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狼疮性肾炎(LN)是肾脏科常见疾病,多发生于育龄妇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50~80%有肾脏受累的临床表现。肾脏损害的程度决定SLE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1].狼疮性肾炎的组织病理特点是病变广泛性和多样化,表现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血管多部位的不同程度的多种病变。典型狼疮性肾炎病理变化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纤维蛋白洋坏死和线圈样损害,肾脏其他血管亦遭相似损害。而间质慢性损害也较其他肾炎损害为重[2]。免疫荧光染色在免疫复合物沉积的病变区呈强阳性。电镜所见,内皮细胞下有众多的电子致密物沉积。这种免…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并由免疫反应介导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几乎100%累及肾脏,其中50%-80%有肾炎表现,即“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LN是继发性肾脏疾病中最主要的疾病,肾脏受累表现与肾外器官受累可不平行,肾脏病变程度直接影响SLE患者的预后。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蛋白Bcl-2、Bax的异常与狼疮性肾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临床与亚临床狼疮性肾炎病理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有临床表现的狼疮性肾炎 (LN)患者与临床、实验室无肾损害证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肾脏病理改变及临床意义。分别将有临床表现的LN 34例 ,确诊SLE而血、尿检查无肾脏损害的亚临床LN 2 2例进行肾活检 ,观察两组肾脏病理改变。结果示两组肾小球病损率均为 10 0 % ,且WHO分型两组差异亦无显著性 ,肾小管及间质损害两组发生率接近。提示SLE患者早期肾活检确定病理类型 ,及早诊断治疗亚临床LN对肾功能保护的一级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受损的疾病。肾脏是SLE最常受累的器官,文献报道40%~75%的SLE患者有肾炎的临床表现,多发生在疾病的4~5年内,而McClusrey报道几乎100%的患者有肾损害。SLE不仅可累及肾小球,同时也可伴不同类型的肾小管功能不全。本文就近年来狼疮性肾炎(LN)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T和B淋巴细胞功能紊乱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免疫疾病,肾脏为常见的受累器官,即狼疮性肾炎(LN).根据临床表现LN在SLE中约占25%~70%;而病理检查LN约占90%.目前电子显微镜和免疫荧光检查广泛应用,几乎所有SLE均有程度不等的肾脏病变,且肾脏病理改变程度直接影响SLE的预后[1].  相似文献   

6.
于文洁 《医学综述》2006,12(24):1516-1518
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肾脏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分型对评估预后和指导治疗有着积极意义。2003年WHO再次修订了狼疮性肾炎的分型。肾脏病理改变是LN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的主要依据。LN的病理类型中,弥漫增殖性LN(Ⅳ型)与≥50%肾小球受累的局灶增殖性LN(Ⅲ型)预后最差。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仍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可作为过渡治疗。其他如同步血浆置换、免疫吸附、造血干细胞移植在LN治疗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是SLE最容易累及的器官之一,且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对SLE预后影响甚大。由于LN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改变的不均一性和多样性,根据肾活检病理检查对肾小球病变进行病理分型,对于估计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的60例LN患者的临床、肾脏病理与实验室指标的特点及相互关系,进一步认识LN的本质,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过氧化脂质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 γ)在人肾小球肾炎病变活动时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根据临床及肾活检病理诊断 ,选择炎症病变明显活动的病人 ,细胞性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RPGN) 17例、狼疮性肾炎 (Ⅳ型 ) (LN) 15例 ,并以炎症病变轻微的轻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 (IgAN) 7例和无炎症病变肾小球微小病变 (MCD) 10例为对照。分别收集各组病人临床资料 ,光镜下观察并计数肾脏病变活动指数 ;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肾组织PPAR γ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LN和RPGN组病人临床上呈明显病变活动表现 ,肾脏病理活动指数显著高于IgAN和MCD组。肾组织PPAR γ免疫组化显示PPAR γ在MCD组未见表达 ;在IgAN组肾小球和肾小管少量表达 ;在病变活动的RPGN和LN组肾小球和肾小管表达显著上调。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在病变活动性指数与肾小球和肾小管PPAR γ染色阳性细胞数间呈显著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4 78,P <0 .0 1;0 .5 13,P<0 .0 1)。原位杂交方法也进一步证实LN和RPGN组肾小管上皮细胞PPAR γmRNA表达较IgAN和MCD组显著上调。结论 :活动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肾组织PPAR γ表达上调 ,这可能是肾组织对炎症应激反应的一种表现 ,并预示PPAR γ可能在肾小球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狼疮性肾炎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分析有肾损害临床表现的临床狼疮性肾炎(OLN)组38例患者和无肾损害临床表现的亚临床狼疮性肾炎(SLN)组26例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结果。结果:OLN组患者SLEDAI评分明显高于SLN组患者(P〈0.01),补体C3水平明显低于SLN患者(P〈0.05),5项尿微量蛋白水平显著增高。肾脏病理结果证实全部SLE患者均有肾小球损害,OLN组以Ⅳ型LN为主,SLN组Ⅱ型LN多见。肾小管病变、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在2组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肾损害临床表现的SLE患者应尽早行肾活检明确SLN的诊断及病理类型,控制LN进展、延缓肾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10.
