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算法与标准算法评估冠状动脉支架内腔再狭窄的差异。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将原始数据分别采用高分辨率算法和标准算法重建,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2组的图像质量和诊断效能。结果:采用高分辨率算法重建后的冠状动脉支架内腔的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标准算法(P<0.05);高分辨率算法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腔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均高于标准算法(均P<0.05)。结论:高分辨率算法对冠状动脉支架内腔再狭窄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标准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快速扫描结合基于多模型的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V)在意识障碍患者胸部CT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随机收集46例拟行胸部CT平扫的意识障碍患者分为2组各23例:实验组采用宽度80 mm探测器行胸部快速(0.28 s/转)扫描;对照组采用40 mm探测器行常规(0.5 s/转)扫描。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和50%后置ASIR-V(post-ASIR-V)重建0.625 mm肺算法肺窗、标准算法纵隔窗图像。比较2组扫描时间、辐射剂量。由2位医师评价不同重建算法测量的背部肌肉、皮下脂肪相同部位ROI的图像噪声和运动伪影。采用Kappa检验比较2位医师评分一致性;采用Wilcoxon符号等级检验比较不同重建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性。结果:宽体探测器快速胸部CT扫描时间约(1.17±0.09)s,较常规胸部CT减少约70.08%;有效辐射剂量(1.33±0.37)mSv,与常规胸部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种扫描模式下,post-ASIR-V图像背部肌肉、皮下脂肪噪声均低于FBP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种扫描模式下相同重建算法各部位肌肉、脂肪间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种扫描模式FBP图像的图像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post-ASIR-V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扫描post-ASIR-V图像运动伪影评分明显低于宽体探测器快速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扫描18例膈肌运动伪影明显,而宽体探测器快速扫描方式均无明显膈肌运动伪影。2位医师对图像质量、运动伪影主观评分一致性好(K≥0.75)。结论:80 mm宽体探测器快速扫描结合ASIR-V能明显减少图像噪声和运动伪影,适合作为无法自主控制呼吸受检者的胸部CT扫描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单能量去金属伪影(SEMAR)算法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去伪影效果,探讨其对无导线起搏器与有导线起搏器改善图像质量的效果对比。方法:前瞻性收集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患者的图像,进行两次容积重建:一次使用自适应迭代算法重建(非SEMAR组);一次使用自适应迭代算法联合SEMAR算法重建(SEMAR组)。在金属伪影覆盖面积最大的层面,高、低密度伪影区的右冠状动脉及周围脂肪组织等划取感兴趣区(ROI),记录CT值和标准差以计算伪影指数(AI)对图像进行客观评价,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采取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行主观评价,并采用Kappa检验评估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共计32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被纳入评价。2名阅片者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κ=0.92)。SEMAR组比非SEMAR组主观评分高(P<0.01)。SEMAR组无导线起搏器主观评分高于有导线起搏器(P<0.01)。起搏器(总体),有、无导线起搏器组内比较,SEMAR组AI值均低于非SEMAR组(P<0.01)。有、无导线起搏器组间比较,SEMAR前后AI值相同(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臂CT联合减少金属伪影软件在Pipeline Flex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检查价值。方法 分析诊断为颅内动脉瘤并使用Pipeline Flex植入治疗的18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后对Pipeline Flex植入区域分别行常规Xper-CT扫描及高分辨率头颅支架Xper-CT扫描,后者扫描得到的图像作常规图像重建和联合减少金属伪影技术重建。由两名神经介入医师分别对支架结构、支架贴壁情况以及支架与弹簧圈金属伪影程度进行主观量化分析。