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亚非  王雪  毕宇安  王振中  萧伟  李萍 《中草药》2013,44(22):3162-3169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QAMS)法测定热毒宁注射液中9种成分的分析方法,并与外标法进行比较,评价QAMS法用于热毒宁注射液质量控制的技术适应性和应用可行性。方法 以热毒宁注射液为研究对象,以绿原酸、异绿原酸A和栀子苷为内参物,建立绿原酸与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间的相对校正因子(f),异绿原酸A与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间的f,栀子苷与断氧化马钱子苷间的f,比较该方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的差异,并对该方法进行再验证。结果 热毒宁注射液中各成分的f分别为f绿原酸/新绿原酸=0.965、f绿原酸/隐绿原酸=0.991、f绿原酸/咖啡酸=0.555、f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1.283、f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1.129、f栀子苷/断氧化马钱子苷=1.030。QAMS法的计算结果与外标法的实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再验证结果也无显著性差异,实验所得的f可信。结论 QAMS可以作为一种简便准确的质量评价模式用于热毒宁注射液多种成分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热毒宁注射液中栀子苷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栀子苷在水溶液及热毒宁注射液(栀子、青蒿、金银花等)中,于不同pH、温度环境下的降解规律。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栀子苷在不同pH(1~13)、温度(60,70,80,90℃)中的变化,以化学动力学方法计算其降解动力学参数。结果栀子苷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速率随pH及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根据Arrhenius方程,计算得到实验条件下栀子苷在水溶液中及热毒宁注射液中的降解活化能(Ea)分别为128.08 kJ/mol,79.19 kJ/mol。结论栀子苷对强碱及高温比较敏感,提示热毒宁注射液生产工艺应在低温和近中性pH值溶剂中生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同时测定热毒宁注射液中有机酸类(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和环烯醚萜苷类(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断氧化马钱子苷)两类活性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以绿原酸为参照物测定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相对校正因子(f),以栀子苷为参照物测定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断氧化马钱子苷的相对校正因子(f)。通过f计算热毒宁注射液中9种成分的含量并进行验证,比较该法与外标法(ESM)测得活性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法测得热毒宁注射液的9种成分含量间无显著性差异,RSD 5%。结论一测多评法可快速、准确、可靠的用于热毒宁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热毒宁吸入粉雾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实验对热毒宁吸入粉雾剂进行制备工艺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热毒宁吸入粉雾剂中绿原酸、栀子苷和青蒿素的含量。运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热毒宁吸入粉雾剂的粉末粒径分布,结合药典和相关法规的要求,制定热毒宁吸入粉雾剂的质量标准。结果:15 g金银花和12 g青蒿在3倍体积的水中提取6 h,可以获得最佳的挥发油提取量,在6倍水体积,pH=2.5的条件下,提取240 min可以获得最优的绿原酸和浸膏得率。在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180 min, 6倍加液条件下,获得最佳的栀子醇提物得率。在温度80℃、风速600 L/h,进药量3 mL/min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发现乙醇含量为60%时为最优条件,其粒径分布在1~5μm的体积百分数为67.6%,且得粉率为71.2%。喷雾微粉在25℃条件下储存1个月和3个月,药物分别降解0.25%和2.13%,水分分别增加0.02%和0.05%,且在避光和正常光照条件下无明显变化。热毒宁喷吸入雾剂中绿原酸含量不低于5.0%、青蒿素含量不低于3.2%、栀子苷含量不低于6.8%。热毒宁喷吸入雾剂中总菌落数低于...  相似文献   

5.
