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者对45例感染性休克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病人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进行了系统观察,发现在感染性休克病程早期所有病人的血液动力学均为高动力状态。随着病程的进展,感染性休克无多脏器衰竭(NMOF)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病程第3天恢复正常范围,全部存活。而并发MOF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呈持续高动力状态,均死于MOF。作者认为维持血流动力学持续高动力状态不一定能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生存率,在此时预示感染性休克常伴有或即将发生MOF,病死率极高。为此在感染性休克早期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维持血流动力学和氧输送在相应水平,预防MOF的发生,无疑是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的最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肿瘤坏死因子在感染性休克心脏损伤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性休克是各种感染性病原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并发组织灌注不足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主要特征是体内重要器官的低灌流状态,使机体细胞无法维持正常的营养代谢和功能,临床上表现为低血压、血管损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3.
<正>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或称脓毒性休克,是由严重感染导致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机体内引起微循环障碍及细胞与器官代谢和功能损害的全身反应性综合征,同时出现了组织低灌注及器官功能障碍~([1])。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感染性休克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感染性休克致AKI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研究显示感染性休克患者AKI的发病率高达51%66.9%~([2-4]),而不同  相似文献   

4.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早期的集束化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是以全身性感染导致器官功能损害为特征的复杂临床综合征,病死率高达30%~70%。严重感染是指全身性感染合并器官功能衰竭,其中合并循环功能衰竭称为感染性休克。面对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挑战,代表11个国际组织的各国危重病、呼吸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专家组成委员会,就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达成共识,于2004年制订了《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共提出46条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5.
1概述充分的组织氧合是保证危重症患者器官功能、组织修复及生命的必要条件问」.在多脏器功能衰竭早期,机体呈高代谢状态,氧需求量增加,氧张力计测定胃粘膜pH值以反映机体组织氧合状况是目前临床急救中重要监测手段之一.在多股衰(M~)发生发展过程中,微循环障碍,呼吸功能损伤等均可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进而使细胞损伤、死亡,最终出现脏器功能衰竭[2].MOS的发生发展多是从轻到重,脏器功能以受损到完全衰竭不能截然划分的病理过程.对MOSF的诊断,不仅在于识别其“衰”,更重要的是辨认脏衰是否属早期,以便及早治疗,阻断…  相似文献   

