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优选O/W型复方曲安奈德乳膏剂的最佳基质处方及最优制备工艺。方法以处方中4种主药等量为指标,对5组不同基质配比进行处方筛选,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制备工艺条件。结果以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液体石蜡∶司盘-80∶甘油∶吐温-80=80∶120∶70∶30∶16∶75∶30比例的基质制备得到的乳膏较为理想;油相温度高于水相温度2~3℃时效果最佳;搅拌方式为:先以720r/min恒定快速搅拌,继以恒定慢速(120r/min)搅拌,制得的乳膏细腻均匀。结论正交实验法优选复方曲安奈德乳膏剂处方稳定,方法方便,工艺简单,便于生产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润燥止痒乳膏的制备,并对制剂的皮肤刺激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选取3个不同剂量的乳膏剂基质制成水包油(O/W)型乳膏剂,以制剂的外观性状、稳定性和保湿性为主要考察指标,优选出最佳处方;利用兔子完整皮肤评价乳膏剂对皮肤的刺激性。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处方外观均匀细腻、有光泽、稠度适宜、稳定性和保湿性好,对完整皮肤无刺激性。最佳处方为1000 g乳膏中含维生素E 20 g、盐酸利多卡因20 g、马来酸氯苯那敏5 g、冰片20 g、荷荷巴油60 g、葡萄籽油60 g、甜杏仁油60 g、人参提取液100 g、甘草提取物10 g、苦参提取物10 g、马齿苋提取物10 g、甘油50 g、硬脂酸55 g、三乙醇胺25 g、聚山梨酯-80 30 g、蒸馏水450 mL、95%酒精15 mL。结论:优选的复方润燥止痒乳膏处方合理,所得制剂的外观性状、稳定性、保湿性良好,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以硝酸咪康唑、地塞米松、丹皮酚为主药的咪松酚乳凝胶处方及其制备工艺。方法:通过油相(蓖麻油)量、水相(水∶甘油)量、乳化剂(聚山梨酯-80)量等为影响因素,以综合质量评定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选咪松酚乳凝胶处方及其制备工艺。结果:优选工艺为油相(蓖麻油)为5mL,水相(水∶甘油)为32.5mL∶8mL,乳化剂(聚山梨酯-80)为1mL。结论:筛选的工艺制备出的凝胶质量稳定,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优选辛夷油微乳处方.方法 以辛夷油为油相、蒸馏水为水相,借助伪三元相图,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及其配比范围;以油相质量分数、固定乳化剂与助乳化剂比例(Km值)为考察因素,以乳滴粒径及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DI)为评价指标,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优选上述两因素的最佳比例.结果 优选的辛夷油微乳处方为以辛夷油为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复方雄黄乳膏并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处方药材以水煎醇沉法提取,采用乳剂型基质制成O/W型乳膏剂;用理化鉴别法对处方中主药进行定性鉴别;治疗尖锐湿疣患者35例,观察疗效.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可行;临床观察总有效率为88.57%.结论复方雄黄乳膏处方合理,工艺简便,使用方便,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低毒药用微乳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仁杰 《海峡药学》2003,15(6):19-21
目的 用较少量的乳化剂和辅助乳化剂制备微乳.以减少药用微乳的毒性。方法 由花生油、水、吐温-80组成三相(油相、水相、乳化剂).再分别加辅助剂和不加辅助剂制备O/W型微乳;通过采用改良三角相图法.比较各处方中乳化剂和辅助剂的使用量(B)。结果 单独以乳化剂吐温-80制备微乳.消耗的乳化剂量较大;而加入辅助剂制备微乳.能明显降低B值.其中以加入平平加O为辅助剂的B值最小。结论 改良三相图法对寻找低毒性的药用微乳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复方雄黄乳膏的制备和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制备复方雄黄乳膏并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处方药材以水煎醇沉法提取,采用乳剂型基质制成O/W型乳膏剂;用理化鉴别法对处方中主药进行定性鉴别;治疗尖锐湿疣患者35例,观察疗效。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可行;临床观察总有效率88.57%。结论:复方雄黄乳膏处方合理,工艺简便,使用方便,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胸腺五肽油包水型口服微乳的处方设计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胸腺五肽油包水(W/O)型口服微乳进行处方设计及评价。方法 Km值(Km=m乳化剂∶m助乳化剂)滴定法制备伪三元相图,考察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Km值、温度和药物对W/O微乳区域面积和载水量的影响,求出W/O型微乳的最佳处方组合。结果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且W/O区域面积和载水量均较高的W/O型微乳的最佳处方组合为蒸馏水/豆磷脂/无水乙醇/辛癸酸三甘油酯(Km=1∶1),制备温度为室温(20±1)℃。根据最佳处方组合,将水溶性药物胸腺五肽溶于水相中,制备了含药微乳的伪三元相图。结论蒸馏水/豆磷脂/无水乙醇/辛癸酸三甘油酯(Km=1∶1)组合具有较大W/O区域面积和载水量,可成功地将水溶性肽类药物包载于水相,并可将其应用于口服药物传递载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伪三元相图法优化复方丁香油微乳的处方工艺。方法以复方丁香油为油相,蒸馏水为水相,强力搅拌,借助伪三元相图,比较微乳区域大小,以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并确定其最佳配比。结果吐温类作乳化剂的效果明显优于司盘类,且随着吐温类其分子量的增大乳化效果也增强;助乳化剂宜选用醇类;按适当配比可制得透明均一的复方丁香油微乳。结论以吐温-80为乳化剂,1,2-丙二醇为助乳化剂,复方丁香油为油相,按6∶2∶2的比例制得复方丁香油微乳的性质最好。  相似文献   

10.
