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掌握R编码规则,提高病案首页出院主要诊断的编码正确率。方法 抽取2021年9月住院病案首页中临床医生以R编码作为出院主要诊断编码的病例519例。按照出院主要诊断的选择原则、R编码使用规则对临床医生主要诊断选择的正确率和编码员编码正确率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医生选择R编码为出院主要诊断的519例中有242例被编码员调整为非R编码,质控判定编码员编码正确。其余277例中,有123例经质控员判定编码错误,应该调整为非R编码。故在这519例中,质控判定以R编码作为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的病例为154例,编码正确率29. 7%。R编码作为出院主要诊断编码的病例占全院出院人数的1. 36%,其中康复科、急诊科、呼吸科这三个科室R编码作为主要诊断编码比例最高,分别占到出院人数的29. 91%、8. 57%、3. 98%。结论 临床医生和编码员仍需加强培训,部分医疗流程如病理报告流程有待于优化,并通过建立智能化的病案首页编码质控系统和病案首页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病案首页出院主要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某院120份首页主要诊断为肺炎的疾病编码情况,总结分析编码错误原因,从而提高肺炎编码质量,为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肺炎单病种管理准确监测数据奠定基础,更好顺应医保按病种分值付费方式(DIP)。方法 使用某院病案管理系统检索2021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主要诊断编码类目为肺炎J12-J18的病案共2257份,随机抽取其中120份,重新审核每份病案肺炎编码情况。结果 复核120份病案中,编码错误合计18份,编码错误率为15%。其中医师填写不规范,编码员随错13份;医师填写不规范,编码员修正后仍错误2份;医师填写正确,编码员编错3份。结论 肺炎的临床诊断书写习惯与ICD-10分类轴心不同,错误率高,通过加强临床医师ICD-10编码培训,规范临床医师使用诊断名称,加强编码员临床知识及专业知识的培训,建立三级编码质控模式,进而提高肺炎编码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多维度质控模式下病案首页填写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高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方法:从某三甲医院2022年1-6月抽取7 692份病案资料,采用多维度质控模式,基于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规范,统计首页缺陷并总结缺陷原因。结果:7 692份病案中有1 847份首页存在缺陷,缺陷率24.01%,其中病案首页患者基本信息、住院过程信息、诊疗信息、费用信息的缺陷占比分别为9.67%、12.64%、77.53%、0.16%;归纳总结诊疗信息缺陷类型为:主要诊断名称错误、主要诊断选择错误、主要手术操作选择错误、手术操作名称错误、手术操作遗漏、其他诊断名称错误、其他诊断遗漏、其他诊疗信息错填、其他诊疗信息漏填;导致缺陷的原因为临床医生错填或漏填、编码员错编或漏编以及电子病历数据接口取数问题。结论:多维度质控模式下病案首页诊疗信息模块的填写仍需改进,可通过强化培训考核、引入智能辅助编码、建立电子病历审核规则库、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等途径,持续改进病案首页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8,(1):50-53
目的了解武汉市三级综合医院住院病案首页数据的无效主诊断分布情况,分析产生原因并总结解决方案,提高医院主要诊断选择和编码水平。方法使用武汉市九家三级综合医院的2016年出院病案首页信息进行DRGs分组,对无效主诊断组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100个病案首页进入无效主诊断组,主要问题是错误的将肿瘤个人史、术后状态、附带妊娠状态等附加诊断作为主要诊断,且诊断选择错误问题集中发生在普外科、妇产科、外科专科等科室。结论武汉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的诊断完整性和准确水平亟待提高,应加强对临床科室和编码员的疾病分类和编码水平的专项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某三级综合医院歧义病例常见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提高病组入组率。方法:将某三级综合医院2023年1-6月医保结算清单上传至当地医保信息平台,并经过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GHS-DRG)分组方案(1.1 版)分组后,筛选出歧义病例840份。进行自查自纠和回顾性分析,将840份歧义病例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结果:840份歧义病例中,首页填写错误导致歧义的病例233份(其中主要诊断错误124份、主要手术/操作错误109份);同次住院治疗多种疾病导致歧义的有309份;医保数据平台分组规则欠妥298份。结论:针对临床医生主要诊断和主要手术/操作填写错误、编码员能力不足或责任心不强、医保数据平台分组器规则欠妥等情况,应加强临床医生DRG规范培训,提高编码员综合能力,优化科室管理,减少歧义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某三甲医院病案首页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编码的常见错误及原因,提高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编码准确性。