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相反理论的历史衍化和认识、现代中药配伍禁忌研究特点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十八反"结构形式上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的特点。"十八反"一方面表现出配伍产生毒性和干扰中药效应发挥方向实质效果,另一方面又存在一定病证条件、一定配伍环境影响下、反与不反的呼应和冲突。"十八反"研究过程反映了中药配伍禁忌的认识和发展,"十八反"结构形式的研究模式有别于化药等禁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需要从中药配伍禁忌的认识理念和视角出发,建立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毒性-效应并重的配伍禁忌研究模式,从而揭示中药配伍禁忌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对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同琴  郭秋红 《陕西中医》2003,24(3):262-264
凡从事中医药工作者 ,无人不知中药配伍禁忌中的十八反、十九畏。十八反、十九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今临床医家把其中的药物均视作配伍禁忌。从古本草到近代的药典、专业书、教材等均注明不能同用。认为用后则产生毒性反应或拮抗药效。然而古今医家成功的运用反、畏药的例证也代有所传。对这样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近千年来由于没有一个较权威的定论 ,一直困扰着人们 ,给教学、科研、制药、临床、法律咨询等均带来理论上的很大困难。近代学者也从不同角度 ,不同方法进行过研究 ,但均无可信的定论。为了解决此问题 ,我们认为十分…  相似文献   

3.
浅谈“十八反、十九畏”中药配伍禁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古书上十八反、十九畏的记载,是中药配伍禁忌的经验总结。现在看来有其合理性,也有其片面性。如何用现代技术与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是人们探讨的课题,作者仅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1从生药之科属上来分析平时常见的有毒药用植物分布科属情况大体...  相似文献   

4.
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历史沿革与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今临床医家把十八反的药物视作配伍禁忌,认为合用后会致毒增毒,然而成功运用反药的例证也代有所传。本文通过对中药十八反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在方剂中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发现藜芦组方剂应用在宋元时期达到最高,而甘草和乌头组方剂则是在明清时期最多,3组方剂在民国时期和现代应用均较快下降;并且外用方的比例偏高,方剂药味数有增多的趋势,主要集中在8~9味。本文认为十八反配伍与毒性药材密切相关,是有条件的中药配伍禁忌,如不同的生理病理条件,配比剂量的变化,不同的给药途径,与其它药物配伍使用;其配伍致毒/增毒机理的阐明将为保障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并有助于推动中药药性理论和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也将为其他禁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范欣生 《中医杂志》2015,(5):361-365
随着"十八反"为代表的配伍禁忌研究逐渐深入,对中药配伍禁忌的内涵、毒-效作用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尤其是以典型相反关系可能涉及的致毒、增毒、减效、降效综合评价,客观地反映了七情相反的复杂关系。深入探析中药配伍禁忌历史衍化中相反配伍危害特点的论述和规避反药合用的方法,尤其是相反配伍"潜害"的认识,阐述其来源与发展,剖析潜害的多层面特点,以及潜害与趋利避害关系,不仅对现今评鉴"十八反"配伍禁忌机理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而且对中药配伍禁忌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相反禁忌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汉 《山西中医》1991,7(3):41-42
十八反、十九畏药禁忌配伍,一直为绳医药者之法。尽管用于临床,但质疑、否定者不乏其人,至今其真伪弃存尚未定论。笔者从其历史、出处、原因、临床资料和本人亲自实践等方面做一粗浅探讨。反、畏禁忌溯源于《本经》。十八反的名称最早见于《蜀本草》,宋金李东垣撰歌,流传至今。十九畏始提于金元,成歌于明,刘纯《医经小学》。此外其它药书大略统计相反、畏禁忌的药物还有近200种。如归畏菖蒲,海藻、生姜、远志畏蛴螬,大葱反白蜜  相似文献   

