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三叶因子3 (trefoil factor 3,TFF3)在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探讨H.pylori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dysplasia,Dys)各30例,胃癌(gastric cancer,GC)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FF3蛋白的表达.采用warthin-starry银染法及尿素酶试验检测胃黏膜H.pylori感染.结果 CSG、IM、Dys、GC组织中H.pylori感染的胃黏膜组织中,TFF3的表达高于无H.pylori感染的患者(P<0.05).结论 H.pylori感染可能通过上调TFF3的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胃癌(gastric cancer,GC)及不同胃黏膜组织中生存素(Survivin)基因的表达关系,为临床应用以生存素为靶点的胃癌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不同胃黏膜组织中Survivin.30例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31例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15例异型增生(Dysplasia,Dys).胃癌组织32例.结果:从CSG→CAG→ Dys→GC过程中,Survivin表达均呈递增趋势.CSG灰度值(57.64±4.44)、CAG灰度值(55.05±6.97)、Dys灰度值(48.59±4.16);GC灰度值(32.25±4.13).Survivin表达在CSG、CAG、Dys、GC之间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Survivin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在临床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方面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明显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基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及伴肠化、不典型增生病变的PCNA,EGFR变化的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SG 12例、CAG 21例、IM 20例、DYS 22例胃黏膜PCNA,EGFR的表达.结果 从CSG,CAG到IM,DYS,随胃黏膜病变的加重PCNA,EGFR表达递增,CSG与CAG组比较二者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二者在IM组比CSG,CAG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DYS组较IM组PCNALI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EGFR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胃黏膜病变加重伴肠化和不典型增生可能通过PCNA,EGFR的过度表达而促进细胞增殖和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胃癌变过程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凋亡基因Bcl-2表达、细胞凋亡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快速尿素酶法、W-S银染法和美蓝法联合检测6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5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52例肠化生(IM)、46例不典型增生(AH)、65例胃癌(GC)组织中Hp的感染,并采用免疫组化及TUNEL法分别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Hp感染率、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随着胃癌形成中病变恶性程度的加重而明显上升.Hp感染率CAG、IM、AH和AC组较CSG,GC组较CAG组均明显升高 (P<0.05);IM、AH、GC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SG组(P<0.01,P<0.05);GC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IM组(P<0.01);AH、GC组Hp阳性患者Bcl-2蛋白表达率均高于Hp阴性患者(P<0.05);IM、AH、GC组中Bcl-2阳性者凋亡指数均低于Bcl-2阴性者;Hp感染阳性胃癌患者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有明显关系,低未分化胃癌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胃癌(P<0.01).结论 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Hp感染可能通过逐渐上调Bcl-2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和分化发挥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环氧合酶-2(COX-2)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慢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间相关性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2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2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CAG+IM)、19例不典型增生(AH)及53例胃癌(GC)组织标本进行检测,观察COX-2与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COX-2及NF-κB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和NF-κB在胃癌中的高表达与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两者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γs=0.437,P<0 01).结论 COX-2及NF-κB两者相互协同参与胃癌形成的全过程,不仅是其早期事件,而且在胃癌发展晚期亦起重要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2, nuclear factor-kappaB in human chronic gastritis, atypical hyperplasia, gastric carinoma and to identif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X-2 and NF-κB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Methods Expression of COX-2 and iNOS protein was exa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28 cases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 23 cases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with intestinal metaplasia(CAG+IM), 19 cases atypical hyperplasia(AH) and 53 cases gastric carcinoma(GC) tissue.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when GC group compared with CSG, CAG+IM,separately. The expression of COX-2 and NF-κB protein in gastric carcinoma tissue was correlated with invasion deepth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P<0.05). The expression of COX-2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at of NF-κB(γs=0.437,P<0.01). Conclusions The overexpression of COX-2 and NF-κB might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gastric carcinoma in coordination.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三叶因子1(TFF1)和环氧合酶-2(COX-2)在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FF1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66例癌旁组织和66例胃癌组织中TFF1和COX-2的表达.