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林利  曹勇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226-1227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高半胱氨酸血症中西医病机,以便为中西医防治慢性肾衰竭高半胱氨酸血症提供治疗依据和客观指标,降低临床上慢性肾衰竭晚期的死亡率。方法针对慢性肾衰竭高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并与西医的微观认识相结合来分析慢性肾衰竭高半胱氨酸血症发病病机特点。结果慢性肾衰竭高半胱氨酸血症的病理本质为“脾虚肾亏为本,淤血、湿热、痰浊为其标”根据“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理论为临床上治疗慢性肾衰竭高半胱氨酸血症提供新的思路。结论慢性肾衰竭高半胱氨酸血症可以从中医虚实方面分析,为慢性肾衰竭高半胱氨酸血症治疗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衰竭中医治疗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济生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2):709-711
慢性肾衰竭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 ,本虚主要为脾肾亏虚 ,标实为湿浊、水毒、瘀血。从微观辨证学角度认为 ,肾小球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加、球囊粘连、纤维化等都可视为“瘀血”。采用健脾补肾、清利活血泄浊的肾康灵片治疗慢性肾衰竭 ,疗效显著。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重视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成果 ,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衰竭血瘀 湿瘀证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建  史伟  何立群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641-1642
在慢性肾衰竭(CR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邪实方面的湿、浊、瘀、毒始终贯穿着疾病的不同阶段,是导致病情进行性恶化的主要病理环节。就慢肾衰血瘀证的形成机制、主要病理表现、临床转归等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探讨,认为血瘀证为CRF进展过程中极为重要且普遍存在的病理现象,其形成机制与湿邪为患密切相关。并认为清热、利湿、活血应该贯穿CRF治疗全过程,认识并进一步研究CRF血瘀是中医提高临床CRF疗效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功能衰竭辨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序庚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1):646-647
通过对中医文献关于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研讨 ,探析慢性肾衰竭的诊治思路。指出脾肾阳衰、浊邪瘀滞、壅塞三焦是慢性肾衰竭的基本病机 ;温补脾肾、化浊活血、清热熄风是慢性肾衰竭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5.
张大宁教授从事中医肾病学研究40余载,在长期、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继承了古代先哲的理论与经验,系统提出了“肾虚血瘀论和补肾活血法”、“心-肾轴心系统学说”等新的理论,并首先将“中医肾病学”这门新兴的临床专业学科从中医内科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临床学科。在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等临床常见肾病中,取得很好的疗效,学验俱丰。  相似文献   

6.
益气活血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10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慢性肾衰竭是临床上的常见综合征,是各种肾脏疾病进展到晚期所出现的共同表现。对本病的描述散见于中医的关格、水肿、癃闭、虚劳等病证之中。2001-01~2004-01,我们运用活血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10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五脏一体观”是整体观念的重要体现之一,五脏之间关系密切,生理上相互依存,病理上相互影响。基于“五脏一体观”理论认为,慢性肾衰竭的产生与五脏生理及病理产物等因素密切相关,慢性肾衰竭以湿浊瘀毒为发病基础,脾肾为发病关键,且与心、肺、肝三脏关系密切。治疗上,重视脾肾两脏的关系,同时不忘心、肝、肺的综合调治。  相似文献   

