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心律正常与起搏器心律异常诊断进行分析。方法对200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正常起搏心律和95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异常起搏心律的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起搏心律正常(100%)。95例起搏器起搏心律异常中:起搏功能异常30例(31.57%),起搏频率改变21例(22.10%),起搏介导心动过速29例(30.52%),3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起搏介导性房室阻滞5例(5.26%),起搏文氏现象3例(3.15%),起搏融合波7例(7.36%),3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00例起搏心律正常与95例起搏心律异常组比较p0.05。结论植入起搏器后起搏心律正常和起搏心律异常的正确诊断对接受植入起搏器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同期比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和三级医院心电图室,起搏心电图的占有率和起搏器障碍的检出率。方法 2015年4月16日~2015年7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简称诊断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科心电图室(简称心电图室),所有数字化心电图数据入选统计分析。结果诊断中心心电图检查共262399人次,其中检出起搏心电图共841人次(773例病例),占0.32%,心电图室心电图检查共29214人次,其中检出起搏心电图共236人次(155例病例),占0.81%,心电诊断中心起搏心电图占有率显著低于心电图室(p=0.000);诊断中心检出起搏器故障共23例(2.98%),心电图室检出起搏器故障共3例(1.94%),诊断中心起搏器故障检出率高于心电图室,但无统计学差异(p=0.602)。结论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起搏心电图的实际病例数高,检出起搏器故障高,远程心电诊断在起搏术后管理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人工心脏起搏的方法制备家兔急性心房颤动模型,分别探讨胺碘酮与氯沙坦对心房颤动导致心房重构的不同干预效果.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0.9%氯化钠溶液组(对照组)、胺碘酮组、氯沙坦组、合用组,分别灌胃给药1周,以600次/min的频率起搏心房8 h,并分别于起搏前、起搏后0.5、1、2、4、6、8 h及停止起搏后10、20、30 min重复测定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结果:①经过8 h快速起搏后对照组AERP200(100.63±7.5)ms和AERP150(95.01±6.2)ms均较起搏前明显缩短(均P<0.01),AERP200较AERP150缩短更为明显(P<0.05),胺碘酮组、氯沙坦组及合用组快速起搏前后AERP无显著变化.②停止快速起搏后,对照组AERP逐渐恢复,AERP200和AERP150在10 min内基本恢复至起搏前的95.78%和96.76%,30 min内基本恢复至起搏前的99.07%和99.39%.结论:短期快速心房起搏可致心房电重构;胺碘酮和氯沙坦可以逆转心房电重构.  相似文献   

4.
采用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观察植入频率适应式起搏器90例患者的日常活动,并观察运动试验时起搏频率和运动耐量。结果显示:41例起搏器依赖患者的运动持续时间和最大心输出量分别较非频率适应式起搏增加37%。提示频率适应式起搏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5.
比较右室双部位 (RV Bi)起搏和双室 (BiV)同步起搏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并与右室心尖部 (RVA)、右室流出道 (RVOT)、左室基底部 (LVB)起搏相比较 ,明确双部位起搏是否优于单部位起搏。 15例患者中病窦综合征 8例、Ⅲ度房室阻滞 7例。分别行RVA、RVOT、LVB、RV Bi、BiV起搏 (VVI,6 0~ 90次 /分 ) ,测定心输出量 (CO)和心脏指数(CI)、肺毛细血管嵌顿压 (PCWP)和QRS波时限 (QRSd)。结果 :①与RVA起搏相比 ,RVOT、LVB、RV Bi、BiV起搏CI分别增加了 7.5 %、11.3%、15 .5 %和 17.2 % ,PCWP分别降低了 14.9%、10 .3%、2 1.7%和 2 0 .0 % (P均 <0 .0 1)。②RV Bi、BiV起搏较RVOT、LVB起搏的CO、CI增高而PCWP降低 (P均 <0 .0 5 )。③RV Bi与BiV起搏、RVOT与LVB起搏之间CO、CI和PCWP无显著差异。④RVOT、RV Bi、BiV起搏的QRSd(分别为 12 8± 11,111± 16 ,10 3± 13ms)较RVA起搏 (146± 18ms)时显著缩短 (P≤ 0 .0 0 1) ,而LVB起搏 (142± 15ms)与RVOT、RVA起搏时无显著差异。结论 :RV Bi起搏和BiV同步起搏的急性血液动力学效果无明显差异 ,但双部位起搏的效果明显优于单部位起搏 ;双部位起搏的QRSd也比单部位起搏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44例起搏前Ⅱ、Ⅲ、aVF和/或V_1-V_3T波直立的右室心内膜按需起搏患者,分析其起搏终止或减慢起搏频率恢复自身心律,或按需起搏中出现自身节律时的T波变化.