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5例HCC合并PVTT患者的资料,其中475例接受TACE治疗(TACE组),210例接受支持治疗(支持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生存时间,采用Cox模型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685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6.3个月,其中TACE组和支持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1个月、5.2个月(P=0.002)。TACE组和支持治疗组患者6、12、24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57.30%、27.30%、12.10%和37.90%、12.20%、3.10%。单因素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HCC病灶最大径、谷氨酰转肽酶水平、癌栓分型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元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Child-Pugh分级和癌栓分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Ⅰ、Ⅱ型癌栓患者中,TACE组和支持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8个月、5.5个月,2组6、12、24个月累计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Ⅲ、Ⅳ型癌栓患者中TACE治疗组和支持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3个月、4.5个月,2组6、12、24个月累计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2)。结论对HCC合并PVTT患者行TACE治疗有效,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Child-Pugh分级和癌栓分型;对Ⅲ、Ⅳ型癌栓患者TACE未见明显获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手术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A组39例,行手术联合化疗治疗;B组23例,行单纯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时间、生存率、及整体疗效评估。结果 A组治疗后半年、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均明显高于B组,且A组治疗后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长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CR、PR、均明显高于B组,PD明显小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如果全身状况允许情况下,应选择肝癌切除、门静脉癌栓取出术联合TACE治疗,且临床整体疗效及生存率、生存时间较单纯手术治疗更佳。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易侵犯门静脉系统, 10%~40%肝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合并肉眼可见门静脉癌栓。在欧美国家, 众多肝癌诊治指南将肝癌合并肉眼可见门静脉癌栓定义为进展期肝癌, 故推荐该部分患者进行系统治疗。而在亚洲国家, 外科医师对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处理方式更加积极, 认为其并不是手术绝对禁忌证。目前, 关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 尚无全球性共识或标准指南。肝移植是不可切除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措施, 但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率高, 故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一度被视为肝移植的禁忌证。此外,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常被认为存在肿瘤肝外转移。但临床实践中, 在无有效治疗措施的情况下, 越来越多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转向寻求肝移植并最终成功进行了手术。与此同时, 诸多研究表明在合理选择受体的前提下, 肝移植可以使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生存受益。尤其是同其他治疗方案比较, 在采用降期治疗(包括三维适形放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立体定向体部放疗、经肝动脉放疗栓塞、经肝动脉灌注化疗等)成功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中继续行肝移植可使患者获得更佳预后。鉴于肝移植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其中22例接受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实验组),28例仅接受TACE治疗(对照组)。采用Kaplan-Meier法评价两组患者远期疗效;观察门静脉再通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7个月和6.0个月;两组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门静脉再通、腹腔积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手足麻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接受外放疗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1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疗科进行外放射治疗的126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6MX或15MV光子,针对癌栓(部分包括肝内肿瘤)外照射,剂量30~60 Gy,中位剂量50 Gy,常规分割。生存分析采用单因素及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AFP、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内肿瘤控制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放疗方法是独立的预后因素。放疗剂量与生存无显著性相关。结论在肝细胞肝癌患者中,外放疗治疗门静脉癌栓是安全而有效的。但是,姑息性放疗剂量不是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外科综合治疗对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科综合治疗对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36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病人根据外科治疗方法不同而分为3组:切除 TACE 胸腺肽(A组,n=9),切除 TACE(B组,n=20)和切除组(C组,n=7)。回顾分析这3组病人的中位生存期和不同分型癌栓(Ⅰ~Ⅳ型)治疗后的疗效。结果A、B、C3组病人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0个月、7.0个月和8.0个月,各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240)。就癌栓分型而言,外科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Ⅰ型癌栓病人的生存期。结论外科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人的生存期,尤其是癌栓位于门静脉二级以上的病人。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方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Liu YB  Jian ZX  Ou JR  Liu ZX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7):436-43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TTPV)的外科治疗方式选择。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3年1月期间收治的138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7例行保守姑息治疗患者1至8个月内死亡,平均生存时间3.9个月。101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23例行单纯肝癌切除术,平均生存时问10.9个月;78例采取各种手术方式行肝癌切除加门静脉癌栓取栓术,平均生存时间26.8个月。其中52例术后采用了肝动脉和门静脉双插管微量泵灌注化疗,其1、3、5年生存率为96.2%、51.9%、11.5%,26例未行插管化疗,1、3、5年生存率为76.9%、23.1%、0%。