7.
浅析中药配伍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析中药配伍禁忌的历史源流和现代实验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及现代文献关于配伍禁忌的记载,对"十八反"和"十九畏"的合理性进行探讨。结果:中药配伍禁忌有清晰的历史背景和现代研究基础,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结论:凡属于十八反、十九畏的药对,若无充分依据和应用经验,临床不宜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8.
9.
中药的配伍禁忌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有比较具体的药物配伍应用规则,明确指出“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可见古人对药物配伍的认识非常深刻。经验证明,植物的根、茎、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药配伍已经成为了当前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学科问题之一,不论是当前的文献资料、实验研究或者是临床观察上都未能获得一致的结论,从深层次解释中药配伍的禁忌可建立符合现代化医学的规范标准和表征方式,从临床上进行用药安全指导,这也成为了当前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所以研究中药配伍禁忌的源流变迁以及研究禁忌方面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值得思考,本文将从辩证的方法来研究中药禁忌的科学内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中药方剂配伍是一个复杂的组分系统,蕴含着丰富的配伍信息。将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中药复方配伍的研究,对促进方药配伍优化筛选,提高药效及促进我国中药事业走向现代化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数理统计方法作为定量化分析与推断数据资料、探究事物内在规律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定性定量地揭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内涵。该文就数理统计方法在中药复方配伍研究中的应用,从方药配伍剂量优化、复方配伍的药效和化学成分变化规律、中药配伍禁忌规律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揭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机制和内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安全性及有效性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前提及首要目标。中药配伍及配伍禁忌研究与中药安全及有效性密切相关,是中药临床应用需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中药临床应用出现诸多问题,使中药监管体系面临挑战,监管科学的兴起为促进中药合理用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聚焦中药配伍理论的传统阐释与现代机制的研究进展,围绕效应成分的相互作用,从中药体外效应成分相互作用、体内药动学相互作用和体内生物效应相互作用3个方面对中药配伍及配伍禁忌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同时,总结中药临床应用常见问题并提出监管建议,以期为促进中药临床合理、安全用药和改善监管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由于居民自我诊疗意识的增强,家庭常备药品以备不时之需的情况已经十分常见。随着中医药知识科普工作的开展,相较于西药,居民家庭常备中药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为了解居民家庭中药常备情况,研究通过预试验和封闭式调查问卷2种方法对北京朝阳区居民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排除了有医学背景的居民,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其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并为相关部门进行中药科普工作和推动中药市场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化学药物存在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中药也必然存在同样的问题,但是中药是多成分的集合体,其剂型设计必须符合中药的特点才能够改善中药的吸收利用。传统中药剂型以丸、散、膏、丹、汤为主,存在服药量大,疗效差等问题;随着中药现代化的进程,在中药新型制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却不能使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制剂理论有机融合,中药制剂的开发必然要考虑到中药的特点。该文从中药多组分的角度出发,采用多元化制剂技术,建立了中药多元释药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中药与日本汉方药原植物的差异比较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依据 2000年版《中国药典》和第十四改《正日本药局方》收载植物类生药品种 ,列表比较了中药与日本汉方药原植物的差异 ,并对产生差异的现象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周围神经损伤是外科中很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常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将断裂神经缝合,再佐以辅助疗法促进神经再生来治疗.辅助药物中常见的西药有各种神经营养因子,但其固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中医学将周围神经损伤归为痿证和痹证,认为其病因是经脉瘀阻、气血亏虚、筋骨不用等,故常用中药为补气、活血、通络药,单味药有丹参、黄芪、淫羊藿等;中药提取物有银杏叶、鹿茸、牛膝等.作者对这些中药及提取物的研究作一综述,以备进一步研究及开发.  相似文献   

17.
ICP-MS法测定4种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4种中药材中砷、汞、铅、镉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以In作为内标,补偿基体效应,采用ICP-MS同时测定上述4种元素。结果:对于所测元素,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9 2,回收率为97.5%~108.0%,RSD<11.6%。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优点,可用于质量控制,并为不同产地不同种类的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测定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肺纤维化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肺组织紊乱,以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为特征。肺纤维化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大,但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十分必要。近年来文献报道了许多天然产物具有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本文对中药有效成分治疗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中西药联合应用在临床方面日渐普遍,并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合理的中西药联用可以取长补短,提高疗效,显示出了中西药联用的最大优势,然而并非所有的中药与化学药联合应用都可以达到该目的。为探讨中西药联合用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及存在的安全问题,总结中西药联合用药的不合理配伍及存在的风险,探讨配伍禁忌出现的原因,有效的规避用药不当带来的风险,保障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20.
赵丽梅  谭宁华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0):3012-3016
源于中药的天然产物是新药发现的重要源泉,中药化学成分深入认识是中药新药创制的基础和关键,因此中药化学成分库(实物库和数据库)的建设对中药现代化和创新药物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对我国近年来中药化学成分库建设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拥有一个高储量、高品质、综合、规范、共享的中药化学成分实物库和数据库,并将其与质量控制和活性筛选评价等系统结合,意义重大,还提出承担的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中药化学成分库"(eCL-TCMs)建设的思路,以期对国内中药化学成分库的研究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