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原发癌中的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肺癌患者75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根据Warran和Gates提出的多原发癌的诊断标准,筛选出了27例多原发癌中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并对其诊断、治疗及予后进行了总结。结果:27例患者中同时性者4例,异时性者23例。本组27例总的手术切除率为77.8%(21/27),根治术为59.0%(16/27),根治性术者1年生存率为80.0%,3年生存率为46.7%;姑息术者1年生存率为33.0%,3年生存率为11.0%。结论:有恶性肿瘤手术史者,特别是无瘤生存期超过两年者,当肺内出现孤立结节,或者无肿瘤病史者肺内不同肺叶,同时或异时出现孤立结节,纵隔及全身无转移癌者,要考虑到多原发癌中的肺癌的可能,应与肺转移癌鉴别,一旦确诊为原发肺癌,争取行根治术,以获取较好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与同期标准全肺切除术174例肺癌患者的手术死亡率、重要并发症、姑息性切除率及1,3,5年生存率进行对比.结果心包内组手术死亡率0.4%(1/52),重要并发症发生率15.4%(8/15),姑息性切除率7.7%(4/52),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5(46/52)、46.2%(24/52)和30.8%(16/174);标准组手术死亡率2.9%(5/174),重要并发症发生率14.9%(26/174),姑息性切除率10.9%(19/174),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7(156/174)、45.4%(79/174)和28.7%(50/174).结论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扩大了肺癌的切除指征,提高了根治性切除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肺癌中多原发癌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复习281例经病理证实的老年肺癌,对其中47例多原发癌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老年多原发癌占16.7%(47/281),多原发肺癌4.9%(14/281);多重癌异时性78.7%(37/47),同时性21.3%(10/47);双原发癌41例(87.2%),三原发癌5例(10.6%),五原发癌1例(2.1%)。初原发癌平均生存期10.6年,首、重癌间隔平均6.5年;重癌切除率61.7%(29/47),术后平均生存5.5年,>非手术者的2.2年。结论:原发癌治疗后生存3年以上的患者,将增加重复癌的发生。因此,对重复癌需要长期终身追踪,并尽可能手术切除治疗,以提高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不同治疗方法以及肝转移发生时间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6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病史特征,随访其生存结果。结果363例患者中,同时性肝转移160例,延时性肝转移203例,发生肝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5.0±14.7)个月。同时性肝转移组和延时性肝转移组在性别、年龄和肠道原发病灶部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肝转移灶特征(累及肝叶类型、病灶个数和病灶直径)和术前CEA、CA19-9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手术切除肝转移灶91例,其中同时性肝转移组22例,延时性肝转移组69例,手术死亡率分别为4.5%(1/22)和2.9%(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005年6月31日为随访终点,随访率100%。同时性肝转移组和延时性肝转移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10±1)个月和(17±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年生存率分别为5.2%和16.4%(P<0.01);手术与各种非手术治疗(介入、化疗、射频、无水酒精注射和中医中药)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个月和10~17个月(P<0.01),3年生存率分别为30.2%和0%~16.7%(P<0.05)。结论手术治疗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其他非手术治疗方法可以提高二期手术切除率。延时性肝转移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同时性肝转移患者。  相似文献   

5.
