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89例肺癌骨转移患者核素全身骨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  王朝晖  李滢 《安徽医学》2011,32(12):2056-2057
目的 探讨肺癌骨转移患者核素全身骨显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行核素全身骨显像分析的肺癌骨转移患者189例为研究对象,分析骨转移部位、发生率与肺癌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肺腺癌骨转移发生率较其他类型多;骨转移部位以胸部、中轴骨为主.结论 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核素全身骨显像分析可以准确判断骨转移的部位和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  相似文献   

2.
<正> 使用~(99m)TC-MDP(亚甲基二膦酸盐)对65例肺癌患者进行全身骨骼核素显像,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65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癌。其中男性50例,女性15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61岁。 使用日本东芝GCA—PolA/HGSPECT,低能高分辨准置器,矩阵256×1024。静脉注入~(99m)TC—MDP25mci后3—4小时,按常规作前位及后位全身骨显像。2.结果 65例显像结果 骨转移率73.8%(48/65),正常26.1%(17/65)。骨转移患者中单发占10.4%(5/48),多发占89.5%(43/48)。骨转移部位:<1>胸部为66.6%(32/48),其中肋骨为62.5%(30/48)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身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及对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206例肺癌患者静脉注射99mTc-MDP,2-5h后行全身骨显像.结果 206例肺癌患者中骨转移102例,发生率为49.5%.其中肺腺癌的骨转移发生率为55.8%,肺鳞癌为37.2%,两者骨转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转移的部位胸部多见,其次为脊柱、骨盆、四肢和颅骨.结论 全身骨显像灵敏度高,适于对肺癌骨转移瘤进行筛查;肺腺癌较鳞癌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的部位以胸部为多.  相似文献   

4.
核素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青  胡云  张莉  苏红媛  叶恒光 《重庆医学》2005,34(8):1136-1136,1138
目的分析肺癌骨转移特点,评估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对570例肺癌患者静脉注射99mTc-MDP,3~4h后行全身静态骨显像.结果 570例肺癌患者中381例骨显像阳性,占66.8%;其中12例(3.1%)经随访及X线、MRI多次检查证实为假阳性.多发病灶者272例,占骨转移的74.3%;骨转移病灶分布,肋骨293例,脊椎骨280例,盆骨86例,其他胸骨、肩胛骨、颅骨、四肢骨等.不同病理类型分析,腺癌阳性率最高(70.2%),鳞癌最低(51.6%).结论肺癌骨转移以多发性病灶为主,骨转移部位以肋骨、脊椎骨多见;腺癌易发生骨转移.对单个肋骨阳性患者应密切随访,定期复查.骨显像对肺癌临床分期、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常在疾病早期就有骨骼的转移 ,早期发现骨转移对这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案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 ,与常规X线检查方法比较 ,能更早地显示病变存在[1] 。本文就 4 3例肺癌患者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价值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4 3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男 35例 ,女 8例。年龄 36~ 80岁 ,平均 58 0岁。以上患者根据不同情况行痰脱落细胞检查、X线下经皮肺穿刺及术后病理确诊为肺癌。1 2 方法采用以色列Elscint公司SPECT仪 ,配以低能高分辨准直器。静脉…  相似文献   