王永香  张卫平  张庆芬  时云龙  萧伟 《中草药》2013,44(14):1905-1910
目的 考察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聚砜材质中空纤维超滤膜及板式超滤膜对热毒宁注射液脱炭液的超滤效果.方法 以超滤前后绿原酸转移率、栀子苷转移率、指纹图谱相似度、细菌内毒素、蛋白质、草酸盐、树脂的去除情况为考察指标,优化热毒宁注射液脱炭液的纯化工艺.结果 聚砜材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0 000的中空纤维膜对热毒宁注射液脱炭液中草酸盐及树脂有明显去除效果,聚砜材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5 000的板式膜能够100%去除药液中的细菌内毒素.结论 采用2级超滤膜联用技术能够保障热毒宁注射液的制剂稳定性及临床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热毒宁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中栀子苷、绿原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射5.20、10.40、16.00g(生药)·kg-1热毒宁注射液后,收集血浆样本,采用HPLC检测栀子苷与绿原酸的血药浓度,以DAS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不同给药剂量下栀子苷与绿原酸的体内平均半衰期分别为41~52min、37~52min,栀子苷、绿原酸的AUC(0-t)与剂量成正比。结论:栀子苷和绿原酸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均可用二室模型来描述,且二者在大鼠体内呈线性代谢。  相似文献   

7.
王仁杰  李淼  闫明  杨素德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5,46(5):683-687
目的应用信息熵理论优选热毒宁口服制剂中金银花与栀子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绿原酸、栀子苷、木犀草苷提取率及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提取时间、加水量及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采用信息熵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实现对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信息熵理论可用于热毒宁口服制剂中金银花与栀子提取工艺的优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建立热毒宁注射液栀子提取液浓缩过程中绿原酸和栀子苷质量分数、固含量、密度的快速定量分析模型,实时反映浓缩状态,实现栀子提取液浓缩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收集栀子提取液浓缩过程中样品,同时采集浓缩过程在线NIR光谱,经过异常点剔除、光谱预处理和波段选择,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建立NIR光谱与绿原酸和栀子苷质量分数、固含量、密度分析值之间的定量校正模型,并对未知样品进行预测。结果:PLS模型中,绿原酸和栀子苷质量分数、固含量、密度校正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 5,0.994 3,0.986 2,0.987 9,交叉验证误差均方根分别为0.112,0.368,0.148,0.013;验证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 2,0.992 5,0.981 6,0.982 3,预测误差均方根分别为0.181,0.302,0.128,0.016,相对预测偏差均6.0%,能够满足中药生产过程中质量分析要求。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无损且准确可靠,可用于热毒宁注射液栀子提取液浓缩过程中绿原酸和栀子苷含量、固含量、密度等质控指标的快速分析及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热毒宁注射液脱炭液为研究对象,比较3种膜组件对热毒宁注射液膜过滤的适用性。方法:选取中空纤维、板式、卷式3种膜组件进行超滤,以膜通量、超滤前后指标性成分(栀子苷、绿原酸)转移率、指纹图谱相似度、固含物减少率、蛋白质、药液色泽、草酸盐、树脂为评价指标,比较3种膜组件对热毒宁注射液脱炭液的膜过滤效果。结果:3种膜组件对同一药液体系适用性存在差异,板式膜组件膜通量最大,中空纤维膜组件膜通量最小。中空纤维、板式、卷式膜组件的栀子苷透过率分别为87.53%,91.76%,89.41%,绿原酸透过率分别为86.46%,91.23%,89.47%,指纹图谱相似度分别为0.992,0.995,0.999,固含物减少率分别为21.35%,18.64%,17.53%,药液色泽由超滤前的8号分别变为3,4,5号。结论:中空纤维、板式膜在固含物减少率及提高澄明度方面较卷式膜有优势。3种膜组件均适合热毒宁注射液脱炭液的超滤,其中以板式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7,(11)