结果 18名患者成功置入18枚支架,其中5例联合弹簧圈栓塞。与常规Xper-CT技术相比,高分辨率头颅支架Xper-CT常规重建及联合减少金属伪影技术重建在显示Pipeline Flex支架结构及打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用于显示Pipeline Flex贴壁情况中,高分辨率头颅支架Xper-CT联合减少金属伪影技术重建使图像更加清晰;同时与颅内支架专用高分辨率Xper-CT常规重建相比,联合减少金属伪影技术重建在显示支架显影丝及减少弹簧圈伪影方面效果明显,图像质量明显改善(P<0.05)。结论 高分辨率头颅支架Xp...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宝石CT能谱扫描在减少金属伪影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1例体内含有金属植入物的受检者行能谱扫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扫描后获得混合能量图像(140kVp),用能谱分析软件(GSI Viewer)进行分析,以10keV为间距在40~140keV间进行11种不同能量的单能量图像重建,选取最优单能量图像,再行金属伪影消除重建(Metal-Artifacts Reduction System,MARs),对混合能量图像及能谱图像(110keV单能量图像或单能量+MARs图像)进行感兴趣区(ROI)SD值的测定,计算出伪影的SD值。并且所有图像均由三位有经验的放射医师采用盲法进行独立评分,按金属伪影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程度予以记3、2、1、0分(3分为基本无伪影;2分为图像质量较好,有部分伪影;1分为图像伪影较重,尚能观察;0分为伪影很重,图像无法观察)。对所获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在110keV单能量区图像信噪比较高,因此所有图像均于110keV行MARs重建。能谱图像(110keV单能量图像或单能量+MARs图像)的评分与混合能量图像的评分之间,以及能谱图像组与混合能量图像组金属伪影的SD值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05),即能量图像的金属伪影明显降低,图像质量优于混合能量的图像质量。结论:宝石CT能谱扫描能显著减少受检部位的金属伪影与硬化伪影,使含金属植入物的受检部位CT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传统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可因冠状动脉钙化而降低诊断效能,致使管腔狭窄程度被高估,进而增加不必要的有创性血管造影检查。随着CT空间分辨力提高、新的去伪影算法、双能CT成像技术、冠状动脉减影技术、迭代重建技术及锐利卷积核重建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冠状动脉钙化在心脏CT影像上的伪影得以减轻,CT对冠状动脉钙化病人的诊断效能明显提高。就多种降低冠状动脉钙化伪影的CCTA成像技术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80 kVp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技术(SAFIRE)在正常体重人群肝脏CT增强扫描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地对身体质量指数(BMI)18~24 kg/m2、临床怀疑肝脏疾病的46例患者采用低辐射剂量(80 kVp、420 mAs)进行CT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采用个性化方案。以滤波反投影法(FBP)和5种强度SAFIRE(1~5)方法分别进行图像重建。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估指标:图像噪声、对比噪声比(CNR)、品质指数(FOM)。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估:对图像噪声、血管显示、伪影及图像整体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对动脉晚期的期相进行评估。结果:图像质量客观评估结果:SAFIRE-5图像的噪声最小,CNR及 FOM 值最高,与其余5组图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主观评估结果:SAFIRE-5图像的噪声、血管显示情况及硬化伪影的评估结果均优于其它5组,但“蜡样”伪影的评分明显低于其它各组,使其图像整体评分受到影响;SAFIRE-3图像的整体评分最高,与其它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6%(44/46)的动脉晚期图像质量合格。结论:正常体型人群行肝脏CT增强扫描时,使用80kVp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及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能得到较好的图像质量;此种条件下,建议使用SAFIRE-3进行图像重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snapshot freeze,SSF)在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9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从45%和75%期相中选择最佳期相的图像分别重建为标准方法组和SSF方法组;采取双盲法由两位高年资医师按照冠状动脉15段分段法,使用5分制评分法评价两组图像质量;分别测量出两组图像中右冠状动脉中段血管横断面移动伪影区域以及邻近脂肪组织的标准偏差(SD)值,计算移动伪影指数(moving artifact index,MAI)值。