结果 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胃癌组织中,TFF1表达呈逐渐减弱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OX-2的表达则呈逐渐上升趋势(P<0.01),两者呈负相关(r=-0.891,P<0.01).结论 COX-2的表达增加可抑制TFF1的表达,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最终导致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鼠胃黏膜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bcl-2基因表达及其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MNNG、10%NaCl及40%乙醇灌胃建立了大鼠胃黏膜癌变模型,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胃黏膜bcl-2 mRNA、蛋白表达,采用端粒微孔板杂交法检测胃黏膜端粒酶活性。结果 本造模方法在大鼠胃黏膜诱发出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肠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异型增生(dysplasia,Dys)、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GC)等病变。大鼠从正常胃黏膜发展到胃癌,bcl-2基因表达及端粒酶活性均逐渐增高,并且两者有高度的一致性(P<0.05)。结论 大鼠胃黏膜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癌基因bcl-2与端粒酶活性具有重要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胃癌(gastric cancer,GC)及不同胃黏膜组织中表皮生长受体(EGFR)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探讨胃癌形成过程中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以表皮生长受体靶点的胃癌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不同胃黏膜组织中EGFR。30例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31例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15例异型增生(Dysplasia,Dys),胃癌组织32例。结果:从CSG→CAG→Dys→GC过程中,EGFR表达均呈递增趋势。CSG灰度值(57.64±4.44)、CAG灰度值(55.05±6.97)、Dys灰度值(48.59±4.16);GC灰度值(32.25±4.13)。EGFR表达在CSG、CAG、Dys、GC之间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EGFR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在临床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方面EGFR阳性表达率明显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基因表达可作为在胃黏膜由浅表向萎缩、不典型增生和胃癌发展过程中的有用指标,且EGFR基因表达可判断胃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7,(3):290-293
目的:探讨同源盒转录因子CDX2及肝肠钙粘连蛋白CDH 17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选取CAG 42例、CAG伴IM 24例、癌旁IM 17例、胃癌组织50例,应用HE染色对IM及胃癌进行组织学分型,用免疫组化法观察CDX2、CDH17蛋白在上述各种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种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CAG组CDX2蛋白表达阳性率仅为4.80%,而CAG伴IM组、癌旁IM组和胃癌组分别为87.50%、76.47%和62.00%,CAG组显著低于胃癌组(P<0.01),CAG伴IM组显著高于胃癌组(P<0.05),癌旁IM组与胃癌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DX2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无关联,而与胃癌临床TNM分期、分化程度、Lauren分型及是否有浆膜浸润等有关联。CAG组CDH17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10%,而CAG伴IM组、癌旁IM组和胃癌组中分别为91.67%、70.59%和64.00%,呈逐渐下降趋势,CAG组显著低于胃癌组(P<0.01),CAG伴IM组显著高于胃癌组(P<0.01),癌旁IM组与胃癌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DH1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浸润深度等无关联,而与胃癌临床TNM分期、分化程度、Lauren分型及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等有关联。胃癌组织中CDX2与CDH17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P<0.01),IM中CDX2与CDH17蛋白表达也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CDX2可能诱导细胞分化、抑制胃癌的侵袭,CDH17高表达与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有关;CDX2与CDH17表达可能在IM发生、发展及胃癌进展、浸润转移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p53突变蛋白在伴有肠上皮化生(肠化生)的不同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探讨胃黏膜肠化生和抑癌基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HID/ABPH2.5/PAS染色及免疫组化技术对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30例胃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伴肠化生、28例早期胃癌伴癌旁肠化生和28例进展期胃癌伴癌旁肠化生进行肠化分型及p53突变蛋白表达检测.结果 不完全性结肠型肠化生在胃癌(早期、进展期)伴癌旁肠化生中所占的比率高;p53突变蛋白表达阳性率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胃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伴肠化生→癌伴癌旁肠化生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在四种胃黏膜病变中伴不完全性结肠型肠化生者p53突变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较高.结论 不完全性结肠型肠化生与胃癌关系密切,p53蛋白突变与细胞异型性和生物学行为改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活化诱导胞嘧啶核苷脱氨酶(AID)蛋白在肠型胃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探讨其在肠型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H.pylori的致癌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了AID蛋白在H.pylori阳性及阴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肠型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其与CDX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H.pylori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肠型胃癌组胃黏膜AID的表达率高于相应的H.pylori阴性组(P<0.05), 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肠型胃癌组胃黏膜AID的表达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表达率(P<0.05),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肠型胃癌组AID的表达与CDX2表达均呈正相关(r=0.310, P<0.05; r=0.324, P<0.05)。结论 H.pylori慢性感染能导致胃黏膜上皮AID的异常表达,AID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胃黏膜的肠化生及癌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HP感染与胃粘膜肠化中CDX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正常的胃粘膜8例、浅表性胃炎11例、萎缩性胃炎18例、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30例,应用Warthin-Starry硝酸银染色检测HP,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X2蛋白。