方法 利用病案统计管理系统检索某院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出院诊断编码中包含Z51.1或D70或D69.5或D61.1的病案,筛选出肿瘤化疗后存在骨髓抑制的病案,并分析骨髓抑制编码错误的类型及原因。结果 共611份肿瘤化疗后存在骨髓抑制的病案,其中515份编码错误,错误率达到84.3%。在错误原因分析中,错误率最高的是医师漏填写骨髓抑制相关的诊断,其次为编码员错编和漏编。结论 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编码错误率高,需要临床医师规范书写首页诊断、编码员加强临床知识和编码规则的学习,以提高编码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疾病诊断相关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支付改革背景下,分析某三甲医院因病案首页诊断及手术操作填写问题进入高倍率组的病例,有效提高DRG入组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2022年1—6月市医保监管平台反馈的918份高倍率病例,统计归纳首页填写错误类型。结果 分析174份病例误入高倍率病例组的原因主要是临床医生错填、编码员错编以及DRG分组器原因,分别占比64.94%、29.89%、5.17%;其中165份因临床医生错填或编码员错编的首页填写错误类型为:主要诊断选择错误、主要手术选择错误、其他诊断以及手术操作漏填或漏编,分别占比43.03%、27.27%、18.79%、10.91%。结论 分析高倍率病例的诊断及手术操作错填或漏填的原因,通过加强DRG相关培训指导、信息化支持以及建立多部门协同质控机制来持续改进病案首页数据质量,促进医院发展更好地适应DRG支付改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某二甲医院2019年住院病案的首页情况并进行分析,提高医院病案首页质量。方法选取某二甲医院2019年1~12月住院病案首页25835份病例,按各科比例每月选取75%病案检查,共检查19376份病案并对其进行分析,统计住院病案首页问题分布情况。结果基本信息错误率26.67%,住院信息错误率0.83%,诊断信息错误率3.12%,病例分型错误率6.48%,临床路径错误率0.41%,病理诊断错误率0.17%,药物过敏错误率0.12%,医护签名错误率6.48%,手术信息错误率7.97%,是否出院31d内再住院计划错误率0.23%,费用信息错误率0.74%。结论临床医生对于住院病案首页的填写不规范,本文对某二甲医院住院病案首页问题进行分析,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从而提高住院病案首页的书写规范性,对于医疗服务质量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借助品管圈管理工具来探索降低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错误率的有效方法,提高病案首页数据质量及编码员的业务水平。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严格按照品管圈活动十大步骤实施,计算实施四项对策前后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的错误率和目标达成率,评价此次活动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错误率由改善前44.44%降低至18.55%(χ2=136.03,P <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目标达成率为116.09%,进步率为58.25%。小组组员在品管圈活动手法运用、成绩获得感、编码质量意识、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结论:通过应用品管圈,能够有效降低病案首页ICD编码错误率,全面提升病案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该活动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纵隔肿瘤错误编码的案例,提高临床医师首页填写质量的意识,规范医师填写首页的行为,提高纵隔肿瘤ICD疾病编码的准确性。方法 调取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2021年1—7月出院病案,按照ICD-9手术编码相关原则进行检索,并对其病历首页出院诊断及病理诊断依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进行质控和分析。用Excel表格进行错误类型的统计工作。结果 质控病案首页88份,存在的错误类型包括形态学编码漏填或错误和疾病诊断编码错误。其中,形态学编码漏填或错误35份,占39.77%,其中以形态学编码错误为主;疾病诊断编码错误47份,占53.41%,其中纵隔肿瘤的部位编码混淆居多。结论 临床医师在首页诊断填写存在概念混淆,编码员存在临床知识缺乏,对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知识理解不够深入,临床医师与编码员缺乏沟通。通过深入推进临床医师ICD-10疾病编码培训,设立科室专职编码质检人员,邀请临床医师讲授专业知识,促进全院病案首页填写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RGs运用中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未入组的分布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主要诊断选择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入组率。