另外,对4例初次起搏后T波开始变化的时间及与起搏频率的关系进行观察.计埋藏式起搏43例,临时起搏5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4例,年龄12-75岁(平均51岁).病因有冠心病16例、原发性心肌病12例、急性心肌炎5例、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尿毒症各1例,特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病窦综合征患者经心室按需起搏 (VVI)和心房起搏 [包括单心房起搏(AAI)、房室双腔起搏 (DDD)和双房起搏 ]治疗术后前 5年房颤的发生率。方法 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 5年以上、资料完整的 117例病窦综合征患者进行连续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69.3± 6.7)个月 ,其中VVI起搏 83例 ,心房起搏 3 4例。随访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心电图和起搏器参数等 ,部分患者有Holter检查资料 ,分析 5年内两组病例房颤的发生率。结果 病窦综合征患者心脏起搏治疗前 5年内总的房颤发生率为 17.0 9% (2 0 /117) ,其中经VVI起搏的 83例患者房颤发生率为 2 2 .89% (19/83 ) ,经心房起搏的 3 4例患者房颤发生率为 2 .94% (1/3 4) ,后者房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前者 (P <0 .0 1)。结论 在起搏治疗的病窦综合征患者中 ,术后前 5年心房起搏比心室起搏治疗有较低的房颤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RVOTS起搏的可行性。方法 53例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均采用抑制型按需心室起搏模式(VVI),其中RVA起搏28例,RVOTS 25例。随访3~10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LVEF、左室内径缩短分数(FS)、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研究RVOTS与RVA起搏的术前、术后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心室起搏保证在80%以上,与手术前比较,RVOTS起搏时,LVEF、FS、CO、CI分别下降了3.46%±3.89%、1.20%±2.47%、(0.19±1.32)L/min、(0.09±0.52)L·min~(-1)·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5)。与手术前比较,RVA起搏时LVEF、FS、CO、CI分别下降了14.27%±5.83%、8.10%±3.79%、(1.56±1.11)L/min、(1.13±0.52)L·min~(-1)·m~(-2)(均为P<0.01),RVOTS起搏与RVA起搏相比LVEF、Fs、CO、CI明显改善(均为P<0.05),且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RVOTS起搏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右侧膈神经麻痹是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时最常见并发症。消融时监测膈神经活动是预防该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本研究通过测量上腔静脉区域起搏阈值和不同部位起搏的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的方法,探讨膈神经的影像学的最佳起搏部位。方法前瞻性入选了32例接受冷冻球囊治疗的房颤患者。将可调弯标测电极导管以倒"U"字形放置到上腔静脉区域,使导管头端指向上腔静脉游离壁侧,右前斜造影判断上腔静脉形态,以及前壁、游离壁和后壁三个位点,将胸锁关节下第一、第二和第三椎间隙分别定义为上腔静脉区域的上、中、下三段。在各部位予以膈神经起搏(固定脉宽2 ms、起搏周长1 000 ms),通过改良的Ⅰ导联监测起搏膈神经时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检测各部位起搏阈值和各部位起搏输出5 m A时,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的大小。结果采用倒"U"字形放置膈神经起搏导管可以达到稳定起搏。在32例患者中没有患者出现持续性膈神经麻痹。起搏位点共285个。可以发生膈神经夺获的位点占61.4%(175/285)。游离壁、后壁能够发生膈神经夺获的起搏位点显著多于前壁[游离壁为80.0%(76/95)、后壁为84.2%(80/95)、前壁为20.0%(19/95),P<0.001]。改良Ⅰ导联记录的后壁和游离壁起搏能够记录到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的起搏点显著多于前壁起搏点(P<0.001)。膈神经起搏阈值和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存在负相关性(r=-0.267,P=0.005)。结论通过倒"U"字形放置起搏导管于上腔静脉的后壁和游离壁,可以达到稳定的膈神经起搏。