目的将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应用于热毒宁注射液生产过程能力分析中。方法随机收集2015年247批样品的质量数据,以总固体量、栀子苷、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总酸含有量为指标,绘制控制图,计算过程能力指数,根据控制图中各指标的分布情况及过程能力指数的大小,对生产过程能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以总固体量为指标时,过程性能指数(Ppk)最高(2.33),以绿原酸含有量为指标时次之(2.31),以隐绿原酸含有量为指标时最低(1.02)。结论在生产热毒宁注射液时,应加强隐绿原酸的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近红外(NIR)光谱分析技术,建立热毒宁注射液产业化生产中萃取液浓缩过程绿原酸含量及固含量质量控制指标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实时反映浓缩过程的状态,真正实现萃取液浓缩过程质量控制。 方法:收集金青萃取液浓缩过程中样品,经过异常点剔除、光谱预处理和波段选择,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建立NIR光谱与绿原酸HPLC分析值和固含量之间的定量校正模型,并对未知样品进行预测。 结果:绿原酸含量和固含量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 1,0.994 0,验证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 4,0.998 4,RMSEC分别为0.814 6,2.656 1,RMSEP分别为0.704 6,1.876 7,RSEP分别为6.01%,2.93%。 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无损且准确可靠,可用于热毒宁注射液萃取液浓缩过程中绿原酸含量及固含量的快速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和比较不同基质、不同药材粉碎度的新工艺三黄栓的体外释药性能。方法:制备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6000)三黄细粉栓及微粉栓,油脂性基质(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三黄细粉栓及微粉栓。采用UV测定体外溶出度,检测波长272 nm,计算累积溶出率,通过威布尔分布模型提取溶出度参数,考察并比较各三黄栓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新工艺三黄栓较传统油脂性基质三黄栓的体外溶出度显著提高。三黄微粉栓(聚乙二醇-6000)的T20(药物溶出20%所用时间),T50(药物溶出50%所用时间),Td(药物溶出63.2%所用时间)分别为3.84,11.34,16.09 min。结论:基质及药材粉碎度对三黄栓体外溶出度均具有显著影响,水溶性基质三黄微粉栓释药迅速而充分,传统油脂性基质三黄栓中药物难以充分释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NIR)透射法对热毒宁注射液大生产中金银花和青蒿(金青,LA)醇沉过程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A)质量浓度和固含量进行快速检测,提高醇沉过程质量控制水平。方法制备金青醇沉过程样品,以HPLC法和烘干法为对照分析方法,分别测定CA质量浓度和固含量,运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分别建立NIR光谱与CA质量浓度和固含量之间的定量校正模型,并对醇沉过程的未知批次中的CA质量浓度和固含量进行预测。结果所建立的CA质量浓度和固含量模型的相关系数(R)均达到0.980,采用独立的验证集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集预测误差均方根(RMSEP)分别为0.541和0.218,相对预测偏差(RSEP)均小于8%。结论研究结果表明NIR分析技术可实现热毒宁注射液醇沉过程中CA质量浓度和固含量2个关键质控指标的快速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热毒宁吸入溶液中5个代表性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栀子苷、断氧化马钱苷的含量、递送速率及递送总量进行测定,考察热毒宁吸入溶液各批次间的一致性。方法:将10批热毒宁吸入溶液分别加入雾化杯中,将雾化杯连接呼吸模拟装置,采用BRS2000型呼吸模拟器装置,模拟成人呼吸模式,收集滤膜活性物质,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个代表性成分的含量,计算并比较10批热毒宁5个代表性成分的递送速率、递送总量及各批次间的一致性。结果:10批样品中5个化学成分的含量较为稳定,各成分含量的RSD均小于5%;10批样品递送速率的RSD较大,但均小于10%;递送总量的RSD均小于8%。结论:10批热毒宁吸入溶液具有较好的批间一致性,可为热毒宁吸入溶液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热毒宁注射液青蒿金银花醇沉浓缩过程主要药效成分的定量校正模型,实现生产过程在线监控。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R)分别建立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的定量校正模型。结果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定量校正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4 5、0.975 2、0.9691;校正集误差均方根(RMSEC)为0.213、0.676、0.225,交叉验证集误差均方根(RMSECV)分别为0.233、0.692、0.258。采用所建模型进行在线分析,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84 2、0.983 7、0.9870,预测相对误差(RPD)分别为4.77、5.29、4.37,预测相对偏差(RSEP)分别为3.519%、3.778%、3.895%。结论所建的模型可以用于热毒宁注射液青蒿金银花醇沉浓缩过程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的在线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