方法:对安徽省某三级综合医院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DRGs分组系统反馈的因无效主要诊断而未入组的病例,组织资深编码专家、临床专家进行分析。结果:全年95 339份病例中共有325份(0.34%)病例因无效主要诊断而无法入组,从无效主要诊断类型来看,错将医疗操作后状态为主要诊断最多,共175例(53.84%)。无效主要诊断对应的主要诊断错误类型在各科室的分布情况来看,外科主要以医疗装置维护诊断为术后状态为主,54例占外科无效主要诊断的29.19%;内科中主要以主要诊断编码原则性错误而导致无效主要诊断为主,高达69.49%;妇产科中恶性肿瘤术后治疗诊断为恶性肿瘤个人史或术后状态导致无效主要诊断的例数最多10例(52.64%),中医科主要以疾病术后治疗诊断为术后状态为主,共3例,占比100%。结论:更新统一疾病诊断编码库,加强编码员与临床科室疾病分类编码知识、DRGs相关知识的培训,完善病案首页质控内容与考核机制,以期提高入组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产科凶险性前置胎盘分类编码,提高编码准确率.方法:检索某三级医院病案系统中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临床主要诊断名称为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住院病案首页74份,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规则.结合相关临床医学知识,通过分析病案资料和与临床医生编码员沟通,分析每份首页主要诊断分类编码的准确性,分析统计其错误类型及导致错误的因素.结果:74份凶险性前置胎盘病案中有26份分类编码错误,错误率35.14%;结合具体案例及相关临床知识分析,总结导致编码错误因素有分类编码规则掌握不熟、临床知识缺乏和依赖计算机字典库.结论:提高凶险性前置胎盘分类编码的准确性,需熟练掌握分类编码相关规则和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同时需要不断加强编码质量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呼吸机操作名称填报错误对DRGs入组的影响,提高该操作名称编码的准确性,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医保DRGs付费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方法 利用某医院HIS收费系统检索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出院病案,对病案首页的呼吸机操作相关填报内容进行质控,核查临床实际书写情况与病案编码员编码情况,汇总分析后将错误病例进行修正,再次模拟DRGs入组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出院病案共936份,检查出问题病案17份。其中,遗漏呼吸机相关操作名称8份,占47.06%,缺陷率0.85%;呼吸机使用时间书写错误5份,占29.41%,缺陷率0.53%;呼吸机类型书写/编码错误2份,占11.76%,缺陷率0.21%;使用医保大类编码2份,占11.76%,缺陷率0.21%。经修正后模拟DRGs入组,填报错误导致DRGs入组差异大,权重降低,全院亏损892 378.87元。结论 呼吸机操作填报错误,主要是由于医师遗漏操作名称或时间填写错误、编码员编码错误造成。应建立病案首页信息化监测系统,加强病案首页规范化填写培训,成立三级质量控制管理小组,提高DRGs入组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某中医院医师端与编码员复核后的主要诊断编码在DRG分组模拟器中入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DRG入组有偏差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某中医院2022年7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病案DRG数据,分析版块中体现编码员复核主要诊断编码后(复核后)与医师端填写的主要诊断编码(复核前)病例DRG入组不一致的病案2 805份。利用配对t检验对复核后与复核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各科室DRG病组总点数在复核后整体都有提升,其中主要诊断编码复核后与复核前对比,DRG病组点数上升1 819份,占比(64.85%);复核前后对比入组DRG病组点数无差异262份,占比(9.34%);复核后与复核前对比DRG病组点数降低724份,占比(25.81%),DRG病组点数复核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t=-10.82,P <0.001)。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选择不准确的原因归纳为编码误选为肿瘤形态学(1.78%)、未明确患者来院治疗目的(87.02%)及主要诊断选择太笼统(11.20%)。