应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对两组图像的图像质量和MAI值进行比较,应用2检验比较两组图像冠状动脉分级显示段数。结果69例患者875段冠状动脉节段被评价,在使用SSF方法重建后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标准方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左主干两组图像质量比较,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动伪影指数(MAI)标准方法组高于SSF方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冠状动脉成像中,SSF技术可减轻移动伪影,改善图像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仿真胸部体模对伪影区域内肺结节及肺组织显示效果的分析,评价IMAR算法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CT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胸部仿真体模内置入模拟肺结节60个,分别在心脏起搏器放置前后进行胸部CT扫描(常规剂量及低剂量扫描),图像分别采用无IMAR和有IMAR两种方式进行重建。比较肺结节的检出率,测量模拟肺结节CT值与其标称CT值的差值,并比较图像的噪声值、SNR、CNR值,并对主观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低剂量胸部CT扫描时,使用IMRA检出结节数目较多;使用IMAR算法磨玻璃肺结节的测量CT值与标称CT值的差值较小。使用IMAR重建时图像SNR及CNR值均较高。IMAR重建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未使用IMAR。结论:IMAR算法能减轻心脏起搏器金属伪影,提高低剂量胸部CT对伪影区域结节的检出率,提高伪影区域磨玻璃肺结节的显示效果,提高伪影区域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宝石能谱CT显示离体支架内腔和不同再狭窄模型的能力。方法:6枚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Excel),规格均为2.75 mm×18mm,球囊在体外用不同的压力分别扩张成直径2.75mm、3.0mm、3.5mm的支架各两枚,分为A、B、C三组,每枚支架分别建立0%、30%、50%、70%、80%的狭窄模型,置入模拟冠状动脉内,注入含碘对比剂后密封,置入水箱内,利用GSI模式扫描,重建其40~140keV单能量图像、碘基图、水基图和混合能量图像,分析支架内腔显示率和狭窄诊断准确率。结果:140keV单能量图像和水基图显示支架伪影最少,支架内腔显示率高,但水基图支架内腔分辨率低,不适合观察再狭窄。原子序数分析可较清楚分辨支架内斑块和伪影。50~60keV单能量图像对显示支架内腔混合斑块具有较好的图像质量,诊断无、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的准确率较混合能量图像分别提高16.67%、33.33%、16.66%、16.67%。结论:140keV单能量图像和水基图适合显示支架结构,50~60keV单能量图像适合诊断支架内腔再狭窄,能谱物质分析图像有助于区分支架内斑块和伪影,为冠状动脉支架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napshot Freeze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校正右冠状动脉运动伪影的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67例患者在本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并选取最佳重建期相,分别选用常规重建方法及Snapshot Freeze技术重建图像,测量右冠状动脉的CT值及记录平均心率并计算心率变化;以RCA为评价对象,由3名放射科医师用5分法对两种重建方法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对常规重建图像及SSF技术重建图像的进行主观评分,并分析SSF技术重建图像的评分与RCA的CT值、平均心率及心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的平均心率为(69.71±10.58)次/min,心率变化为3.66±2.54。1068段血管的直径在常规重建图像为(2.55±0.46)mm,SSF重建图像的直径为(2.54±0.62)mm,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P=0.65)。常规重建图像及SSF重建图像的RCA的CT值分别为(273.57±108.12)HU、(289.37±98.76)HU,两组之间RCA的CT值无统计学差异(t=-0.69,P=0.39)。常规重建图像的主观评分为3.25±0.54,SSF图像的主观评分为4.76±0.35,具有统计学意义(Z=-5.17,P0.01)。运动伪影对右冠状动脉2段(RCA2)影响最大,常规重建图像和SSF技术重建图像中的RCA2的主观评分分别为3.01±0.61、4.32±0.22,SSF技术重建出来的图像质量优于常规重建的图像(Z=-4.32,P0.01)。常规重建图像与SSF技术重建图像主观评分具有相关性(r=0.81,P0.01)。SSF重建图像的主观评分与RCA的CT值、平均心率、心率变化具有相关性(r=0.67、-0.49、-0.47,P0.05)。结论 SSF技术能有效校正右冠状动脉的运动伪影,提高冠状动脉CTA的图像质量。患者心率越大,用SSF校正后的图像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12.