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在无偿献血过程中开展心理护理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 通过观察,对2009年10月到2010年3月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发生献血反应资料进行分析,根据献血反应标准判断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程度,进行对症处理和必要的心理护理.结果 在所观察的8786例中.发生献血反应的59例,47例完成了采血,12例终止采血;终止采血中的7例在10分钟内缓解,3例在20分钟内缓解,其余2例均在30分钟内缓解.结论 在采血过程中实施对献血者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或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献血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在无偿献血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观察,根据献血反应发生的程度进行对症处理及护理。结果:在所观察的7121例无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有32例,15例完成了献血。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及有效处置献血反应,对保证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和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来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或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收集湘潭市中心血站2007年至2009年无偿献血者健康情况征询表、献血者不良反应记录和回告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挫伤了一些人对无偿献血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影响公民加入无偿献血队伍的主要因素之一.结论 通过改善献血环境,强化采血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加强心理护理,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街头献血发生连锁性献血反应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街头献血发生的4例连锁性献血反应进行回顾与原因剖析。方法对发生连锁性献血反应的4例献血者立即停止采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4位献血者均恢复正常,电话回访自述无任何不适。结论精神因素是发生连锁性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为避免或减少其发生,应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工作;创造温馨的献血环境;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做好献血前、中、后对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因恐惧心理造成献血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本市2010年街头无偿献血时发生的献血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并与2009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献血反应者绝大多数原因为恐惧心理造成.采取献血前后的心理护理,可使献血反映明显减少.出现献血反应后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可使反映者在较短时间内症状缓解、消失,恢复正常状态.结论 开展对献血者献血前、献血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避免和减少因恐惧心理造成的献血反应;出现献血反应后采取必要的心理护理和对症处理,能够快速使出现献血反应的献血者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街头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献血法》的实施 ,无偿献血制度正在我国实行 ,它不仅是爱心的体现 ,也是人道主义的奉献。现在参加无偿献血的人员越来越多 ,我们采取了街头采血车上采血的方式。从 2 0 0 0年 4至 9月 ,共采血 1398人次 ,发生献血不良反应 2 4人次 ,占献血人次的 1.71%。经对症处理及必要的护理 ,反应者均在数分钟内恢复常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街头无偿献血有不良反应者 2 4例 ,年龄 18~ 5 5岁1 .2 采血方式  采血车上坐式采血 ,一次性塑料采血器 ,每个献血者献血2 0 0ml左右。1.3 献血不良反应  根据全身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严密观察,根据献血反应判断标准对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进行对症处理和必要的心理护理。结果心理护理直接影响献血者的情绪及血液质量。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以减少或有效处置献血反应,保护献血者,使他们建立信心,再次参加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切实保障献血者身体健康提高血液的质量.方法 对704例献血者自采血开始观察血压、心率、意识、面容等至采血结束30min后.对出现不良反应者立即中止采血并对症处理.结果 献血者因素导致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采血护士因素导致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93%,环境因素占0.57%.结论 加大宣传及预防护理,在采血前、采血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杨堃 《当代医学》2016,(24):108-109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采血护理风险评估与控制的有效方法.方法 从进行无偿献血的人员中抽选1 80例,将其按照献血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控制,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统计所有无偿献血者在采血中或采血后所发生的不良事件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11%,低于对照组献血者的1 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评估在无偿献血采血工作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无偿献血者献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与安全隐患,分析其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防控,能有效杜绝无偿献血采血中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防止和控制献血反应的发生,促进无偿献血蓬勃健康的发展.方法 对近2年偿献血者所发生的献血不良反应、采取的防护对策及其效果,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分析.结果 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制定并实施了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下降.结论 献血不良反应是能够预防的,通过改善献血环境,强化采血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加强心理护理,使献血者神经放松,把情绪调到最佳状态,不仅有助于减少并有效防止献血反应的发生,还有利于组织发动更多的无偿献血者,从而更好地促进无偿献血工作蓬勃、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状况及无偿献血促动因素,探索有效促进无偿献血招募思路.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献血者和非献血者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及献血促动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较高;献血者主要需求是获得足够的尊重,而非献血者的主要需求是献血途径和献血知识的认知;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主要有: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或对血站印象不好、自己献血对血站意义不大、找不到可以带领自己去献血的人、献血程序繁琐等,献血的主要原因是奉献爱心;而非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主要有不清楚怎么献血、对血站系统不熟悉、没人要求自己献血,不献血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社会压力.结论:加强血站的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大献血知识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献血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社会压力,鼓动人们广泛参与献血是当前强化献血招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龚春芳 《当代医学》2009,15(1):155-155