食管多原发癌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以提高对其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 对1985~2000年间收治的45例食管多原发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占同期食管癌例数的1.4%。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2.2%、20.0%和6.7%。治疗失败原因以局部复发为主。结论 食管多原发癌的治疗和预后与一段食管癌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多原发大肠癌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W  Zhou ZW  Wan DS  Lu ZH  Chen G  Pan ZZ  Li LR  Wu XJ  Ding PR 《癌症》2008,27(5):505-509
背景与目的:多原发大肠癌在大肠癌中并非少见,但其生物学行为较独特。本研究探讨多原发大肠癌(MPCC)的临床特点、诊断、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97~2003年间手术治疗的70例MP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SC)61例,异时性多原发大肠癌(MC)9例,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55例患者术前经肠镜、钡灌肠或CT诊断,15例患者因远端肿瘤过大无法进镜于术中诊断。70例患者中伴发结肠多发腺瘤性息肉者33例。除3例患者肿瘤广泛播散仅行短路手术外,其余均同期手术切除。其中根治性切除52例,姑息性切除15例。总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5.7%和45.7%,其中根治性切除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8.1%和59.3%。结论:MPCC的发生过程与腺瘤及息肉关系密切。其手术治疗并无固定模式,需根据肿瘤的位置、范围、间距以及患者的综合情况等决定。MPCC总体预后较好。应着重随访伴发腺瘤及息肉的MPCC患者。  相似文献   

7.
消化系多原发癌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Pan Y  Wang J  Liang H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2):191-193
目的 探讨消化系多原发癌的发病特点、诊治原则及预后。方法 通过计算机病案管理系统,检索10年间收治的全部消化系恶性肿瘤病例,对检出的116例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消化系多原发癌116例,其中双原发癌111例,三原发癌5例,总发病率为1.7%,男女之比为2.7:1。其中同时性多原发癌62例,异时性多原发癌54例。全部癌灶中受累及次数为:结肠>胃>直肠>肝,结肠病灶中又以右半结肠最多。以1990-1995年有完整随访记录的47例计算生存率,同时性多原发癌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2.3%、23.1%和11.5%,,异时性者为95.2%、85.7%和76.2%。结论 消化系多原发癌好发于结肠系,以右半结肠为著;异时性癌预后好于同时性癌,两癌间隔时间越长则预后越好;均发生于结肠系者预后较好。提高疗效的关键在于早诊早治,提倡尽量根治与免疫支持并重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8.
史文  王海江 《中国肿瘤临床》2019,46(16):841-844
  目的  探讨胃、结直肠双原发癌(double primary cancers,DPC)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胃、结直肠DP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和病理类型等情况。其中,同时性双原发癌(synchronous carcinoma,SC)30例,异时性双原发癌(metachronous carcinoma,MC)20例,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胃、结直肠DPC发病年龄为(65.44±11.94)岁,其中男性37例,女性13例,男女比为2.85:1;肿瘤病理分期以Ⅱ~Ⅲ期为主(47/50,94.0%);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35/50,70.0%)。MC患者第一原发癌与第二原发癌在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分期等因素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SC患者诊断年龄较SC患者更大[(68.87±8.83)岁vs.(60.30±14.22)岁,P=0.011]。SC与MC在性别、TNM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吸烟、饮酒状态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  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加强对年龄≥ 50岁的胃癌或结直肠癌患者开展第二原发癌的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68例,研究组38例患者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静滴,顺铂30 mg/m2,第1~3天静滴,21天为1周期,并行同步三维适形放疗,化疗结束后2周手术。对照组患者30例直接手术。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完全性切除率为94.7%(36/38),对照组完全性切除率73.3%(22/3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5%、55.3%、42.1%和66.7%、30.0%、16.7%,研究组1、2、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应用多西他赛和顺铂同步放化疗可降低食管癌临床分期,提高完全性切除率,并可提高术后1、2、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内镜套帽法切除早期食管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的长期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内镜套帽法切除早期食管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147例(154个病灶),其中早期食管癌64例(69个病灶),癌前病变45例(47个病灶),病灶直径3~40 nm,平均(14.8±6.1)mm;早期贲门癌23例,癌前病变15例(均为单灶),病灶直径5~25 mm,平均(8.2±4.3)mm.全组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 全组有139个病灶被完全切除,完全切除率为90.3%.食管和贲门病灶的完全切除率均与病灶大小有关,病灶越大,完全切除率越低(P=0.001和P=0.014).147例患者中,内镜随访不足3年者66例,3~5年者31例,5~10年者43例,10年以上者7例.全组死亡11例,其中肿瘤复发死亡1例.早期食管癌和贲门痈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6.2%和100.0%.