陈桂红  李玉兰  王美华 《中国药房》2013,(15):1374-1376
目的:研究制艾软膏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加水量、提取时间、醇沉浓度为考察因素,以阿魏酸含量和干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软膏基质、乳化温度、水相基质与药物流浸膏比例,筛选成型工艺。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艾叶、细辛和桂枝中的挥发油,其余药材用水提取2次,分别加水10、8倍量,提取2、1.5h,再用50%乙醇沉淀24h。成型工艺为取药物流浸膏15g,制备O/W型软膏;水相为甘油5g、蒸馏水30ml,油相为白凡士林25g、羊毛脂12.5g、液体石蜡12.5g,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2g,透皮促进剂为氮酮2g。药物流浸膏、乳化剂加入水相,透皮促进剂加入油相,两相分别置80℃水浴中熔融,将水相缓缓加入油相中,边加边搅拌,膏体凝固前加入挥发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结论:所选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合理、可行,制得的制剂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影响雄黄乳膏剂基质的主要因素。方法:以凡士林在油相中的比例、乳化剂的用量、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及乳化温度为考察因素,以基质的稳定性、伸展性和流变学性质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影响雄黄乳膏剂基质的主要因素。结果:影响雄黄乳膏剂基质的因素大小为凡士林占油相的比例>乳化剂用量>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乳化温度。结论:所选因素可为后续进行处方、工艺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会丽 《中国药业》2014,(13):33-36
目的确定氨溴索注射乳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以注射用大豆油为油相,大豆磷脂和泊洛沙姆为乳化剂,加入等渗调节剂,通过改变油相比例、乳化剂种类和用量,制备温度、分散时间、压力、灭菌方式,制备氨溴索注射乳剂。结果最佳处方为0.25%氨溴索,10%油相,1.2%乳化剂,1.0%稳定剂,2.25%甘油,加水至全量。最佳工艺为水相和油相在70℃混合乳化,19 000 r/min均质5 min,60 psi压力下通过微射流仪6次制得终乳,充N2灭菌30 min。结论所制氨溴索注射乳剂物理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优选并确立苦参止痒膏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水煎煮法,选择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提取条件;以油相用量、载药量、乳化剂用量为自变量,设计苦参止痒膏制备工艺的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制备条件。结果 苦参止痒膏最优提取工艺为10倍的水,浸泡处方4 h,煎煮2 h;乳膏最佳制备工艺为油相用量10%(g·g-1),载药量2.5%(g·g-1),乳化剂用量为5.0%(g·g-1),所制得的乳膏质量和性状最好。结论 新的制备工艺简便、稳定可行,模型预测功能良好,可为中药新药的开发及工业化放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于西全  肖华  晏明 《中国药业》2009,18(17):30-31
目的优选多效胃镜乳的制备工艺。方法以乳剂的稳定性和外观为考察指标,以乳化剂用量、水相(未加单糖浆)pH和乳化温度为可变因素,用L9(3^4)表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最优的制备工艺是7mL乳化剂司盘-80和14g西黄蓍胶,水相(未加单糖浆)pH=4,乳化温度85℃。结论按最佳工艺制备的多效胃镜乳符合2000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朱武政  韩传恩 《中国药师》2000,3(2):120-121