结论手术治疗比保守治疗能相对延长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生存时间;手术在切除肝癌的同时应尽量使用各种方式取出门静脉癌栓;术后使用肝动脉和门静脉双插管微量泵灌注化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门静脉癌栓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门脉癌栓的近期疗效.资料与方法 23例均为肝癌介入治疗后出现门静脉癌栓,其中原发性肝癌8例,转移性肝癌15例,所有病人均在介入治疗2~4次后出现门静脉癌栓.采用三维适形照射的方法,每例均设定4~6个非共面野,单次照射剂量3~7Gy,6~15次,每日或隔日照射,总剂量42~48 Gy.结果总有效率3个月为82.6%,6个月为95.7%,Kaplan-Meier分析法,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6%、43.5%和26.1%,中位生存期14个月.Cox回归分析提示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和单次照射剂量与预后有关.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肝癌介入后门静脉癌栓是一种方法简单、病人易于接受、近期疗效显著的可行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TACE后肝癌患者中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探讨门静脉癌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52例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的生化检查、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计算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分析门静脉癌栓形成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灶数目、大体分型、肝硬化、Child-Pugh分级、腹腔积液、甲胎蛋白(AFP)、凝血酶原时间(P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乙肝病毒DNA定量、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等的关系,并以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门静脉癌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TACE后36.51%(92/252)肝癌患者合并门静脉癌栓形成;单因素分析提示门静脉癌栓形成与患者年龄、AFP、AST、PT、病灶数目、大体分型、APS有关,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PT、大体分型、APS是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较轻、弥漫型肝癌、PT延长、伴APS形成的肝癌患者易于TACE后形成门静脉癌栓,上述各项均为门脉癌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6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综合治疗组(21例)、门静脉取栓组(12例)和姑息治疗组(30例),比较各组的生存期。结果综合治疗组、门静脉取栓组和姑息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7个月、7.4个月和4.3个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治疗组、门静脉取栓组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姑息治疗组。结论对于能耐受手术的门静脉癌栓病人应积极行肝癌切除术并术中取栓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PVTT)患者疗效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05年至2008年338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肝功能Child-Pugh A级或B级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4组:保守治疗组(75例)、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组(86例)、单纯手术切除组(90例)、手术切除+术后TACE治疗组(87)例.以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同时以多因素分析评估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 姑息治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5个月,其l、2、3年生存率分别为0.0%、0.0%、0.0%.单纯TACE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7.0个月,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0%、0.0%.单纯手术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8.2个月,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8.0%、20.0%、15.0%.手术+TACE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5.1个月,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9.2%、37.5%、19.1%.保守治疗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TACE组的生存率小于单纯手术和手术+TACE组,P值均<0.05.肝切除术后合并TACE可比肝切除术更有效地延长肝细胞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的生存期(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门脉癌栓累计主干及术后TACE的次数是影响术后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合并门静脉癌栓、肝功能Child-PughA级或B级的肝细胞癌患者,TACE、手术或术后+术后TACE均能较保守治疗明显提高生存率.对于肝功能处于代偿期以及肝功能储备充足的患者,与姑息治疗及TACE比较,手术治疗可更有效地延长生存期.并且术后TACE对于预防复发及延长生存率都有重要意义.对于肝功能条件尚可但肿瘤无法切除的患者,TACE可较姑息治疗更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主,必要时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及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38例侵犯门静脉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行TACE治疗,再行CT引导下RFA治疗,根据肿瘤位置以及是否侵犯门静脉主干,联合应用PEI或3D-CRT治疗。以mRECIST标准为评价指标。结果联合治疗侵犯门静脉的原发性肝癌总体完全缓解(CR)率为42.11%(16/38),部分缓解(PR)率为15.79%(6/38),稳定(SD)率为2.63%(1/38),进展(PD)率为39.47%(15/38)。结论以TACE+RFA治疗为主,必要时联合PEI和3D-CRT治疗侵犯门静脉的原发性肝癌,方法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门静脉微癌栓和肉眼癌栓对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Fan J  Tang ZY  Wu ZQ  Zhou J  Zhou XD  Ma ZC  Qin LX  Qiu SJ  Yu Y  Huang C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7):433-435
目的评价肝癌门静脉微癌栓和肉眼癌栓对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348例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门静脉无癌栓组(n=2528)、微癌栓组(n=416)和肉眼癌栓组(n=404),单因素分析肝癌门静脉微癌栓和肉眼癌栓对术后生存的影响,分析各组的生存率。结果单因素分析肝癌门静脉微癌栓和门静脉肉眼癌栓对术后生存影响的危险度分别为1.421和3.136;无癌栓组的1、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5.97%、62.78%、49.88%、35.42%,中位生存时间为59.7个月;微癌栓组的1、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4.42%、51.66%、39.25%、27.28%,中位生存时间为39.1个月;肉眼癌栓组的1、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2.59%、25.97%、20.42%、11.33%,中位生存时间为13.5个月。