10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小球及肾小管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引起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101例SLE并狼疮性肾炎(LN)44例。并肾小管性酸中毒(RTA)33例,其中LN同时并RTA28例。提示:SLE对肾脏的损害不仅可累及行小球引起LN,还可报及肾小管而致小管功能不全;大多数LN常同时存在肾小管性酸中毒.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是最常受累的器官,称为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的并发症,约50%以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上有肾脏受累。Mc-clusery报道100%肾受累。在肾损害早期可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在狼疮性肾炎(LN)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表达和单核巨噬细胞(MΦ)的浸润,探讨其与相应的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ISN/RPS 2003年狼疮肾炎病理学分型标准进行分型,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例正常及42例LN患者肾组织MCP-1及CD68的表达。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狼疮性肾炎(LN)组肾小球、肾小管间质MCP-1表达量及CD68标记的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数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尤其在Ⅳ型的表达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MCP-1在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的表达与MΦ在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浸润数量呈正相关(r=0.621和r=0.630,P<0.01);结论:(1)巨噬细胞参与LN肾小球和肾间质小管的炎症病变,其表达与LN进行性损伤有关;(2)LN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浸润的巨噬细胞可能受MCP-1趋化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我国是常见结缔组织病,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多数患者肾脏受累,且肾脏病变的程度直接影响SLE的预后.本文分析我院1997-2000年有肾活检资料的22例<20岁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旨在对<20岁LN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一病因未明的多脏器炎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产生对自身细胞核、胞浆及胞膜抗原的抗体。SLE有肾损害,且以肾损害为主要表现者,称为狼疮性肾炎。其肾脏受累的发生率与诊断指标有关:若根据临床表现,肾脏受累约占1/4~2/3;根据一般病理检查,肾脏受累者约占90%;  相似文献   

15.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并且比较严重的并发症,40%-80%SLE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的临床表现.根据有关肾活检的报告统计,SLE患者的肾脏受累率几乎为100%.LN作为最常见的继发性肾炎,由其导致的终末期肾衰则是SLE患者的主要病死原因.因此LN的治疗效果严重关乎SLE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狼疮性肾炎(LN)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与相应的临床表现、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非生物素免疫组化二步法,对31例LN患者肾组织MMP一9的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及肾脏病理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肾小球内无明显MMP-9表达,肾小管申有一定MMP-9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N组肾小球、肾小管内均有MMP-9表达,且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1);并见6例Ⅳ型LN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区域MMP-9阳性表达,4例Ⅵ型LN硬化肾小球内MMP-9表达明显减少.各型LN肾小球、肾小管MMP-9表达强度不同Ⅳ型LN组肾小球、肾小管MMP-9表达最高,与Ⅱ型、Ⅲ型LN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Ⅱ型LN组肾小球、肾小管MMP-9表达最低,与Ⅲ型LN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型LN组肾组织MMP-9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甚至P<0.01).LN肾小球MMP-9水平与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SLEDAI、RM呈正相关(P<0.05);肾小管MMP-9水平与RAI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SLEDAI相关联;肾小球MMP-9水平与肾小管MMP-9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我们的研究发现LN肾组织MMP-9的表达增强,表达部位主要在肾小球、肾小管、炎症细胞浸润的肾间质也有MMP-9的阳性表达.LN肾组织MMP-9的表达与肾脏病理类型(Ⅱ型、Ⅲ型、Ⅳ型)有关;病理损害越严重,MMP-9表达越多;且LN肾小球MMP-9表达水平不仅可反映患者的肾功能状态,还可反映SLE的疾病活动程度及LN肾组织病理活动程度.由此推测,MMP-9很可能在LN肾脏损伤、修复病理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及其演变规律,还需要大量更深入性的研究,以及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荟萃分析,尤其需借助肾活检病例的重复穿刺和实验动物模型的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简称狼疮性肾炎(LN),是一种包括肾脏在内的多个脏器受累的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关节炎、皮疹及肾脏损害症状为主要表现。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率约为70例/10万人。祖国医学文献中无狼疮性肾炎的病名记载。根据LN主要临床特征,可隶属于中医“发热”、“红蝴蝶”、“日晒疮”、“水肿”、“虚劳”、“悬饮”等范畴。LN在临床上病情复杂多变,治疗上较为棘手。近年来我们在肾病临床上总结出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金娟 《吉林医学》2007,28(14):1576-157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组累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肾脏是最常受累的脏器.SLE的肾脏病变称为狼疮性肾炎(LN).目前国内外狼疮性肾炎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80%.但仍有部分患者进展至尿毒症期.本文重点介绍我科自2003年1月~2006年5月通过血液透析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狼疮肾炎12例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9.
狼疮性肾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多脏器。根据肾脏病理检查,结合免疫病理和电镜检查,发现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可出现肾脏受累。因此,狼疮性肾炎(LN)是SLE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也是决定SLE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全身结缔组织的自身兔疫性疾病。临床上诊断为狼疮性肾炎(LN)者约占SLE的70%,是SLE的重要死因。近年来,由于免疫荧光技术,电子显微镜检查及肾活检的开展,发现了一些SLE病人临床上没有肾损害的表现,甚至在光学显微镜下其肾组织也没有明显的改变或改变极轻,但在免疫荧光检查时肾小球系膜内部已有免疫复合物沉着。由此看来,肾脏受累是本病最常见的现象。故对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