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老年人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效果.方法 90例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利奈唑胺治疗,对照组给予万古霉素治疗.结果 两组都无死亡患者,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老年人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效果明显优于万古霉素,且安全性更好,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现有的临床研究资料,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相关感染的数据,系统地评价两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 Pubmed,Medline,ScienceDirect以及 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年限均从建库检索至2013年9月)以确定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MRSA相关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资料,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评估包括临床治愈率,微生物清除率、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有9项RCT符合纳入研究标准,共5657例受试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可评估患者中,治疗结束后(EOT)(RR=1.11;95%CI:1.05~1.18;P=0.0002)和随访期(TOC)结束后(RR=1.10;95%CI:1.04~1.17;P=0.0004),利奈唑胺组的临床治愈率优于万古霉素组。做亚组分析,在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s)组(P=0.02)和肺炎组(P=0.003)利奈唑胺临床治愈率亦优于万古霉素,菌血症组(P=0.97)临床治愈率相当。在微生物学可评估患者中EOT MRSA清除率(RR=1.36;95%CI:1.14~1.63;P=0.0006和TOC的MRSA清除率(RR=1.17;95%CI:1.04~1.31;P=0.008),利奈唑胺均优于万古霉素。病死率(RR=0.92;95%CI:0.87~1.19;P=0.82)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另外,尽管没有发现两组的总体药物相关不良反应(RR=1.07;95%CI:0.96~1.19;P=0.25)的显著差别,但万古霉素组肾功能异常(P=0.0001)、皮疹瘙痒(P<0.00001)高于利奈唑胺组;而利奈唑胺组的胃肠道反应(P<0.00001)多于万古霉素组;两组贫血发生率(P=0.37)相当;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利奈唑胺(2.89%)高于万古霉素(0.98%),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12)。结论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合并的数据的分析,在治疗MRSA所致的感染中利奈唑胺的疗效应该更优于万古霉素,但还需要更多精心设计的,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而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特定患者人群的特征,综合考虑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3.
熊惠萍 《抗感染药学》2019,16(11):1944-1946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分别用于肺部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肺部MRSA感染患者76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肺部感染指标(WBC、中性粒细胞、CRP、PCT)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肺部感染指标测得值明显得到改善,但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及PCT水平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细菌清除率为84.21%高于对照组为65.78%(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在治疗肺部MRSA感染患者中均有显著疗效,有效改善肺部感染指标;但利奈唑胺用药后细菌清除率高于万古霉素,且安全性较万古霉素略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在确诊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中的成本效果。方法:建立决策树模型,其中包含来源于既往研究和专家意见的有关临床参数如疗效、死亡率、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以成本效果比(CER)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进行单变量和概率灵敏度分析。结果:该模型得出万古霉素的成本为12 447.90元,利奈唑胺的成本为14 162.09元。万古霉素相对于利奈唑胺的增量成本为-1 714.19元,增量疗效为-2.69%。利奈唑胺相对于万古霉素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63 488.51元。结论:首选万古霉素治疗MRSA引起的HAP成本效果优于首选利奈唑胺,但ICER在人均GDP的1~3倍之间,增加成本可以接受,首选利奈唑胺作为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利奈唑胺(嗯唑烷酮类抗菌药)、万古霉素(胺基糖苷类抗生素)2种抗菌药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杀菌浓度(MBC),绘制杀菌曲线(KCs).结果 利奈唑胺对临床分离的98株MRSA的MIC50为1 μg·mL-1,MIC90为2 μg·mL-1,MBC50为8 μg·mL-1,MBC90为32 μg·mL-1,敏感率为100%;万古霉素对临床分离的98株MRSA的MIC50为1 μg·mL-1,MIC90为1 μg·mL-1,MBC50为8 μg·mL-1,MBC90为32 μg·mL-1,敏感率为100%.随着抗菌药物浓度的升高,其杀菌时间缩短不甚明显,呈现非浓度依赖性的特点.结论 利奈唑胺对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与万古霉素相当,均显示非浓度依赖性的杀菌曲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治疗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疗效。方法:筛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予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3.3%,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细菌清除率8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抗感染药学》2017,(2):296-298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致重症肺炎患者的细菌清除率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重症肺炎患者40例,研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和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重症肺炎患者可有效清除细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其临床疗效优于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8.
