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不同胎龄早产儿进行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分析其脑电活动特点。方法:选取胎龄27~36+6周早产儿135例,按胎龄分成<28周、28~29+6周、30~31+6周、32~33+6周和34~36+6周组,在出生后3~5 d完成第1次aEEG监测,监测时间8 h,分析电压连续性、活动睡眠期上下边界振幅值、睡眠-觉醒周期的变化。结果:胎龄<28周早产儿均呈非连续性电压,没有肉眼可见的睡眠周期性变化,随胎龄增加,早产儿连续性电压所占比例逐渐上升(P<0.01),睡眠周期性所占比例逐渐增加(P<0.01)。随胎龄增加,早产儿活动睡眠期上界振幅值下降,下界振幅值升高(P<0.01);1个睡眠周期的时程变短(P<0.01)。结论:aEEG能较好地反映早产儿大脑成熟度,胎龄越大的早产儿,其脑电背景活动越趋于成熟,aEEG对早产儿脑功能预后有较好的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2.
袁珊  谢席胜  冯胜刚  张红玉  郭志伟 《西部医学》2019,31(11):1730-1735
【摘要】目的 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尿毒症失眠患者的疗效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 fMRI)下大脑自发神经活动低频振幅(ALFF)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失眠患者31例,分为rTMS治疗组(n=21)与空白对照组(n=10)。rTMS治疗组接受rTMS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进行评分及rs fMRI图像采集。空白对照组不接受rTMS治疗,不采集rs fMRI图像,其余与rTMS治疗组相同。对比分析rTMS治疗组治疗前后睡眠量表评分及低频振幅(ALFF)的差异。结果 rTMS组治疗15d后,与治疗前及空白对照组入组15d后相比,尿毒症失眠患者睡眠情况明显改善。rTMS组治疗前后ALF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双侧眶额叶、双侧杏仁核、左侧海马、左侧前扣带回的ALFF值增高,双侧脑岛的ALFF值降低。结论 低频可rTMS通过影响大脑相关脑区神经活动强弱来治疗尿毒症患者的失眠,改善睡眠结构。  相似文献   

3.
孔祥裴  付庆 《四川医学》2011,32(6):909-910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血液透析室2007~2009年收治的4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于动静脉内瘘术(AVF)前后进行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对比分析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及右心室内径(RVd)指标的变化。结果 AVF术后LAd、RVd、LVESd、LVEDd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而EF水平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SV有所增加,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VF可引起终末期肾病患者左心房、心室腔的扩大,左心室的收缩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M)患者大脑自发性活动的动态特征及各个指标间的一致性变化.方法 采集36例PDM患者及41例健康人群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应用滑动时间窗技术,对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  相似文献   

5.
孙丽娜  卢晔芬  林文萍  蔡学礼 《浙江医学》2019,40(11):1147-1149,1153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清五正聚蛋白3(PTX3)水平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终末期肾病伴脑梗死患者、终末期肾病不伴脑梗死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各5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为伴脑梗死组、不伴脑梗死组及对照组。测定3组对象血清PTX3、C反应蛋白(CRP)、LDL-C、TC、TG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析终末期肾病合并脑梗死与PTX3水平的相关性。另选取终末期肾病患者150例,按PTX3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3组:轻度升高(<1ng/ml)组、中度升高(1~2ng/ml)组、重度升高(>2ng/ml)组。观察3组患者在1年后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结果伴脑梗死组PTX3水平(3.52±0.77)ng/ml高于不伴脑梗死组(2.34±0.39)ng/ml、对照组(1.16±0.4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PTX3、CRP、Hcy对于脑梗死的OR值分别3.241、1.762、1.3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95%CI>1,均P<0.05)。PTX3轻度、中度、重度升高组1年后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分别为26.0%、40.0%、62.0%。结论终末期肾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清PTX3水平显著升高。终末期肾病患者的PTX3水平越高,1年后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越高。PTX3可能是导致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Tourette综合征患儿症状严重程度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脑低频振幅(ALFF)的关 系。方法:选取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所收治20例首发Tourette综合征患儿,均接 受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检查,分别在不同频段对脑ALFF值进行计算,探讨症状严重程度与脑ALFF值的相 关性。结果:左额上回眶部、右额中回、左额中回眶部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与脑ALFF值表现为正相关( P < 0.05);左距状沟、右距状沟及其周围皮质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与脑ALFF值表现为负相关( P <0.05)。