皮炎、湿疹类疾病是皮肤科最常见疾病,理想的治疗。药物不多。我们采用中、西药相结合的方法,试制了“复方速效止痒灵”,两年来试用于治疗此类疾病500例,获得良好效果,现将制备方法及资料完整的60例临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1 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1.1 处方 复方苦参酊500ml,水杨酸30.0g,松馏油50.0g,苯酚20ml,樟脑50.0g,甘油50.0g,95%乙醇至1000ml(复方苦参酊的成分:苦参、苍耳子、蛇床子、百部等)。1.2 制法 取水杨酸、樟脑溶于适量95%乙醇中,加入松馏油、甘油、复方苦参酊及乙醇至含量。1.3 适应证 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慢性痒疹、皮肤淀粉样变等。用法:涂擦患处,一日2~3次。注意事项:急性期皮疹禁用,对此类药过敏者禁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油相、乳化剂和药物对反相微乳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伪三元相图法,考察乳化剂为司盘-80/吐温-80,模型药为胸腺五肽,油相为长链甘油酯、中链甘油酯、非甘油酯等各因素不同组成对反相微乳形成的影响,筛选最优处方。结果:以中链甘油酯为油相制得的反相微乳具有最大的W/O区域面积;确定最终处方为蒸馏水/司盘-80/吐温-80/辛癸酸三甘油酯(2∶3∶6∶9),胸腺五肽溶于水相中较宜。结论:乳化剂及油相组成、药物均对反相微乳的形成有影响,实际制备中应对各因素水平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丙泊酚脂肪乳注射液并考察对其一些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以注射用大豆油为油相,蛋黄卵磷脂为乳化剂,采用单因素考察优化乳化剂、稳定剂的用量,并优化制备工艺。结果:乳剂的最优处方为10%油相,1.8%乳化剂,0.1%稳定剂,最优工艺为水相和油相在60℃混合乳化,9000rpm,均质15min。将初乳调节pH至7.5~8.5后,900bar高压均质6次后制得终乳。结论:制得的丙泊酚脂肪乳注射液各参数质量合格,符合静脉注射液要求,制得的产品同原研产品质量相当。  相似文献   

18.
刘亭  蒋曙光  周建平 《医药导报》2013,32(7):941-944
目的研究糠酸莫米松微乳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通过滴加法绘制假三元相图,考察各因素对微乳形成的影响,以微乳区面积、最大载油量为指标,考察了油相、水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温度等对表面活性剂体系相行为的影响。结果初步确定微乳的制备工艺:精密称取处方量的辛癸酸甘油酯、RH 40/1,2-丙二醇(Km=3)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处方量的糠酸莫米松组成油相,在60℃下磁力搅拌至油相混合均匀且澄清加入处方量的水溶液(含苯扎氯铵为0.01%,枸橼酸0.09%,枸橼酸钠0.07%),磁力搅拌10 min,形成澄清透明、带蓝色乳光的微乳。结论优选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用于制备糠酸莫米松微乳,重复性好,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5,(16):2269-2272
目的:制备蝙蝠葛碱自微乳化释药系统(Dau-SMEDDS)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伪三元相图绘制和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并优化处方;考察优化处方所制制剂的类型、粒径和Zeta电位、体外累积溶出率和3个月内的稳定性以评价其质量。结果:最优处方为载药量为50 mg/g,以油酸-油酸乙酯(1∶1)为油相,聚氧乙烯醚-40氢化蓖麻油为乳化剂,月桂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为助乳化剂,后二者比为2∶1,油相与混合乳化剂的比例为2∶5。所制系统为O/W型微乳,平均粒径为(58.3±9.21)nm,40 min即几乎全部溶出,累积溶出率为原料药的4倍以上,常温下3个月内各检查指标保持稳定。结论:本试验制备Dau-SMEDDS的工艺简单,溶出速率快,性质稳定。本研究可为蝙蝠葛碱新剂型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复方尿素硅油乳膏,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稳定。方法以尿素和二甲基硅油为主药,以司盘-60和吐温-60为配对乳化剂,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为稳定剂,采用反相快速加入法制备O/W型乳剂基质;通过比色,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素含量;通过离心试验、耐寒热试验、留样观察等考察其稳定性。结果制备的乳膏性质温和无刺激,细腻、均匀、美观,易于涂布及洗除;平均回收率为99.5%(RSD=0.41%);稳定性试验均符合规定。结论按本处方及制备工艺所得乳膏质量合格、性质稳定,所建立的质控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