本组有5例(3.4%)患者发生术中出血,1例(0.7%)患者发生狭窄,无穿孔发生.结论 内镜黏膜切除治疗早期食管癌和贲门癌,符合其生物学特点,可达到传统手术治疗相同的长期疗效,亦适用于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Recently there have been numerous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the genetic basis of cancer which have resultedin more appropriate treatments.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experience of the Burzynski Clinic, involved intreatment of numerous patients based on personalized approach using novel combinations for difficult-to-treatmalignancies, with gynecological cancer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by extracting data fromBurzynski Clinic’s medical records and comprehensive review. Among the advanced refractory ovarian cancerscases (N=33), an objective response (OR) was found in 42.4%. We anticipate that with improved technology andnovel therapeutics this rate will increase and adverse events will be reduced.  相似文献   

15.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干细胞和其微环境住肿瘤形成、浸润性生长和转移灶形成等各步骤均具有关键性作用。阐明其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可为肿瘤转移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的分子标志和靶点:文章主要就以上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Among a total of 1,137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therewere 44 cases of esophageal cancer associated with gastric cancer,an incidence of 3.9%. The majority of the patients were between60 and 70 yr old. Forty-two patients were male and two werefemale. Eleven of these patients had a third cancer. Six had multiplecancers in the esophagus and/or stomach. Eighteen patients hadearly gastric cancer. Thirty-two of the cancers were synchronousand 12 were metachronous. Of these 44 patients, 21 had familyhistories of cancer, 37 were smokers, and 36 were drinkers.Twenty-five patients received surgery for all of their cancers,and two patients received resection of only esophageal cancer.Of these 27 patients. five patients lived more than 5 yr. Themost frequent cause of death in our series was esophageal cancer(52.9%). Surgical treatment of all of the cancers is desirable. Whenthis is impossible, the surgery must be emphasized for the esophagealcancer in most cas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1947年-1997年日本的乳腺癌与卵巢癌死亡情况及居民食物变化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为我国的肿瘤防治措施借鉴。方法:从“日本死亡统计数据库(Vital Statistics of Japan)”中,收集自1947年至1997年以来日本乳腺癌和卵巢癌年龄别死亡人数和5岁年龄组人口数,用世界标准人口对死亡率进行标化。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用SPSS软件对其标化死亡率进行分析研究;从日本文部省收集1946年-1997年国民营养调查资料,对几种有关的食物进行动态分析。结果: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死亡率分别增加了2和6倍,以50岁以上年龄组增加最明显;乳腺癌死亡率模型与卵巢癌相似,但卵巢癌随时间变化增加较迅速。出生队列研究发现,出生越晚,死亡率越高,这是两者的共同特点;居民营养调查发现,从1947年到1997年的50年内,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明显增加,其中以牛奶增加最为显著。结论:近50年来日本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死亡率在不断升高,可能与膳食的结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癌、贲门癌和胃癌检出率,进一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食管和贲门癌变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癌高发区河北磁县及河南安阳市肿瘤医院就诊患者6864例,低发区河南濮阳市人民医院就诊患者6682例,所有患者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分析各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高发区食管癌、贲门癌和胃癌分别检出1294例、520例和43例,低发区分别检出482例、165例和146例。高/低发区男性食管癌检出率均高于女性。且高发区食管癌、贲门癌、胃癌的家族史阳性率均显著性高于低发区(P均〈0.05)。[结论]食管癌的发生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探讨高/低发区致癌因素的差异,可为食管及贲门病变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癌症登记在肿瘤防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陈建国 《中国肿瘤》2003,12(3):126-129
全文介绍了癌症登记的现状与发展;讨论了癌症登记的方法与作用;以启东的工作为例,简述了癌症登记资料的应用,并总结了启东开展癌症登记报告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