冠脉内的解剖结构及病理生理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以指导介入治疗,单纯冠脉造影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而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脉进行切面显像,不仅可观察到管壁结构和管腔形态,还可准确地测量血管直径、管腔面积和斑块面积,明确斑块的性质和偏心程度,明确血管造影中等程度冠脉狭窄病变的性质、严重性和稳定性,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已被广泛应由于临床。本研究主要对IVUS技术及其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超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影像学技术,在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用于评价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较冠脉造影准确,对临界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就目前研究,综述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