陈卫琴 《北方药学》2018,(1):141-142
目的:探究利奈唑胺与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MRSA感染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利奈唑胺组(n=63)和替考拉宁组(n=63),利奈唑胺组每日静脉滴注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组每日静脉滴注替考拉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利奈唑胺组总有效率(85.71%)显著高于替考拉宁组(69.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913,P=0.0321);利奈唑胺组细菌清除率(82.54%)显著高于替考拉宁组(65.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677,P=0.0258);利奈唑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7%)显著低于替考拉宁组(1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103,P=0.0480).结论:利奈唑胺治疗MRSA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均显著优于替考拉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与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80例MRSA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其中采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的为对照组(n=90),采用利奈唑胺治疗的为研究组(n...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北京市三家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现状,评价利奈唑胺、去甲万古霉素等药物的抗菌活性。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三家医院分离的非重复MRSA111株,头孢西丁纸片法确认MRSA,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111株MRSA,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率为100%,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92.8%,对氨基糖苷类(奈替米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99.1%,对氟喹酮类(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91.9%~99.1%,对氯霉素的耐药率为3.6%,对去甲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全部敏感,对去甲万古霉素MIC50和MIC90分别为0.5和1μg/mL,对利奈唑胺的MIC50和MIC90均为2μg/mL。结论:北京三家医院分离的MRSA对本研究的大多数抗菌药物均耐药,去甲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于MRSA有很高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104岁。因“发热伴咳嗽、咳痰11天”于2008年1月29日入院。入院前2年,患者因股骨颈骨折长期卧床,以家庭护理为主,间断住院治疗或门诊治疗,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入院前11天,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在院外使用阿奇霉素、头孢曲松等抗菌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发热、咳嗽症状无好转,痰量增多。入院后查体:体温39.2℃,心率118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38/61mm Hg。神志清楚,呼吸急促,唇、甲轻度紫绀,轮椅送入病房。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痰鸣音及中小水泡音,双下肢无指凹性水肿,右上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0级,左侧上下肢肌力V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4例MRSA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15 mg·kg^(-1)万古霉素,q12 h,静脉滴注;试验组予以利奈唑胺每次600 mg,q12 h,静脉滴注。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35例/37例)和78.38%(29例/37例),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89%(34例/37例)和72.97%(27例/3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CRP分别为(35.73±6.41)和(42.30±6.88)mg·L^(-1),TNF-α分别为(163.49±25.10)和(187.41±26.55)ng·L^(-1),PCT分别为(3.20±1.51)和(5.12±1.62)mg·L^(-1),CD4^+分别为(39.86±5.34)%和(35.10±5.12)%,CD4^+/CD8^+分别为(2.11±0.25)和(1.93±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皮疹和发热,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和皮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92%和16.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MRSA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提高免疫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赵普宇  上官杰  何莲 《中国药房》2014,(48):4574-4576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利奈唑胺组患者静脉滴注利奈唑胺600 mg,q 12 h;万古霉素组患者静脉滴注万古霉素500 mg,q 8 h。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利奈唑胺组患者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万古霉素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万古霉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的治疗利奈唑胺总体疗效优于万古霉素,而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疗效,分析与疗效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47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根据疗效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炎症指标、APACHEⅡ评分、动脉血氧分压和基础疾病,进而通过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找出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利奈唑胺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2.3%。治疗失败组的PCT值和APACHEⅡ评分更高[分别为(1.38±0.67)mg/L对(0.91±0.32)mg/L,14.3±5.7对9.8±4.1,P=0.029和0.004),动脉血氧分压更低[(66±10)mmHg对(72±8)mmHg,P=0.016]。PCT值、APACHEⅡ评分和脑血管病是影响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疗效的临床因素。PCT的OR值为2.02(P=0.034,95%CI 1.063.88),APACHEⅡ的OR值为1.41(P=0.013,95%CI 1.173.88),APACHEⅡ的OR值为1.41(P=0.013,95%CI 1.171.85),脑血管病的OR值为5.42(P=0.017,95%CI 1.691.85),脑血管病的OR值为5.42(P=0.017,95%CI 1.6942.4)。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肺炎的疗效良好,而高PCT值、高APACHEⅡ评分和脑血管病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彭莉虹 《抗感染药学》2019,16(11):2010-2012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及其对细菌清除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MRSA肺部感染患者78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菌清除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即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IL-6、CRP和TNF-α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IL-6、CRP和TNF-α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IL-6、CRP和TNF-α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奈唑胺治疗MRSA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优于万古霉素,促进了细菌清除,改善了其炎性因子水平,有效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利奈唑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疗效。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该院2010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4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进行资料分析,对比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采用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有效性高达75.0%,细菌清除率达72.5%,治疗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周立新  方滨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257-1257
患者男性,12岁,学生。因“右踝部压伤3d,高热半天”于2008年2月22入院,3d前,患者因床褥压伤右踝部,逐渐出现右踝至膝部的皮肤化脓,遂入住我院儿科。查体:体质量45kg,体温39℃,呼吸35次/分,脉搏120次/分,心率160次/分,血压102/65mmHg。神志模糊,双瞳孔扩大3mm;右踝至膝部皮肤化脓、软组织红、肿,轻度压痛。右肺呼吸音弱,双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入院当日实验室检查结果示:血常规,WBC:15.6×10^9/L;中性粒细胞0.78;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鱼腥草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MRSA感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利奈唑胺注射液,60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100 m L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 L,1次/d。两组均治疗2周。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RSA清除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血清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49%、94.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MRSA清除率分别为74.36%、92.31%,两组MRSA清除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痰缓解时间、胸闷、气促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PCT)、总氧化态(TOS)水平明显降低,而总抗氧化态(TAS)和对氧磷酶1(PON1)水平明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学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鱼腥草注射液联合利奈唑胺治疗MRSA感染肺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有利于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重症肺炎后血白细胞计数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分析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利奈唑胺0.6 g治疗的观察组( n=25)患者痊愈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2.00%和96.00%,均明显高于应用万古霉素1.0 g治疗的对照组( n=25)的16.00%和80.00%( P<0.05);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7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00%( P<0.05);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的改善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 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MRSA重症肺炎后,血白细胞计数及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肺炎患者的安全性,探讨其引起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MRSA感染肺炎患者50例的临床用药资料,应用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肝功能损伤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50例患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56.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基础肝功能与肝功能损伤无关(x2=1.524,P>0.05),而年龄(x2=13.345,P<0.01)、性别(x2=4.461,P<0.05)、治疗时间(x2=11.436,P<0.01)、联用抗菌药物种类(x2=9.416,P<0.01)与肝功能损伤密切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性别、治疗时间、联用抗菌药物与肝功能损伤有关.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MRSA感染肺炎患者的临床安全性高,致肝功能损伤呈可逆性,但其致肝功能损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应引起关注,临床应用时仍应监测肝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