结果 8例正常胃粘膜内未检测出HP,CDX2蛋白无表达。HP在萎缩性胃炎组和肠上皮化生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7.78%、63.33%,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组18.18%(P〈0.01,P〈0.05)。CDX2蛋白在浅表性胃炎组无表达,在肠上皮化生组的阳性率为83.33%,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组(P〈0.01)。CDX2蛋白在肠上皮化生组HP阳性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HP阴性者(P〈0.01)。结论 HP感染、CDX2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粘膜肠化有关,HP引起胃粘膜肠化的途径之一可能是启动CDX2基因的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叶因子的表达规律对判断胃癌恶化进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对胃镜活检标本228例进行检测,其中正常胃黏膜40例,肠上皮化生60例,不典型增生48例,胃癌80例。统计分析胃组织病变演化至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的过程中,三叶因子Ⅰ、Ⅱ、Ⅲ(TFF1、TFF2、TFF3)的阳性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正常胃黏膜演变成胃癌过程中,TFF1、TFF2的表达强度逐渐递减(P<0.05),TFF3的表达强度逐渐升高(P<0.05);TFF1、TFF2、T1FF3在弥漫型胃癌中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肠型胃癌(P<0.05);TFF1、TFF2在不同分化程度中的阳性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在不同TNM分期中无显著差异(P>0.05);TFF3在不同分化程度中的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TNM分期中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叶因子的表达能够客观反映正常胃黏膜演变成胃癌的恶化过程,对诊疗胃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iRNA-296的成熟体miR-296-5p和miR-296-3p在胃黏膜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胆汁酸对其的调控作用。方法 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182例患者石蜡包埋胃组织样本制成的组织芯片分为4组: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组、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组、异型增生(dysplasia,Dys)组。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各组miR-296-5p和miR-296-3p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鹅去氧胆酸(CDCA)刺激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细胞后miR-296-5p和miR-296-3p的表达水平。结果 miR-296-5p/3p在CSG与CAG组织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而在IM、Dys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降低。经CDCA刺激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细胞后,miR-296-5p和miR-296-3p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miR-296-5p/3p在IM及Dys病变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CSG中表达,胆汁酸抑制胃上皮细胞表达miR-296,这可能是胆汁酸诱导胃黏膜发生癌变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三叶因子1表达与胃粘膜损伤及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三叶因子1在正常及病理条件下胃粘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FF1在胃粘膜损伤修复及胃癌抑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正常及不同病理条件下胃粘膜中TFF1的表达情况,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其阳性信号平均光密度值了解其表达情况。结果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TFF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多发/复合性溃疡患者TFF1表达高于单发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溃疡患者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炎患者与单一消化性溃疡患并表达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胃腺癌患者癌旁组织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而腺癌组织的表达强度则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呈正比、分化程度愈低,表达愈弱,低分化腺癌无阳性表达,中、高分化腺癌表达略低于正常粘膜、但二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食管鳞痛及癌旁组织均无阳性表达;各组男女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FF1在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中表达升高,且在多发/复合性溃疡中的表达较单发溃疡表达升高,即粘膜损伤越严重其表达越强,提示其在胃粘膜保护及促进上皮重建机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TFF1在癌旁组织中表达增强提示其可能与肿瘤抑制及分化机制有关,而在癌组织中表达减弱,且分化程度越低表达越弱可能与癌组织腺体及细胞破坏、TFF1的分泌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测定三叶因子1在正常及病理条件下胃粘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FF1在胃粘膜损伤修复及胃癌抑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正常及不同病理条件下胃粘膜中TFF1的表达情况,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其阳性信号平均光密度值了解其表达情况。结果 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TFF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多发/复合性溃疡患者TFF1表达高于单发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溃疡患者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炎患者与单一消化性溃疡患者表达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胃腺癌患者癌旁组织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而腺癌组织的表达强度则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呈正比,分化程度愈低,表达愈弱,低分化腺癌无阳性表达,中、高分化腺癌表达略低于正常粘膜,但二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均无阳性表达;各组男女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TFF1在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中表达升高,且在多发/复合性溃疡中的表达较单发溃疡表达升高,即粘膜损伤越严重其表达越强,提示其在胃粘膜保护及促进上皮重建机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TFF1在癌旁组织中表达增强提示其可能与肿瘤抑制及分化机制有关,而在癌组织中表达减弱,且分化程度越低表达越弱可能与癌组织腺体及细胞破坏、TFF1的分泌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7.