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双源CT(doube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冠状脉成像中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临床可疑或确诊冠心病经手术治疗后复查的患者,男性103例,女性47例,平均年龄60.6岁;均经D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其图像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回顺性分析。结果扫描技术直接影响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影响图像的因素分为呼吸伪影,心律不齐伪影,上腔静脉、右房高密度造影剂产生的伪影,冠状动脉支架产生的伪影,上述各种伪影均具有独特的影像特征。结论优化CT扫捕技术,准确分析冠状动脉成像伪影的CT表现及成因,对保证冠脉成像质量,减少诊断失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冠状动脉不同类型斑块在三维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AIDR 3D)和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FIRST)下的斑块图像质量,探讨FIRST对斑块图像质量改善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行CCTA检查的可疑冠心病患者,采用AIDR 3D和FIRST重建CCTA图像。分别测量冠状动脉斑块的CT值和图像噪声(SD),从而获得客观图像质量,包括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由2名高年资放射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进行主观评分,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对客观结果和主观评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6例患者的243个斑块纳入分析。在客观图像分析中,FIRST组和AIDR 3D组比较,所有斑块及其子类(钙斑、混斑和非钙化斑块)的CT值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除非钙化斑块的SNR (P=0.062)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类型斑块的SD、SNR和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出FIRST图像的SD、SNR和CNR明显增高。在主观图像质量分析中,FIRST图像评分更高(P<0.05)。...  相似文献   

14.
金士琪  杨帆  初金刚  于扬  赵宇  戴旭 《放射学实践》2016,(12):1177-1181
目的:评价Stellar光子探测器联合Safire迭代重建技术冠脉CTA中不同重建层厚对冠脉支架显示的影响,探讨改善CT冠脉支架成像效果的有效方法.方法:36例冠状动脉支架(81个)植入术后患者行双源CT(采用Stellar光子探测器)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使用Safire迭代重建技术、并分别采用3种层厚(0.50、0.60及0.75 mm)进行图像重建获得3组图像.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并比较3组图像间的差异.结果:两位阅片者对三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均良好(Kappa=0.85~0.88).三组间支架显示情况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0.50 mm组的评分最高[(94.130±0.558)分];图像噪声的主观评分中,随着重建层厚的增加,图像的噪声降低,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0.50 mm组与0.60 mm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客观分析显示,支架内管腔噪声在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llar光子探测器0.50 mm层厚重建配合Safire迭代重建技术获取的冠脉支架CTA图像质量整体最佳,尤其对于直径<3 mm的冠脉支架,能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图像.  相似文献   

15.
迭代重建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CT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传统CT影像重建算法——滤波反投影技术(FBP)受到明显制约,而迭代重建技术(IR)得以迅速发展并成功应用于临床。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是CT影像检查的重要组成,IR技术在降低CCTA辐射剂量、减轻钙化斑块和冠状动脉支架伪影、提高粥样斑块显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就IR技术的进展及其在CCTA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能谱CT金属伪影去除算法及虚拟单能图像重建与传统迭代重建在减少脊柱金属植入物伪影的差异。方法 56例脊柱矫形术接受金属植入物行标准能谱CT检查,包括常规迭代重建、金属伪影去除算法和虚拟单能图像重建。测量衰减系数(HU)和噪声(SD),以计算椎旁肌和椎管的信噪比。