结论: Tourette综合征患儿的症状严重程度与特定区域脑功能活动异常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周血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PPARγ)联合γ-干扰素(γ-interferon, IFN-γ)释放试验(γ-interferon release assay, IGRA)对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肺结核的早期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河北省胸科医院治疗70例合并有肺结核可疑症状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分为终末期肾病患者40例(ESRD组)、终末期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30例(合并症组),另以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患者40例作为PTB组。3组患者均进行IGRA试验,同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PPARγ水平,探讨PPARγ联合IGRA检测对终末期肾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 PTB组与合并症组PPARγ表达水平及IFN-γ含量高于ESRD组(P<0.05),而PTB组与合并症组间PPARγ表达水平及IFN-γ含量相比...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低频振幅((ALFF)方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 基线脑活动变化进行研究。 方法 利用GE Signa 3.0T MRI对AD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8例)分别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应用低频振幅(ALFF)统计方法计算并对比2组ALFF改变的脑区。 结果 静息状态下,AD组患者右侧海马(BA28)及海马旁回(BA36)、左额下回(BA47) 、双侧小脑后叶脑区ALFF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01, 未校正);AD组患者楔前叶(BA 7)、后扣带回(BA31) 、左侧丘脑ALFF值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01, 未校正)。 结论 AD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区ALFF值产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和低频振荡振幅(ALFF)方法,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给予氟比洛芬酯后的脑功能变化特点。方法 用1.5T磁共振成像仪采集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给予氟比洛芬酯治疗前、后的静息态fMRI数据。采用统计参数图和数据处理工具箱脑成像分析软件对静息态fMRI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用ALFF分析比较氟比洛芬酯治疗前后大脑自发性活动的低频振荡振幅的差异。结果 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后的患者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低于给药前,疼痛有明显缓解(P=0.000)。在静息状态下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后的患者与给药前相比,其右背外侧前额叶、双侧内侧前额叶和右中扣带回区域的ALFF值均降低(P=0.000)。结论 氟比洛芬酯的镇痛作用存在中枢作用机制,抑制因为慢性疼痛刺激引起的脑功能活动异常部位,从而减低疼痛,但具体的中枢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脑功能磁共振方法研究首发重性抑郁障碍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活动特征,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静息态下异常活动的脑区.方法 对51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首发未用药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病例组)与50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患者临床症状,计算其全脑的局部一致性与低频振幅.结果 病例组较对照组局部一致性增高的脑区有右侧额叶内侧回(BA6,MNI坐标3,-3,63,K=34)与左侧额叶内侧回(BA9,MNI坐标-9,36,30,K=1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校正);病例组较对照组低频振幅增高的脑区有右侧额叶内侧回(BA6,MNI坐标3,-3,63,K=35)与右侧后扣带回(BA31,MNI坐标3,-36,36,K=11),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校正).结论 首发重型抑郁障碍患者在静息态存在多个脑区功能活动的异常,并可能与抑郁障碍的病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静息态下大脑局部区域低频振荡振幅的变化.方法 采用低频振荡振幅分析方法,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工具包比较分析网络游戏成瘾者(n=26)和正常对照组(n=23)静息态下局部脑区自发神经活动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成瘾组在前扣带回、左侧中扣带回、双侧尾状核、伏隔核、双侧旁海马、右侧苍白球和右侧脑岛等脑区处的低频振荡振幅值差异显著性增强(FWE校正后P<0.05).右侧旁海马(r=0.4437,p=0.0232)和右侧尾状核(r=0.5227,P=0.0062)的低频振荡振幅值与成瘾者的病程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网络游戏成瘾者大脑部分区域表现出了异常的自发神经活动特性,并且可能随着病程加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低频振幅(ALFF)联合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价轻度脑外伤(MTBI)患者脑功能活动;探讨ALFF异常脑区DTI的变化。方法:17例MTBI患者(MTBI组)与17例健康者(对照组)行静息态脑fMRI及DTI扫描。用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伤后6个月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评估MTBI神经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静息状态下,MTBI组双侧额叶、小脑后叶ALFF升高,右侧丘脑、海马、脑干、双侧枕叶、左侧中央后回和右侧放射冠ALFF降低(P〈0.005),双侧海马、左侧丘脑、右侧小脑的表观弥散系数降低,双侧额叶、脑干及左枕叶的各向异性分数降低(P〈0.05)。两组间MMSE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息状态下,MTBI患者脑功能与微观结构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DN)是引发终末期肾病(ESRD)主要原因。在美国透析患者中约有50%是糖尿病肾病,在终末期肾病病因中占第一位,其中大部分年龄超过65%。老年糖尿病病人存在糖尿病肾病的高风险,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金指标干预。