6.
7.
256例肺癌骨转移核素骨显像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256例肺癌患者常规进行全身及局部骨显像,结合临床判断有无骨转移并统计转移的部位及病灶数目。结果:256例中,骨转移发生率为41.4%;周围型肺癌发生骨转移的概率高于中央型肺癌;各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发生骨转移的概率以肺腺癌为最高,达53.7%;部位以脊柱和肋骨为最多见,其次为骨盆、四肢骨、颅骨等。认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首选检测方法,其结果对肺癌患者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的评价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部分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易产生骨转移,往往无骨痛症状时就已有转移。恶性肿瘤病人有无骨转移对疾病分期、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至关重要。但有许多骨转移不一定在X线片上表现出来。在肺癌的尸检中,骨转移的发生率为21.3%-32.5%。核素骨显像能早期诊断骨转移,被认为是诊断骨转移最灵敏的方法。我们对自2003年3月-2004年6月185例确诊为肺癌患者的骨显像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54例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衍能 《右江医学》2005,33(3):295-295
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最易产生骨转移。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比CT、X线及核磁共振检测提早3~6个月发现骨转移病灶,是发现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首选检测方法。我们自1998年元月~2004年8月对154例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肺癌患者的骨显像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核素骨显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1994年1月至1997年1月59例前列腺癌核素骨显像检查结果,分析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部位,伴随症状,骨转移的分级,及其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关系。资料显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程度与PSA间有显著相关(P〈0.01)。核素骨显像简便,安全和灵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154例肺癌术前核素骨显像,了解其有否骨转移,从而根据转移情况重新制定治疗方案;方法154例肺癌术前一周左右静注99mTC-MDP 740MBq~925MBq后3h行全身骨核素显像结果154例肺癌中39例骨显像阳性,占25.3%,伪阳性7例,占4.5%,其中多处骨转移灶(5处病灶以上)3例,占阳性数的33.3%;结论用核素骨显像来区分术前是否有骨转移,以便尽早采用综合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121例转移性骨肿瘤全身骨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以观察骨转移的特点及转移部位。方法:对121例骨转移患者行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结果:121例中,单发转移者15例(12.4%),多发转移者105例(87.6%),骨转移灶的分布以脊柱最常见(31%),其次是肋骨(25.6%),骨盆(15.6%),颅骨(9.3%),胸骨(8.8%),肩胛骨(6.2%),四肢骨(3.4%),骨转移灶的放射性分布表现为增高和减低或缺损,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恶性肿瘤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诊断早期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6例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99mTc-MDP骨显像,对骨转移的部位、数量与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60.22%,骨转移灶的分布以胸部骨最多见(43.11%),其次脊柱(26.48%)和骨盆(19.16%),四肢骨(9.02%)和颅骨等其他骨骼(2.23%)最少。肺腺癌较其他类型肺癌更易发生骨转移。结论肺癌骨转移发生率较高,全身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的诊断有价值,应作为肺癌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4.
核素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随访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对97例肿瘤患者静脉注射99Tcm-MDP925MBq~1110MBq行271人次SPECT全身骨显像,观察转移瘤在全身骨骼的放射性分布情况并对结果分析。结果:在接受2次~9次骨显像随访的恶性肿瘤患者中,最终发现49例骨转移瘤,占50.5%。第1次、2次、3次被确诊为骨转移瘤分别为23例(23.7%);16例(16.5%);7例(7.2%);第4次~6次被确诊骨转移瘤各有1例(1.03%)。结论:肿瘤病人核素骨显像的定期随访,对骨转移的早期发现、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效果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肺癌患者SPECT全身骨显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宁夏医学杂志》1995,17(6):326-327
本文报告了4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SPECT全身骨显像的结果,对肺癌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肺癌骨转移发生率82.2%(37/45),多发性转移36例;骨转移的部位以肋骨为多见,其次是脊柱、骨盆、四肢;骨显像探测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高于X线(28.9%)。肺癌患者应常规作全身骨显像,这对肺癌的分期和治疗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索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 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对6 0例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进行全身骨显像探测及分析骨转移灶,并同时进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放射免疫测定。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骨转移灶的状态根据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①减少或消失;②保持稳定状态;③出现或增多,常伴有相应的血清PSA变化。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可直观地监测骨转移灶的变化,可协同血清PSA共同作为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应用核素骨显像技术对66例肺癌患者进行检查,并结合X线片、CT、癌胚抗原(CEA)、碱性磷酸酶(ALP)等项检查,探讨核素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其灵敏度96.2%、特异性87.5%,明显优于X线片,可作为首选方法,且对临床分期Ⅲ期以上、CEA升高原因不明的肺癌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术后患者行全身核素骨显像,以观察骨转移的发生率及转移部位。方法:对12 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进行骨显像,显像剂为99m TC- MDP。结果:112 0例乳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示转移者4 9例,阳性率为4 0 .8% ;2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中以低分化腺癌骨转移最高,与其他病理类型骨转移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3术前发生腋淋巴结转移者有5 8.8%骨显像阳性,与术前未发生腋淋巴结转移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4乳腺癌转移部位以肋骨为最多见(33.6 % ) ,其次为脊柱(2 0 .5 % )。结论:乳腺癌患者检查骨显像对乳腺癌的预后评估及不同病理类型的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诊断肺癌骨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确诊的肺癌患者分别采用CT诊断、MRI诊断、99Tcm-MDP SPECT和18F-FDG PET/CT显像诊断检查是否发生骨转移,对各法诊断所得数据录入SPSS 17.0进行ROC曲线分析,以肺癌骨转移的诊断灵敏度、误诊率和漏诊率为衡量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CT、MRI和99Tcm-MDP SPECT误诊率比较,18F-FDG PET/CT误诊率显著降低(P<0.05);与CT和MRI漏诊率比较,18F-FDG PET/CT漏诊率显著降低(P<0.05)。表明,18F-FDG PET/CT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灵敏度与其他方法无显著性差异、误诊率显著降低、漏诊率明显低于CT和MRI。经过ROC分析,CT、MRI、99Tcm-MDP SPECT、18F-FDG PET/CTROC的曲线均位于机会线之上,18F-FDG PET/CTROC与其他方法曲线下面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是一种非侵入性、安全的显像方法,在肺癌及其骨转移灶的诊断和探测上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黄红  周仲佑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4):3576-3578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与X线平片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意义。方法:对59例前列腺癌患者静脉注射99Tcm-MDP 925 MBq~1 110 MBq行SPECT全身骨显像和X线平片检查,观察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并与X线检查对比分析。结果:骨显像发现30例骨转移瘤,阳性率90.9%。其中无骨痛患者发生骨转移14例,占46.7%。4例为单发转移,占13.3%。26例为多发转移,占86.7%。X线发现21例,阳性率63.6%。二者符合率为66.7%。结论:核素骨显像有早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灶的价值。两种方法结合应用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有互补作用,可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