本文介绍了献血反应和小便失禁原因及预防措施。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可以减少或有效处理献血反应,保护好献血者,使他们建立信心,再次参加献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减少老年患者透析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症处理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至今的40例老年患者,对其透析过程及护理进行观察。结果由于防范措施及时对症处理到位,均能顺利进行血透到结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无偿献全血不良反应相关因素,统计分析其与不良反应的相关程度,为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改进采血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2-12~2013-12间150例无偿献全血者不良反应资料,并于同期向无不良反应献全血者随机发放并收集150份有效调查问卷,两者调查内容相同,均为不良反应相关因素。用统计软件SPSS15.0依次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精神因素(包括紧张、恐惧等)、情绪低落、饥饿等11个因素与献全血不良反应有相关性,除年龄外,其余相关因素均入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方程。献血不良反应中初次献血者占82%,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有明显差异。结论献全血不良反应与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各方面因素都有关联,需要我们在献血前、献血中、献血后全程、全方位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result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HIV-1) antibody testing of blood donations in Australia. DESIGN: Blood transfusion services tabulated the number of HIV-1 antibody tests carried out on blood donations and the number of donations found to be positive, from 1985 to 1990. SETTING: All blood transfusion services in Australia. PARTICIPANTS: All donors of blood in Australia from 1 May 1985 to 31 December 1990. OUTCOME MEASURES: The proportion of blood donations found to have HIV-1 antibody, according to State or Territory, year of donation and, when available, age, sex and donation status (repeat or first-time) of the donor. RESULTS: To the end of December 1990, 5,367,970 donations had been tested for HIV-1 antibody, and 46 were found to have the antibody, giving an overall prevalence rate of 0.86 per 100,000 donations. The highest rate was recorded in New South Wales, followed by Western Australia, and four of eight Australian States and Territories reported no donors with HIV-1 antibody. There has been no clear trend with time, but the rate is about 20% higher for 1989-1990 than for 1985-1986. Of donors found to have HIV-1 antibody, 67% were male and 33% female, and 41% reported no known or potential exposure to HIV-1 other than heterosexual contact. Among blood donors in two major Australian cities, 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HIV antibody was higher in those who were male, younger, and first-time donors. There has been a recen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blood donors with HIV-1 antibody who were women reporting heterosexual contact as their only potential exposure. CONCLUSION: The rate of HIV-1 antibody in Australian blood donations remains very low and shows no clear temporal trend, but specific donor characteristics define higher rates of antibody prevalence.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站采血过程中献血者发生晕厥反应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探求预防对策。方法对该市血站2012年6568例无偿献血者献血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68例献血者中发生献血晕厥反应68例,分析晕厥原因是由体位性低血压、精神紧张、空腹献血等诸多因素引起的。通过及时救治,所有晕厥者意识逐渐恢复,均在半小时内晕厥症状得到缓解,且未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工作,消除献血者的焦虑紧张情绪,提高采血人员的操作水平,严格执行体检标准和详细的献血前健康征询,创造良好的献血环境,可有效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无偿献血者服务满意度,改进献血服务质量的作用。方法设计含有10项调查内容的献血者满意度调查表,每年随机发放给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于2005年开始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开展规范的献血者健康宣教,提供人性化服务,规范采供血服务过程管理,做好献血后的延伸服务,并比较实施前后无偿献血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无偿献血者对血站满意度调查工作的支持率、综合服务满意度和对献血接待、体检、检验、采血、献血后服务和献血程序7项单项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无偿献血者服务满意度,扩大无偿献血队伍,确保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8.
护理质量对无偿献血招募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对无偿献血招募工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云浮市中心血站2009年7月~2010年6月1096例初次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的护理感受.以及是否会再次献血的心理预期。结果:对献血过程中的护理情况表示满意的965例,占88%;表示较满意的93例,占8%;表示一般的38例,占3%;表示不满意的0例。当中无一例出现献血反应。1095例表示愿意继续参与无偿献血,1例因自身晕血因素表示不考虑第2次献血。结论: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献血者的情绪。在献血过程中,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是无偿献血者理解、关心、支持和继续参与无偿献血的重要因素。高质量的护理,不仅能为献血者带来精神上的抚慰和体贴,减少或避免献血的不良反应,同时也促进了献血者再次献血并带动更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对血站深入开展无偿献血招募工作、保障血液临床供应以及推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郑州市公民献血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玲 《河南医学研究》2000,9(3):256-257
目的 :了解郑州市公民无偿献血状况及特点 ,明确今后开展无偿献血活动的工作思路。方法 :对郑州市无偿献血状况进行调查。对 1998年 10月 1日至 2 0 0 0年 5月 1日郑州市无偿献血的人次、献血量、职业、年龄、性别等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从职业上看 ,献血人群主要集中在工人、学生、干部 ,农民献血人数较少 ;从年龄上看 ,年龄在 2 0~ 2 5岁之间的公民献血量最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 ,献血量随之下降 ;从性别上看男性总献血量高于女性。结论 :郑州市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质的飞跃 ,实现了由有偿献血到无偿献血的平稳过渡。在今后的工作中 ,既不放松对城市居民的宣传力度 ,也要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宣传 ;同时要加强献血知识、血液常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捐献血小板人群的献血间隔和频采后的血小板功能状态,确保血小板的采集质量和献血者的自身健康。方法分别检测固定频采血小板捐献者(2次/月)和正常固定献血者(1次/月)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宽度标准差(RDW-SD)、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体外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RBC、Hb、WBC、MCV、MCHC、RDW-SD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lt[(339.36±30.24)×109/Lvs.(248.25±20.61)×109/L,P〈0.0001]、MPV[(8.44±0.52)flvs.(8.65±0.32)fl,P〈0.001]、PDW[(15.52±1.13)%vs.(13.96±0.45)%,P〈0.0001]及血小板体外聚集功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频采者虽然有较高的Plt计数,但血小板的功能低于正常间隔血小板捐献者。因此,为保障血小板采集质量,应尽可能避免频繁采集血小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