在起搏阈值最低的部位进行起搏可以展现更加清晰的膈肌复合运动动作电位,有助于冷冻消融时监测膈神经麻痹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起搏器的交叉感知现象(附九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起搏器的交叉感知是一种误感知现象 ,在有感知功能的起搏器中均可见到。为探讨其发生率以及心电图、临床表现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我院自 1975~ 2 0 0 0年置入的 10 90例起搏患者的心电图和 2 0 0余份动态心电图 ,发现交叉感知 9例 ,其中男 6例、女 3例 ,发生率为 0 .83% ,其中AAI起搏交叉感知 5例 ,发生率为 6 .0 2 % (5 / 83) ;双腔起搏 2例 ,发生率为 1.0 4% (2 / 193) ;VVI起搏 2例 ,发生率为 0 .2 5 % (2 / 814)。 9例患者的交叉感知均为间断出现 ,未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 ,但影响了起搏计时周期 ,起搏心电图变得更为复杂 ,在单腔起搏中多为起搏输出功能抑制 ,而在双腔起搏中 ,另一心腔线路的输出功能可能受到抑制或出现交叉刺激。交叉感知发生后应结合心电图尽早做出正确诊断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保护性临时起搏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灌注反应的影响。方法:入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且成功完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住院患者203例,其中未行临时起搏患者158例,列为非起搏组;行保护性临时起搏患者共45例,列为保护性起搏组。观察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再灌注前心率、再灌注前后血压水平、再灌注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保护性起搏组再灌注低血压发生率较非起搏组有增高趋势(40.00%∶30.38%);保护性起搏组再灌注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非起搏组也有增高趋势(6.67%∶2.53%),但2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前保护性起搏组收缩压与非起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再灌注后保护性起搏组收缩压降低明显(P<0.05)。结论:临时起搏对再灌注反应无明显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例1 患者男性,81岁。临床诊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植入Medtronic DDD型起搏器。术后1周动态心电图检出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动态心电图(图1)示房室顺序起搏心律,起搏频率60次/min,A-A间期1000ms,A-V间期150ms,R4为舒张期室性期前收缩,在其前有一心房起搏信号,而心室起搏信号则在QRS波群上,AP-VP间期短于正常的A-V间期,仔细测量AP-VP间期是110ms,诊断为心室安全起搏。  相似文献   

13.
作者研制的脉波监测型非侵入式心脏起搏器为恒流输出,最大140mA,脉宽40ms,频率60~210ppm,有脉波监测功能。应用于50例非心脏病人,全部起搏,除2例外均可耐受起搏刺激。起搏阈值电流平均50.2±17.4mA。30例心脏病人试用本机并与丹麦 DMS—750机比较,全部起搏成功,均可耐受,两机起搏的阈值几乎一样。结果表明,本机是实施心内膜起搏前有效的临时起搏器。  相似文献   

14.
例1患者男性 ,81岁。临床诊断 :冠心病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术前动态心电图示快速心房颤动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其中R_R间期>2000ms的达20余次 ,最长为3276ms。植入起搏器后心电图 (图1A)VVI起搏 ,自身心律为心房颤动 ,心室起搏频率为60次/min,起搏和感知功能正常。R4_R5逸搏间期1257ms,起搏间期1000ms,起搏信号滞后257ms。图1B为心房颤动 ,可见慢于起搏频率 (但在滞后脉冲发放前 )和快于起搏频率的自身激动均能下传。例2患者女性 ,65岁。临床诊断 :冠心病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心室起搏(VP)引起自身心律改变的报道很多,其发生率为55%~93%,但其机理和意义尚不甚清楚。本文采用体表电位与标测(BSM),并与~(201)铊心肌显像(TⅠ-SC)结果对照,对10例各种原因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VP前、中、后进行观察,以探讨上述T波改变的机理。方法:VP和对照组各10例。除外了与VP无关的可能新出现的复极异常,如缺血性心脏病、LBBB和心室肥厚等。VP组除外了按需型起搏时出现窦律的病人。植入永久型双腔起抟器8例,心室起会搏器2例,至本研究开始时已14天至3年。BSM:采用VCM-3000型BSM仪,用87个导联连续在VP前、中和后标测。TI-SC:静息情况下分别在起抟前(3例)、中(8例)和后(3例)进行。并对2例DDD起搏  相似文献   

16.
