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肠三叶因子在大鼠肠道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研究肠三叶因子(ITF)及其mRNA大鼠肠道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等手段观察了ITF及ITFmRNA在大鼠肠道的表达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了不同肠段ITF的含量。结果 从十二指肠至结肠均有ITF及ITFmRNA表达,主要分布于肠绒毛杯状细胞,其中ITFmRNA仅在杯状细胞的基底和边缘表达,其它区域的杯状细胞则呈ITFmRNA阴性反应,同时发现部分其它部位的肠上皮细胞中亦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近年胃粘膜肠化与胃癌的关系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 ABC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230例肠化及胃癌组织中双花扁豆凝集素(DBA)受体的表达进行观察。根据粘液组织化学染色将胃癌分为肠型及胃型等,将肠化分为Ⅰ、Ⅱ及Ⅲ三型。结果:Ⅲ型肠化在肠型胃癌旁肠化及异型增生伴肠化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胃型胃癌旁肠化及胃炎伴肠化(P 均<0.01);肠型胃癌的 DBA 受体表达率及硫酸粘液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胃型胃癌(P 均<0.01);Ⅲ型肠化 DBA 受体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型肠化(P<0.05~0.01)。结论:Ⅲ型肠化与肠型胃癌关系密切,加强对Ⅲ型肠化的密切随访,对胃癌的早期发现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叶因子3(TFF3)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FF3在胃癌发生、发展、侵润以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FF3在60例胃癌组织、60例癌旁组织和60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FF3表达呈逐渐减弱趋势(p0.05),TFF3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胃癌组织中TFF3表达增高,其表达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叶因子的表达规律对判断胃癌恶化进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对胃镜活检标本228例进行检测,其中正常胃黏膜40例,肠上皮化生60例,不典型增生48例,胃癌80例。统计分析胃组织病变演化至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的过程中,三叶因子Ⅰ、Ⅱ、Ⅲ(TFF1、TFF2、TFF3)的阳性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正常胃黏膜演变成胃癌过程中,TFF1、TFF2的表达强度逐渐递减(P<0.05),TFF3的表达强度逐渐升高(P<0.05);TFF1、TFF2、T1FF3在弥漫型胃癌中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肠型胃癌(P<0.05);TFF1、TFF2在不同分化程度中的阳性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在不同TNM分期中无显著差异(P>0.05);TFF3在不同分化程度中的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TNM分期中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叶因子的表达能够客观反映正常胃黏膜演变成胃癌的恶化过程,对诊疗胃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测定三叶因子1(TFF1)蛋白在胃癌和胃溃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组织TFF1蛋白表达水平在胃癌及胃溃疡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56份胃黏膜标本取自18例正常对照者,25例胃溃疡和13例溃疡型胃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胃黏膜中TFF1蛋白的表达.结果 胃溃疡和溃疡旁组织、胃癌旁组织中TFF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和胃癌组织(均P<0.001),胃癌组织TFF1表达则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P<0.001);TFF1升高增加患者罹患胃溃疡风险(OR:1.365,95% CI 1.065~1.749,P<0.05); TFF1表达下调则增高患者罹患胃癌风险(OR:3.067,95% CI 1.391~6.757,P<0.01).结论 TFF1在胃黏膜保护、损伤修护具有一定的作用;TFF1蛋白在胃溃疡中高表达,而在胃癌中表达明显降低,检测TFF1蛋白表达有利于胃癌与胃溃疡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刘红英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58-59,65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三叶因子(TFF1)、环氧化酶(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并研究其与胃癌分化分期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TFF1、COX-2、VEGF的表达水平,比较其差异。并研究胃癌组织中的TFF1、COX-2、VEGF水平与病理类型、分化分期等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的TFF1表达率(41.67%)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100%),其COX-2灰度值[(195.42±19.53)]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216.46±18.57)],而VEGF阳性率(66.67%)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织(42.50%)。各病理类型间的TFF1、COX-2、VEGF水平无差异(P〉0.05),而高、中、低分化胃癌组织的TFF1、COX-2、VEGF水平也无差异(P〉0.05),各病理分期水平的TFF1、COX-2、VEGF水平有差异(P〈0.05)。分期水平越高,TFF1表达率及COX-2灰度值越低,而VEGF阳性率则越高。结论 TFF1、COX-2、VEGF水平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不同,并与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预示其与肿瘤的淋巴及血液转移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电针对应激大鼠胃黏膜肠三叶因子表达及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足阳明足少阳经(()对应激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学及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trefoilfactor,IT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胃经组、胆经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而模型组捆缚7d后造模,胃经组、胆经组须先捆缚及电针7d后再造模,造模采用水浸束缚10h。经相应处理后即取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测胃黏膜组织肠三叶因子基因(ITFmRNA)表达,同时检测胃黏膜损伤指数(UI),光镜下观察胃黏膜损伤程度及组织学变化。结果电针胃经组、胆经组与模型组的UI比较明显或极明显降低(P﹤0.05或0.01);电针胃经、胆经组较模型组ITFmRNA表达增高,胃经组较胆经组ITFmRNA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镜下见胃黏膜轻度充血水肿,偶见表层上皮小片状脱落及溃疡形成。结论电针足阳明足少阳经(对胃黏膜保护作用的不同,可能与肠三叶因子基因表达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8.
