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在家庭教育中,更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及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语言文字学习、心理思想态度、行为举止习惯的养成都会影响到孩子,这些对孩子的成长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从目前的学校教育来看,80%的问题学生来自特殊家庭.因此,做好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同时也关乎着学校、社会教育的发展.本文从家庭教育中爱如何施予、和谐家庭营造、尊重孩子、家校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学校教育是基础和重要补充.学校关注家庭教育,密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交流,可以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作用.学校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对家庭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其实在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更突现家庭教育的重要.学校要与家长进行很好的沟通,去更好的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孩子在一个健康的氛围中成长.  相似文献   

3.
离异家庭是一种普遍的社会问题,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特殊的家庭关系原因,许多离异家庭子女在寄宿制学校就学.这些孩子寄宿后的生活、学习成为寄宿制学校的一个教育难点.如何教育好离异家庭子女,很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4.
家庭缺失学生智力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家庭缺失学生的个性、行为、心理健康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已引起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国内外已有报道~([1]),而对家庭缺失学生智力的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浙江省舟山市某学校是一所特殊的学校,每个学生均有家庭缺失背景,有些是孤儿;有的则父母一方去世而另一方严重病残或失业,经济特别困难,无力照顾孩子.为了探讨特殊家庭背景和学校教育对智力发展的影响,笔者以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对这些特殊学生进行智力及相关因素调查,并与正常家庭学生进行对照,以此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家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可他(她)们在成长过程中,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让家长头痛。其实没有哪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是"坏孩子",孩子的性格受成长环境、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法等多方面影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些与生俱来的"习性",掌握了孩子的成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一件不可逆的事情,错过孩子成长关键期,将遗憾终身.在孩子教育的关键期,一定要抓住时机,缓坡登高,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学校要和家长互相配合,精密合作,借助班主任的力量,因势利导,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帮助孩子产生质的提.  相似文献   

7.
在重组家庭中,孩子更为敏感、脆弱.由于家长忽视了孩子的所思所想,导致孩子的自我感觉不好,缺乏存在感,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否定情绪.如何让孩子找到存在感,本文从学校、家庭及家校合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期望找到科学的方法策略,让孩子找到对新家的感觉,真正融入到重组后的家庭之中.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而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最初场所,良好的家庭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将伴随人的整个成长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很多家庭完整的局面要被打破.尤其近年来,农村务工人员的增多,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寄养儿童等特殊家庭孩子.家庭是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而那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却过早地失去了正常家庭的氛围,过早地承受了本不该在这个年龄段承受的悲欢离合.尤其农村中夫妻双方一旦离婚,往往是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孩子只能归属一方,另一方根本不会探护,也不能去探护.我从教20年来,见证了太多的特殊家庭变化以及特殊孩子的成长历程.因家庭的种种变故,往往引发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失当,使这些孩子出现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心理发育等方面的偏差,甚至有的孩子因缺乏管教而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孩子仅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针对这一情况,并结合我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我对农村特殊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美满幸福、和谐友爱的家庭,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也是儿童身心健康的保障.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之所以受到严重的阻遏,直接的原因就是夫妻离异使得家庭解体,从而使孩子不得不生活在一个破裂的、不完整的家庭里,进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为此,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学生教育与成长中,家庭与学校的作用不同,但均非常重要.同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为保证中小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必须注重家庭与学校二者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合作.在此背景下,本文在简述家校合力,即家校合作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此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留守儿童家庭视角下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开展留守儿童家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因此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可见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只有家园有效合作,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但是,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也出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作为一个老师,会遇到很多来自于不同家庭的孩子,会发现很多不同的问题,在这里我简单归纳集中典型的类型,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编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校长问卷)>对安徽省芜湖市三县四区129名校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心理健康活动课开设偏少,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少;(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够理想;(3)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偏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困难多.对策:(1)推进课程建设,加强理论研究;(2)重视心理教育,大力开展培训;(3)引起上级重视,加速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4.
习主席说:"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无论时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些父母在经营家庭的过程中给孩子造成了伤害.作者结合自己作为学校心理老师的经历,结合自己家庭教育指导师的理念,对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提出相关策略.父母与学校联手,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相似文献   

15.
据了解,不少家长感觉孩子越来越不服管教、对长辈越来越不尊敬,为此头疼不已.然而,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发现:很多孩子的行为、道德问题其实源于心理问题,而大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式.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学校、家长要从各自角度出发,共同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为此,学校对德育管理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家庭变故,父母离异,首当其冲的是儿童的心理受到伤害,这些儿童或多或少会出现自卑、猜疑、叛逆等心理问题.由于他们缺乏家庭温暖和家庭教育,对家庭无归属感,所以不想回家,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必然会使学习成绩下降.为此,全社会都要关注离异家庭孩子的成长,通过亲人及社会、学校的关怀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使他们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农村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特殊家庭子女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原因,致使他们在行为习惯和心理上产生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有的心灵受到了创伤.如何使特殊家庭的孩子走出家庭变故的阴影,让心灵重见阳光,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  相似文献   

18.
了解初中生教育环境及性健康知识水平现状和特点,为优化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区市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和打工子弟中学各1 所,以所有在校初中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获得 499 份有效样本,对初中生性健康教育环境现状、性健康知识水平及环境对知识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性健康知识水平偏低(平均得分为8.57 分,知晓率为27.25%),性健康教育环境开放程度不高,学校性健康教育环境相对较开放,同伴交流环境和家庭性健康教育环境相对保守; 家庭性健康教育环境、学校性健康教育环境和同伴交流环境开放程度对学生性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值分别为22.41, 50.89, 22.18,P 值均<0.05),环境越开放,学生性健康知识水平越高; 其中学校性健康教育环境对学生性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作用最大.学校/老师是学生获取性健康知识的主要来源(67.94%).结论 要促进学校和家庭性健康教育观念的转变,优化性健康教育模式,开发性健康教育教材,规范性健康知识,积极开展学校与家庭合作、倡导健康的同伴环境,营造良好的性健康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家庭婚姻观念的变化,我国离异家庭的数量呈上升趋势。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愈来愈突出,离异家庭孩子占学校问题学生的比例也不断攀升。有资料显示,十年前的这个比例是10%左右,而十年后的今天这个比例已到达65%。换句话说,当今问题学生多数来自离异家庭。所以,研究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对改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力分析离异家庭孩子成为问题学生的原因,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家庭作为孩子的主要生活环境,对孩子影响深远,家庭教育更是对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单亲家庭中,孩子的身心发展异于健全家庭的孩子,常常表现出孤僻、自卑、任性等特点,这也决定了单亲家庭教育更复杂、更艰难,也更重要.本论文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提出解决对策:只有家庭、学校、国家各司其职,互相协调,形成合力,才能创造良好的成长与教育环境,让单亲家庭的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