食管心房调搏时食管电极放置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57例受检者实施食管心房调搏过程中,分别在 P 波呈向下、双向及向上3种波形情况下固定电极进行起搏,以探讨最佳起搏部位。发现起搏成功率(依次为87.72%、82.46%、91.23%)及起搏阈值(依次为24.83±4.82,24.07±5.44,23.91±4.24 V)分别相互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进而固定起搏阈值20 V,在食管电极插入过程中记录到 P 波后,边起搏边调整电极位置,所有病例均能成功起搏,且3种 P 波出现机率相等。表明起搏阈值与心电图波形无关,只要食管导联记录到 P 波便可起搏,不必强求一定波形。  相似文献   

17.
经静脉置入心脏起搏复律除颤器二例(摘要)衣为民方卫华胡雪松刘幼文计乐群彭长农例1男性,42岁,诊断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纤颤(室颤)。例2男性,54岁,诊断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室速。分别于1994年3月30日和1995年3月31日安置心...  相似文献   

18.
左室电极起搏位置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左室电极在左室游离壁不同位置起搏对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110例扩张型心肌病或高血压病合并慢性左心衰患者均符合CRT植入指征而接受CRT术,术后根据后前位和左前斜位的胸部X线影像,左室电极导线植入部位分为前壁、侧壁、后壁和后基底部。术后12个月,分别查心脏超声、心电图等,分析心功能、心电图QRS波时限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容积变化。以心功能(NYHA)分级至少改善1级或LVEF升高25%以上定义为有效。结果由于患者心脏静脉变异和组织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左室电极导线分别被植入前壁4例、侧壁68例和后壁37例、后基底部1例。术后3例因心功能恶化死亡,2例发生猝死,1例术后第9天因肺部感染死亡。术后12个月,104例生存者中,有效9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7.5%。左室电极位于侧壁组的有效率(92.4%)明显高于后壁组(85.7%)(P<0.05)。前壁或后基底部的5例均无效。结论 CRT对慢性心衰患者有效,其疗效与左室电极起搏位置密切相关,左室侧壁或后壁是左室电极导线的理想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心电图指导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9例患者分为A组(RT-3DE组,23例)和B组(心电图组,26例)。穿刺左侧锁骨下静脉,分别在RT-3DE和心电图指导下将普通起搏电极导线植入右心室进行临时起搏,对比观察两组手术起搏成功率、平均操作时间、起搏阈值及电极导线脱位率。结果 A组和B组的起搏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2.3%;平均操作时间为(237±94)s和(358±140)s;起搏阈值为(0.85±0.21)V和(0.98±0.33)V,电极导线脱位率为0%和12.5%。两组在平均操作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3DE与心电图指导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相比,可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动态心房超速起搏预防阵发性房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动态心房超速起搏预防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伴阵发性房颤,并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8例,分别植入具有动态心房起搏功能的起搏器,PacessetterTrilogy23643例,VitatronSelectionTM900E5例;随访6个月,前3个月不打开动态心房起搏功能,后3个月打开动态心房起搏功能,根据起搏器记录到的模式转换次数和持续时间来判断其预防房颤发作的疗效。结果打开动态心房起搏功能前后,患者房颤发作的次数分别为2437±956次/月和472±135次/月(P<0.05);模式转换持续时间分别为173±105小时/月和48±25小时/月(P<0.05);房颤负荷分别为33±8%和10±7%(P<0.05)。结论动态心房超速起搏,是阵发性房颤预防治疗的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