9.
肠道营养促进烧伤大鼠肠三叶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肠道营养对烧伤大鼠三叶因子(ITF)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随机分成伤前对照(C),静脉营养(PN)及肠道营养(EN)组。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检测了烧伤后大鼠肠组织中肠三叶因子(ITF)ITF mRNA的变化,并观察了两组大鼠肠道受损情况。正常大鼠小肠中ITF及ITF mRNA均有一定表达,它们主要分布于肠绒毛杯状细胞中。烧伤后肠道组织结构受损,ITF mRNA表达明显降低,肠杯状细胞分泌ITF的能力大幅下降,特别是ITF二聚体的含量远远低于伤前(P<0.01)。两组比较,尽管肠道营养不能逆转烧伤后ITF下降的趋势,但能明显抑制其下降幅度,同时EN组肠粘膜受损程度也明显低于PN组。结论 严重烧伤后肠粘膜结构受损的ITF合成下降的主要原因,与静脉营养相比肠道营养可减轻肠粘膜受损程度,降低ITF特别是ITF二聚体的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10.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消化道肿瘤,且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肿瘤细胞生长的无限性和浸润转移是肿瘤的重要特征,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的过程,而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浸润转移又受多种因子的调控.新近发现的组织芯片技术已成为肿瘤研究的重要工具[1],是将10~1000个不同个体的组织标本按预先设计或研究需要排列在一张固相载体(载玻片)上所形成的组织微阵列,具有高通量、快速、多样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三叶因子1表达与胃粘膜损伤及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三叶因子1在正常及病理条件下胃粘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FF1在胃粘膜损伤修复及胃癌抑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正常及不同病理条件下胃粘膜中TFF1的表达情况,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其阳性信号平均光密度值了解其表达情况。结果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TFF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多发/复合性溃疡患者TFF1表达高于单发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溃疡患者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炎患者与单一消化性溃疡患并表达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胃腺癌患者癌旁组织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而腺癌组织的表达强度则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呈正比、分化程度愈低,表达愈弱,低分化腺癌无阳性表达,中、高分化腺癌表达略低于正常粘膜、但二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食管鳞痛及癌旁组织均无阳性表达;各组男女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FF1在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中表达升高,且在多发/复合性溃疡中的表达较单发溃疡表达升高,即粘膜损伤越严重其表达越强,提示其在胃粘膜保护及促进上皮重建机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TFF1在癌旁组织中表达增强提示其可能与肿瘤抑制及分化机制有关,而在癌组织中表达减弱,且分化程度越低表达越弱可能与癌组织腺体及细胞破坏、TFF1的分泌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贲门癌癌旁组织及无症状人群贲门黏膜活检组织肠上皮化生(IM)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艾显蓝-雪夫(AB-PAS)和高铁二胺-艾显兰(HID-AB)黏液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河南贲门癌高发区70例贲门癌癌旁组织和320例无症状人群贲门黏膜活检组织中的IM进行检测.结果:贲门癌癌旁组织的IM检出率38.5%(27/70),高于无症状人群贲门黏膜活检组织中的IM检出率4.4%(14/320)(x2=71.394 5,P<0.01).贲门癌癌旁组织IM不完全型占92.6%(25/27),完全型IM占7.4%(2/27);无症状人群贲门黏膜的IM不完全型占7.1%(1/14),完全型IM占92.9%(13/14);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015 7,P<0.01).贲门癌旁组织的IM大肠型占59.2%(16/27),小肠型占40.8%(11/27);无症状人群贲门黏膜的IM小肠型占92.9%(13/14),大肠型占7.1%(1/14);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17 3,P<0.01).结论:IM可能是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癌前病变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不完全型和大肠型IM可能是贲门癌前病变的独特组织学类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肠化的局部型式及不同表型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用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评估68例胃癌和67例对照组胃镜下广泛活检标本的肠化,分析肠化在胃内分布的局部型式与胃癌发生的关系。结果: 肠化在胃内有四种型式分布:局灶型、幽门为主型、胃体型及弥漫型。结论: 不完全型肠化的出现与肠化的范围有关,从贲门到幽门沿胃弯的不同局部型式不完全肠化,胃癌发生比率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