结论:通过加强临床医师疾病编码培训、与病案室的沟通以及病案信息化管理,有效降低主要诊断编码复核前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河南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提升病案管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对河南省参与2020年绩效考核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病案科采取问卷调查获得病案科基本情况和人员信息并随机抽取2020年11月出院的200份病案调查其主要诊断编码状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来比较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在各指标的不同分组状态下是否存在差异,并且采用因子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来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 编码人员配置(t=2.503,P=0.013)、编码员工作负担(t=-3.604,P<0.001)和医院类别(t=1.475,P<0.001)是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的影响因素(P<0.05)。病案科对外业务、病案科编码病案类型、病案编码、统计和供应工作、病案归档和质控工作不会对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产生影响。结论 增加病案编码人员数量,优化编码人员配置,增强编码员整体素质有利于提升住院病案主要诊断病案编码质量,提高病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某院产科臀位分娩相关疾病诊断ICD-10编码准确性进行分析,提高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方法 通过病案统计系统检索该院2016—2022年出院诊断ICD-10编码含O32.1、O64.1、O80.1或O83.1的所有臀位分娩病案,根据ICD-10疾病编码规则复核出院诊断的疾病编码,进行病案编码回顾性分析。结果 695份病案中出院诊断编码错误的88份,错误率12.66%。结论 为提高疾病编码的准确率,医院及科室应加强对疾病编码员的业务培训;编码员应加强专科业务知识的学习;在编码科室分工进行调整以后彼此之间要加强沟通,并且积极与临床科室交流沟通,努力提高医院病案首页编码准确率,更真实地还原每一份病案。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院》2016,(5):772-774
目的了解单病种病历病案首页填写存在问题。方法依据医院实际单病种结算数据为基础,与病案室编码员后期ICD-10编码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1 874份医保单病种结算病历中存在编码错误242份,占13%。结论应加强临床医师对疾病分类细则的学习和掌握,提高编码员的责任心,共同提高主要诊断编码的准确性,减少单病种结算途径错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病案首页编码进行校验,提高病案首页的编码准确率。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对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至6月共120145份病案首页进行回顾性审核校验,统计错误类型,分析原因。结果:120145份病案首页中,有6358份存在错误,错误率为5.29%。主要为不宜使用的分类编码、形态学编码缺失或错误、不能作主要诊断的分类编码、性别与分类编码不相符、外因编码缺失等五类错误,错误率分别是15.35%、11.72%、17.02%、29.85%、26.06%。结论:加强培训,提升能力与强化意识,提高医师书写病历规范性和重视程度,提高编码员的业务能力和责任感。利用信息技术校验首页数据和编码质量,可加强质量控制,提升数据质量,进而提高病案首页的编码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转科病案主要诊断选择,提高疾病分类的质量. 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2007-2008年3 349例院内转科和3 349例非转科病案的主要诊断选择和疾病编码,对2者进行统计分析比较. 结果 3 349例院内转科病案的主要诊断选择错误数978例,错误率29.2%;主要诊断选择疾病编码错误数为585例,错误率17.5 %.非转科病案的主要诊断选择错误数285例,错误率8.5%;主要诊断选择疾病编码错误数194例,错误率5.8 %.2者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结论 医生对首页主要诊断填写,多数选择其本科治疗的疾病为主要诊断,其它科室治疗的疾病归类其他诊断;部分编码人员仅依赖首页书写的诊断分类编码,导致主要诊断选择编码错误.为确保病案首页主要诊断选择和疾病编码的正确,疾病编码人员应负起核实把关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病案ICD编码中常见的错误,探讨如何规范和提高病案编码正确率.方法:抽取某院2020年5月出院9376份病案中的3000份病案,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编码原则,对病案中的诊断和手术操作ICD编码质量进行核查,并对其中475份编码错误病案进行分析.结果:错误编码率为15.8%,主要错误为:主要诊断编码错误38.8%;其他诊断漏编14.3%;主要手术或主要操作编码错误32.7%;其他手术或操作该另编的不编14.2%.结论:病案编码工作存在常规错误,编码员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加强医师与编码员间的沟通,利用专业杂志专栏指导推陈出新,医院管理层从制度管理上强化编码人员责任心,培养专科编码员、规范编码流程等方法上确保ICD编码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