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评价图像质量和伪影减少程度。结果与常规迭代重建相比,金属伪影去除算法和高keV虚拟单能图像显著降低低密度伪影及高密度伪影。与常规迭代重建相比,金属伪影去除算法和高keV虚拟单能图像椎旁肌(34.6±17.0HU vs. 26.1±13.5HU及34.6±17.0HU vs. 27.0±14.2)和椎管(102.5±60.1HU vs. 72.1±39.3HU及102.5±60.1HU vs.60.1±38.0HU,P均0.05)的噪声伪影减少。观察者间评价主观图像质量的一致性良好,ICC=0.74。在主观图像质量评价中,金属伪影去除算法和高keV虚拟单能图像上表现出伪影减少分别为44/56例(78.6%)、48/56例(85.7%)。结论能谱CT金属伪影去除算法和高keV虚拟单能图像重建上客观及主观伪像均减少,金属伪影去除算法联合虚拟单能图像的组合可能有希望进一步减少伪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低扫描方案对冠脉支架显示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同类型8枚支架放置于模拟冠脉血管的体外模型中,分次注入不同碘浓度对比剂(浓度分别为270和350 mg I/mL),管电压分别为80和120 kV,记为双低扫描组和常规扫描组,行新双源CT冠状动脉扫描,并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结果:双低扫描组与常规扫描组在图像质量主观评分(P=0.102)及背景噪声(P=0.068)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双低扫描可以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冠状动脉CTA图像;晕状伪影程度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4);双低扫描组支架内腔衰减差异明显低于常规扫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扫描组支架腔内与支架CT值差异更大,更有助于对支架内再狭窄形成的诊断.双低扫描组支架内径差异明显低于常规扫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扫描组对支架形态、管径的显示优于常规扫描组.双低扫描组辐射剂量为0.32 mSv,常规扫描组为0.47 mSv,双低扫描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结论:采用低浓度对比剂配合低管电压的扫描方式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对冠脉支架内腔及支架形态的显示优于常规扫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DLIR)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疑似冠心病行CCTA检查的患者23例,采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为50%[标准(SD)和高清(HD)]进行图像重建,再对原始图像采用DLIR分级处理,共4组重建算法图像:ASiR-V 50%SD(...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常规上腹部CT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图像为对比,探讨双能量CT单能谱成像技术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术后支架伪影及图像质量评价方面的应用。方法:21例TIPS术后随访患者行上腹部CT平扫、动脉期及门静脉期扫描。门静脉期扫描应用双能量扫描模式,并获得100及140 kV 2个不同能量的原始数据,重建40~190 keV间隔为10 keV的共16组虚拟单能谱图像及加权120 kV混合能谱图像,以加权120 kV混合能谱图像作为常规单源混合能谱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图像。在门静脉期虚拟单能谱图像及加权混合能谱图像上,获得各个支架管腔内的伪影指数、噪声及对比噪声比(CNR)。结果:80 keV单能谱图像具有最低噪声及最高CNR,支架腔内伪影指数最低,其噪声及伪影指数低于加权120 kV混合能谱图像(均P<0.05),CNR高于120 kV混合能谱图像(P<0.05)。结论:与常规120 kV混合能谱图像相比,双能量CT虚拟单能谱图像对TIPS支架的显示,可在降低支架伪影的同时提高图像质量,其最佳能谱为80 keV。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重建技术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碘油沉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肝癌TACE术后患者进行双能量腹部CT平扫。在100 kVp、140 kVp、线性融合图像(M=0.5)和以9组虚拟单能量(40、60、80、100、120、140、160、180和190 keV)图像上,在碘油沉积最显著的层面,测量伪影区及正常肝实质区的CT值,计算图像噪声(SD)和伪影指数(AI)。对伪影大小、图像噪声、碘油形态及综合图像质量分别进行主观评分。结果:客观评估:80 keV 图像的AI 值最小;线性融合图像、80 keV 图像的噪声最小。主观评估:在140 kVp、100~190 keV图像上伪影较少;线性融合图像和80 keV 图像的噪声评分最小;碘油形态以140 kVp、线性融合图像、80及100 keV图像上显示较为清晰。整体综合评分以线性融合图像和80 keV图像最高。结论:双能量CT 虚拟单能量重建技术在肝癌TACE术后碘油沉积的显示中,可以改善图像质量,以80 keV的虚拟单能量重建图像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