8.
现代临床发现慢性肾衰竭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并且慢性微炎症反应与肾功能下降程度密切相关。但是由于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的发生机制缺乏较为系统的认识,治疗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因此,严重影响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近几年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多靶位,多途径治疗慢性肾衰竭微炎症取得一些成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中医分段辨证治疗。[方法]采用急性期和恢复期2个阶段分别施以清热、解毒、活血、补肾养阴、清热润肺等辨证治疗。[结果]分期论治慢性肾衰竭肺部感染,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少、远期疗效稳定的特点。[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肺部感染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衰竭为临床常见疾病,治疗上颇为棘手,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有一定的优势。李伟教授从事肾脏疾病临床和基础研究近30年,认为慢性肾衰竭乃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随着病情进展,水湿、浊毒、瘀血等多种病邪产物丛生,形成慢性肾衰竭"虚、毒、瘀"的基本病机。治疗上以益肾活血清泄为大法,采用保肾健脾以固本求源、泄浊解毒以疏导三焦、化瘀通络以通为要及复感外邪当祛邪等治疗方法,辨证施治,并常使用药对,处方精妙,临床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11.
钟建  王仕琦  唐农 《西部中医药》2013,26(7):121-123
通过对慢性肾衰竭"浊毒理论"的病机认识及其生物学基础进行全面论述,详细阐述了中医"浊毒"理论在慢性肾衰竭中的应用,提示从"浊毒致病"理论切入,更能直接地指导慢性肾衰的中医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从而明显延缓病情的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成药治疗,中医外治法几个方面对近些年来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认为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有可靠疗效,临床能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李佃贵教授提出的"浊毒理论"是对中医病因的继承丰富与发展,通过阐述传统医学关于慢性肾衰竭的认识及"浊毒理论"的发展概况,及其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以"浊毒理论"指导慢性肾衰病的中医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小球肾炎,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隐匿,病程迁延,病理类型繁杂,不同的病理改变决定了不同的预后,大部分患者进展为慢性肾衰竭。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显著的优势,尤其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抑制病情复发、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中医学"尿血""水肿""虚劳"等病的范畴,中医治疗大都采用宏观的辨证论治。但随着精准医疗战略的提出,如何实现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既体现治疗的个体化,又便于临床科研的开展,笔者根据近几年国内学者对慢性肾炎病理分型与中医宏观辨证的认识,结合我院临床观察,探讨了慢性肾炎中医辨证论治与肾脏病理的关系,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为慢性肾炎的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中医综合疗法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分3部分进行.①采用益气活血法防治慢性肾炎、肾小球硬化的研究--以益气活血法为代表的"通脉口服液防治慢性肾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②采用健脾补肾活血泻浊法防治慢性肾衰竭早中期研究--以健脾补肾活血泻浊法为代表的"尿毒康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③采用益气活血化浊泻毒为治则的"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结果:中医综合疗法组总有效率93.75%;单纯辨证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尿毒清冲剂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中医综合疗法组与单纯辨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尿毒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中药综合措施能明显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延迟患者进入透析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从"后天之本"论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季建军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0):1110-1111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治疗较为棘手。作者从生理、病理上探讨了心脏与“后天之本”的关系,又从临床实践总结出治疗心力衰竭的基本法则,主要分为运脾益气化湿法、温脾活血利水法、健脾养阴生血法和胃降逆通腑法。治疗上从“后天之本”入手,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衰竭是内科疑难病之一,治疗上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中医特色疗法在治疗慢性肾衰竭,保护残存的肾功能,促进体内代谢废物的排泄,改善机体的自身中毒症状方面卓有成效,其中中药汤剂辨证治疗、中药保留灌肠、结肠透析等疗法均为临床常用治疗方法,研究颇多,因此对近几年慢性肾衰竭中医特色疗法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8.
固本活血泄毒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固本活血泄毒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固本活血泄毒汤,对照组30例单以西医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7.8%,明显优于对照组43.3%(P<0.05).结论:固本活血泄毒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医对症治疗,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张大宁诊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勉之 《中医杂志》2007,48(9):846-848
张大宁教授从事中医肾病学研究40余年。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的中医药治疗中遵循“肾虚血瘀论和补肾活血法”、“心-肾轴心系统学说”,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其辨治思路作一阐介。1对本病中医病名的认识一般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中医“关格”病的范畴。《素问.六节藏象  相似文献   

20.
对近年来中医应用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文献的回顾,发现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再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补肾健脾活血法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造血调控因子,改善造血微环境而达治疗再障的目的。同时提出了目前中医药治疗再障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