凌贤龙  房殿春 《重庆医学》2003,32(9):1129-1131
目的 探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线粒体DNA核内整合与bcl 2和bax基因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线粒体DNA核内整合 ;RT PCR方法检测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bcl 2和bax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胃粘膜肠化 (5 3.3% )和异型增生 (70 % )组bcl 2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组 (10 % ) (P <0 .0 5 ) ,而慢性萎缩性胃炎 (5 0 % )和胃癌 (30 % )组bcl 2mRNA表达阳性率与浅表性胃炎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胃粘膜异型增生组bcl 2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胃癌组 (P <0 .0 5 )。异型增生组baxmRNA表达阳性率 (6 0 % )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组 (P <0 .0 5 ) ,而萎缩性胃炎(5 0 % )、肠化 (4 6 .7% )和胃癌 (33.3% )组baxmRNA表达阳性率与浅表性胃炎组 (10 % )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Hp感染组胃粘膜bcl 2和baxmRNA表达阳性显著高于非Hp感染者 (P <0 .0 5 ) ;bcl 2和baxmRNA表达与HpCagA基因表达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P >0 .0 5 )。mtMSI(+)组bcl 2和baxmRNA表达阳性率与mtMSI(- )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线粒体DNA核内整合可能在部分胃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线粒体DNA核内整合与bcl 2和baxmRNA的表达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施义方  张岳灿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6):268-270,T001
目的 研究突变型 p5 3、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胃黏膜良、恶性病变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对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不典型增生 (GED)及胃癌 (GCA)共 115例胃镜活检标本进行突变型 p5 3、PCNA和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检测。 结果 突变型p5 3在CSG及CAG表达均为阴性 ,在GED表达阳性 2 4% ,在GCA表达阳性 5 5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PCNA反映细胞增殖活性 ,在CSG、CAG、GED、GCA的表达有显著递增性 (P <0 .0 5 )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CSG检出率为 36 %、CAG为 48% ,GED为 72、GCA为 80 % ,与 2 0例正常胃黏膜Hp检测率 2 0 %作对照 ,除了CSG外 ,其余几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Hp感染与PCNA表达强级 (阳性细胞 >5 0 % ) ,与 p5 3阳性病例均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1)。  结论 突变型 p5 3、PCNA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Hp感染对胃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可能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Runx3蛋白在胃粘膜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检测,探讨胃粘膜不同病变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的情况。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178例胃癌高危人群胃粘膜活检标本及63例胃癌组织标本中Runx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178例胃粘膜组织中,Runx3蛋白在102例浅表性胃炎(CSG)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1.37%,在76例萎缩性胃炎(CAG)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37%,在伴有肠化生(IM)的60例中的阳性率为61.67%,在伴有异型增生(DYS)的9例中阳性表达率为55.55%,在胃癌(GC)中的表达率为41.26%。在CSG中的表达率最高,在胃癌表达率最低。2在63例胃癌中,Runx3蛋白在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中表达率分别是55.56%、40.00%、27.78%。结论:Runx3蛋白在慢性胃炎和伴肠化生中的表达较胃癌中高。说明Runx3蛋白参与胃癌的发生过程,可能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关键性基因。  相似文献   

20.
张勇  蒋明德  徐辉  陈虹彬  曾维政  王钊 《四川医学》2001,22(12):1097-1098
目的了解胃癌前病变组织Hp感染状况.方法采用美蓝染色检测12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8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73例肠上皮化生(IM)、32例不典型增生(Dys)胃粘膜Hp感染状况.观察胃粘膜炎症反应程度.结果Hp感染率在CAG(65.9%)、IM(63.0%)、Dys(62.5%)组显著高于CSG(42.1%)组(P<0.05;P<0.01,P<0.01)轻度及中度CAG(78.9%,70.4%)显著高于重度CAG组(39.1%)(I<0.01,P<0.05);轻度及中度IM(80%,69.6%)显著高于重度IM组(30%)(P<0.01).胃粘膜单个核细胞、分叶核细胞浸润程度Hp阳性组较Hp阴性组显著增多(I<0.01).结论Hp感染引起胃粘膜炎症反应,在胃癌前病变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胃粘膜萎缩和肠化的加重.Hp难于生存,其致病性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