6.
正毒蕈是指不能食用的大型有毒真菌。目前我国发现150余种,其中毒性很强的有10余种,剧毒蕈主要是毒伞、白毒伞、鹿花菌等。中毒后无特效解毒药,病死率高。毒蕈服用少量即可产生明显中毒症状,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而老年人因为年龄因素,可能同时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当发生急性中毒发生时,机体对毒物代谢能力差,可加重原有器官衰竭的情况,病情较重。现将我科救治的老年患者毒蕈中毒致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脏器功能衰竭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及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326例急性肌梗死病人被分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组和非脏器功能衰竭组,比较两组的病死率;84例溶栓治疗被分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组和非多脏器功能衰竭组,比较两组再通率和年龄。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伴多脏器功能衰竭患病死率明显高于非多脏器功能衰竭(P<0.01),多脏器功能衰竭使溶栓成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积极地预防与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 可提高溶栓成功率,有效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重症急性胰腺炎33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娆仙 《山东医药》2010,50(19):9-9
急性胰腺炎预后差,病死率高。2003年12月-2008年11月,我们共收治3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年龄29—88岁),经积极抢救、合理治疗、严密监护、精心护理痊愈30例,死亡3例(多脏器衰竭2例,感染性休克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较罕见,它是由于妊娠期脂类代谢紊乱所致,起病急,变化快,母婴预后差,并可出现早产、死胎,我院于2001年10月收治l例妊娠期脂肪肝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重症肺炎是呼吸科和重症医学科常见的一种危重症,该病进展迅速,其并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sesponse syndrome,SIRS)、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病死率为23%~47%[1]。及时充分的液体复苏是重症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肺炎的抗炎辅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肺炎仍是各种感染导致死亡的主要病因.据统计,普通病房与ICU中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病死率分别为5.1%和36.5%,其主要原因为重症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不仅是致病菌的作用,还有机体免疫过程中引起的炎症瀑布效应.目前研究结果显示,现有的抗感染治疗不能进一步降低重症肺炎的病死率.因此,如何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积极探索其他辅助治疗方法,降低重症肺炎的病死率,已成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急诊内镜治疗高龄重症急性胆管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症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 type,ACST)多因急性胆管梗阻继发严重感染,起病急骤,发展迅猛,尤其是老年人,极易发生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常需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但手术创伤大,老年患者体质差,病死率高达20%~40%.我们近年来急诊内镜治疗高龄ACST48例,与常规手术治疗的46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其主要病生理变化包括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障碍及细胞代谢和器官功能紊乱。临床特征包括: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细速、呼吸急促或发绀、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血压降低、脉压小及尿少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4.
感染性休克常见的并发症为心功能不全,其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甚至还会导致患者死亡,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状。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配合氧代谢检测及血流动力学检测的广泛应用,给予休克患者改善组织灌注及输液复苏等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早期发现及治疗,在疾病的进展及预后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91~2001年ICU严重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严重感染的病死率和病死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1991~2001年的383例严重感染患者,计算逐年病死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严重感染患者病死危险因素。结果1991~2001年间,严重感染总病死率46%(176/383),11年间逐年病死率无显著变化(P=0.458)。13个因素参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严重感染病死危险因素有合并器官功能衰竭数目、免疫功能受累、低白蛋白(<35g/L)和接受有创性检查和治疗。严重感染患者合并器官功能衰竭的数目增多,病死率明显增加,合并2个器官衰竭者病死的相对危险度为3.748,3个器官衰竭者为9.663,而合并≥4个器官功能衰竭者病死的相对危险度高达28.810。从器官功能衰竭的分布来看,严重感染患者最常合并循环衰竭(62.9%)和呼吸衰竭(56.9%),而顽固的感染性休克是严重感染患者最主要的直接病死原因(39.8%)。结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严重感染的病死率依然很高,探寻严重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积极调控炎症反应,在炎症反应早期及时阻断炎症反应过程,防止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降低严重感染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休克以氧供与氧耗失衡或氧利用障碍为特征,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目标是改善组织氧供.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是反映全身氧输送、氧代谢的良好指标.感染性休克治疗的国际指南中要求,对于严重脓毒症、严重感染性休克的早期集束化治理目标包括提高中心静脉氧饱和度至>70%[1]. ScvO2的过度升高能够反映氧摄取的障碍,因此猜测,人住ICU的重症感染性休克病人,其过高的ScvO2可能会和死亡率相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ICU近2年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ScvO2,探讨过高的ScvO2与死亡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内科》2019,(6)
目的探讨影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肺炎患者预后的因素,以便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MRSA感染肺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合并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敏感抗生素治疗情况以及合并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选取单因素分析中有差异性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患者死亡作为因变量,对影响MRSA感染肺炎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研究患者共96例,其中院内死亡39例,治疗后出院患者57例。死亡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神志异常,感染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生存组,入院时肺炎严重指数评分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肺炎严重指数评分、降钙素原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并发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影响MRSA感染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炎严重指数评分及降钙素原水平高以及治疗过程中并发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影响MRSA感染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对具有上述特征的患者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宜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防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8.
<正>感染性休克[1]是指侵入血液循环的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等,激活宿主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内源性炎症介质,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进一步作用于机体各个器官、系统,造成组织、细胞破坏,代谢紊乱,甚至多个脏器功能衰竭,导致以休克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感染性休克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的综合结果,发病机制复杂,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微循环障碍学说,为休克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多  相似文献   

19.
韦金华 《内科》2008,3(6):975-976
感染性休克是因感染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的循环功能衰竭综合征。晚期老年性痴呆病人因长期卧床,体弱多病,失语,不能正确表达病情,一旦出现急性感染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现将我科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23例老年晚期老年性痴呆并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百草枯对人体毒性极强,病死率高,无特效解毒药,发病特征是多脏器损伤和衰竭,最常见为肾、肝和肺损伤,死亡主要原因是呼吸衰竭.瘦素(leptin)是细胞因子样激素,大量的研究显示瘦素在代谢调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参与调节代谢和神经内分泌功能[1].本文通过观察老年与非老年人百草枯中毒后体内瘦素表达水平,探讨百草枯中毒及中毒后的多脏器衰竭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