结论门静脉癌栓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的重要因素,而肉眼癌栓的危险性远大于微癌栓;微癌栓阶段是影响术后生存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27例经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7例获手术切除,术后因并发症死亡14例;手术切除病例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7.7个月,1、2、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1.9%、37.2%、21.7%和4.0%;Ⅰ型癌栓者40例,其1、2、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2.3%、61.7%、38.6%和6.6%,明显高于Ⅱ型癌栓者(n=129,61.1%、34.3%、20.8%及5.3%)和Ⅲ型癌栓者(n=48,46.8%、24.0%、9.6%和0),P<0.05;癌栓连同肿瘤切除者84例,其1、2、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7.3%、43.2%、28.1%和7.9%,明显高于肝创面门静脉取栓者(n=85,65.1%、38.8%、22.3%及3.4%)和门静脉切开取栓者(n=48,46.8%、24.0%、9.6%及0),P<0.05;术后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经动脉灌注化疗(TACE/TAI)治疗的76例患者1、2、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5.3%、53.2%、33.1%及5.7%,明显高于术后未行TACE/TAI治疗者(n=141,54.8%、29.1%、15.9%及3.2%),P<0.05。结论手术治疗是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治疗方法,手术应争取肿瘤和癌栓一并切除,术后联合TACE/TAI治疗可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不同分型门静脉癌栓肝癌病人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48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按是否接受TACE治疗分为两组:TACE组(n=38)和保守治疗组(n=10),比较两组病人的生存期和不同分型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效果。结果TACE治疗组和保守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0(4.4,5.6)个月和2.0(1.8,2.2)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000)。Ⅰ(n=6)、Ⅱ(n=11)、Ⅲ(n=20)、Ⅳ型(n=1)癌栓病人经TACE治疗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0、5.0、4.0、3.0个月(P=0.0013)。结论TACE对累及二级及二级以上门静脉分支癌栓(即Ⅰ型癌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效果。收集2006年6月—2011年6月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合并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42例(观察组),并筛选同期单纯TACE治疗的患者42例(对照组)。比较2组1、2、3年存活率及治疗前后的临床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AFP)和肿瘤影像学的改变。观察组患者肿瘤及门静脉癌栓坏死、缩小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AFP降至正常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而且观察组患者1、2、3年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联合RFA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功能代偿期手术切除或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HCC)合并门静脉主支癌栓的疗效,以及TACE后选择性肝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肝功能Child.PughA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并门脉主支癌栓患者116例,并分为手术组(56例)和肝动脉化疗栓塞组(TACE组,60例),其中TACE组治疗后肿瘤反应评价有效,接受进一步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TACE+手术组。对比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情况。结果手术组1例术中死亡(1/56,1.78%),并发症发生率高于TACE组(16/56US7/60,P=0.010)。手术组、TACE组和TACE+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41、15.34、22.01个月,TACE+手术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手术组(P=0.040)。手术组1、2、5年生存率分别为47.27%、24.58%、5.67%;TACE组分别为53.91%、27.18%、6.34%:TACE+手术组分别为79.17%、45.83%、16.67%。多因素分析提示肝硬化、肿瘤位置是患者独立预后相关因素。结论HCC合并门静脉主支癌栓肝功能代偿良好可切除者,首治TACE后选择性肝切除术是更安全和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门脉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95例肝癌介入治疗1~4次后出现门静脉癌栓.采用三维适形照射的方法 ,设3~6个非共面野,单次照射剂量2~7 Gy,6~30次,每日或隔日照射,总剂量42~60 Gy.结果 总有效率3个月为83.2%,6个月为91.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5%、51.9%和29.7%,中位生存期17个月.Cox回归分析显示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与预后有关.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门静脉癌栓是一种方法 简单、病人易于接受、近期疗效显著的可行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对策及疗效比较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Fan J  Wu ZQ  Zhou J  Qiu SJ  Chen RX  Shi YH  Tang ZY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1):801-804
目的 比较肝功能处于代偿期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并探讨影响其疗效的因素。 方法  138例肝功能处于代偿期、术前估计可以手术切除的门静脉癌栓患者 ,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 4组 :保守治疗组 14例、化疗组 4 1例、手术切除组 19例、手术切除加化疗组6 4例。 结果 保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 3 5个月 ;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 7 1个月 ;手术切除组中位生存时间 10 3个月 ;而手术切除加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 13 4个月 ,术后半年 0 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5 3 7%、37 6 %、30 7%、14 0 % ,明显高于其他 3组 (P <0 0 5 )。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化疗次数是影响手术切除后疗效的重要因素。 结论  (1)门静脉癌栓患者在肝功能处于代偿期 ,术前估计手术能一并切除原发灶与癌栓时 ,应行剖腹探查 ,而手术切除加术后化疗的疗效最好 ;(2 )术后在患者肝功能许可的情况下 ,可行多次栓塞化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实施手术切除联合术后门静脉化疗加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化前瞻性临床试验方案,选取术后确诊为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及第一级分支癌栓患者随机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行肿瘤切除+癌栓取出术,研究组术后经门静脉途径行PIAF(5-FU、阿霉素、顺铂,α-IFN)方案化疗,对照组术后仅行常规治疗.随访观察复发或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中位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12.5个月vs.7.0个月,P=0.0073);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法选择(是否化疗)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研究组肿瘤中位复发时间较对照组延长(7.0个月vs.3.0个月,P=0.0089);Cox多因素分析表明仅治疗方案的不同(手术后化疗与否)和AFP值对患者的复发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HCC合并PVTT患者,行肿瘤切除+癌栓取出术,手术后辅以经门静脉+皮下的PIAF免疫化疗是有效治疗HCC合并PVTT患者的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