我院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应用盐酸贝那普利)对照组28例(常规治疗)经临床观察治疗组较对照组尿蛋白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行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的治疗效果,探讨此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方法28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于置管术后根据透析前血糖值,透析液中直接加入相应剂量胰岛素进行腹膜透析,比较透析前后的血压、生化指标及尿量。结果透析后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P〈0.01),但尿量无明显减少(P〈0.05),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明显改变(P〈0.05),体重减轻(P〈0.01),血压有所下降(P〈0.01)。结论根据患者血糖值,于透析液中加入胰岛素行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心血管并发症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的研究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引起血管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直接影响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明显升高。本文收集了该院肾内科2004年7月~2005年7月,7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测定结果,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周峰 《中国民康医学》2023,(18):146-148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白蛋白(ALB)比值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137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该院137名健康体检者137名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PCT、ALB水平,并计算PCT/ALB比值,统计终末期肾病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CT/ALB比值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预测价值。结果:137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24例,占17.52%(24/137);观察组血清PCT水平和PCT/ALB比值均高于对照组,血清AL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和PCT/ALB比值均高于未感染患者,血清ALB水平低于未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ALB、PCT/ALB比值预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763、0.855,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PCT/ALB比值的预测价...  相似文献   

17.
王冰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0):149-150
目的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原因并讨论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终末期肾病(尿毒症)患者9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42例,存活55例,死亡原因依次为心脏血管18例(42.9%)、感染8例(19.0%)、肿瘤7例(16.7%)、脑血管6例(14.3%)、消化道出血3例(7.1%)。死亡主要病因为糖尿病,相关临床指标比较两组的年龄、透龄、开始透析年龄及尿素氮、血浆白蛋白、血钙、贫血有差异。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是主要的死亡原因,重视血液透析充分性、纠正贫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李丹 《当代医学》2022,28(8):166-168
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钙磷代谢与血管钙化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11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应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应用HDF治疗。比较两组钙磷代谢[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及血管钙化程度。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Ca水平高于对照组,P、ALP、iPTH水平与血管钙化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滤过可有效改善终末期肾病钙磷代谢紊乱,降低血管钙化程度,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澎  郝蕊  李彬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8):747-749
目的通过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HD)急慢性并发症分析,从而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方法从终末期肾衰患者中选择糖尿病肾病39例(DN组),同时选择同期相同年龄段终末期非糖尿病肾病患者39例(NDN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病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DN组的急性并发症中低血压、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NDN组(P〈0.05);慢性并发症中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动静内瘘闭塞、感染明显高于NDN组(P〈0.05)。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HD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应提早进行HD,及时有效地控制血压、血糖、干体重等,能提高DN透析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48例慢性病血酱油人皮素(ET)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并观察其中10例血液透析者血透前后ET和CGRP的变化。结果发现,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和终末期肾衰3组、ET与CG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终末期肾衰组明显高于慢性肾炎和肾病征综合征组(P〈0.01)。终末期肾衰血透后,乐ET与CGRP均显著下降(P〈0.05-0.01)。慢性肾病伴高血压者平均坟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