贲门癌癌旁组织肠上皮化生检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贲门癌(GCA)癌旁肠上皮化生(IM)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特征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爱显蓝-雪夫试剂染色和高铁二胺-爱显蓝染色2种方法分析408例河南GCA高发区GCA癌旁组织IM的分布特征.结果:GCA癌旁IM的检出率为32%(130/408),Ⅰ、Ⅱ和Ⅲ型IM所占比例分别为65%、16%和19%,Ⅰ型多于其他2型(x2=86.146,P<0.05).IM伴不典型增生的比例(88%)高于伴慢性浅表性胃炎(13%)和慢性萎缩性胃炎(30%)(P<0.05).结论:GCA癌旁IM的发生率随癌前病变的加重逐渐升高,提示其可能是一种重要的GCA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5.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类型与胃癌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寻找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的肠上皮化生的类型,为胃癌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AB-PAS、HID-AB粘液组织化学方法,区别癌旁组织和背景膜组织伴有肠上皮化生的类型。结果①39例胃癌组织当中,癌旁伴有肠上皮化生的为31例,背景粘膜伴有肠上皮化生的为25例。②癌旁肠上皮化生的AB-PAS染色,100%阳性;HID-AB染色,87.1%阳性。背景粘膜肠上皮化性AB-PAS染色法100%阳性  相似文献   

16.
肠三叶因子与严重烧伤后肠道损伤及修复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肠三叶因子(ITF)在烧伤后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肠道损伤和修复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成伤前对照(C)、烧伤后(PBD)1、2、3、5及7d共6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检测了肠粘膜中ITF的动态变化,同时观察了血浆内毒素(LPS)水平、肠粘膜损伤指数及肠粘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烧伤后肠杯状细胞分泌ITF的能力下降,除伤后第1天ITF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三叶因子2(trefoil factor family 2,TFF2)在血清、胃液和胃黏膜组织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溃疡组(n=42)、盐水组(n=42)、正常组(n=6),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TFF2...  相似文献   

18.
胃粘膜肠化中凝集素受体的分布及其与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生物素标记的花生凝集素〈Biotin-PNA〉,菜豆凝集素〈Biotin-PHA〉及双花扁豆凝集素〈Biotin-DBA〉等3种凝集素对慢性胃炎伴肠化43例、胃癌癌旁肠化28例、正常胃粘膜10例,进行亲和组织化学法和粘液组织化学法研究。发现PHA、DBA受体在胃癌瘤旁肠化中阳性率明显高于胃炎伴肠化,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肠型肠化生中PHA及DBA受体阳性率均较小肠型肠化生高(P<0.05)。提示带有PHA、DBA受体的肠化与胃癌关系密切,应视为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9.
Cdx2和PTEN在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及肠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Cdx2及PTEN在胃粘膜病变中的表达。方法:以正常胃粘膜作为对照,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Cdx2和PTEN在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和肠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dx2在正常胃粘膜中没有表达,在肠上皮化生和肠型胃癌组织中明显增高,在肠型胃癌组织中Cdx2和PTEN水平显著低于肠上皮化生,两者表达模式相似。在不同类型肠化生中,小肠型肠化生Cdx2水平明显高于结肠型肠化生,而PTEN没有显著差异。结论:Cdx2为肠上皮化生的特异性标志物,并与PTEN在肠型胃癌的多步骤多阶段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而PTEN可能对Cdx2的表达起到正相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